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论析
2023-12-30梁健惠
梁健惠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述了其中“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的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出了总体战略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新时代德育内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重任。高校德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适应外部大环境和微观环境的需求与变化,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手段,优化师资队伍,从而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的。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即使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作为高校德育的教育对象,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性格特点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求知欲望、学习能力、个体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等都趋于强化,兴趣爱好广泛、个性张扬、敢于表达、充满朝气、开放包容、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同时也有着负面的个性特点,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意识严重,集体意识与理想信念减弱,等等。作为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了高校德育的复杂性,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时代带来了人们思想的多元化,时代发展带来了教育与学习终身化的要求。以上这些都加大了高校德育的难度,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挑战。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合作与交流的加深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推动了各种文化及思潮的交流和碰撞,给各种异质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带来了契机,但是这个过程又必然带来文化和价值观念领域的巨大冲突和张力。高校德育作为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传播和教育阵地,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完成传播与教育主流文化及主流价值观的任务,成为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得以迅速提升,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生存环境获得很大改善。但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物质生产条件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工具理性的发展,导致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忽视,人甚至失去主体性而成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环节和手段。高校德育作为一门使人觉醒、给人智慧、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科,需要适应新时代,及时对这一新挑战作出新应对。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全方位、宽领域和多维度的互联网为大学生们获取知识、增强交际和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囊括海量信息的网络社会也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另一方面,网络所特有的开放、自由、平等、交互、匿名、信息海量等属性,容易令部分学生沉溺其中而逐渐丧失主体性。[1]部分学生或者沉迷于在上面寻求更多的刺激和快感,被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的网络误导甚至在海量信息面前追逐刺激和娱乐,而忽略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甄别,部分大学生不受控制地改变自己多年来受教育而建立起来的知识观、是非观和价值观,已有的知识体系被轻易打碎,进而危及人生的深层价值理念;或者流连其中而脱离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变成网络的受害者;或者习惯于对信息进行直接的选择、复制和粘贴,而缺乏对信息的思考、加工和转化能力,久而久之,势必会养成快餐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碰到问题时也会下意识地去进行网络搜索,而懒于动脑思考,最终削弱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力,沦为受网络支配的“傀儡”。
科技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与学习终身化的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德育传统的“知识中心倾向”受到了挑战。“知识中心倾向”教育的关注点在知识的纠偏和补漏上,“知识中心倾向”支配下的高校德育会更多地关注其教学内容及其组织形式,比如所设置的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领域、所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知识架构,等等,而有意无意间忽略了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习内容与学生个人体验之间的关系,学生知与行之间的关系,等等。教育与学习终身化的时代要求引发了“知识中心倾向”教育的反思。一方面,教育学习终身化之下的高校德育的重心不应当仅仅是所谓知识化的学科内容,而应当是努力把教育内容同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有益的、正面的教育经验,使学习成为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育与学习终身化之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德育既要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且注意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其终身学习的潜质。因此,高校德育需以全面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存在新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的新变化,高校传统德育在应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提出的新要求时,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不适应,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德育与人文精神分离,缺乏“人本关怀”
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人的个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在不断地增强。就思想道德而言,道德生活正在表现出个体价值选择的主体性与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特征,与个体发展紧密结合的价值和效益观念也在不断强化。这些都使得当前德育表现出急功近利和追逐物质的错误观念。[2]具备功利属性和实用价值色彩的德育,一方面能够满足个体逐渐增多的物质欲望和价值欲望,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个体对物质产生的强烈欲望容易导致道德理智的逐渐沦陷,道德理想被物质追求取代。与此同时,从事德育的工作者也表现出功利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管理的效能被过分强化,教育本位的施教理念被忽视,教育变成了管理。高校德育只看重课程教学结果,而忽略德育的过程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评估而言,也仅是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标准来测定,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和家长都只看重专业科目的学习,认为只有学好了专业课才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谋得前程,且更有助于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而“抽象”的德育则没有较大的价值,可以适当忽略。德育目标一旦过于工具性和功利化,就很容易在过度关注对象世界之中忽视人的主体发展价值。这种无视主体发展取向的德育盲目追求功利价值而忽视尊重个体差异,也就难以适应人的现代性发展。陷教育于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德育一直存在着“泛政治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本该蕴含的人文精神,反映在社会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实践中,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放松了对人自身的研究和教育,放松了对人思想道德的正确引导,德育表现出轻“人学”、轻“人文”、轻“育人”,背离了“在明明德”(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教育的本体功能。正如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所言:“我们的教育正在生产着欠缺人文文化、只对物质和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人文精神缺失的德育只关注现实的道德生活目标而忽视长远的道德生活理想追求,使德育服务于现世生活世界的同时却又偏离了真正的德性生活世界。毋庸置疑,脱离人文精神轨道的德育并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实世界发展的需要。
(二)德育与社会现实分离,缺乏“生活涵育”
在深入改革开放的21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多元文化在交流中发生冲突和碰撞,大学生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例如信仰危机、价值观迷惘、行为失范等,仅凭原有的德育理论教育难以解释大学生道德缺失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给予社会深层次的回应。高校德育传统模式往往把可操作性放在首位,意图通过运用课堂控制手段来达到教学效果和目的。这种德育模式固然能提高思想道德知识传授效率,但也抑制了思想道德知识背后的思想道德生活内涵的发掘,也忽视了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实践在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效率方面的作用。高校思想道德情感教育与体验是个性化的,道德生活内涵是多元化的,这些仅依靠学校课堂教学没法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空洞抽象的思想道德规范的概念知识,学生体验不到课堂所学与自然界、与鲜活生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联系。这种割裂了与社会现实联结的德育,将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尽管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地规定“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是,同时又规定“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也就是并没有把课外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硬性规定。部分高校缺乏为学生提供德育实践的条件和环境,其德育依旧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思想教育活动仍主要在校内开展和完成,教师更多地只是通过模拟思想道德情境来开展课堂实践,但是这种虚拟的情境无法和现实生活环境相比。学生在德育学习中无法获得生活体会,无法获得思想道德体验。高校忽视了“生活涵育”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困在课堂中,以致背离了高校德育的宗旨,德育效果也就难以优化。
