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拖延症的贾宝玉(节选)
2023-12-29戴萦袅
青春·第一幕
《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外放做官的三四年里,宝玉才练了五六十篇字,四书五经也没怎么好好读。这天,贾政来信说,他三个月后回京。宝玉听说父亲要回来,还在悠哉地四处玩耍,他的丫鬟袭人却急了,担心他无法应付父亲的考问。
宝玉被催了之后急了起来,喊口号说,从明天起,每天要写一百个字。
宝玉的学习态度,用今天流行的话说,是重度拖延症,让人想起明代钱福所作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次宝玉为了应付“审查”,临阵磨枪。王夫人和贾母看到他认真的架势,自然高兴,但也怕心肝宝贝累出病来。幸好,有贾探春和薛宝钗挺身而出,代宝玉做功课,每日临一篇字给他。
探春和宝钗自愿做“枪手”,一来是她们向来和宝玉亲厚,不忍看他干着急、吃苦头;二来是为长辈分忧。这两位姑娘,不仅言出必行,还精通说话的艺术。她们说:“书虽替他不得,字却替得的……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
明明是宝玉骨子里懒惰散漫,并不爱学习,积累长久,患了拖延症。现在却累着宝钗和探春。她俩既要做女红,又要帮着管家,特意抽时间为宝玉做作业,已经非常不易,嘴里还称,自己只是帮个小忙,搪塞一下,书还是要宝玉念的。这样一来,宝玉在面子上过得去,而贾母、王夫人也可以放心LgHuOVJfWATUqkXrj6K/Pg==。
与宝玉心心相印的黛玉,相助方式最为细腻。她刚成为“桃花社”的社主,却怕宝玉在紧要关头分心,只装作不耐烦,不再举办诗会活动。
黛玉爱诗,又十分好强,每每想要“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如今却为宝玉强忍诗兴。敏感的她,曾因为宝钗、湘云与宝玉亲密,颇有醋意。这次宝钗和探春替宝玉临字,她深知是帮宝玉渡过难关,并没有发脾气。而黛玉替宝玉代笔,也比其他姐妹要来得低调、体贴。宝玉正算着,再写五十篇字,就能蒙混过关了,黛玉突然派丫鬟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繇和王羲之的蝇头小楷,字迹与他十分相似。
黛玉本就体弱多病,“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大夫要她好生静养,贾母也怕她劳碌,而她却瞒着众人,劳心费神模仿宝玉的笔迹临字。
接着湘云、宝琴二人皆临了几篇送给宝玉。眼看宝玉能顺利交差,谁知,突发海啸,贾政奉旨查看赈济,算来要冬末才回来。这下,宝玉的拖延症立刻又复发了。(来源:《新民晚报》2017年10月31日,有改动)
点评
《红楼梦》中,贾宝玉既不爱功名利禄,也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以至于他读书学习时极为拖延和散漫。但为了应付父亲贾政的“审查”,他不得不努力每天写一百个字。
为了让宝玉顺利通过父亲的“考试”,贾府上下的姐妹纷纷帮他临字。可当得知父亲延迟归家后,宝玉又懒散起来。
宝玉的拖延源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果他能够提起对学业的兴趣,那么拖延症可能就会慢慢被“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