APP下载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2023-12-30吴佳海范高领冉伟男徐景峨王清峰

农技服务 2023年11期
关键词:粮草花溪间作

李 娟,吴佳海,范高领,吴 仙,牟 琼*,雷 霞,冉伟男,徐景峨,王清峰

(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3.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强、多用途的豆科牧草,同时有培肥地力的作用,被称为“牧草之王”。辣椒(CapsicumfrutescensL.)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调味品。芜菁甘蓝(Brassicanapobrassica)又名灰萝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2年生草本植物,可作饲用、菜用、肥用、油用、观赏、药用等[1]。我国耕地面积少,只种植一种作物,时常会造成土地空闲的现象[2]。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可利用冬闲田土增加饲草料,即可保证经济作物产量,又可为畜牧业提供全年青饲料,解决粮草争地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构建立体农业模式,促进作物协调发展,增加土地面积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只要茬口安排合理,严格按照间作各种作物栽培技术要点操作、管理、收获,不仅可增加土地复种指数,还可发挥作物优势互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产出率。我国畜牧业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2019 年,我国草食畜禽存栏量达4.4 亿头/只,这充分表明我国畜牧业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养殖产业链。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要解决粮草争地的问题。套种是一种双丰收的种植模式,能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间套作合理搭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合理地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土壤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固氮豆科牧草具有极大的生态和经济潜力,可减少化肥施用,提高间作物种产量。目前,已见有关棉花间作朝天椒、小麦间作辣椒、花生间作辣椒等经粮间作,以及禾本科和豆科牧草间作的相关报道[3-5]。鲜见关于豆科牧草和经济作物间作的报道。而苜蓿-芜菁甘蓝-辣椒套种既可解决秋冬季鲜草量减少的问题,又可在春季种植经济作物产生经济效益。为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进行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田间试验,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核算,并介绍在该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进一步集成粮草间作种植模式,为当地农民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2022 年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基地进行,地处东经106°42′,北纬26°34′,海拔1 141 m,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降水量1 130 mm。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28.96 g/kg,pH 6.80,全磷含量1.054 g/kg、速效磷含量18.33 mg/kg,全氮含量1.544 g/kg、速效氮含量166.36 mg/kg,全钾含量10.99 g/kg、速效钾含量84.50 mg/kg。

1.2 材料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来自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辣椒(辣研201)来自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1.3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安排

紫花苜蓿与花溪芜菁甘蓝间作,按30 cm行距2 行紫花苜蓿(条播)2 行花溪芜菁甘蓝(穴播、行距50 cm,株距40 cm)进行播种。播种前,对土壤施油枯100 kg/667m2,复合肥50 kg/667m2,于2021 年9 月24 日条播紫花苜蓿和花溪芜菁甘蓝,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5 kg/667m2,花溪芜菁甘蓝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及时补苗和间苗,保证每穴1株,第二年3 月25 日花溪芜菁甘蓝收获后,及时进行田间整理,将枯枝、烂叶、杂草等及时清理出田间。辣椒于第二年3 月20 日采用漂浮育苗,5 月16 日在前茬作物栽种的位置单株定植,栽深至子叶节位处。

1.4 产量的测定

花溪芜菁甘蓝产量测定: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一次性采收称重。

苜蓿产量测定:2022 年4 月30 日第1 次刈割,6 月25 日第2 次刈割,8 月2 日第3 次刈割,9 月11 日第4 次刈割,10 月18 日第5 次刈割,留茬5 cm 刈割,刈割后测定其鲜重。

辣椒果实充分成熟后,随机选取辣椒植株10株,测定单株挂果数、单果鲜质量和小区产量(一次性采摘),观察和记录依照《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6]。

1.5 数据分析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 进行数据统计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下各作物的产量

经测定,苜蓿第一次刈割的产量为491.91 kg/667m2,第2 次刈割的产量为687.67 kg/667m2,第3 次刈割的产量为566.95 kg/667m2,第4 次刈割的产量为550.28 kg/667m2,第5 次刈割的产量为250.13 kg/667m2,全年苜蓿鲜草产量共计2 546.94 kg/667m2。花溪芜菁甘蓝的地上部分产量为1 200.24 kg/667m2,地下部分产量为2 083.75 kg/667m2,产草量合计为3 283.99 kg/667m2。辣椒的单果鲜重为9.5 g,单株挂果数平均为54 个,产量为858.34 kg/667m2。2022 年又按照前一年花溪芜菁甘蓝种植及收获节点进行。该种植模式的茬口衔接紧凑,既可增加土地复种指数,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2.2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