(三)规范性思想道德知识比重过高,缺乏感染力
传统的规范性德育偏重于强调思想道德指标的量化和思想道德知识的规范化与体系化,给德育划定出统一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片面强调讲授规范性与理性德育知识。高校德育在强调道德命令的同时,局限于思想道德规范和教化对学生道德理论认知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将无法触及学生的德性世界。知识规范式的德育往往具有命令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将教育对象个体设定为执行者和听话者,没有真正考察思想道德知识与个体实际生活状况的关系,同时其反映的是一种理性化的学校生活,这种理想化的生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差异很大,最终会“让思想道德情感脱离社会,变得高不可攀,把思想道德情感与社会情感、日常生活情感完全分离”。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组成德育的场所,与学校德育不同的是,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强调的并不是知识层面,而是实践和生活层面的规范性。德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多领域整合并形成合力,这就必须将规范性思想道德知识与生活性实践性思想道德知识结合起来。脱离实际、照本宣科地讲授规范性德育知识,或者在实践上只是就事论事地对学生进行事后的批评教育或表彰鼓励,这种德育是低效的德育,是浅层次的德育,是形式化的德育。
(四)课程设置单一僵化、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严重,缺乏吸引力
高校德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部分组成,其中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几门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几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卫生与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和《军事理论》共同组成。高校德育各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又自成体系,但是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涵盖面较窄,说教色彩和政治色彩过浓,缺乏学科交叉和实践教学环节,离社会现实和人性需求比较远,而且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纵向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存在着与高中政治课的交叉重复。横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本应各有侧重的差异不明;各门理论课程之间的内容也存在交叉重复,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容,《就业指导》中有关职业道德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容,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重复;《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有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在曲折发展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等内容则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部分内容几乎是完全重复……尽管不同阶段,不同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部分有难易之分和侧重点之别,但是过多的重复仍然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厌倦情绪,降低学习求知欲望与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的失效。横向上,德育课程一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妨碍其教育效果的实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坚持政治方向主导的同时,进一步开放教育思想,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打破瓶颈格局,实现自身的现代价值,为完成高校培养全面与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需要进行体现时代性的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高校德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 ,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高校德育理应进行体现时代性的创新以作回应。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理念创新
1.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融合的“整体性教育”德育理念
人的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统摄其他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培养人的德性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会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形成,会为其他素质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但是同时道德素质又是个体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影响的综合性产物,是以个体接受广泛的知识和价值的教育为基础的,个体的人格是作为一个整体而生成和存在的,需要整体性培育和整体性提升,我们不能企求某种特殊的教育可以单一地、对应性地塑造作为整体人格一部分的某一方面(包括道德方面)。在对教育对象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与建构的问题上,“整体性教育”德育理念的思路是,在培养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整体进程中推进其内在世界的建构与发展、基于广泛而基本的知识与价值的教育而促成教育对象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建构与发展;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各学科的教育均看作是有益于教育对象道德发展的基础与资源,德育在相对广泛的教育基础上实施。一方面,高校各学科的教育可以为德育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拓展教育功能。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奠定高校德育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提升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3]自然科学致力于理性教育,它教人求真,其中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奥秘的探索所饱含的精神与智慧也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另一方面,在各专业的教育中渗透德育相关内容,不仅从专业的角度把人作为理性的中心加以尊重和关注,而且重视道德教化、价值传承和良知哺育,帮助学生从中获取道德智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地拥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为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铺下奠基石。
2.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德育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就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个性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以及文化素养,才能担负起主导社会进步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高校德育也应当注重对人存在价值的追问,注重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致力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着良好道德修养、广阔知识面、强健体魄,有着科学思维方式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应与各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在各专业学科的教育中挖掘其道德智慧,另一方面用道德智慧反哺各学科的教育,为其注入人文精神和道德力量源泉,同时与各学科的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和补充,共同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科学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4]
3.由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智慧培育转变的“智慧培育”德育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传统的高校德育所关注的往往是一般层面上对道德知识的记诵和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这种关注点的失衡,导致我们在“人为道德”还是“道德为人”方面的倒置,道德不是被更多地视作助益于个体生存与发展智慧增长、个体全面发展的资源,而是被更多地视作个体应该遵守的、用以自律的规范和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德育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过于关注整齐划一而忽略个性开发,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略“学”的过程,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略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过于关注形式上的“遵守”而忽略真正意义上的践履,这就让德育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目标指向与价值功能,不可能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生成相应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智慧。道德智慧不是对某种道德知识的简单记颂,它以道德知识、道德心理为基础,以道德能力为核心,是三者的有机统一。获得了道德智慧的个体,具有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自觉和应对人生、社会道德问题的智慧,具有“自己发现道德,自己创造道德”的能力。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德育所应致力于的,正是富有道德智慧的个体的生成与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内容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此相适应,我国高校德育应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其主旋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其核心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是其基本内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中心内容不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任务不变,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不变,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准则不变。同时,我国高校德育还应该根据时代的新情况在内容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1.优化课程设置,兼顾社会适应性与个性发展性
