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修炼手册:当青春闪耀时

2023-12-29本刊编辑

现代阅读 2023年9期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习近平

导 语

一百多年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无数爱国青年前赴后继,用生命和热血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一百多年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无数有志青年用实干和担当开辟富国强国之路,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是勇敢的,如山崖间义无反顾的壮美瀑布;青春是炽热的,如晨起时绚烂的朝阳。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梦想修炼手册,记录下了追梦人的心路历程,因他们挑战过自我、战胜过苦难、抗争过命运,才有了点亮青春的动人时刻。

本期为大家介绍三位青春能量爆满的青年人物,让我们透过他们的故事看看梦想是怎样修炼成功的。

中考素材速递01

【人物卡片】

谷爱凌:挑战自我,青春不设限

【人物案例】

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刮起了“青春风暴”。面对最不擅长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且在前两跳总分落后榜首5分多的情况下,谷爱凌没有选择保守战略,而是挑战自我极限,最终逆转夺金。

谷爱凌3岁开始学习滑雪,7岁时选择参加自由式滑雪,而不是女孩们通常会选择的竞速滑雪。8岁时,谷爱凌加入专业滑雪队,是队里唯一的女孩。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成功,将这种信念传递给更多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只要你刻苦训练、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享受比赛”“做到自己的最好”,北京冬奥会期间,这些话一直被谷爱凌挂在嘴边。在谷爱凌心中,对手只有自己。被数次问及在北京冬奥赛场上的目标时,谷爱凌认为,她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而是想超越自己。

2022年12月21日,谷爱凌晒出自己的训练视频,视频中,她完成了反脚1260板尾抓板动作,成为第一个成功挑战该动作的女子选手。她的挑战仍在继续。

【青春物语】

玫瑰不论以何为名,都一样芬芳。

——[英]威廉·莎士比亚

我只是在突破自己,打破自己,就是想当我自己能当的最好的,不是要把别人压下去。

——谷爱凌

速写卡片

适用话题:挑战青春

立意角度:青春不设限,未来无极限。

速用示范:不做乖顺的玫瑰,挑战无限可能

在拥有无限可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应当尽情拼搏、展现自我,如此,人生才能无极限。

谷爱凌从不给自己设限,她勇于突破自己的边界,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选择难度系数更大的自由式滑雪、挑战自己从未做出的高难度动作……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一种热爱,都值得全力以赴。青春,应该是奋斗的姿态。青春不设限,未来才能无极限。

中考素材速递02

【人物卡片】

最美“太空教师”:航天员王亚平的“天宫课堂”

【人物案例】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讲解了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空间站居然能制作冰球?”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王亚平再次如魔术师一般开始了神奇的实验。只见她从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然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棍触碰一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液体球迅速结晶,成为一个漂亮的冰球悬浮在空中。曾三次进行太空授课的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这样一个点燃梦想的平台能够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

【青春物语】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

——王亚平

速写卡片

适用话题:梦想

立意角度:把梦想的种子厚植于心,努力使之开花结果。

速用示范:敢做九天摘星人

2013年,经过层层选拔,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那次飞行中,她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中小学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激发了无数青少年钻研科学、探索太空的梦想。

2021年,王亚平等3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开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2022年,“太空教师”王亚平亲切的声音再次从遥远太空传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她和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们以天地交互的方式,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王亚平种下的要做“九天摘星人”的梦想种子,如今正在开花结果。这粒梦想的种子,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磨炼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她时刻启发着我,少年时应当确立坚定的梦想。我们要把梦想的种子厚植于心,并努力使之开花结果,相信梦想定会实现。

中考素材速递03

【人物卡片】

金晓宇:苦难中父亲的不平凡守护

【人物案例】

2022年1月,讲述金性勇和儿子金晓宇亲情故事的文章《我们的天才儿子》在网络刷屏。金晓宇6岁时左眼因事故失明,后来又被确诊为躁郁症。但是,他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翻译了22本书,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

金晓宇因为精神疾病原因,一直都没有朋友。父亲金性勇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助手。父亲为他买了扫描仪、打印机,帮他收外文样稿、买资料书,给他打印样稿,再帮他校稿、寄出样书……每本书从样稿到出版,父亲都是他的第一读者。金晓宇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他曾说过:“现在我只想陪着孩子走完我的余生,相互有个寄托。不然,他孤单,我也孤单。”父亲于苦难中的陪伴,让金晓宇得以抵御病痛,以坚韧成就不凡的翻译生涯。

【青春物语】

我们一起坚持10年,到我60岁的时候,要完成30部作品。10年后,我在,爸爸也在,我们一起看看共同努力的结果。

——金晓宇

速写卡片

适用话题:陪伴、亲情

立意角度:父母的陪伴让成长更有力量。

速用示范:用心陪伴,因爱成长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路途有多艰难,都远不过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抵不过父母对我们沉甸甸的爱。父母的陪伴让我们的成长更有力量。金晓宇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故事,触动人心。金晓宇的父亲在苦难中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学会了坚强,找到了方向,最终成就了他不凡的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平凡的父母,他们用默默地陪伴撑起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