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英译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3-12-29何敏仪那洪伟

新楚文化 2023年27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问题

何敏仪 那洪伟

【摘要】博物馆是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所展示的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文物英译文是对外传播的关键。本文以伪满皇宫博物院中文物的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馆内文物名称和文物介绍的英译文,总结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分析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博物馆文物英译的规范。

【关键词】文物翻译;伪满皇宫博物馆;问题;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7-0073-03

【基金项目】该文系吉林外国语大学生科研项目“伪满皇宫文物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WXSKY2023B044)的阶段性成果;吉林省精品示范课《应用翻译》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展示一个民族或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博物馆中各种文物英译文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对有效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博物馆文物英译水平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翻译中的错误直接影响游客观感。不少专家学者对博物馆文本的翻译进行研究,出现了“信”与“达”之争。刘庆元认为文物翻译应当以“达”为先,提出文物翻译中“信”应服从于“达”[1]。朱安博、杨艺则认为“信”是“达”的基础,提出文物英译要先保证译文的专业性与准确性,再追求可读性和传播有效性[2]。

吉林长春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丰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积淀构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意境,也为本土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的素材。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中国晚清历史的缩影,展现了末代皇帝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列的宫殿大楼古拙奢华,馆藏文物丰富,馆内文物英译文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对伪满皇宫博物院内英译文考察研究,发现部分馆内译文值得反复推敲。本研究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汇总馆内文物英譯文,总结博物馆文物翻译的特点,对博物院文物英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二、博物馆文物翻译特点

博物馆文本及其英译涉及了翻译标准及翻译原则和策略等诸多问题[3]。此类文本翻译具有几大特点:一是用语专业性,二是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三则是具有跨文化交际性。

(一)用语专业性

文物翻译用语专业准确。文物学和博物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用语涉及人文、历史、鉴赏、考古等多个方面。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件文物对应的历史背景,都蕴含着文化内涵,展出文物的命名和介绍需经反复商讨,确保文物信息准确无误。这要求译者语言功底扎实,精通文博。文物英译也需同样严谨细致,确保文物历史背景和考古意义传达准确。

(二)服务对象明确性

文物翻译的服务对象明确,通常以海外旅游者为对象,旅游者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为更好服务游客,让其在短暂的游览时间内,对文物信息有大致了解,其译文须简洁明确。再者,游客年龄跨度大,文本受众面广,文物英译应以读者为中心,语言需通俗易懂,适用于各种文化水平,减少读者阅读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性

文物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某地区历史文化遗迹的翻译实践,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4]。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会造成两种语言词汇出现非对应现象,这种文化空缺会给文物翻译带来困难。如何将中华文化因素毫不失真地传达给外国读者,是译者要重点考虑的。

三、文物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旧居,见证了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十四年的历史,目睹了近代城市的变迁。遗憾的是,馆内部分文物名称和文物介绍英译仍有待商榷。现将错误分类择要评点如下。

(一)译文书写不规范

文物翻译规范译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笔者搜集整理了伪满皇宫英译语料,发现博物馆中存在译文书写不规范现象,包括出现多余空格、遗漏标点符号等。具体示例如下:

原文 译文

婉容客厅 Wanrong s Living-room

谭玉龄书房 Tan Yuling s Study

婉容卧室 Wanrong  s Bedroom

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 Puyi s office building

日本宪兵室 Japanese Gendarmerie s Room

他甚至连勤民楼都懒得进出 He seldom came here and  even didnt go to Qinmin Building.

溥仪佛堂 Puyi s Family Hall for Worshipping Buddha

根据2013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英文译写单词间需空一格,逗号、句号后空一格。撇号()于单词中间时前后均不空格。如上表中“婉容客厅”“谭玉龄书房”等译文,撇号后出现多余空格;在对勤民楼的介绍译文中,“and”和“even”两个单词间空格大于一格,不符合译写规范。

(二)语言错误

1.词汇错误

正确拼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拼写不仅会让读者对译者的专业读产生怀疑,还会使译文产生歧义。

例:溥仪多在此接受家眷、“皇族”子弟及亲近人员的三跪九叩之礼。

Puyi usually received kowtow solutes from his family, his royal relatives and his close associates here.

源语文本描述的“三跪九叩之礼”被译为“kowtow solutes”。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solute”意为“溶质,溶解物”,并无行礼之意,正确的写法应为“kowtow salutes”。此处拼写错误,不但严重影响译文的质量,还会给外国游客造成困惑。

2.搭配错误

例:(溥仪)特聘专职教师在此教授谭玉龄文化知识、封建礼教等。

Puyi hired a full-time teacher to teach her knowledge and feudal etiquette.

英文“teach”后面一般接具体的学习的内容、技能或教授对象,如:“teach English”“teach students”,knowledge为抽象名词。通过搜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显示,“teach”几乎不与“knowledge”进行搭配,“impart knowledge”更常用于表达传授知识。此处改为“impart knowledge and teach her feudal etiquette”更佳。

(三)信息缺失

1.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是指文物在中文中包含着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博物馆文本中存在大量文化信息,给翻译带来了难度。

例:1937年谭玉龄进宫被封为“祥贵人”后,这里才由谭玉龄使用。

In 1937, when Tan Yuling entered the palace and was conferred “Xiang Gui Ren”, she occupied this room.