我国高校传统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单纯强调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在价值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和社会本位化倾向,在教育内容的构建上存在着对学生作为个体本身的成长需求关注不足的偏差。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层次结构,注重各学科的交叉,并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构建更多学分的德育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实践课程,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开设思政人文课程、举办思政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增设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德育学分和社会实践德育学分,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优化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可以使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课堂理论传授延伸到全程教育的实践体系,从而拓展德育的教育途径与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鉴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精神越来越重视人作为个体的权利、利益和发展,高校德育应走出“唯社会中心”的阴影,兼顾社会性与个体性的需要的融合,做到社会适应性与个体发展性相结合,既要重视学生社会性品质的养成,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成长需要。高校德育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需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个性,从而增强高校德育的科学性、亲和力和有效性。现代德育不但要使教育回归人的生活本体,更要实现教育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回归,高校德育不仅要注重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探索,还应注重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2.结合通识教育丰富教学内容、突出主导内容
通识教育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高校德育有必要在坚持高校德育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融合通识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丰富教学内容。[5]首先,德育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要在对传统的德育理论充分讲解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对时代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以及对大学生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的研读及探讨,以增加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其次,引入更多的人文教育,形成独特的德育人文精神。富于哲学和传统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高校德育,相对而言会更进一步地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将使学生更愿意接近,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比如,将与高校德育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作为教材,补充到高校德育教学内容中。最后,在确保高校德育政治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在高校德育中增加生活教育、个性教育及实践教学的内容,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面向现实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加强人文教育、强化公民教育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核心是培育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以及人生实践的深刻体验等,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力量,注重人的个性解放。德育本身富含人文教育内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以特定文化成果的传递、传播、践行等为基本载体,以个体由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发展为基本取向,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来,高校德育需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广泛吸收人类其他优秀文明的合理内容,对古今中外文化进行德育价值的挖掘与重构,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贯穿整个高校德育的始终。通过人文教育帮助学生陶冶出一种人文素质、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个体对于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通过人文教育贯通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掘科学与人文价值,既正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在掌握科学的同时,正确地对待科学。公民教育内容一般包括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等公民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法治精神的熏陶,权利义务观念的习得和公民道德的养成。公民素养的生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公民教育的主干内容应涉及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公民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等。[6]其中公民知识包括政治知识、法律知识、道德规范等;公民技能的培养则要在实践中展开,而公共道德场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公民道德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相对滞后,缺乏系统规范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淡薄,缺乏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公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也较低,难以担负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强化公民教育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模式创新
1.单向灌输与“德育对话”双向交流相结合
高校德育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理论,更要传授思想方法。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教育对象在双向交流中深刻领会教育者的意图,积极将所学内化并付诸实践。高校德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德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说,高校德育互动过程是一个知识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共享过程,高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互动性质。传统高校德育的教育活动长期处于一种“灌输式”的模式当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且无条件接受的状态中,因而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选择与评判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认同。这种灌输式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未能将教育活动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从根本上造成了受教育者失去建设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在热情和主动性。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更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教育对话与互动,强调双方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要求施教的一方不能仅把对方看作被改造的对象,而要把对方当作交流的对象,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应该保持“合作与参与”的伙伴关系。教育形式上,需要由注入式转为启发式,灌输式转为对话式,平面式转为立体式,通过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立体调动与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立体渗透的教育方法,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从思想与认知上不断促进教学双方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德育对话”体现了对传统灌输式德育所存在的“人文空场”的反思与超越。有效的“德育对话”应重视以下几点: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境遇,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解决“当下”的思想道德困惑;积极创设有利于德育互动的实践场域,使对话共同体所关注的德育活动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以大学生为本”作为逻辑旨归,在始终尊重大学生人性需求与人格尊严的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实现对话方法的人性化和平等性;把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保证双向交流的可行性。
