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策略研究
2023-12-29张庆民
【摘 要】在“双减”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积极开展“变教为学”的课例研究,通过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实践。学校采取“文本指导、学案导学、教研促进、典型引路、自主实践、成果考察”六个策略,使“变教为学”的实践研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视频;以学生学为中心;变教为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1-032-0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减负、提质增效,让有品质、有深度的优质教学惠及更多学生。新课程改革方案强调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在“双减”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让每一位学生“绽放自我,点亮生命”,是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确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变教为学’课例研究”课题,开展了“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对“变教为学”与微课小视频的认识
yg9dz6xdof1hmy+c0sJFVQ==在“双减”“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变教为学”是当前不少中小学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这一研究对于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认识“变教为学”,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对“变教为学”的界定是:把“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
“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师生重教不重学,具体表现为:以教定学、为教而学、先教后学、教多学少、教累学苦。课堂上往往有“六个不够”,即对学生兴趣激发得不够,对学生情感调动得不够,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得不够,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得不够,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得不够,对学生学习精神和学习智慧点亮得不够。
“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师生重教更重学,具体表现为: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先学后教、因学变教、巧学善教、思学省教。课堂彰显“六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调动,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突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突出对学生学习精神和学习智慧的点亮。
微课小视频是指以微课为内容的小视频,或者是以小视频为载体的微课。主要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微课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作为课堂教学或者课前预习的一部分,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是微课与视频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
根据用途的不同,微课小视频可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多种类别。
微课小视频的制作者不限于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微课小视频的开发可以是直接拿来型、拿来整合型、自主创新型等。
“小视频大世界、小课程多功能”,微课小视频对助推“变教为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是微课小视频的利用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升;二是微课小视频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视野的开拓、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能力的增强;三是微课小视频的利用有助于加速由“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改变,有助于“六个突出”高效课堂的实现。
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六个策略
1.文本指导,明确助推要求
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实践,要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助推”的规定与要求,让教师和学生做助推的知人,不做糊涂客;做助推的主人,不做旁观客;做助推的高人,不做寻常客。学校制定了“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用文本的形式对师生提出了指导意见,使师生明确了助推实践的目的。师生对什么是“变教为学”、什么是微课小视频和微课小视频对“变教为学”的意义、作用和功能有了清楚的了解,增加了师生实践的动力,避免了实践的盲目性,为“助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结合贯彻“双减”精神,学校对“变教为学”的实践提出了细致要求:要求教师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对“聚焦作业改革、聚焦核心素养、聚焦课堂质量”进行深入探索,深化了师生认知,对利用微课小视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案导学,用好助推载体
学案导学策略是在教学中“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微课小视频”为辅助,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
我们积极引导教师设计学案,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巩固拓展,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把知识转化为探索问题,核心内容用微课宝软件制作成微课小视频,再转化为二维码,插入到导学案相应位置,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求随时、反复观看。通过学案导学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学习主线、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更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作用,使学生步步深入,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学案导学策略的全程应用成为促进“变教为学”的强有力载体。
3.教研促进,“三点一线”给力
在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实践中,学校注重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引领教研组积极推进“变教为学”的研究探索,使教研组成为深化“变教为学”的助推器。学校改变传统教研方式,构建“三点一线”校本教研模式,形成有效教研机制,为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增加了动力,增添了活力。
所谓“三点一线”校本教研模式,是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研究活动基于课堂、贯穿课堂、服务课堂、促进课堂的一种校本教研模式,是教师相互交流、彼此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助平台。