“贵人”是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不同朝代,“贵人”的地位相差甚远,清置贵人于嫔位之下,为妃嫔等级第五等。现代汉语中,“贵人”是对自身帮助较大的人物的尊称。此处“祥贵人”音译为“Xiang Gui Ren”,虽是对文化信息的一种保留,但却未将文化信息完整传达。外国读者读后只知其内含中国文化,不知“贵人”是皇帝妃嫔封号,因而也就不能了解谭玉龄当时宫中地位,要是遇上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游客,读后可能还会造成歧义,所以应对“Xiang Gui Ren”这一音译附上“imperial concubine”,补充必要的文化信息。

2.年份信息

博物馆文本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朝代信息,首次出现时需括注公元起止年代,为读者提供必要的年份信息。

例:信奉神佛是清朝历代皇帝的传统。

Worshiping Buddha was a tradi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Emperors.

“清王朝”被译为“Qing Dynasty”,在博物馆文本中,年代一般被视作补充信息,对于朝代应音译,同时补注其具体公元纪年,应置“1616-1912”于译文后,方便海外游客在阅读时获取有效朝代信息。

(四)译名不统一

文物翻译虽无定本,但须遵守统一的翻译原则。伪满皇宫博物院内部分文物存在译文不统一现象。

例一:“宫内府”两个不同版本译文,“Inner Palace Department”和在介绍宫内府的文本中,该词被译为“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而当“宫内府”出现在其他文物的介绍里时,却被译为“Inner Palace Department”,两处翻译不统一。“宫内府”为处理“皇室”事务的机关,前者译文形式上与源语言对应,但内容上并没能传达其伪满时期的功能用途,应统一改为“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更为妥当。

例二:在介绍“西御花园”的文本中,“西御花园”被译为“Western Imperial Garden” ,但在介绍花园旁侧客厅的文本中,却被译为了“Royal West Garden”。

从博物馆文本的特点出发,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统一概念文物,其译文也应大致统一、具体明确。

(五)语用错误

语用错误指因不了解目的语文化或认知思维不同造成的交際失误。译者们有时所用的单词,英文语境中含义与其中文对应词的本义有所区别。

例:(总务处)负责典守诏书、敕书、帝室令、官印,管理皇帝觐见、巡幸、宴会、赏贵、慈善进献以及宫内府职员任免赏罚等事项。

Also he was in charge of keeping the imperial edicts, the emperors orders, and official seals as well as arranging meetings for the emperor, patrol, banquets, granting, charities, donation, appointment and removals, rewards and punishment of the staff etc.

“皇帝觐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仪式,中文语境中含上下、尊卑之分,“觐见”此处译文“arranging meetings for the emperor”,会造成交际障碍。“meet”于英语语境中指两人或以上聚集讨论的会议或会见,并无强调与会者间的尊卑、等级,如此一来,便削弱了“觐见”内涵的等级观念。在西方文化语境中,通常使用“audiences”表达个人与君主的单独会面,被称为君主谒见会,君主处理王室内部事务时举行的会议一般称为“courts”,即君主召见会。

四、改进策略

以上所举的翻译实例中的译文存在译法不统一、译文不规范、信息缺失、语言和语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馆内翻译,总结了文物翻译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译文规范体现了国家和地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关注翻译质量,减少译写不规范、拼写、语法等错误。排版印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印刷完成后进行再审校,避免标点格式错误。

其次,统一馆内译名和建立馆内翻译标准。文物名称和介绍英译存在一定主观性,不同译者对译文标准有不同见解,且各博物馆馆藏和历史文化各不相同,很难制定统一的译法。在同一博物馆内的同一件文物的名称和介绍的翻译上,应该保持一致的翻译策略和标准。

最后,对于译者而言,翻译过程应考虑跨文化因素,结合译文交际需求决定翻译策略方法。

五、结语

文物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若不对上述问题提高重视,伪满皇宫博物院在外国友人眼中的形象则会大打折扣。基于博物馆文本的特点,译者在翻译博物馆相关文本时应当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度与阅读习惯,为其提供规范统一的译文,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庆元.文物翻译的“达”与“信”[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

[2]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30(03).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赵文斌.旅游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杨红英,马海滢.博物馆瓷器展品名称英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2,25(03):29-32.

[6]裴慧利.中国茶叶博物馆的英语翻译归化与异化策略[J]. 福建茶叶,2017,39(07),264-265.

[7]刘美岩,胡毅.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及对策[J].外语教学,2009,30(02).

[8]姜智慧.异化翻译与文化形象的保存——浙江省博物馆文化介绍的文物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01).

[9]王晶.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吉林省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何敏仪,女,吉林外国语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宣翻译。

那洪伟,通讯作者,女,硕士,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外宣翻译、社会翻译学。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问题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