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23-12-29肖辉
肖 辉
(1.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2.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高校最古老、最长线的专业之一,可以说是中国的母体教育,在培养基础教育人才、人文学科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和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师范方向相比,非师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却一直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显著、就业方向不清晰、学习获得感不强烈、实践培养不突出等特征,这在以应用型为主的地方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大批新型专业不断涌现,专业建设的实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动态性要求也日益突出,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然而,作为传统专业之一的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因为历史原因仍旧沿袭综合性大学学术研究和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设定,教学过程相对闭合,与其他专业联系不够紧密,隔阂较大,专精有余,博通不足,很难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及变革,因而其在以应用型和实用性为主的高校存在感日益降低。
2015年下半年,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从此进入快速增长期,以市场为导向、社会需求为目标、实践能力为成果的人才培养方案日益开始被各学校和社会所重视。一些应用型专业包括依托于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型专业如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借此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一向偏重于传统课堂教学、注重经验哲学和理论研究的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虽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尝试,却因为学科传统、科研机制、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惯性等方面的原因,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藩篱,更加无法满足“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应用型高校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当其时。
一、社会发展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时间较早,是在传统学术语境和话语体系下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无论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着自身相对稳定的结构。但随着社会的飞跃进步,大量新鲜事物不断出现,专业的话语语境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再延续传统的专业研究和建设方案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明显不合时宜。
(一)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时逢党的第二个百年计划的伟大开端,社会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变革的重大转折期,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开始大量出现。科技的发展又促使产业和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出现了大批创新型企业,因而对具有创新型和创造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方法和培养途径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语境下,很难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创新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二)社会发展需要实践性人才
早在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要求“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同年,又发布《国务院发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2]。而我们必须承认,在传统话语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学术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注重文化的传承、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研究,对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缺少理论指导和系统而有效的培养体系,当前部分高校该专业所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仅局限于个别课程或者任课教师个人兴趣基础上的理论内容实践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比例失衡。这对于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显得极为格格不入,成为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漠视乃至淡化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回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我国当前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在原有地方大、中专类院校基础上整合升格而成,其所设传统专业在教材征订、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科研教学、实践培养、考核评估等方面一直沿袭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而综合性大学又由于学科建制等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始终从事的是精英教育,其学科和专业划分较细,主要培养高层次理论研究性人才,从事于学术研究,培养的具有复合型专业素养的实践人才并不丰富。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实践活动中各种学科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单一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产业升级和社会实践的需要。例如,在大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懂得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备一定经济管理和营销的知识基础,又要明白文化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属性,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肆意破坏地方文化和文物,涸泽而渔、弄巧成拙,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常识,懂得一定的创作和文宣技巧。
二、自我调适是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如前所述,汉语言文学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稳定而缓慢地发展,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理论与方法都较为固定,具有一套固有的话语体系和评价模式,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跨专业联系较为薄弱,因而不仅缺少实践培养经验,更加缺乏融入包括理工科在内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专业建设与发展在当前遇到瓶颈。具体表现在:
(一)研究对象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的范围和界限分明,研究对象很明确,主要包括中国话语建构体系下的语言和文学研究,强调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分析,重视研究和教学的理论架构与应用,注重内容的经典性、思想性、规范性和严肃性。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与传统有异甚至完全相悖的语言现象、文学现象等也在不断出现,审美多样化不断突出,再结合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传播和带有商业目的的话语变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研究对象的范围出现了一定模糊性(如网络交际平台中的表情包、综艺节目剧本、短视频脚本等)。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自然也应该随之有所调整,需要更加注重思想的多元性、时代的话题性、审美的新颖性、形式的创新性、理论的实践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例如,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出现了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学等在内的全新内容,对其研究除了要依据传统研究理论和方法外,也要遵循既有的网络交际的基本原则和文化产业的理论与规律,这是传统研究和专业培养本身所不具备的。
(二)专业之间竞争性增强
