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双重逻辑之探究*
——基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视角

2023-12-30李淑梅方凤玲

高教探索 2023年5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意蕴实践性

李淑梅 方凤玲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哲学对人的存在、存在方式、存在意义等一系列观点都进行了深度思考和确证。而“生命是属于人的本体,人与他物的联系和分别首先就应当体现在这里——人不能没有生命,人又不能不超越生命——只有从人的生命的本体变化入手,才能理解人的真正本性”[1]。马克思哲学不仅在理论逻辑层面揭示并表现了人的生命本质,也从实践性层面开启了现实思考维度。在立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主体性通过实践性载体作用于客体,以达成主客体整体性和谐的价值旨归,也完成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存在方式”与“生命的存在方式”是具有一致性的,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与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意义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深度挖掘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探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逻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理论逻辑

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提高,特别是病毒、水灾和火灾对生命的侵害,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坚守“生命至上”理念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值得深究。在此背景下,运用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实践性和整体性的特性,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相互作用中达成生命整体性和谐的理论脉络,实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理论逻辑架构。

(一)从主体性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它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以真正符合人的思维方式来对待、理解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2]因此,可以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视域中,人的主体性终归是“自由”的,虽然主体性要遵循客观规律,但绝不会被客观规律制约而死,而是在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获得新生。所以,主体性的理论基点就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依据“人”的各种关系来探索生命意蕴。

首先,人的生命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马克思认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以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阐明了“社会劳动”在人的生命诞生和塑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恩格斯也强调:“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逐渐学会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3]为此,人的生命可以理解为主体性的人在社会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存在。通过劳动,主体人的生命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正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种说法本身不成立一样,因为这种说法忽视了人作为生命主体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直接寻觅了人的抽象性本质,因而只能称为“抽象人性论”。人可以按照肤色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亦可以按照性别分为男人、女人等,分法可以不同,但这个世界不存在抽象的人,更不存在抽象的人的生命本质。人的生命也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其次,人的生命是个体存在与集体存在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主体性,也正是因为其生活性和具体性,才使其成为活生生的主体的人。“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就是生产满足自身‘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马克思简洁地表达出一个朴素的真理,一切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具备“吃、喝、住、穿”能力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但个体生命更是集体的存在,正如日常生活中自私的思想和行为很普遍,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自私”是人生命的本性,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人生命的起点,而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可以看出集体生命存在与个体生命存在的密切关系,只有个体生命存在与集体生命存在高度统一起来的时候,人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性生命。从这个角度讲,人的主体性也是个体存在与集体存在的统一。

最后,人的生命是理想存在与现实存在的统一。马克思首先强调“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5]。人的生命和其他生物一样,要以生存环境为前提,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物大不相同,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促使自然对象化,来创造维持人生命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继而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文明和价值追求。在马克思看来:“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这里的“完美”就是超越生命“本体”的需要,是生命的理想存在,马克思本人也正是这么做的。马克思女儿劳拉利用马克思完成他的天才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前稍有的片刻休息时间,让她父亲填了一份举世闻名的调查表,针对女儿的提问“您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答道:“斗争。”针对女儿的提问“您最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答道:“怀疑一切(即批判地审视一切)。”[6]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就没有改造世界的勇气和担当,那么人的生命就与一般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的主体性是理想存在与现实存在的统一。

(二)从实践性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理论逻辑

从实践性出发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深刻理解实践性在自然演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内核。实践性是反映主体性生命意义内在需求和活动轨迹的标向杆,也是主体寻求生命和解的基本方式。

一方面,实践性是贯通主客体生命意蕴的核心载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征、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意味着:实践性不仅是人的生命活动,而且这种生命活动从根本性质上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正是通过这种“自由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7]这个过程虽然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活动,却是和“主体感性活动”相联系的,也诠释着实践性活动有着主体意识和主体需求的内在规定。由此可见,实践性活动是人把自己的物质力量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作用的过程,从而将自己的目的、意图等借助于物质手段外化,并最终实现“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实践性成为贯通主客体的核心载体。

