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29刘姣瑶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刘姣瑶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1978 年12 月,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1],从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的GDР 变化(见图1)中可以看出,湖南的经济从1980 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重点从湖南省近四十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来分析二者之间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助力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生良性互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 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所占比重

一、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现状

(一)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现状分析

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的数据发现,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逐年攀升,湖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上是向好向快发展的;各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发展最好的是第三产业,其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其次是第二产业,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显著(见图1)。

然而,湖南省就业结构的变化与其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对称,就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滞后。图2、图3、图4 分别为1980—2020 年湖南省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从图2和图3 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大致一致的,但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曲线远远低于就业人员比重曲线,这说明第一产业是由过多的人生产着较低的产值,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且生产效率极低。然而,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高于就业人员比重,说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较高,并且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

图2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

图3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

图4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

从图4 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比较特殊,二者存在不吻合的现象。2008 年以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大于其产值比重增长速度,2009—2012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与其产值比重增长速度基本持平,2013—2019 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小于其产值比重增长速度。但总体而言,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大于其产值比重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其产值比重仍高于就业人员比重,这说明第三产业还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二)湖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分析

显然,产业结构的调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就业结构。近四十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湖南省的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三次产业近四十年的从业人数(如图5)和就业人员比重可以看出,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有如下特点: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年下滑,且趋势明显,其就业比重也随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就业比重也明显上升。

图5 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变动趋势

1.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早在1980 年,湖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就高达1 846.46 万人,随后的三十多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基本稳定在1 500 万人以上,人数一直是三次产业里最多的。但在2019 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被第三产业赶超,2020 年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降至836 万人,相比1980 年,下降了1 010.46 万人。第二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 年的339.06 万人,增长至2020 年的884 万人,增长了1.6 倍。第三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980 年的214.43 万人,上升到2020 年的1 560 万人,增长了6.3 倍,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最少变为从业人数最多。

2.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明显上升

2000 年以前,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波动较大,从2001 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1980—2020 年,共下降了51.5 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比最大变为占比最小;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2000 年以前上升明显,但2000—2020 年较为稳定,四十年间共上升了12.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1980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小,2001 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2019 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最大的产业,从就业人员比重值来看,从1980 年的8.9%上升至2020 年的47.6%,上升了38.7 个百分点。总体上来说,从图5 可以看出,湖南省的劳动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总结湖南省就业结构发展趋势,那就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先流向第二产业,进而流向第三产业。反映在就业人员比重上,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小幅上升或不变趋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年上升,这些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3]。

(三)湖南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一种衡量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对不对称的指标。这一指标取决于产业结构偏离系数,而结构偏离系数是反映不同产业之间就业人员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偏差程度的一个值,其计算公式为Pi=Gi/Li-1,其中:Pi为第i产业结构偏离度;Gi为某产业计算期产值比重;Li为同期该产业就业人员比重;i=1,2,3[4]。

总的来说,P的绝对值越大,则产业结构越失衡;反之,产业结构则越均衡。故而,当P值越接近于0,则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就越合理。当P>0,则意味着该产业存在吸收更多劳动力的空间;当P<0,则表示该产业存在相当程度隐性失业者,应促使部分劳动力流向其他产业或部门[5]。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趋势图(见图6)。显然,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有以下几个特点:从1980 年开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数,且负偏离逐年增高,直到2018 年达到峰值;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偏离度较大;第三产业的结构不断趋于平衡。1.第一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

图6 湖南省近四十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趋势图

从图6 可以看出,1980—2018 年,湖南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偏离,且偏离越来越严重。1980 年,湖南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是0.45,2020 年的绝对值上升至0.6,其间最高的年份达到0.78。湖南省近四十年来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小于其就业比重,其产值与其所吸纳的劳动力严重不匹配,且其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

