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包水”再度引发工厂爆炸 广西平果6 名夜班职工命丧车间
2023-12-29董晓白编辑
董晓白/编辑
2023 年10 月20 日21 时30 分许,一场事故毫无预兆地袭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一家私人铝厂,导致多名员工死伤失踪。当天晚上,20名员工开始轮换上夜班,准备熬夜工作。可是,他们未曾料想,车间内会发生爆炸。伴随着火焰和浓烟,事故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截至当天23 时30 分,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事故已造成2 人死亡,4 人受伤,另有4 人失联。次日13 时许,失联的4 人确认全部死亡,事故共计造成6 人死亡。
车间夜班突发“地震”
从网传视频看,该企业发生爆炸后,火光冲天,爆炸冲击力波及了附近居民的房子,有居民楼房的建筑外墙被震毁,掉下了满地的渣石,也有居民家的大门被震倒,家里的玻璃被全部震碎。当地微信群流传着“夜班有20 至30 人全部联系不上”的对话。
事发地附近村民李先生称,爆炸发生时他正在房间内,先是听到一声巨响,随后就看到不远处有火光。李先生介绍,他的房子距离事发企业约500 米远,他家中多扇窗户的玻璃被震碎,院子的铁门也因冲击严重而变形。一名住在附近的村民表示,事发时周边村子震感很大,“感觉像地震一样,玻璃和吊顶均被震裂”。该村民还表示,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前来查看损失并进行拍照上报,这一说法得到了平果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的确认,定损工作也在进行中。“由于多户村民家中受损,目前我们正在统计受损情况。”村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是说。
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消防、应急、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10 月20 日23 时许,平果市应急管理局消息称,发生爆炸的企业为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事故发生在22 时左右,至于爆炸具体原因以及伤亡情况,工作人员还在调查中。10 月20日23 时15 分,有媒体记者拨通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班青的电话,对方表示她正在赶往现场的路上。“爆炸发生时我不在现场,目前还不掌握具体情况。”班青说,“目前我正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进行事故原因调查。”10月21 日,经专家组初步调查,该起事故是铝棒在拉铸过程中,高温铝液泄漏到冷却水池内,发生爆炸。相关资料显示,涉事的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 年8 月,是浙江新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地区总部企业。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金属材料制造、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再生资源回收、货物进出口、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公司在平果的项目总占地面积200 余亩,总建筑面积为69196 平方米。公司投资26 亿元建设有年产40 万吨铜阳极板项目,以及年产40万吨再生铝合金项目。
“铝包水”事故时有发生
铝液遇冷水爆炸的事故,其实并不罕见。2022 年4 月3 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故,造成4死1 伤。根据现场视频显示,爆炸现场腾起了10 多米高的蘑菇云,爆炸威力巨大,导致周围居民家的玻璃都被爆炸冲击波给震碎了。
事故发生在当天11 时许,清远市市民黄先生听到了5 公里外的两声爆炸声,并感觉到自家窗户的剧烈震动。根据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出的“情况通报”称,事发车间为清城区源潭镇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熔铸二号车间9号铸造井,经现场初步判断,爆炸原因为:铝棒在拉铸过程中,铝液泄漏到冷却水池内导致事故发生。通报称:事故发生时,9 号深井铸盘看盘工违反操作规程擅自脱岗,导致铝液泄漏长达1 分32秒没有被发现,紧急情况未能被及时处置,大量高温铝液流入铸造深井引发爆炸,继而引起附近的6 号铸造深井爆炸。而且,事故企业未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流槽与铸造模盘接口处、结晶器冷却水系统均未按规范设置监测报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联锁。
资料显示,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注册资本6.5亿元,员工1302 人,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产品主要为铝型材及铸造深加工部件。公司有10 条熔铸生产线,配备10 台固定式熔炼炉,配套设置使用钢丝绳卷扬牵引的深井铸造系统。深井铸造处于铝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将上游电解产生的铝溶液制作成铝棒,供下游制造业使用。该工艺的熔铸流程为:铝锭通过熔炼炉熔化成铝液,铝液通过流槽进入结晶器后,再通过水冷方式凝固成棒材。在铝棒制作过程中,高温铝液一旦发生泄漏,与冷却水接触不当,就会发生爆炸,这也是深井铸造过程中的高风险点。根据此次事故现场监控视频,2022 年4 月3 日11 时10分22 秒,结晶器一导流孔发生泄漏。之后,由于没有及时规范处置,大量铝液快速泄漏入深井,导致爆炸发生。
铝液为何会从结晶器中泄漏?“当结晶器不能顺利将铝液从液态凝固成固态时,铝液就有可能从结晶器中漏出。”铝材专家何永平介绍,“这种情况主要与结晶器的状态、铝液温度、冷却强度等参数有关。”在整个铸造过程中,熔炼炉出铝口的耐材破损、流槽的耐材破损或耐材不符合要求、闸板阀封闭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铝液泄漏。
