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2023-12-29李肆
李肆
十年前,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行动,从萌发到壮大,在风云变幻中坚守人间正道,在危机挑战中勇毅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实践成果。
近日,国务院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全面介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白皮书指出,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各国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只有人类整体命运得以关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的美好希望才能实现。
白皮书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国专家认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先进性、鲜明的实践性,为推动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路径,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日臻完善。从国事访问到多边峰会,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就这一重大理念进行系统阐述,把国际社会的认知不断引向深入,逐步形成了以“五个世界”为总目标,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的科学理论体系。
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实践硕果累累。王毅介绍,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已经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不久就获得多国积极响应。在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领域,也提出中国方案,为妥善应对全球挑战、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日益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连续六年写入联大决议,多次写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获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过去十年的成功实践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把握历史规律、推动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王毅称:“近年来,我们虽然遭受了贸易战、新冠疫情、地缘危机的困扰,但全球化大潮仍然在曲折中奔腾向前。各国人民深刻认识到,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性危机,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能跳出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退、秩序与混乱的历史周期。”
当前,人类正处于一个决定性时刻,面临着团结还是分裂、合作还是对抗的选择。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传播与出版顾问巴卢·德米西表示:“纵观历史,相互依存一直是主导趋势。这表明,我们对地球和人类福祉有着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挑战的指导原则,这一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全球发展倡议把减贫列为首项
当前,贫穷仍是全球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还生活在贫困中。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全球发展倡议更是把减贫列为八大重点领域之首。
“多年来,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与全球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持续贡献者。”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在发布会上称。
首先,积极实施民生示范项目,推广减贫经验。中方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了6000多个民生项目,有效提升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30多个国家建成运行,减贫示范合作项目让贫困农村走上了致富之路。
同时,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地区减贫。赵峰涛指出,“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国减贫经验的重要方面。强化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方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介绍,中老铁路安全稳定运营21个月,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并实现与中欧班列的联线贯通。雅万高铁开通运行,给印尼民众出行带来诸多便利,有力释放当地经济发展潜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自中远海运入股后,货物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至2022年的500多万标准箱,综合指标重回世界十大航运枢纽之列。中巴经济走廊自啟动以来,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运行良好,瓜达尔港共建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中国还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医院、学校、供水设施等民生工程。
全球发展倡议广聚发展资源,推动发展减贫。其宣布,整合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在此框架下,中方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汇集200个项目,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共享治国理政经验,推介智力减贫。通过教育培训、智库交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减贫经验,先后为160多个国家培养了近2000万名发展人才,特别是聚焦职业教育的“鲁班工坊”,在20多个国家培养了大批新型工匠。
“何去何从”的当口,走出新型安全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竞争日趋激烈,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日深,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人类社会又一次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关键当口。
白皮書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定义的“普世价值”,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全球协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为持久和平凝聚更大合力。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使世界多极化进程更加平等、更加有序。”王毅强调。
同时,为普遍安全创造有利环境。王毅指出,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反对肆意扩大军事同盟、挤压别国的安全空间。更好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加快提升生物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对话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
十年来,在安全领域,中国以谈判协商方式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国家和平解决陆地边界问题,并完成中越北部湾海域划界;推动朝鲜半岛、巴勒斯坦、伊朗、叙利亚、阿富汗等国际地区问题解决;积极致力于同各方开展反恐、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和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胁,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专家俱乐部主席布拉特·苏尔丹诺夫称。
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茶文化主题的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文交流、贡献中国智慧的一个最新案例。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人文交流重视的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这种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因。同时,这种精神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哲学理念也非常契合。”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为此,中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目前,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之间的合作。
十年间,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了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中国的文物专家还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窟等6个国家11处开展了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中国还与24个国家开展了44项联合考古工作,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今年,中国还发起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并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举办了“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全球文化品牌活动,实施“你好!中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和文化丝路计划等。这些工作大大促进了国际的文化、文物、旅游的交往,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国政府努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为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作出了积极贡献。”李群说。
十年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变成路线图,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