“三点”体现在三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实施之前的预设教学环节,这是教学研究的起始点;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是观察课堂教学环节,这是教学研究的着力点;第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评议环节,这是教学研究的提升点。“一线”是指贯穿三个教学环节始终的“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主线”。
通过“三点一线”校本教研的实施,教师研究的热情被点燃,他们立足课程、立足课堂、立足课改、立足课题、立足课例,增强了研究型团队的合作与实践,有效促进了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的深入开展,为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研究水平,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逐渐成为学校的教研特色。
4.典型引路,骨干教师先行
教师是推进“变教为学”实践探索的主体,不同教师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经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将差异变成资源,让骨干教师先行,发挥骨干教师典型引路的作用,把研究活动引向广泛、引向深入。借助榜样的力量,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示范,把空空的概念变成实在的样板,把精神的感召变成具体的行动。大家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产生“一花引得万花开”的效果。
学校制定了《典型引路骨干先行实施方案》,要求市级、区级、校级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导师带教职责,主动认领研究课题,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积极承担研究课,介绍实践经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研组以课为例进行听课、说课、评课、研磨,引领教师不断深化对“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认识与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小学部区级语文骨干雷老师在讲解苏轼《题西林壁》古诗时,为增加教学的情境感,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诗句内涵,不仅抓住关键,细细品词析句,还精心制作庐山风景赏析小视频,助推学生在译文时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课堂教学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观课教师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5.自主实践,聚焦“六个突出”
“变教为学”突出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感的调动、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精神和学习智慧的点亮。开展自主实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将“变教为学”的课堂打造成为“有魂的课堂、有情的课堂、有序的课堂、有方的课堂、有得的课堂、有研的课堂”,是师生对高品质课堂教学的一种向往。微课小视频的创意开发与利用,为“变教为学”实践注入了无限可能。学校开展全员展示课活动,推进自主实践,为深化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小学部崔老师执教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时,让学生把擦玻璃、洗碗筷、浇花卉等劳动过程及小窍门和体会收获拍成小视频,展现了自我精彩。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之时,学校众多教师为了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纷纷制作“助学”微课小视频。小视频制作本着“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互助学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的原则,同时体现“六个突出”,针对所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供同学们选择使用。内容基于本班学生实际,学生可以随时看,反复观看,这样针对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极大提高了线上课堂教学的效果,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映照,有机融为一体。
6.成果考察,追求生命闪亮
“注重成果考察,追求生命闪亮”是学校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为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学校关于“变教为学”实践的成果界定是广泛的,其既指实践带来的相关成绩,也指实践带来的显著成效、认知成熟、多方成长、物化成品,在这些成果中,我们更看重师生的自我绽放和生命闪亮。这是因为我们开展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始终坚持四个导向,即“问题解决导向、自我成长导向、品牌形成导向、文化引领导向”。其中,文化引领导向将教师和学生由工作体、学习体上升到生命体,在“点亮课堂”上让每位师生通过自主的课堂获得知识,提高自信心,绽放自己的精彩,这也成为我们开展“变教为学”实践研究的最高价值体现。
微课小视频“助推”实践的初步成效
两年来,学校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普遍转变了“以教为主”的教学观,提升了对学生学习的引领能力
“变教为学”的实践探索,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情感激发,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培养创新精神,努力点亮学生精彩生命,已成为学校教师的不懈追求。在抗击疫情进行线上教学的日子里,教师将“变教为学”的探索落在精细之处,有创意地利用微课小视频将“变教为学”演绎得多姿多彩,也形成了不少经典课例。
2.学生普遍关注了“六个突出”,学习热情明显提升,学习本领不断增强
“六个突出”是学校“变教为学”课堂得以成功展现的标志,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聚焦“六个突出”的平台: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感的调动、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精神与智慧的点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体验与感受。在情景中参与,在参与中互动,在互动中建构,在建构中生成,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尤其是利用人工智能制作微课小视频参与学习的本领同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3.课堂教学不断出新,灵动高效、精彩纷呈
随着利用微课小视频助推“变教为学”的不断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较为死气沉沉的课堂焕发了生机。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不断开拓,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清晰,让“变教为学”的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多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点亮生命的课堂,目前正成为学校师生的美好向往。
注:本文系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变教为学’课例研究”(课题编号:CP-BBG2020021)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2023征文课程教学类优秀论文奖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
编 辑:仲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