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儒道哲学探析黄元御“一气周流”气化体系※

2023-12-29阳缘乐杨志军梁永林杨秀娟

中医药通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周流中气一气

阳缘乐 刘 硕 李 敏 杨志军 邵 晶 梁永林 杨秀娟

一代宗师黄元御,其著作丰富,理论周密,方药临床效验显著,近年来黄氏“一气周流”学术思想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一气周流”作为黄氏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贯穿其理论始终,不仅逻辑严谨,且继承于经典,契合临床实践,是后人研究黄氏思想一座绕不过去的桥梁。诸多学者应用一气周流学术思想,在深化中药药性与药物配伍[1-2],探讨病因病机,及丰富临床疾病论治[3-4],乃至指导针灸实践[5-6]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对于一气周流的理论研究尚未深入挖掘。黄氏妙悟岐黄,兼通理学,其医学思想根源于《易经》《道德经》[7],因此笔者试从黄氏理论源头探析“一气周流”思想及其思想内涵。

1 黄氏学术思想之源

黄氏学术思想本于“二经”,发于“四圣”,黄元御尊《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四圣”[8],尊《道德经》《易经》为“二经”。“四圣”乃医学之基,“二经”乃玄学之基,此皆蕴含大道之机。是以黄氏尊“四圣”而掌五运六气之化灭,尊“二经”而得握中气阴阳之终始,并将此六书之理深入浅出地糅于《四圣心源》之中,而又布散在其余作之中,虽化繁为简,但世人却难以深刻地发现其本质。笔者在此以《四圣心源》中的一气周流构架作为基础,结合其理论之源阐述“一气周流”学术思想,为同道展现黄氏学术思想的深刻内涵。

2 一气周流气运观

黄氏理论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于《四圣心源》中,书中开篇言道:“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9]旨在点醒读者研究医学当从天道中寻找答案,然“天道”即道也,始于“二经”,发于“四圣”,归于“心源”。

2.1 万物并作

2.1.1 中气为本,阴阳为使 老子于《道德经》开篇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黄氏以老子之意,认为“无”乃天地之本,是为太极,蕴含中气,中气虚静,阴阳无序,纠缠难分,即阴阳未判,一气混茫,一气周流实为中气周流。然中气于至虚之境而备万物之有,于其虚静之时,虽尚未化一切形质,却是一切形质之祖,静极而动,于其方动之时,施轮旋之令,积阳左升乃为天,积阴右降乃为地。是以天地乃为中气使,以纯阳纯阴昭万物之序而化万物之有。

2.1.2 中土为关,五行为载 中气阴阳虽能化万物,但必须依赖一重要物质,那就是土,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比喻为“玄牝之门”,又将“玄牝”比作“谷神”。黄氏对此解释道:“中气在戊己二土之间……是曰谷神。”又云:“己土左旋则此门开,开则阳升;戊土右转则此门阖,阖则阴降……故玄牝之门乃阴阳升降之关。”[10]谷神乃中气,冲虚灵妙,恰似玄窍,是为天下始,以为天下母。而土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又被称为“仓廪之官”,可见土掌管着中气阴阳升降出入之机,中气轮旋则阴阳生,阴阳生则脾胃化,而后阴阳升降化生万物。脾胃二土为阴阳升降的关键,故老子称土为天地根,黄氏喻土为阴阳关。是以中气与土多合称中土,以示天地万物之始。黄氏基于此,并参《黄帝内经》之言,总结出“一气周流”基本框架,以中土为轴、四象为轮的轴轮并行系统,即中土作为气机运动的轴,以其本身的运行而带动其他四象的运行,中气轮旋,阴阳始生,脾胃乃用,脾土上浮,阳升而化木火,胃土下沉,阴降而化金水。是以土之政,发于中而覆盖四象,木火为己土之分,己土为木火之合,金水为戊土之分,戊土为金水之合;二土为中气之分,中气为二土之合。正如《四圣心源》中写道:“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9]一气周流以五行载中气阴阳,又以中气阴阳统五行之变。

