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有罪”,我在丹麦策划催婚Party

2023-12-29美帅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3年2期

虽说山川异域,但“催婚”这件事,在不同的天空下,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晚婚,北欧国家丹麦也不例外。在中国,如果你到了婚龄却仍然单身,可能会面对父母的催婚以及亲友安排的相亲。而在丹麦,年满25岁的单身人士,则可能被亲朋好友安排一场令旁观者无比欢乐,却让当事人惊吓不已的催婚仪式……

本文主人公是一个中国女孩,在跟随男友来到丹麦后,她亲身经历了这一“噩梦”般的催婚风俗,惊吓过后,她竟敏锐地从中发现了商机。

异国被催婚

2022年3月20日,男友特伦斯结束了在山东济南三年的商务合作,准备回到位于他家乡丹麦奥胡斯的总公司,出任金融分析师一职。作为丹麦最具影响力的乳制品公司阿拉福兹,历史悠久,特伦斯能在公司取得如此成就,足见他的优秀。

我是特伦斯在济南工作期间的翻译。第一次见面,谦虚有礼的特伦斯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工作中的相处,更让我们彼此之间的好感与日俱增。特伦斯年长我一岁,他高大帅气,做事有原则,工作中雷厉风行,最重要的是,他痴迷中国文化,一有时间,他就缠着我,让我给他科普民族文化和历史典故,这让我们之间多了很多共同话题。2021年底,当特伦斯对我表达爱慕时,我想都没想就同意做他的女朋友。

没想到,刚确定关系不久,公司总部就安排特伦斯回国工作。这让我惆怅不已,特伦斯却说:“我不想跟你分开,跟我回国吧,在丹麦,你也可以做一名优秀的翻译。”我心动了,毕竟,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趁着年轻放手一搏。

2022年4月16日,在特伦斯的协助下,我如愿拿到了申请签证,跟他一起踏上了飞往奥胡斯的航班。飞机降落后,在机场迎接我们的是特伦斯的父母。他们笑眯眯地看着我,热情地说:“丹麦欢迎你,美丽的中国姑娘。”一句话,让我忐忑的心安定了许多。

特伦斯的妈妈朱迪娜心直口快,在回家的车上,她竟开门见山地问我:“我们早就听特伦斯提过你,他曾在电话里说过,你是他心仪的结婚对象,那么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就在圣诞节怎么样?”我目瞪口呆,张皇地看向特伦斯,好在特伦斯马上明白了我的窘迫,替我解了围:“等雅莉把工作稳定下来再说吧!”朱迪娜宠溺地瞪了儿子一眼,又一把搂过我说:“先住下来,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比欢迎你来到这里。”

在特伦斯的推荐下,我成了奥胡斯一家外贸公司的翻译,并暂时在朱迪娜帮忙租的公寓里住了下来。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我很满意,可每次周末见到朱迪娜,除了要迎接她的热情,还有时不时就出现的尴尬——因为她总会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冒出一句:“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吗?”每逢此时,我只能呵呵一笑,用其他话题敷衍过去。

说实话,我对特伦斯非常满意,但总觉得人在异国他乡,不能这么草率就结婚,总得多考察他一下。为此,我把父母当成挡箭牌,明确地告诉朱迪娜:“在我们中国,结婚是需要男方到女方家提亲的。”我以为这样就能难倒朱迪娜,没想到她却说:“姑娘,你能跟随特伦斯来丹麦,一定是经过父母同意的,我想他们肯定默许了吧?”朱迪娜见招拆招,让我哑然失笑。

朱迪娜见我始终不点头,转而打起了儿子特伦斯的主意,她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问他:“到底什么时候能把中国姑娘娶回家?”特伦斯很无奈,却不得不敷衍:“妈妈,你要相信儿子的魅力,雅莉一定会跟我结婚。”被催促的次数多了,特伦斯甚至把每周一次的回家视为洪水猛兽,经常以加班为名不回家。

特伦斯的狼狈,我看在眼里,却也经常忍不住打趣他:“果然催婚是全天下父母的通病!”特伦斯看着我,无奈摇头:“恐怕只有你才能解救我了!”