依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和专业不断增多,反向促使传统专业需要改革提升。结合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了大批的新兴专业和学科,如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一方面,这些专业无论是师资建设还是教学内容都与汉语言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的颁发的都是文学学位;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专业,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属性乃至培养计划,其时代性、创造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吸引了大批青年学子。这就倒逼传统专业为了吸引学生、留住学生、提升学生必须开展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三)交叉研究日益增多
这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业内部的融合性研究,二是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受学科建制的影响和限制,专业教师和学生过早关注自身兴趣和方向,缺少对于专业内部各方向和学科之间内部关联的注意,学术视野难以打开[3],进而形成研究屏障,阻碍自身进步与发展。近些年,已经有部分学者和教师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各方向和学科之间开始有了一定的横向联系,譬如利用现代汉语词频分析法对作家文本进行分析,对作者潜意识和审美进行分析和评价。再如借助统计学原理分析地方方言、借助心理学评价人物心理、以文化产业理论指导文学创作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研究倾向和交叉研究的相关课程体系和实践性培养在现有的专业课程架构中却鲜有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4]。即培养知识、能力、实践三位一体、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据此,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语文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与活动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打破课程和专业壁垒,构建学科交融的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三、“新文科”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引导
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就新技术与传统文科的结合,第一次提出了“新文科”概念。2018 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发文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此,“新文科”开始正式进入公众和中国教育界视野。此后,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广“新文科”的建设并推广,仅2021 年教育部就审批认定了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新文科”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精神的具体践行,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为包括汉语言文学在内的传统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引和建设保障。具体而言,其对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两方面:
(一)新理念
在落实“新文科”过程中,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特别强调的: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6]。但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和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受西方话语体系影响极大。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和学科研究,特别是像汉语言文学这类极具本土化属性的专业却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独特性,照搬西方话语体系实属“刻舟求剑”,从而极易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和研究造成很大偏差。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已经经过时代和社会检验的过往的经典文本和现象,即便偶有对于新材料的发现,也是基于既有现有理论开展的分析与研究,注重的是对于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发现和思想的提升,强调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承。而新文科视野下,汉语言文学则注重强调基于专业知识结构上的实践应用能力,强调对于当下的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培养一批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好中国理论、塑造好中国形象的新时代汉语言文学实用人才。
(二)新融合
这种新融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的角度而言,笔者简单概括为:
1.方法融合
学科研究和专业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广泛融合,深入学习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理工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不断培养学生实践思维创新和复合型能力,体现出属于本学科的工具使用价值,以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社会所带来的飞跃发展,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2.内容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就曾指出:“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7]此外,由于网络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互通日益频繁,且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因此,无论是作为理论研究对象还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需求,新时代应用型高校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必须加强和其他国家、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及文本等的融合研究及实践。
3.科技融合
由于数字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传统汉语言文学发生的环境和载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研究和专业教学内容随之有了一定的调整。专业建设积极融合科技,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科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效率,还能进一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新时代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文化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融合并非简单的科技应用,而应当包含借助科技发展服务社会文化需求和运用科技促进专业研究及教学进步两个层面,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数据科技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文化产业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作为基础性专业而存在,“万金油”经常成为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自我调侃,但这也充分说明了传统专业培养缺乏职业特色。一般而言,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文秘方向,二是教学方向。但这两种类型的行业教育特征明显,与秘书学、对外汉语、中文师范等专业有着很大的同质化竞争关系。同时,这些类型的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要求,与汉语言文学虽相近但又并不一致,致使整个培养过程成了“四不像”。第三就是创意写作方向,“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8],即培养的目标就是具有创作能力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因此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对创意写作人才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首次认可“文化产业”概念以来,从2000年到2020年通过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和政策,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不断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国家《“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更是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9]国家的有序引导,为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22)》:“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 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数据也显示,“2018 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 亿元,较2004年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 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2012 年的3.36% 提高到2018 年的4.30%”;虽然受到疫情的一定影响,但2020 年和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514亿元和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仍分别增长2.2%(前三季度有所下降)和16.0%,两年平均增长8.9%[10]。
