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

2023-12-29

现代阅读 2023年10期

请以“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引】

很多高考作文题的字数都偏多,比如,2020年全国Ⅱ卷作文材料达到460字,2022全国乙卷作文材料超过550字,除此之外,300~400字的比比皆是。这样的题目有个天然缺陷,就是言多必“实”,命题者往往把话说得太透、太明,哪怕是“学渣”,都能依葫芦画瓢,或者扩写下材料,轻松搞定800字。

本题不提供材料,学生只能通过一个“界”字思考立意。审好这道作文题,要界定好“界”的涵义。借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界”,其意思最常用的有3个:①界限,如地界、边界、省界、国界;②一定的范围,如眼界、管界;③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如文艺界、科学界、妇女界。

由此可见,“界”的定义可以是实在的,如边界、疆界、国界、界域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境界、眼界、视界等。如何定义“界”,体现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维能力;而如何评议“界”,则反映学生的价值取向。

—可以写界限,如道德底线、法律红线、行业规矩、职责本分。人应保持敬畏,保持该有的界限,不可突破底线、触碰红线、跨越雷池、践踏规矩。一旦越“界”,可能出现道德上的瑕疵,甚至走上毁人自毁、违法犯罪之路。当然,学生也可以写破“界”,推倒那些具有保守、禁锢、阻碍、妨害等负面含义的“界”。

—可以写国界、疆域。学生可思考:何为国界?为何国与国有界?如何坚守国家防线?哪些界意味主权?哪些界会造成阻碍?

—可以写跨界发展,打破边界,摒弃门户之见,各方融合无间,全面合作共赢。

—可以写眼界、视界、思想的界、心灵的界。

学生可针对一点思考,也可融合多点,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无疑更佳。

(指导教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湘滨)

素材参考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战国】韩非《韩非子·饰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礼记·大学》

人的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美]露丝·巴德·金斯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