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池清水

2023-12-29寇建斌

微型小说月报 2023年6期

来陆伯水塘的,多是老钓客,彼此都熟,往往一个眼神就抵了一大堆的话。其中有两个钓客,每天像上班一样准时,日头刚爬上树尖时,两人就到了;日头落进池水里,把水染红了,两人才走,连钓竿都不收。这里闹中取静,钓客多把这里当成心中净地,每至此,杂念尽除,心如池水,怡然自得。至于能否钓上鱼,钓多少鱼,都无关紧要。说是钓鱼,其实只是寻一份好心情。这点正与陆伯的心境相符。

不过,这已成了往日的图景。此时,水塘边只有陆伯一个人。

阳光暴烈,连风都被晒暖了。陆伯半躺在竹椅上,身旁的老柳树遮绿了天,阳光被筛得稀碎,风也被筛凉了些。不知不觉中,陆伯睡着了。

老伯,怎么收费啊?来的肯定是陌生人,熟人没谁这样问的。

不收。陆伯懒得睁眼。夜里睡不好,白天就犯困,这是最近新添的毛病。好在那些相熟的钓客不来了,随他去睡。

怎么不收费呢?来人凑到近前,饶有兴致地问。

这人钱多没处花了?不收就不收呗,还问。陆伯本不想理他,可多年养成的好脾气,还是让他回了句,生意没法做,就不做啦。

来人似乎明白了,哦了一声,没再说话。

陆伯水塘附近的城市正在下大力气抓环境治理,打造城市新水系。陆伯吃够了环境污染的苦头,举双手赞成。周围那些厂子,原来是明目张胆地排放污水,后来是偷偷摸摸地排放。陆伯怕水塘被污染,就打了深井,做了防渗,花了一大笔钱。这方池塘,陆伯经营了半生,已经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他和好多人相互联系的纽带。如今连这个水塘也要一并推平,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老伯,您这棵柳树有年头了吧?那个人没走,不知啥时候坐到了陆伯身旁。

陆伯撩开眼皮瞄了他一眼,只见这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持竿的手却是僵硬的,一看就是钓鱼新手。陆伯说,承包水塘那年栽的,比你岁数大。

哈哈,那肯定。这次拆迁,您家能拿到一大笔钱吧?年岁大了,该享享清福啦。眼镜男笑着说。

听到“拆迁”两字,陆伯心里一咯噔,睁眼坐起来,说,你也是来做我工作的吗?眼镜男扭头冲他笑笑,一副坦然的模样,问,您看我像吗?

这些天,劝陆伯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不光是干部,还有不少亲戚朋友,都劝他服从大局,连儿子也劝他别螳臂当车。他不服,说,我的水塘不干净吗?不美吗?为啥不分青红皂白,也要拆?

劝的人越多,陆伯越是倔,谁也说服不了他。周边的厂房、料场开始拆了,机器声隆隆,道路难以通行,老钓客不来了,这里成了一座孤岛。

老伯,看您气色不大好哟,有啥心事?说说呗,说出来就不闷了嘛。眼镜男笑着说。

一句话戳在痛处,陆伯便诉说起心中的烦恼。

眼镜男问,您为啥不跟有关部门反映啊?

陆伯叹口气,说,反映无数回了,人家说已有规划,不能改。

眼镜男说,规划也是人做的,怎么就不能改?不合适就改嘛。

陆伯瞥了他一眼,说,你说得轻巧,要是能改,还能搞成这样?

眼镜男丢下鱼竿,掏出手机,在上边划来划去。陆伯瞟瞟他,躺下,又闭上了眼。

老伯,您看,要是改成这样子,成吗?眼镜男把手机举到陆伯眼前。

陆伯听了,坐了起来,手机屏幕上,他的水塘旁边又加了一个大水塘和一圈树,合并在一起看,像是大大的宝葫芦,葫芦一端连着清亮的溪水,四周是大片的绿地,宝葫芦仿佛被高高吊了起来。陆伯看得眼睛都直了,不过,很快就泄了气,说,美得跟画似的,蛮好看,可他们能听你的吗?

眼镜男笑笑说,试试吧,要是听了我的建议,再来您这儿,您可得教我钓鱼呀,您瞧,我一条都没钓上来呢。

晚上看电视,播当地新闻时,陆伯发现一个人有点眼熟,会议室里挂着几张图,其中一张很像那个宝葫芦,那人正指着这张图跟一堆人说话。陆伯不由喊了一声,这人是谁呀?

这些天儿子正跟他怄气,便呛了他一句,干吗呢!大惊小怪的,那是新来的区领导,跟你有啥关系!

陆伯一听乐了,说起了白天的事。陆伯说,看来,我们的水塘保住啦!说完,哼着小曲走了出去。

一轮明月挂在树梢,月亮在水塘里轻轻荡漾,陆伯的眼睛也跟着荡漾。不远处,传来机械的轰鸣声,灯光间或晃过来,在水面上欢蹦乱跳。陆伯觉得这灯光不再像以前那么刺眼了,就连震耳的轰鸣声,此时听来,也如同音乐般悦耳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

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