㺯魂三刀
2023-12-29奚同发
黄皮子哪儿去了?好多酒厂都在以各种方式找他。苦于无果,又不便于报警,大家很是着急。这次黄皮子的隐遁够神秘的,据说前天晚上,他还接了几家酒厂的电话,答应去做他们的顾问。说联系不上就联系不上了,手机号再打变成空号了。许多酒厂立刻建立同盟,一旦谁家查到黄皮子的下落,必火速相互转告。
黄皮子是绰号,而且是以前人们叫的,现在他叫黄冠军。其实,这才是他的原名,也寄托了他爹当年对儿子未来的美好期望。因为他自小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头,且块头大,他爹觉得儿子将来打个球或学个体育项目,弄个冠军当当很不错。这样,自己就是冠军的爹了。遗憾的是,他爹在他上初中二年级时一命呜呼,他娘走得比他爹还早……他只好带着小妹生活,自知学上得不咋的,就咬着牙想法子让妹妹好好念书。
他给我讲过,他第一次喝酒是因为饿,酒一喝,就睡了,便不知道饿了。
据说,等到工地上,人们闲了没事喝酒,他觉得无聊,说喝酒已是他儿时的事。有工友很不爱听他这么说,要跟他拼酒。黄皮子果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把十几个人都喝趴下了。就连隔壁临建屋的工友也看不下去,次日加入战斗,结果不用复述,黄皮子的冠军地位妥妥的。几场决斗下来,他有点孤独求败的感觉,没了朋友,没了酒友,一顿饭不喝酒浑身刺痒。于是,工资都换了酒,虽然不喝什么贵重酒,也因酒而一贫如洗;加上喝了酒没法正常出工,工作自然丢了。
又据说有段时间,他是坐在饭店里,等着别人没喝完的酒瓶底……
另据说,有次在他刚溜进一个包间时,屋里的灯突然亮了,然后是集体鼓掌,然后有人说:“你竟然也来晚了,我们都喝这么多了,你先自罚三杯。”不容分说,他面前来了三杯酒。他虽然有点不知所措,但酒至眼前,先喝再说。嗖嗖嗖,三杯下肚,舒坦。
此时,听其中一人道:“你来晚了赶紧打一圈吧,给每人碰三杯!”大家又是鼓掌。他手上立刻塞进一个酒壶。这,这,这……既然不容置辩,他便接了壶,一一碰杯。待最后,他极具创意地回到桌中间那位长者身边说:“领导,刚从您这儿开始,我再敬您一杯,算是画了个重合的圆。敬您之前,我再喝三杯,先干为敬!”领导笑道:“今天表现不错,我知道你那边还有两桌呢,快去吧,不用在这儿折腾了。”他一听,笑着退出。
这是什么情况?黄皮子虽然没想明白,但自那以后,就不再喝桌上的“残酒”了。只见他不断地穿梭于各大酒店的走廊或大厅,通过“火力侦察”,然后果断进入某个包间,开始这种“来晚了对不起自罚三杯,而后再跟大家碰三杯,最后再敬主宾三杯”的模式。当然真正的收尾是,让大家吃好喝好,自己还要去隔壁招呼一下便脱身而去……
如果穿帮演砸了呢?他便灵机一动解释是走错屋了。
黄皮子的经历很复杂,据说还因为这种走错屋,曾被某政府接待办或某企业聘去当陪酒员。但随着政府禁酒令越发严格,他多次失业。
当沦落为某酒厂的营销员时,他曾自鸣得意地说:“营销不营销不是事,关键是有酒喝。谁能喝到我这境界?”境界是什么?他挂嘴边的是那次偶然看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箴言三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到底他是不是见了别人就把对方的“酒平”划进三种境界中的某一阶段或根本没入围,这不得而知。另外,他是否如传说中的进了包间左三杯右三杯前三杯后三杯曲里拐弯再三杯,更没法求证。因为从他外出打工,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当然,还有传说黄皮子后来被某酒厂招入,因为他的嗅觉及味觉超常。嗅一下高粱,即可精准告知你,这样的高粱几斤可以酿出多少酒。所以,有段时间他天南海北跟着别人收高粱。另外,对酒质的判断,他一闻一咂,便知用了哪些原料。比如一家北方酒厂的酒里加有香蕉,也被他一语道破。更厉害的是,他会勾兑酒,完全凭自己的味觉和手感,常常勾兑出令人交口称赞的美酒。
传说,他曾把国内十多种名酒和四十多家小酒厂的酒,再加上百十家山寨版的酒来了一次大烩,其名为“㺯魂三刀”,也就是说,一口香,两口飘,三口眼前出现海市蜃楼,恰与那三种境界完美映照。谁来三杯,魂魄就会被玩得找不着北。据说此命名借鉴于“蜜三刀”,为何用玩或戏之意的古字“㺯”,就不得而知了。为此,曾有电视节目约他现场表演,为了证明一切的真实性,他同意了,但要求对方不能录像和播出。可是,也因为“㺯魂三刀”,各大酒厂都急于搞到配方,他的生命安全一度受到威胁……
是,是,是,有点玄了。传说嘛,肯定是越传越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黄皮子确有其人,作为跟他一起长大的我,只能说到这一点了。他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个普通人。我再三强调,有关他的酒事我不知道。我不喝酒,没有参与过任何与他有关的酒事。但是,王国维的境界说,我倒是听他说过,只不过谈的是人生,不是酒。
注:文中“㺯”为“弄”字的异体字。
选自《小说月刊》
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