单身“有罪”受惩罚

特伦斯非常尊重我的意见,曾私下跟我商量:“不如,明年我们结婚吧?”可人生大事,我不想过早决定,于是我拒绝了特伦斯的请求:“中国有句话叫‘好事多磨’,让我们彼此再了解一下吧。虽然一纸婚书并不能定义整个人生,但我的期望还是定情即是一世。”特伦斯很赞同我的回答,信誓旦旦跟我保证:“你当然会是我一辈子的爱人,我愿意等你做出决定。”

跟特伦斯达成协议后,再面对朱迪娜殷切的目光时,我反倒坦然了很多。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朱迪娜口头催婚不成,竟然利用当地的风俗来对我们“施加压力”。

2022年6月23日,是特伦斯的生日。那天下班后,我和特伦斯回到公寓,只见朱迪娜已在门口等候,她身后还站着五六个年轻人,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个纸箱子。我以为他们是为了给特伦斯庆生,特意准备了礼物,却没想到,特伦斯见此阵势,拉着我转身就跑。可我们两个人哪能敌得过五六个人的围追堵截,很快,我们就被“抓”了回来。然后,让我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特伦斯的表弟阿普,哈哈大笑着和同伴一起把特伦斯绑在了一根柱子上。特伦斯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叫喊:“阿普,别忘了你也已经25岁了,不怕我报复你吗?”阿普笑道:“那我就不想那么多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大家把手里的箱子打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肉桂粉(由肉桂的枝干去皮制成的粉末),疯狂地喷洒在特伦斯身上,而朱迪娜看着儿子狼狈的样子,不但不出手援助,反而大笑着对他说:“27岁还不结婚,你这属于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无情取笑特伦斯之后,朱迪娜转头告诉我:“远道而来的姑娘,别害怕,这是我们当地的催婚仪式,绝无恶意。”

原来,在丹麦,如果25周岁还没结婚,依照当地的风俗,其亲朋好友就有权在他生日那天,把他绑到柱子上,往他身上喷满肉桂粉。在丹麦人看来,这既是对“单身有罪”的惩罚,更是一种祈求上帝庇佑和祝福的仪式。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16世纪丹麦的香料商人,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全国范围内到处行走,独来独往,因此以肉桂粉为代表的香料,成了丹麦单身群体的象征。对于年满25周岁的单身人士,朋友们会用铺天盖地的肉桂粉给予“祝福”,而如果该单身人士已经年满三十,人们则会用胡椒粉替代肉桂粉,使“饱含祝福”的催婚仪式变得更加“刺激”。这种专属于丹麦的日德兰传统由来已久,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颇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方式。被惩罚者不仅不会因此恼火,还得在事后感谢参与者的祝福。

那天,浑身被喷满肉桂粉的特伦斯,狼狈地被绑在广场的柱子上,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整个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许多年幼的孩子也忍不住抓起一把肉桂粉,涂抹到特伦斯身上。这时,阿普不知从哪里拎来一桶水,不顾特伦斯的哀嚎,全部倒在了他头上。瞬间,特伦斯变成了一个满身黄水的“泥人”。随着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火爆,我也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欢乐的旁观者”,津津有味地看着这场恶作剧。不但如此,我还拿出手机,给特伦斯拍了很多照片,然后配文:被催婚的可怜虫,丹麦式催婚果然让我大开眼界。

