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来的故事

2023-12-29马贵明

微型小说月报 2023年6期

爹说:今天给你讲个老故事。

我说:好,我就喜欢听老故事。

从我懂事或者更早的时候起,爹就喜欢给我讲故事,那时候给我讲的都是神乎其神的民间故事,也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每天不给我讲个一两段我就不睡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到乡里读初中。后来读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别说听故事,就是回家的次数都数得过来。转眼过了天命之年,不知为什么越发怀念爹给我讲故事的岁月,所以每次回家都让爹给我讲一段故事,爹讲的大都是家长里短,再也没有神乎其神的民间故事,但我还是喜欢听,喜欢和爹并排躺在炕上的感觉。

爹还是老习惯,闭了灯躺在被窝里给我讲。

爹说:今天给你讲个咱村的故事,不是现在的事儿。

我在黑暗里笑了笑。

爹说:当年,咱村有个叫柳条儿的男人。

我说:还有叫这名的?

爹说:是小名。

柳条儿七十岁那年,老伴去世了,他要分出去单独过。儿子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在一起过吧,好有个照应。柳条儿不答应。儿子拗不过他,就在南沟里用大泥坯盖了两间小房。柳条儿搬过去以后,开了几亩荒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也算悠闲。

柳条儿性格古怪,没有谁看见他主动和别人搭过话。别人跟他说话,他也只是点点头或哼一声。他时常坐在房南的大柳树下,面对南山,不知是看山,还是看落日。一只二尺长的旱烟袋从不离手,一袋接一袋地抽。

柳条儿的左胳膊上有个大疤,那凸起的棱角呈五角星形状。村里老人说,那是柳条儿当年为救一个八路军伤兵留下的。有人去问柳条儿,他说那是一九五八年开山崩石碰的,再问,他就一言不发。

有一天,几辆小轿车沿蜿蜒的小路开进村,一行人下车,由村主任引路直奔南沟。柳条儿正光着膀子在山坡铲地,听有人喊他,他抬头一看,村主任一行人站在地头,就住了锄。柳条儿x2olYSeiqvY2HgRW1UpESAKBqYnnHXBRMnu9Zrl/8xQ=走过去,村主任对其中一人说,这就是柳条儿。接着,他又对柳条儿说,这是首长,今天特意来看看你。

看我?柳条儿愣愣的。

只见一老者走上来,直盯着柳条儿的左胳膊,忽地一把抓住柳条儿的手说:老伙计,认识我吗?

柳条儿摇摇头。

我是你当年救过的卫生兵啊。

柳条儿瞅了那人半天,还是摇头。

那人急了:你想想,当年,我受伤躺在你家门口的柴垛上,你出来撒尿,看见我,把我背了回去。后来,汉奸带着鬼子来搜查,你把我藏在天棚上,结果你挨了鬼子三刀,你这伤口就是我缝的。

柳条儿说:我没救过什么人。

那人说:你想想,四十五年前,就在对面的山脚下,我们在一铺炕上住了半个月。

柳条儿还是摇头。

那人说:莫不是你怨我这么多年没来看你吧。你不知道,新中国刚成立那阵子,我在南方,给这边有关部门写过信找你,可没有回音。后来,我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所以来迟了。

柳条儿笑着摇摇头说:不是我。

那人说:老伙计,你怎么了,这事怎么能忘,就是你呀,我这次来只想帮帮你,县里、乡里的领导都来了。

柳条儿说:我得铲地了。

那人到柳条儿的屋子里转了一圈,对柳条儿的生活环境直感叹。他掏出五百元钱给柳条儿,硬是被柳条儿塞了回去。

一行人走了,临走时那人指了指村主任他们对柳条儿说:有什么困难跟他们提,他们会很好解决的。

柳条儿摇摇头。

晚上,柳条儿从炕席底下摸出一张报纸,看着上面的大照片自言自语:你别说,本人比照片要年轻呢,活着就好。

我说:后来呢?

爹没有言语。

又过了一会儿,我听见爹鼾声响起,而且越来越大。

回城后的一天,我突然想起,在我很小的时候,好像娘跟我说过,我爷爷的小名就叫柳条儿,他活着的时候也一个人住在南沟。

我想给爹打个电话问问。

选自《芒种》

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