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小技术” 文言教学“大作用”
2023-12-29吴琛
【摘 要】文言文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容易走向繁琐枯燥的一类文本,在教学中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但这种困境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驱动学生自主积累背景知识;巧用图片或视频,助力文言文背诵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软件,多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活用各类小程序,盘活考查形式。只要教师留心去发现一些“小技术”,用心去开发、创新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就能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文言文;小程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1-085-02
常言道,中学生有三怕,其一怕就是“文言文”。文言文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不经常接触和使用,对学生而言差不多相当于一门“外语”,文言文教学也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学生读不懂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就得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教学很容易走向索然无味的“翻译课”。尤其是对于篇幅稍长的文本,教学时疏通文意更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教师讲得“细致入微”,学生听得“如坠云间”,很难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困境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善。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常用于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浏览器、PPT、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有能产生视听效果的多媒体软件,还有各种可利用的线上工具和手机小程序等。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中体会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从而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通过网络搜索,驱动学生自主积累背景知识
初中文言文篇目都是古代经典作品,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了解相关背景,学生很难领会古代文化的魅力。让学生自己运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变教师“给”为学生主动“找”,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借助背景资料知人论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更深切地理解作品内涵。
如在学习《出师表》之前,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三国时期蜀国历史,了解诸葛亮、刘备、刘禅三人的关系和经历,才有可能透过陌生难懂的文言词句理解诸葛亮这位两朝老臣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刘备父子、对蜀国的忠心。在阅读《岳阳楼记》之后,学生搜集范仲淹写下此文时被贬的处境,阅读网络上关于范仲淹少年苦读、积极改革、造福百姓的诸多事迹,才可能真正敬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背后凝结的伟大人格。
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需要查找资料的关键词,互联网就会呈现海量的相关信息,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阅读文字或观看视频,相比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供的资料要丰富得多,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巧用图片或视频,助力文言文背诵和理解
学习文言文,背诵是绕不过去的关口。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蕴含的精神财富,都值得学生们花时间和精力去背诵。但是机械式的背诵不仅无法让学生领会文言文的内涵,反而会使他们感到乏味和厌倦。
一些篇目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场景、情境,让学生对课文的大体内容有快速、直观的感知,理解和背诵时就更加轻松。如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绘制简笔画、搜寻图片、制作视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对文意有了大致的理解,不仅背诵起来轻松了,疏通文意的任务也解决了,简直是“一箭双雕”。
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部分写景语言简洁凝练,学生背诵时却容易把顺序弄混。笔者让学生自己根据文字画简笔图,对照着自己画的简笔图来背诵,学生背起来就兴趣盎然、轻而易举了。再比如《桃花源记》,课文篇幅较长,有故事情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画简笔图,通过视频制作软件加入音乐、音效,依据课文内容制成情节连贯、生动有趣、独具特色的小视频。视频中还可以加入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元素来展现人物情绪、思想,使文字中的情感在头脑中活起来。小组内学生有的构思,有的绘图,有的制作视频,有的找素材,有的评审等,每个人都发挥着聪明才智,干得热火朝天。
现在的学生在绘图、编辑视频等方面的技术要远远好于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着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呈现出生成性、动态性,学生投入度、专注度高,学习效果远远高出传统的师生对话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软件,多途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常见的PPT已经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工具,比如呈现图片,让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景物有直观的感知;呈现阅读材料,增加课堂信息密度;出示重点字词句,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修正文意理解;出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等。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直接在屏幕的文字上圈点批画,可以是老师示范圈画的方法,也可以是学生到台前根据学习需要在白板上圈画操作,都能让学生在边圈画、边听讲或边陈述的过程中在视觉上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播放古典音乐来配乐朗诵《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这类的美文,让文言文读起来有滋有味,让作者的美好情志在典雅的音乐声、陶醉的朗读声中缓缓流入学生心中;插播名家朗诵、名家讲解或介绍古代名人、相关知识等精选的高质量小视频,偶尔换个“特邀嘉宾”来讲课,学生精神不免为之一振,把课堂空间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
教师要多途径、多角度、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软件,充分发挥其有效功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多媒体软件成为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好助手。
活用各类小程序,盘活考查形式
现如今,线上工具、微信小程序层出不穷,很多新技术能够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为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增添无限趣味。想知道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但是传统的问答、完成小练习等方式容易让学生厌倦,教师可以把现代信息新技术引用到教学中来,盘活学习考查形式,让课堂或课后小考查也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比如小程序“幸运大转盘”,可以用于课堂上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用于让学生抽选挑战任务,转盘转起来,紧张期待,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住。
线上“问卷星”也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助手,可以用于课前调查学情或作品投票评比,也可用于课后小检测。教师提前编辑好文档发布,可以设置好开始检测和结束检测的时间,还可以限制答题时间。学生在截止时间前花几分钟即可完成选择或简答。教师在“问卷星”后台通过“统计与分析”功能查看检测结果,包括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如正确率、干扰项比例等;还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完成检测所花费的时间,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文言文教学落实字词理解、默写、文学常识等小知识点,运用这样快捷便利的线上工具,比起传统的收作业、判作业、统计分数、分析数据,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焕发出足够的趣味和活力。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了很多灵活便利的小技术,并以其丰富、生动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文言文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文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场所。教师要留心去发现这些极简小技术,用心去开发、创新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言文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中学润丰分校
编 辑:徐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