我大笑着把照片发在了社交账号,并展示给特伦斯。特伦斯哀求道:“快删掉,给我留点面子。”我置之不理,接着又有样学样,抓起一把肉桂粉,抹在了他脸上。朱迪娜见我玩得高兴,索性给阿普使了一个眼色,本就蠢蠢欲动的阿普马上召唤其他几个人,一把抓起我,跟特伦斯绑在了一起。我尖声惊叫,心疼我刚斥巨资买的香奈儿大衣。阿普可就顾不上那么多了,疯狂地朝我身上撒肉桂粉,朱迪娜则一边贴心地为我戴上眼罩和口罩,一边在一旁起哄:“别担心,你的大衣我来赔!”特伦斯也“不怀好意”地笑道:“雅莉,胆敢捉弄我,让你也感受一下我们的民族文化!”很快,我也跟特伦斯一样,从头到脚都是黄色粉尘,被绑在柱子上哭笑不得。

一直被折腾了两个小时,我跟特伦斯才被释放。看着朱迪娜心满意足离去的背影,我幽幽叹了一口气:“看来我不得不跟你结婚了!我可受不了再这样被绑架一次。”特伦斯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把抱起我转起了圈儿。

或许丘比特之神早就替我决定了爱情归属,被催婚后不久,我为期三个月的签证马上就要到期了。在续签和以婚姻投靠获得永久居住权之间,我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毕竟,频繁续签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且还有被拒签的风险。如果一不小心忽略了期限,就会面临恶意逾期被遣返的尴尬。看我摇摆不定,特伦斯异常坚定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戒指,不由分说戴在了我手上。

虽说对于结婚,我有过踌躇,但我心里早已认定特伦斯就是我的另一半,于是,我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他的求婚,并在电话里告知了父母。开明的父母向我送上了祝福,并跟我约定,回国后必须再按照中国的传统,举办一次婚礼,我跟特伦斯一口答应下来。

听到特伦斯求婚成功的消息,朱迪娜眉开眼笑,马上替我们预约了一周后在当地教堂的结婚仪式。就这样,我成了朱迪娜催婚的“战利品”。在她得意扬扬地向邻居们炫耀的时候,特伦斯忍不住反驳她:“如果不相爱,催婚一百次也没用!你之所以能成功,前提还是我跟雅莉彼此相爱。”朱迪娜才不理会儿子的反驳,在她看来,只要结果如她所愿就够了。就这样,我俩成了朱迪娜催婚成功的典型案例,甚至有关系不错的邻居前来跟朱迪娜取经。

发现商机开催婚Party

婚后,我正式成了特伦斯家族的一员,对于我这个外来媳妇儿,朱迪娜给出了十足的关心和爱,她甚至开始学着做中国菜。这让我十分感激。

然而与此同时,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所在的外贸公司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订单量完全不足以维持公司运转,无奈宣布解散,我也失业了。见我心情苦闷,特伦斯安慰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可以休息一下再重新开始。”我坚决拒绝:“不行,我必须尽快找到工作。”身在全球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我实在无法接受自己失业在家。

为了让我从沮丧情绪中走出来,特伦斯化身向导,在周末带我走遍了奥胡斯的大街小巷,一边逛吃,一边搜罗招聘信息。一天,我跟特伦斯走在街上,再次亲眼看见了一起催婚仪式。不过,这次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惊吓。那是2022年10月的一天,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一个年轻人正被抓来举行催婚仪式,随着肉桂粉从头上倾泻而下,干燥的粉末差点迷了我的眼睛。我跟着起哄的人群不停大笑,可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男孩打开了手中的火机,就在他准备点燃香烟的时候,干燥的肉桂粉末却被引燃了,瞬间,被绑住的男孩发出了惊恐的叫声。好在有惊无险,有人马上把提前准备好的一桶水浇在了男孩身上,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一场有趣的仪式,差点演变成悲剧。我心有余悸,对特伦斯说:“以后参加这种仪式,千万要注意安全,禁带火机。”话一出口,我脑子里的某根神经突然跳跃了。我停下脚步,对特伦斯说:“对啊!反正我也失业了,如果我开个催婚公司,专门组织这种仪式,你看怎么样?”特伦斯看着我的眼睛问:“你是认真的?”我郑重点头:“如果有专门的团队组织策划,不但能玩出更多花样,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特伦斯对我的提议非常有兴趣,他迅速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得到一致赞同后,便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在亲朋好友中进行宣传。