另一方面,实践性是贯通主客体生命意蕴的基本形式。马克思眼中的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和基础的,但又不仅指主体的物质生产劳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源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里主要说的是两种状态,“生存和存在”,人作为主体为了“存在”就必须“求生存”,必须作用于客体,而“求生存”又是为了更好地“存在”下去,用马克思哲学思辨地看待这个问题,其贯通点就在于实践性。主体通过实践达成主客体生命的基本形式,通过实践性达成生命的超越,并构成人特殊的生命形式——“人的存在方式”。

(三)从整体性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哲学既区别于片面、孤立地看待人的机械唯物主义,也有别于感性的、抽象的人本唯物主义,这其中的生命意蕴是立足于“整体性”生命格局的,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深度思索和自觉回应。

首先,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生命的双重生存和谐。马克思哲学主张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双重和谐。主体虽然需要认识、遵循客观规律,但绝不会被规律制约而死,而总是积极利用规律获得新生;主体虽然要脚踏实地,但绝不会低头爬行,而总是在仰望星空中获得灵感智慧和高尚境界;主体虽然要依赖有限的肉体生命,但绝不会满足于肉体存活,而总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在追求无限的超肉体生命中获得共生。因此,主体把相对于客体的适应活动变成了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这种积极能动的创造就是人类主体有别于其他动物生命存在的解放。也正是这种“整体性”和谐的品质才能使主体在对客体的敬畏中实现生命生存和谐。

其次,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人是“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的统一体,在整体性生命活动的交互中,人所独有的“自为生命”让生命主体与社会客体的存在达成和解,构成了整体性生命的合力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主体性生命不会满足于“有限生命”,总是要在超越中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发展。这恰恰又是人作为生命主体所特有的灵魂和本质,在这种追求中形成了对社会客体的意义升华,让人有了社会责任感,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有了更坚定的信念,也正是在这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最后,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整体性生命和谐。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犹如一整块钢板,是肢解不了的。”[8]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同样充盈着生命的整体性和谐。马克思指出:“人既是现实的社会个体,也是观念的总体,即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正如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样,我们也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看待人的生命。人这种特殊生命的存在,不仅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人不仅要活着,还要有尊严、有意义地活着,更需要与人赖以生存的自然达成和解,唯有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使生命主体得以永续发展。生命也才会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整体性和谐。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基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视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命意蕴亦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方面都尽显生命意蕴。

(一)从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建设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

这个层面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物质资料的生产”。

首先,从主体性方面看,人的生命是存在的本体,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则是根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经济发展不好,“生命”就没有了物质保证,其他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9]这里的“劳动”就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句话十分精辟地阐明物质生活是生命之本,大力发展经济是巩固生命之源,人的主体性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其次,从实践性方面看,回顾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历程,可以说是从“生产力”中追逐“事业生命力”的过程。中国人民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从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起步,经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探,“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曲折,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新型工业化腾飞时代,再到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此番实践历程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抓住生命存在的根本——物质资料的存在方式,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党的事业基础才更牢固,才更具生命力。

最后,从整体性来看,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要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时刻牢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生命至上的精神谱系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亚非欧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践行摆脱贫困,为全球减贫作出了重大贡献等,这都是对推动经济建设与生命和谐的尊重,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在经济建设中的深刻践行。

(二)从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建设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

这个层面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政治建设且彰显生命力。

首先,从主体性角度看,唯物史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为历史进步找到了生命力的源泉,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力就是人民群众。而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践行者——中国共产党,推动政治建设的主体还是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人民至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政治建设生命力的精髓,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党和国家政策制定的风向标。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使党的事业更具生命力,以人民的生命和发展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符合和顺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诉求,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奋力践行。

其次,从实践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推动政治建设的最高形态和根本目的是实现高度的人民民主。而政府民主化、制度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突破口。要找准突破口以达到理想成效就必须联系党的建设的历史性特点,特别是党在新时期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新实践经验。从党的实践历程来看,“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和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政治优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把民心看作是最大的政治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反腐惩恶、正风肃纪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使党的政治建设充满生命力。