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在最近几年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提升,且规模也逐年扩大,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在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
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一直有所局限,在传统文化企业市场主动性方面缺乏亮点。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早期多停留在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层面,更多是将“文化”作为产业经济招商引资的平台,如各地的所谓“文化节”。另一方面,早期文化产业形式较为单一、保守、陈旧,内容上缺少时代性和创新性,和日新月异的大众审美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文化产品的创意性不足,商业开发力度不强,更多关注“门票收入”。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被严重忽视,客观上为日漫、美剧、韩流等的流行提供了空间。
这不仅使经济产值造成了损失,也危害了文化安全,严重影响到我国在世界上的文化话语权乃至文化定义权。因此,十八大以后,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我国的产业经济由此得到迅猛发展,其发展模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向:
1.多样化
如前所述,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文化产业一直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产业经济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文化更多成为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和服务业的辅助手段,本身的产业形式和价值规模并不突出。但十八大以后,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出现了包括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创意设计业、数字文化业、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会展业、文化装备制造业等多个种类,和包含“元宇宙”、剧本杀、网络文学等多种形式,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2.科技化
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联系日益紧密,彼此交融。在《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2022)》中,与互联网有关的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有“元宇宙、云展演”等五个,十大特征中有“双线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等四个,2022年文化产业趋势预测中就有“文化产业继续数字化转型”等四个,充分反映了网络技术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关联。
3.本土化
在文化产业内容创意方面,从早期一味学习西方国家创意模式,到借鉴日韩文化创意内容,再到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道路,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方面形成了引进外国经验结合本土特色和立足于本土文化原创两个路径。前者如韩国大火综艺节目Running man和无限挑战,引进中国后在起初的原版仿制游戏环节到现今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语境的内容原创。后者如河南卫视原创舞蹈《唐宫夜宴》以及诸多带有鲜明国风的网络歌曲以及汉服等,这些都在文化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三)文化产业内容创意人才匮乏
就目前来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三类:文化产业管理类人才、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类人才和文化创意类人才。前两者有专门的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但作为核心的内容制作方面的创意类人才,却存在着匮乏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壮大:
1.缺乏系统性写作实践培养
与当前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却一直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专业的弱点。传统中文专业的写作课程,更多是以批判的角度,从文学史和文艺创作规律的角度解读“写作”课程,着重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审美性,即便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等,开设了创意写作方向,但仍旧宣称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产业中的创意写作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将“读者”视为消费者,作品视为“商品”。这是传统“文学”写作所不具备的知识结构,因此仅凭上海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具有文化创意实践经验的高校根本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需要;
2.缺乏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行业和领域极广,文化创意人才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应包括跨学科的如表演、音乐、美术等知识体系,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更应该具备基于语言基础上的图像信息解读和编辑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等。同时,再结合前文所谈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体系,才能创作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审美需求,又遵循市场规律的优秀文化创意产品。
3.缺少本土特色文化
虽然文化产业已开始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其文化产品中逐渐深度融合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但当前各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仍旧缺乏系统深入的实践性培养。我们应当看到,目前文化市场上,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模式化、套路化的产品较多,极易造成审美疲劳,只有系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普及红色文化、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才能保持文化创意常有常新。
五、创意写作是教学改革的内容支撑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上海大学葛红兵、许道军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创意写作学科概念引进中国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孕育、培养和壮大,“创意写作”的概念、功能、培养体系、实践范围等被广泛研究,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迅速实现本土化改造,不仅成立了以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为代表的理论和创作研讨机构,还正式开始了包括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风格的文创实践,如网络文学、国风影视和歌曲。从此,创意写作成为非师范汉语言文学教育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并逐步影响传统中文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考核方式,为新时代新文科的建设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国内对于创意写作及其相关著作的翻译和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八十年代,此时正是百废待兴的中国经济重新进入发展的时期。
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在2009年正式将创意写作概念引入国内高等教育,同年上海大学就率先成立了创意写作中心,致力于其理论研究和教学、创意产业实践;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也陆续加入了创意写作的研究中。
2015年第一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举办,仅有少数相关学者和作家参与,随后与会人数逐渐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作家参与到对创意写作的研究中,到了2020 年第六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时,仅报名人数就达到了一千三百余名。