2.理论传授与角色体验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主要是一种知性德育,一般以课堂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培养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容置疑,高校德育课程所学习的理论基本都是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之大成,集世界文明智慧之大成,集我国人民社会建设智慧之大成,理论讲授与学习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是,高校德育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道德教化及素质功能转化,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实现道德认知和情感的高度融合。所以课堂理论讲授需要与学生角色体验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德育目的。角色体验通常通过由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他人角色上,在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体验他人的价值承担,根据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是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移情能力培养。高校德育的角色体验需要大学生参与高校德育实践,也就是参与不同社会活动,不断调整并确立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并以此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常用的有参与体验法、模拟体验法和角色扮演法等。角色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处境与需求,甚至是利益与道德,以及价值观的重视与思考。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和领悟也各异,学生经过角色体验并不都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判断,要求教师进行组织与帮助,引导学生适时总结角色体验的收获和感受,并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辨析、梳理,以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能力的有效提升。
3.坚持民族性与着眼国际化相结合
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元,多元化的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政治思想观念的冲突则呈现出更加直接、更加明显、更加激烈的态势。党的二十大报告谈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时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校德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意坚持德育的民族性,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社会的现实,立足于国家强盛、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德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倡导主流思想政治意识和主流价值观,高唱主旋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国情等教育,重视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共处同一地球村,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既是培养本国公民,也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不仅要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多元性,更应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和多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同理,高校德育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应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境外高校虽然并不直接开设德育课程,但是它们一直通过通识教育来开展隐性德育,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国内地高校德育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整体国际交流项目,拓展德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一方面,通过出国留学、国外进修、短期国外课程交流等直接交流的方式,或者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或者直接以文化和德育课程学习为目的,带着德育的研究课题或问题开展在国外的学习、调研与交流。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在足不出国的情况下开展间接的国际交流,如:与在本校的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活动;邀请外国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学术讲座与科研等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到国际公司实习、访问、研究合作;参与全球环境活动和资源保护活动,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组织和参加国际夏令营;借助通识教育的平台,如“全球学校组织”“世界辩论”和“与世界政治对话”,激励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和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国际交流,帮助学生从发达国家获得经验和技能,拓宽视野,提高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也要明确我国高校德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求,避免成为西方文化话语的代言人,避免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机械移植,避免成为对国际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简单模仿,这才是高校德育开展国际交流的价值所在。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者也需进行体现时代性的自我创新。
1.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驱,科学的教育观念能够催生出有效的教育。德育教师在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才会不断更新和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发展创造外部条件。正确处理和理解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是现代德育理念的核心。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关键。高校德育教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两个转变。
一是德育应实现从专业性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校德育的目的不应只是具体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信仰塑造、精神升华和人格培养的过程。高校德育除了知识性与理论性,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道德教化及素质教育的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的讲授,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德育理论及理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等,都只是手段和工具,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成为一名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这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三个标准上:是否培养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让大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否让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理论和道德素养。教学内容、手段、模式等外在的教育形式均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均应根据教育对象发展阶段的不同、教育对象所面对的现实世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两者之间相宜性的缺失将会导致德育失效。
二是德育应由知识传授上升为立德树人。不少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都把思想政治理论的讲授作为最重要的部分,都将其定位为人文理论教育的补充,目的仅为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基于此定位的高校德育往往更为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仅把德育视作知识传授的填充,缺乏对“社会需要何种人才”这一问题的思考,缺乏对高校德育精神实质的探索。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高校德育教师更应转变观念,让高校德育担负起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任,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理论讲授都只是过程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在综合素养、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全方位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更新知识结构
目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媒介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微博、QQ群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方课堂接受方式,这种多元化的知识接受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和新事物的单一获知。德育教师需要一个完整的知识库,他们不仅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而且还熟悉跨学科知识,并且能够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产生更多的心得。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保持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并且将这种兴趣融入学科研究中,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理解,进而满足现代德育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德育教师的持续发展,对教师进行持续性、多方位的培训,并且组织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知识的及时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