最后,从整体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格局中处于统领地位。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容结构包括把准党的政治方向,这是党政治建设的政治导向;夯实政治根基,这是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立场;涵养政治生态,这是党政治建设的基础和常态;防范政治风险,是党政治建设的预防性措施;永葆政治本色,是党政治建设的保证;提高政治能力,这是党政治建设的关键;巩固政治领导,这是党政治建设的目的。这些方面构成了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才能使党的事业充满生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从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

这个层面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生命意蕴实践。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是以实践性作为基本途径的,那么聚焦中国文化建设探寻文化建设中的生命意蕴,实践性贯穿其中,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生命的和解”及“文化自信”尽显对生命意蕴的践行。

首先,在马克思哲学看来,任何文化的生成主体只能是人或是以人为依托的组织,否则无法形成文化。那么,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参与的主体就是中国人民,这个主体受心理、意识、情感和价值支配所展现出来的系列行为选择与实践形成了民族精神。在中华文明传承中,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有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体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所体现出的革命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展现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自觉。

其次,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主体正是通过实践来影响世界的,而实践性也让文化更具生命力。《易传》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在我国古代哲学家眼里,世界就是一个“万物生生”的天地,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的运行虽然受到规律或法则的约束,但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运转,而是一幅充满生命气息、生机盎然的图景。这里,我们要跳出西方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和生命观,重新理解文化的生命意蕴,也要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个体反思自己,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最后,从整体性上看,马克思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各要素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时,就会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以维护社会有机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否则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化建设上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因为自信是人生命的精神之钙,缺乏自信就等于精神缺钙,人的生命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发展,社会系统就难以正常运转和有效维护,文化自信可以撑起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之钙。所以强调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充盈着浓浓的生命意蕴。

(四)从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

这个层面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主体性、实践性和整体性三个方面推进社会建设以践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意蕴。强调生命只有从社会环境中汲取养分,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为主体性生命与社会建设搭建了生命意蕴的契合点。

首先,从主体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的主体还是人民群众。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很显然,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社会建设成效的决定者。所以,体现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开展社会建设,鲜明地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导向和原则。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都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一句话“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人与社会发展之间找到了生命力的契合点。

其次,从实践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建设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与改善民生举措上。从新中国的成立,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到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格局,再到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并举,取得积极的成效,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加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化解社会矛盾,为生命的和谐永续问题求解,这也是最充满生命意蕴的现实关怀。

最后,回应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整体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全”字上下足了功夫。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劳动者实现全面发展;全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分配更合理;坚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覆盖;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坚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改革;实施精准扶贫,不让一户掉队;等等。内容庞大,内涵丰富,涵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各个方面又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衔接紧密,充满马克思哲学思想整体性生命和谐的意蕴。

(五)从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建设看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逻辑

这个层面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唯物主义自然观中,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双向互动的和谐共生关系,这个观点筑牢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建设的哲学基础。

首先,从主体性角度来看,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在人类看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成为人类直面自身能力与成就的目标。但人又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依赖自然生存的一部分,人类不能肆无忌惮、理所当然地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切,而应心怀仁爱之心,尊重、保护自然,敬畏每一个平等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建设中提倡“生命共同体”正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强调,把自然和人类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倾尽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亦是保护人类主体自身的生命延续。

其次,从实践性角度来看,马克思哲学把自然界二重化为自在自然和人为自然,而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子系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达成自在自然和人为自然的统一,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对自然万物的实践改造并非无极限,而应保持相对的限度,突破这个限度就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破坏。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哲学阐释。

最后,从整体性角度看,马克思哲学主张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无论是有机的生命体,还是无机的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处于普遍联系、交互作用的整体结构中。各个部分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彼此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出整体性的最大功能。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人类与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系统之间是一个交互作用、相互依存且密不可分的复杂有机生命整体,因此,我们要用整体性、协同性思维实现生态保护,把自然和人类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最大化地发挥生态服务整体性功能,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命脉平衡。这正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生命意蕴的实践与丰盈。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意蕴实践性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意蕴难求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