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的价值
2023-12-29蔡晟
五千年的一端到另一端,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多少迁客骚人破碎的梦。天道周星,梦的飞絮不会被淹没,而是在历史与社会的筛选下,重新拼凑出具有温度的画卷。
这或许是沉淀的意义罢。而事物的价值,也无一例外地需要经过沉淀才能被认识。
广阔的时间与人海中,每个事物或想法被创造出来,然后沉寂,这便是沉淀的意义吗?若真如此,那便不会有梵高的《星空》、贝多芬的《英雄》和李白的明月了,它们全都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因为人们的愚昧而被埋没。但是,人们并不全是愚昧的,沉淀的真正价值,在于事物被创造出来后不断地接受后人的批评、筛选,再是矛盾、辩论,以至最后的发扬、流传,不是如投下水的石子一般沉没,而是让那沧浪之水将顽石打磨成璞玉再发掘出来。
由此可见,沉淀正是事物的价值被后世的人不断认识,认识不断碰撞,最后筛选出最客观、最永恒、最辩证的那一份价值的过程。
提到认识,为何我们偏要选经过沉淀的价值去认识呢?为何不能由我们自己去认识新事物呢?认识自然是可以认识的,但要认识到其中“价值”的深浅,恐怕后者便不及前者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身处无涯的信息中,我们又何尝不是不可语海的井蛙呢?这不是在批判谁,而是事实。正如作曲家舒伯特曾因为外貌而使才华被埋没,但是不能贸然断定当时的世人全都是愚蠢的“外貌协会”,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世人根本无法普及性地认识音乐。由于这种客观存在的认知局限,全新的事物是很难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的。但是沉淀不一样,一个人有认知局限,但许多人、几代人一同认识,局限就多少少了一些,这便是沉淀才能认识到真正的价值的原因了。
但人们也不可因此闭门造车、不去认识新事物,因为认识新事物本身也是沉淀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在积极地学习经过沉淀的事物后,谨慎地探寻新事物,勿要让一丝价值被埋没。
沉淀的价值,是历史厚重的价值。倘能了解沉淀的价值,那么前朝的月光到如今依旧明亮,九州一色也将一直是李白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