2.第二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向匹配

近四十年来,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是正数,且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从1980 年的1.85 降至2000 年的0.55,再升至2011 年的1.04,再降至2020 年的0.42。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说明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可以从其他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1980—1998 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降低,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产值也在增加,这意味着,第二产业在这十几年内增加了许多从业人员;2000—2011 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升高,而这期间,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迅速,说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自2011年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又逐渐降至0.42,说明第二产业经过内部调整,产值结构虽仍大于就业结构,但二者正慢慢走向匹配。

3.第三产业的结构不断趋于平衡

2000 年前,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较大,自2000 年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 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1.41,2020 年下降至0.09,这说明第三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趋向一致。

总的来说,第一产业在当下,甚至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急需向别的产业转移大量过剩劳动力;第二产业具备一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空间有限;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吸纳劳动力空间最足、能力最强。

二、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生产技术发展、行业分工细化和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当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发展跟不上产业结构变化的节奏时,二者就会产生偏离,劳动力转移就会受到阻碍,就业压力也会更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势必受到影响。结合湖南省近些年的产业政策调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及其就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转移困难、城镇化进程缓慢、第二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受限、就业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

(一)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转移困难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然而,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水平却有所下降。第一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匹配,负偏离逐年加深,说明其生产效率经年偏低,已经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和隐性失业人员,急需转移,并且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说明第一产业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困难,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和就业结构发展水平与这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湖南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落后于全国水平,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更大(见表1)。城镇化进程缓慢,一方面阻碍了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和隐性失业人员的转移;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二、三产业虽有就业需求,但吸收不到有效的劳动力。

表1 2020 年全国及部分省份城乡人口比

(三)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受限

根据之前的统计,1980—2020 年,湖南省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数,说明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几十年来,第二产业的吸纳能力一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于是形成了如今湖南省第二产业用工荒,但又就业难的窘境。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入受阻;二是第二产业的吸引力不够,湖南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过低,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更甚(见表2)。

表2 2020 年全国及部分省份第二产业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单位:元

(四)就业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21 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具有高综合素质、高教育水平的人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发展下的第二产业。然而相较于其他省份而言,湖南省的劳动力素质偏低(见表3),劳动力的职业迁移能力较低,对于新行业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低,导致劳动力向别的产业转移受限。

表3 全国及部分省份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比较单位:人

表4 全国及部分省份15 岁及以上人口文盲数及其所占比重

三、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演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二者的协调发展也势必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以下主要从产业发展、就业结构调整、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产业发展因素

产业的发展决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直接影响就业总量。以凯恩斯学派为代表的总需求理论认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消费和总投资不足会导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造成有效的需求不足,进而导致就业总量难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就业量就必须刺激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6]。也就是说只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从内部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产生有效需求,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选择机会,进而实现有效就业、充分就业,因此,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根源。当然,政策的支持、产业行业的市场监管、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产业结构的演进等方面也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就业结构调整因素

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偏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就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业结构的转型可以推动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也会受到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当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大于就业人员比重,说明第一产业的经济贡献在下降,劳动生产率在降低,这间接导致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大,在这个过程中,劳动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劳动力发生转移,进而使就业结构也跟着发生改变。

(三)教育因素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是否协调还受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湖南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困难,一部分原因是劳动者知识文化水平起点低,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劳动者持续学习能力弱、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弱。湖南省2020 年末的15 岁及以上人口有53 475 342 人,占全国的4.6%,15 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比重虽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发达省份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湖南省的教育经费支出相对经济发达省份而言较少,2020 年,湖南省R&D 教育经费支出共计8 987 001 万元(R&D指的是从事科研与试验发展活动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R&D 经费支出及其占产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7]),虽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4.2%,但仍与经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且人均教育经费支出较低。湖南省学历教育规模尚可,但社会教育规模欠缺,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面向中青年和在岗人员,中老年劳动力接受继续教育途径窄、职业技能单一。种种原因导致过剩劳动力素质不高、行业适应能力弱,这也成为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然,除上述因素以外,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技术革新和劳动力素质等也都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过程[6],充分了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精准地分析应对存在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