这些传统名校、相关学者和作家的加入大大推动了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相关研究,也吸引了更多高校关注创意写作学科。
(二)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以“创意写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做“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经筛查可以看出,2009年至2022年期间创意写作及相关领域内的有效期刊文献共723篇(截至2022年11月19日)。
从文献发表趋势(图1)来看,2009 年至2015年为创意写作研究的起步阶段,自2016年起到2021年是创意写作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13年来,每年中国创意写作相关研究的文献产出,由2009年的仅仅8 篇增长至如今的百余篇。可见,国内对创意写作教学的研究日渐重视,研究越发深入,其成果研究范围也日渐广泛,为创意写作的学科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意写作领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图景。
图1 2009至2022年创新写作相关文献成果数量统计
(三)开展教学实践的学校不断增多
2009年上海大学率先创立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中心,随后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建立创意写作学科。中国国内对创意写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创意写作理论运用至实际教学中的高校。由原先寥寥几所逐渐增长至如今的两百多所高校联盟,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将创意写作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或融入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经验,为中国的创意写作实践和写作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经验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创作灵感来源。其中,上海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等一众高校作为创意写作专业的优秀示范,更是为创意写作及其相关学科领域贡献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带动了许多高校对创意写作及创意写作教育的关注。
(四)创意写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创意写作诞生之初,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小说、诗歌、戏剧等虚构类的文学写作领域,其本质仍是文学写作。随着创意写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意写作的应用范围也远不止于早期的文学写作领域。目前,创意写作已经可以运用到包括工具类功能文本、生产类创意文本、欣赏类阅读文本在内的多种形式文本中,而基于创意写作产生的教授“创意思维”的创意写作教育,如今也已在大中小学内展开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明确了文化可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到现在,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创意写作,也因此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对比2016年至2021年的文化产业收入和创意写作相关研究文献的产出(图2),不难发现两者的关联,两者基本呈正比关系,创意写作的实践活动直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成长。
图2 2016至2021年创意写作相关文献产出数量与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统计图
以“创意思维”为核心的创意写作已经深入学科建设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以创意写作为基础的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所接受,并每年定期在鲁迅文学院开展写作培训。网络文学作为中国一大重要的特色文学,近年来其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意味着它势必要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不断更新换代,因此网络文学行业对创意思维、创新思想的需求也极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创意写作需求的不断提高。
第六届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指出,“创意写作有八十多年的学科历史、二十多个学科子类,并不代表创意写作真正包含了二十多个下级学科,而是创意写作可以在二十多个学院、专业内贡献自己的理念、课程、方法。创意写作学科并不止可以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取得建树,它还可以成为其他学科的连接者,成为学科们的中介,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创意思路,并不断促进新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这对于未来中国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11]
(五)创意写作的实践效益不断提升
创意写作引入中国后,经过二、三十年以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为代表的教育推广和早期网络文学创作实践,早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经济。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网络文学创作。如2001年成立的中国最大的原创文学中文网站之一起点中文网,本是一批由玄幻文学爱好者发起成立的普通网站,2006年就成了第一家浏览量过亿的网站。现如今的起点中文网通过二十多年挖掘和扶持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早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数字阅读和IP培育与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上市文化产业集团。根据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仅去年一年起点所属阅文集团就实现营收86.7亿元,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34.1%。月活跃用户达到2.5亿,同比增加8.6%。全年新增70万位新作者、120万部作品,新增总字数超过360 亿字。此外,阅文集团还拥有《鬼吹灯》《庆余年》《琅琊榜》等大量网文IP,并通过剧本改变衍生了众多动漫、影视、游戏等产品。其文创产业价值十分客观。同时,依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当前我国网络文学创作发展繁荣,“构成一个强大的社会现象”。其精品IP系列化不仅发展势头良好,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影视化语境中的地位,同时出海规模化效应也开始全球化显现。以上还仅仅是文化产业中网络文学中的一个案例,与之类似的由创意写作而兴起的其他文化产业更是不可胜数。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可见,创意写作早已成为带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实践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法中的重要一环,进而顺利实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但实践中,我们也应当注意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创意写作,极易形成低俗化、媚俗化的创作倾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双百”方针为中心,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创作更多体现民族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展示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创意写作”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研究,并不意味着传统理论教学中对于经典传承的否定和传统人文精神的扬弃,而是以创意写作为基础手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社会需求的现实效果,同时又以文化创意和创新实践的方式进一步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现代话语语境,真正满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需要,服务文化自信和地方区域的发展。
客观地说,当前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体系与规模逐年增长的文化产业是不相匹配的,必将在未来成为限制产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因素。而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师范汉语言文学却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应用型的双重优势,借助新文科发展的大好环境,以创意写作为内容设计,以文化产业为培养方向,以时代和社会需求为实践效果,培养一批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创意人才,为构建中国话语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真正实现学生个体、学校、文化企业和社会需求等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