有了特伦斯和家人们的协助,我斗志满满。见多了中国式的定婚和结婚仪式,丹麦这种形式相对单一的催婚仪式显得简单多了。2022年11月6日,我接下了第一单:对特伦斯的表弟阿普进行“肉桂粉催婚”。看着特伦斯的姨妈发来的订单,我跟特伦斯忍不住笑出了声,为我们的新事业开张而高兴,也有对当初被阿普捉弄“大仇得报”的得意。

我们在阿普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把他从家里“绑”了出来,然后专门去了奥胡斯人流量最大的奥胡斯教堂的广场举行仪式。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肉桂粉混合了糖水,这样既能防止肉桂粉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也使之具有黏性,更长久地糊满阿普全身。在阿普生无可恋的号嚎声中,我一边把黏糊糊的液体朝阿普身上喷洒,一边大声说:“一斤肉桂一片真心,专属于你的祝福已送达,请签收。”为了增加视觉冲击性,特伦斯还脱掉了阿普的上衣,用肉桂粉在他胸前写上:单身有罪。随后,我给阿普戴上眼罩和口罩,又打开一箱干燥的肉桂粉,并打开鼓风机,瞬间,肉桂粉几乎把阿普淹没。为了增加喜剧效果,我还特意唱了一首改编过的粤语歌曲:就让这大风吹,大风吹,一直吹,吹到谁,谁就最“倒霉”……

现场的劲爆程度,不亚于一场演唱会,瞬间吸引了大批路人观望,而我趁机发放了事先印刷好的宣传页:日德兰传统催婚Party,请找我。大家交头接耳,纷纷议论“是个不错的主意”,姨妈朱莉安也很满意儿子被催婚的效果,亲自给儿子拍下了“丑照”,发布在社交账号上,并配文:我25岁还没结婚的儿子,被催婚了。

而阿普虽然满身都是黄色粉尘和棕色液体,但脸上的欢乐却足以说明,对于这场仪式,他并不反感。的确,在丹麦,没有人对此表示过抗议,也没有“受害者”会在事后选择“反水报复”,相反,大家都乐在其中。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就是丹麦单身人士独有的“疯狂”。

有了阿普的开张效应,以及朋友们之间的口口相传,找我组织催婚仪式的人越来越多。为此,我专门制定了催婚口号:棕色的液体,家人的爱,每一颗粘黏在你的肌肤上的香料,都是好友家人对你余生最为诚挚的祝福。为了让活动更具仪式感,我还特意增加了一项新的服务内容:在仪式结束后,为过生日的主人公提供一份添加了肉桂的面食。我告诉特伦斯:“在中国,在生日那天吃一碗长寿面,就是最真挚的祝福。”特伦斯一下明白了我的用意:“原来,你是在宣扬中国文化啊!”

虽然开张不久,但我的公司已初具规模,不仅招聘了几个年轻姑娘和小伙子,还在市政广场附近租下了一个门店,专门用来接待前来咨询的客户。口碑做得好,客户纷至沓来。几次策划做下来,我惊讶地发现,收入竟能超出我做翻译时的薪资。这是因为,丹麦父母对于子女的这项催婚仪式,往往都是催促中满含祝福的喜悦,往往仪式结束后,在本应支付的酬劳以外,他们还会主动给我数额不等的小费。而我一开始羞于接受小费,到后来也慢慢习惯,坦然接受了。

以祝福为名,我在丹麦的催婚Party,让我从一名失业者,变成了生活的主人。就如我的宣传口号一样:每一次的仪式背后,给出的都是最纯粹的祝福和爱。因为爱,我来到丹麦,那么我也愿意,将爱给予众人。

编辑/朱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