防范还需从设备入手
“铝水爆炸”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其实,所谓的“铝水爆炸”包含了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铝液温度很高,通常在650-700℃左右。熔融铝液和水接触之后,由于巨大的温差以及水的沸点远低于熔融铝的温度,水温迅速达到沸点以上,并进入一种过热状态,水瞬间蒸发为气体,体积膨胀1000 多倍。特别在铸井狭小的空间条件下,会形成一定幅值的压力波,膨胀产生能量,将外面的铝液或遇水凝固的铝块直接崩飞,爆炸也就发生了。”何永平指出,蒸汽爆炸即物理爆炸的威力并不大,最主要的伤害来自之后的化学爆炸。“铝是一种化学反应非常活跃的金属元素,熔融铝与水或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在井坑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爆炸威力会进一步放大。这个爆炸的原理其实与‘可乐加曼妥思’的原理一样。”他表示,少量铝液缓慢进入铸造深井中,并不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大量铝液遮住水,体积膨胀的水蒸气又无处可去,爆炸就发生了。换言之,不怕‘水包铝’,就怕‘铝包水’。”
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应急、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10 月20 日21 时30 分许,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 人死亡,4 人受伤
生产过程中存在如此大的风险,势必要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对此,曾经发布过《用于铝熔炉门的排烟罩》专利的铝材专家周应泉表示,铝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员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安全培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在实际生产中,为防范铝液发生泄漏,铸造前,一般采用涂抹油泥、清理冷却水眼等方式对结晶器进行维护;铸造时,要控制铝液温度和铸造速度,及时调整匹配冷却水流量。此外,现场人员应密切留意每个结晶器的状态、铝棒成形情况等。”他表示,铸造过程中,一旦发现铝液泄漏,正确的处置方式是终止铸造,立即截断进入泄漏区域的铝液,将高温铝液排到应急坑内进行处置,人员应尽可能地远离铝液泄漏现场。再者,他指出,“铝七条”依旧是现在铝加工行业必须要遵守的基本要求。这里的“铝七条”,即为应急管理部下发的《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点事项》,其中有三条关于设备设施的要求,强调在重点设备的重点部位设置传感器、报警装置和自动联锁装置。“通过仪表可以对熔铸过程中的液位、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冷却水压力等重要参数加以监测预警。当参数发生异常时,以自动化联锁控制代替人为操作,可以在风险发生的第一时间终止熔铸,降低和控制风险。反之,这些安全设备的缺失会导致无法自动监测结晶器铝水泄漏,也无法及时将流入结晶器的铝水切断并将其导流至应急坑内,从而致使事故的发生。”周应泉表示,“除了对设备设施的要求,‘铝七条’对钢丝绳的检查与更换、应急储存设施、人员的控制等都提出了相应要求,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和群死群伤。”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网站消息,为深刻吸取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20”事故教训,分析事故暴露的问题,督促各地及相关企业举一反三,坚决遏制事故高发势头,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10 月23 日,自治区安委办在平果召开了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20”事故警示现场会。自治区安委办副主任、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黄中连,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工贸处全体人员,平果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各市应急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及工贸科主要负责同志,平果市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全区铝加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共112人参加会议。会议深入剖析了事故原因和暴露的问题,对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事故高发势头,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严格落实自查自改全覆盖,企业要组织全面分析研判本企业安全风险,强化关键设备安全管理等,坚决防止安全设备设施“带病运行”。要严格落实警示教育全覆盖,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金属冶炼企业迅速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学习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观看事故案例警示视频,提高员工安全素养。要严格落实检查指导全覆盖,各地要紧盯企业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履职情况,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对辖区金属冶炼企业全覆盖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