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3-12-29黄乐怡
我曾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满地的六便士中抬头看到自己的月亮,在《麦田的守望者》中微笑着寻找每一个不可能的自己,在《微尘》中慢下脚步,坦然自在地生活……
姥爷书房里有很多书,古今中外,晦涩难懂。书皮鼓鼓囊囊,书页里细细密密地记录着不少姥爷的批注。从小我便喜欢窝在书房的摇椅中,一知半解地念着他写下的文字,或是一小句表达心情的小诗,又或是一句充满哲理的格言。伴随着书香,我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
后来我也拿起笔,学着姥爷的样子,在书的空白处一句一句记录自己的所看所感。书房的灯明明灭灭,从“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到“且将新火试新茶”,我逐渐习惯了沉浸式阅读。
进入初中,需要读的名著多了。繁重的学习任务,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沉浸式阅读已经跟不上快节奏的初中生活,似乎变成了“无用”之举。在一次次因阅读时间太长而无法完成作业,导致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之后,我终于妥协了。我放下笔,合上书,对照着故事的梗概,凭自己速记的能力,记下每一本书的考点。而每次考试,几乎也能拿到高分,我不禁为自己找到一个有用的阅读方法而庆幸。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但我始终觉得,明明记下了每本书的内容,却味同嚼蜡,恍若过眼云烟,未曾留下痕迹。
放暑假,我回到老家,窝回久违的小摇椅中。姥爷还是带着老花镜,一笔笔认真地写着,我撑着下巴:“写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他抬头看向我:“你最近看了些什么书?”我迟疑,接着报出一串书名。他轻轻颔首:“那你明白了什么?”我流利地背出了很多句。他蹙眉摇头说:“不,你一本都没看。”我愣了愣,知道无法隐瞒姥爷,就将自己的做法和盘托出。
姥爷缓缓说道:“孩子,世界上真正宝贵的东西是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读书最大的用处,可不是应付考试呢。”
我想起了以前,在幼稚的童话旁写下公主美好品质的我,在名著旁写下深刻启示的我,在散文旁写下自己情感的我……一块块碎片在我脑海中反复浮现。又想到那个为了应付考试速记情节梗概、主题思想的自己,我不禁感到羞愧不已。
我曾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满地的六便士中抬头看到自己的月亮,在《麦田的守望者》中微笑着寻找每一个不可能的自己,在《微尘》中慢下脚步,坦然自在地生活……我曾在一本书中反复辗转,找到与自己共鸣的句子;也曾一点点琢磨,与人物共情;也曾来回研读,找出自己的感悟。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一笔一画,早已深深描勒在我的生活中,那些看似无用的沉浸式阅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为我呼吸的一部分。
盛夏中偶落的骤雨,总扬起浓郁的土香。我听着雨声,窝在书房的摇椅里,沉浸在独属于自己的世界,提笔在书的扉页写下一行小字:“最是书香能致远”。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书香味的文章,通过“沉浸式阅读”与“快餐式阅读”的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压力下矛盾的心理。让人欣慰的是,在姥爷的引导下,作者最终明白了,只有“真”阅读,才能丰盈我们的生命。大量的排比句式,灵活的语言运用,抒情议论的恰当结合,颇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