由表1可知,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苜蓿产量为2 546.93 kg/667m2,产值为1 528.16元/667m2,种植成本为305 元/667m2(包括种子费20 元/667m2,农家肥及化肥35 元/667m2,人工费250 元/667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为1 223.16 元/667m2;花溪芜菁甘蓝产量为3 283.99 kg/667m2,产值为1 970.39 元/667m2,种植成本为195 元/667m2(包括种子费10 元/667m2,农家肥及化肥35 元/667m2,人工费150 元/667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为 1 775.39 元/667m2;辣椒产量为1 258.34 kg/667m2,产值为2 516.68 元/667m2,种植成本为520 元/667m2(包括种子费20 元/667m2,农家肥、化肥及农药50 元/667m2,育苗费200 元/667m2,人工费250 元/667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为1 996.68 元/667m2。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全年合计总纯收入为4 995.23 元/667m2。

3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3.1 紫花苜蓿

3.1.1 品种选择 紫花苜蓿选择适应贵州省生态环境、生产性能好,草产量高,达到豆科牧草干草质量分级特级标准,可作为优质牧草草产品的加工生产品种。选择2020 年12 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590)的翠博雷紫花苜蓿和于2017 年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514)的赛迪7号紫花苜蓿。

3.1.2 播种与施肥 选择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于2021 年9 月24 日播种,播种前深翻20~25 cm,耙细,压实。粮草间作时苜蓿采用条播,播种量0.7~1 kg/667m2。按30 cm 行距播2 行苜蓿,间隔130 cm 播种带,播种深度1~2 cm。播后及时镇压。生长初期注意杂草防控;刈割后注意补施磷钾肥,补施尿素2.5~5.0 kg/667m2,氯化钾2~4 kg/667m2,过磷酸钙25 kg/667m2。出苗后紫花苜蓿2~3 片复叶、杂草3~5片叶时,用5%咪唑乙烟酸水剂喷施。

3.1.3 主要病虫害防治 蚜虫、蓟马,可优先采取物理防治,用黄粘板30 块/667m2,辅以10%吡虫啉20~30 g/667m2防治;夜蛾类,可用24%虫酰肼悬浮剂40 mL/667m2,对水喷雾防治。虫害主要防治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甲霜乙膦铝200~300 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用12.5%烯唑醇30~50 g/667m2对水50 kg 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用25%戊唑酮20~30 g/667m2或15%三唑酮70~100 g/667m2对水50 kg 喷雾。每茬均在初花期刈割。收获前注意天气预报,避免淋雨霉烂损失。一般留茬5 cm,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为6~8 cm。

3.2 花溪芜菁甘蓝

3.2.1 播种与施肥 在播种带按50 cm 行距、株距35 cm 播2 行花溪芜菁甘蓝,采用直播种植方式,于2021 年9 月24 日播种,直播前温水浸种4 h 左右,让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稍晾干后播种。穴直径8~10 cm,每穴播种5~8 粒,播种深度0.5~0.8 cm,播后及时覆土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芜菁甘蓝幼苗2~3片叶时及时间苗。直播田间苗后每穴保留2~3株健壮苗,缺苗穴及时移苗补栽,6片叶时及时定苗,每穴保留1株健壮苗。

3.2.2 主要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用25%嘧菌酯悬浮液2 500 倍液喷雾防治;虫害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或45%甲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7-9]。

3.3 辣椒

3.3.1 育苗与移栽 次年3 月20 日进行育苗,保证有45 d 的苗龄,按照《辣椒漂浮育苗技术规程》(DB 52/T 962—2014)进行育苗。育苗期间注意及时补肥,防控猝倒病、灰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和幼苗徒长,并注意炼苗。5 月10 日,选择晴暖天气及时移栽辣椒苗,按照前茬作物原定植穴单株定植,栽深至子叶节位处,栽后及时浇灌定根水。为提高成活率,定植时应避免高温晴天中午栽苗,避免移栽萎蔫苗,以免增加缓苗期。移栽成活后2周及时追施提苗肥,尿素或复合肥2~3 kg/667m2。线椒品种需要整枝,当侧枝长到15 cm 左右时去除门椒以下所有侧枝。辣椒行间及根际周围发生杂草时及时铲除,避免其与辣椒争肥争水,造成资源浪费。

3.3.2 主要病虫害防治 辣椒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灰霉病和蚜虫等,大田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叶斑病、蓟马、甜菜夜蛾、菜青虫等,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症下药,采用乙蒜素辣椒专用型2 500~3 000 倍液或1 500~2 000 倍液(发病初期)、0.3%印楝素乳油1 000 倍液等生物源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并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用药。

猜你喜欢

粮草花溪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花溪的信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习作的“粮草”——素材百宝箱
论粮草给养在三国时代战争的重要性
咏樱——花溪冬樱花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花溪高坡醉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