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悄悄收藏的美丽
2023-12-29方沫
这样的话,我只悄悄地说给你听。
王老师跟我说:某某喜欢谁了。我心念一动:花又开一朵。
杜牧《赠别》诗中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初三,十四五岁了吧,称之为“豆蔻花开”应该还是恰当的。然而再稍往后一点,你会发现,古时女子十五称为“及笄之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仪礼·士昏礼》中讲:“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意思是,到了待嫁年龄的女子,可以行束发插簪的笄礼(成年之礼)了,若许了人家,还可以称字(所谓待字闺中,字由夫家)。李白《长干行》里那个女子“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不也像模像样地嫁作人妇,上演离情别绪思夫的戏了吗?
你看,我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你:你已经长大成人了。然而如果我问你:想嫁了吗?你一定骂我:“真是个糊涂的老师,没见过这样教学生的!”或者干脆不理我,把我的话当作疯言疯语来听了。呵!多么有意思,渴望长大又拒绝长大的孩子。
每次和同事谈到这个话题,我总会戏谑:有什么不可以,要在古时候,是出嫁的年龄了呢。然而,你真的只能把这话当作方老师的戏言,因为毕竟我们没有身在古代。从更深层面看过去,过去的这种约定,不是对少女幸福的允诺,而是对无数美丽梦幻的摧残。你可以看到古代多少才情如水、柔情如花的女子最后变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声叹息,香消玉殒,情殇难寻。那些深深浅浅的吟咏,是文人笔下的佐料,是纸上丽影的泪迹。
那时的女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美丽,现在的女孩“我的美丽我做主”,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何其有幸,生在今日今时。
花开了,二月梢头的豆蔻花,打着朵儿,透着粉,迎着光。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俏生生地立在新枝上的是你吗?用一片暖叶遮盖住将放的容颜,又不时探出无限的欣喜,果然是一朵娇嫩欲滴的骨朵儿。每个人都会经历花开的过程,每个人初开的花朵必然都是这世上最纯洁的花蕾,它们透着馨香,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彩;它们脆生生、娇嫩嫩,值得所有的人发自内心地赞叹。
然而—
我是说然而。若花开早了,在这样的年纪,所有可能有的和将会有的,远不如你期待的那样甜美和梦幻。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只贪恋一时花开的美丽而放弃了等待的矜持,如果你只期许这一刻的灿烂而宁愿抛洒幽兰清香,如果你只想在这样烦闷漫长的等待中早一点挣脱出来而折断灵动的翅膀……噢,你成功了!可惜,没有人为这样的花开鼓掌,或许花开的期待只属于你一人。供给你养分的枝干期待你储蓄更多的精华,在最恰当的时候开放;分给你雨露阳光的大地期待你耐得住等待的寂寞,在最美丽的时候绽开;爱着你的每一天想要对你说:“别!别急着开花,怎么可以错过远处那五百年一次的回眸!”
你会说:“奇怪,怎么就不许我美丽?”这样如花的年龄,怎么会不期待花开呢?今时今日的我们,美丽的不仅仅是红颜,还应该是充实而坚强的内心。因为允许美丽自主,所以更要让美丽透彻一点、持久一点,不为昙花一现也不为短暂拥有。这需要等待,更需要忍耐!
人生尚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一场冷雨就足以打散无数娇嫩的容颜。那样的落红,等不到结果的秋天便离开枝头。那样的落红,只平添“多情反为无情恼”的伤感,成为别人眼中伤春怨春的图景。
最可惜!若当你“载笑载言”地花开,却只听到嗒嗒而过的马蹄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那时候,落花不再美丽!
所以,请悄悄地收藏,收藏起你初放的美丽,就站在原地,矜持地微笑,向那阵吹来的微风摆手。还不是三月啊,且留待三月的好时光。
亲爱的,你听懂了吗?这是一份值得悄悄收藏的美丽。
思考
这篇散文叙写的对象是“收藏”。读后,我们对收藏也许有了新的见解。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