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刘民
2023-12-29满震
刘民出席朋友召集的聚会的时候,主人总是这样介绍他:“这位是?菖?菖局刘局长。”而对他作家的头衔却只字不提,仿佛根本就不知道他有这个头衔。
刘民的心里就很不爽。一个副局长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城里这样级别的干部有几百个;而中国作协会员小城里就只有他一个,他一直引以为豪引以为傲。
文学热的年代,当中学语文老师的刘民因一篇短篇小说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而成为全国知名作家。一时间,刘民成了香饽饽,县文化馆、县文联为他出版个人作品专集,为他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请他为全县的文学爱好者做创作辅导报告。当他出现在活动现场时,主持人总是这样介绍他:“这位是著名作家刘民。”
刘民对这样介绍他很是受用。
因为有了文名,刘民很快被调进机关当秘书,主要工作就是写材料,为领导写讲话稿、写总结报告。因为工作的出色,主要是材料写得出色,刘民的身份地位也在一步步地改变,由科员而副科长,而科长,而副局长。
后来文学不再热,可刘民对文学的热爱非但不减,反而愈加的热烈。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不冷落自己挚爱的文学,瞅空摸闲构思他的小说,晚上或者星期天在家里落笔成文,所以时不时地就有作品在全国各地的文学期刊发表。他的多篇作品被各种名刊大刊转载,或被各类权威选本收录,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文学奖。
现在外界只知他是局长刘民而不知他还是作家刘民。这让他无法释怀或者说耿耿于怀。
又有朋友约饭局。刘民说:“我想带一个朋友去。”对方自然欢迎。
进包间,入座。主人介绍刘民说:“这位是?菖?菖局刘局长,这位是刘局长的朋友。”
刘民赶紧补充介绍说:“这位是我的朋友,他的名字跟我一样也叫刘民,他是一位作家。”
大家这才注意到,这位刘民不只是名字和刘局长一样,长相也和刘局长几乎是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中等个子,国字脸。更稀奇的是,两人穿戴着一模一样的服饰。唯一不同的是,刘作家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更显文人气质。刘局长要是不说他是他的朋友,大家肯定会以为他俩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一来一往酒过一轮后,开始突出重点,一个个轮流向主客敬酒。主客就是刘局长。
主人率先站起来,说:“刘局长,我敬你!”
又一人站起来,说:“刘局长,敬你。我先干为敬!”
又一人站起来,说:“刘局长,认识你非常高兴!敬你,以后还望多多关照!”
一个人“打的”过来:“刘局长,今天认识你非常开心!”
大家一边向刘局长敬酒,一边说着恭维他的话。
刘局长注意到刘作家受到了冷落。刘局长马上站起来,举杯……
大家以为他要回敬主人或者其他人,结果见他“打的”来到刘作家跟前,对大家说:“今天我借花献佛,我要隆重地先敬我最敬爱的刘作家一杯。首先,我要隆重地向各位介绍跟我同名同姓的我的好朋友刘民先生。刘民先生早在二十世纪末就因一篇短篇小说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而成为全国知名作家。多年来,刘民先生一直不忘初心,笔耕不辍,时不时地有作品在全国各地的大刊上发表,已出版小说集六部,并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文学奖。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我县唯一的国家级作家。”然后面向刘作家,“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全县的骄傲!请接受我真诚的敬意!”说完一饮而尽。
…………
后来大家发现刘局长在出席这些场合时经常带着这位酷似他的刘作家,并且对后者大加赞美、夸奖、推崇。
大家心里犯起了嘀咕:我们的刘局长怎么啦?干吗要这么抬举这样一个无职无权的什么作家呢?这位刘作家又是何方神圣呢?
于是就有人开始留心这位刘作家的行踪。有人爆料说:明明看到刘局长进酒店大门的时候是一个人,进包间的时候却变身成了两个刘民;结束的时候走出酒店大门,两个刘民一前一后或者并排走出酒店大门,走着走着,两个身影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就重叠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人了。真是不可思议。
刘民退休后,人们照惯例还是叫他刘局长。刘民更正说:“我不是刘局长,我是刘作家。”
选自《嘉应文学》
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