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读书单(节选)
2023-12-29高凤娟
青春·第二幕
曹雪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形容林黛玉有“咏絮才”,恰恰与薛宝钗的“停机德”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之始,给林黛玉的定位便是才女。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就曾问及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到黛玉的居所,发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误认为是哪位哥儿的书房。在《红楼梦》行文中,通过梳理林黛玉的读书单,可以看出博览群书是林黛玉成为才女的关键因素。林黛玉的读书喜好、性情、思想,以及曹雪芹对黛玉所倾注的情怀,都可以从这份读书单中找到答案。
博览群书后,林黛玉在对各类书籍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贾宝玉产生共鸣,做出了相同的文化选择,表现出对集部书籍的偏爱。古代将图书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文学类的书籍被划分在集部之下,清代《四库全书》将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和词曲类。林黛玉自是对文学类书籍情有独钟。而诗词类的书籍,又是在黛玉所偏爱的文学类书籍中最受其青睐的。
在诗词之外,林黛玉对诗歌理论性著作也有涉猎。在教香菱学诗时,黛玉还阐释了她自己的诗论主张:“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这里“不以词害意”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是一本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的著作。
对文学类书籍的广泛阅读,在开阔黛玉的文化视野、提高她文化修养的同时,也使得林黛玉的性情和人格在阅读中得到了升华。她喜怒分明,不矫揉BnU/PphdGeXeENj7gYZwPg==造作,不阿谀奉承,颇有文人侠客的气骨。林黛玉被性别绊住了脚,曹雪芹是被历史无情地抛弃——饱读诗书却无法施展抱负,生活窘迫却找不到出路的他,终于在一个阖家欢乐的除夕之夜离开了这个让他失望的世界。这是林黛玉的一声叹息,也是曹雪芹的一声哀叹。(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3日,有改动)
结语
读书、作诗和行酒令,是《红楼梦》中少男少女的娱乐项目。大观园里的诗社,是他们聚会嬉戏的场合。黛玉是作诗达人,甚至还教会了香菱。宝钗也是诗社的积极分子。就连不爱学习的贾宝玉,通过在诗社与大家作诗切磋,学问也大有长进。
如此看来,《红楼梦》里的青春,既有学习的苦恼,也有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