纵观此过程,从中气到阴阳,从阴阳到中土,从中土到四象,此乃《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言“天以阳生阴长”,黄氏释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阳升阴降,故能生能长”[11],生成之初,天气主之,阴阳皆生长,于一岁而言岁半之前,于一生而言生半之前,于一日而言日半之前……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近或远,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老子称其万物并作,具体而言则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天地秩序,一为太极,太极内含中气,中气生阴阳是为二,阴阳交接则万物生,而万物皆处天地之间是为三,是三亦是万物,即阴阳接则变化起。

2.2 复命归根然万物有盛必有衰,有叶必有根,有作必有复,一定之理。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之“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终也。此乃道家有无相生之妙,以此即彼,以彼即此,以中气轮旋观四象之作,以四象旋缩观中气之复,“有”根于“无”而又馈于“无”,即四象根于中土而又复馈于中土,充分体现了道家万物为一整体观。可见有无相生是世间万物能够不断延续的永恒定律,是以《素问·天元纪大论》亦言“地以阳杀阴藏”,黄氏释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阳降阴升,故能杀能藏。”[11]物盛之后,地气主之,阴阳皆衰,万物复归本源以厚其根,使来年能够继续蓬勃生长。正如其在《四圣心源》中说道:“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为阳根……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9]可见阳降阴升是为归根、养根,而阴阳之根又由中土所出,是以中乃万物之大根,既是归根亦是归中气也。于天地是如此,于人更是如此,人以圆融为立身之本,亦从中来而复归中去。是以黄氏将中气盛衰来复贯穿于疾病诊治与转归之始终,谨守根本,并以一气周流的形式展现于其著作之中。这也是黄氏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土,认为中气是大命之根,不归此根则命原不复的原因。

综之,太初一气混沌,未有之先,是为太极(中气)。古人引入阴阳以示太极运动,阳生阴长是为气之动(万物并作),阳杀阴藏是为气之续(复命归根),动而续之,四象迭出,旋缩运动,复归太极,循环往复,生命不息。万物并作实为开玄牝之门,复命归根实为阖玄牝之门,作中有复,复中有作,作复调和,生命不殆。充分认识此过程方是灵活运用“一气周流”诊治思想的前提。

2.3 气运原力然气若要运,必然需依赖一定的动力。黄氏依照易理,将气运的动力总结为“阳倡阴随,阳施阴受”。《易经》中乾卦示“乾,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黄氏认为元亨利贞象四象之德,乾为纯阳统此四德,并以龙喻之,春为阳之初生,万物并作之始,以此统万物之序,阳由初而盛,上以统天,阴顺其势乃布云雨,万物丰成,品物添形。盛极而复,龙又复潜于地府,以此正其性命,保其元气,阴亦随其令而复归天宫。此理在坤卦篇又以阴的角度再次强调——“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牝马乃雌马,马以柔顺与坤阴相合,是以利牝马之贞,坤阴以顺从之性自元始就顺承乾阳之令,依势而行。岁半之前,地气左升,阳出于地,春回冻解,万物资生,以伴阳生长;岁半之后,天气右降,阳复归地,诏阴代其行令,万物收藏,以护阳收藏。故阴只有顺阳势而行,方才得其正道,万物得以化生,不然阴凌阳辱,阴先行则迷而失道,阳不资始,万物无生,可见阳气为一气周流之原动力,主导着生长化收藏的各个环节。清末火神派鼻祖郑寿全、现代火神派代表人物李可亦认为“天施地润水才通”,两位医家的扶阳思想亦皆源于乾坤二卦中的微妙之理,与黄氏扶阳思想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以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

以此结合老子之学,可总结为中气轮旋(播种),阳升阴降,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自此生化,天地既成(阴阳互根),万物乃生。然气运之初,以阳为大,以阳为先,盖阳主生,阴主杀,阳主动,阴主静,而虚无之至,乃化万有,阴随阳长方才化生万物,是以阳倡阴随一定之理也;物长极而复命,阳施阴令,万有复归虚无,阴伴阳复而化生不息,是以阳施阴受一定之理也。可见万物于生命始终皆以阳诏阴附。

3 一气周流气象观

黄氏“一气周流”理论不仅是对气运学说的论述,更包含了气象学说的论述,即六气学说。其在《四圣心源》中单立《六气解》篇以示六气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即六气作为五行的外象,是中气阴阳五行病变诊治最重要的线索与依据。

3.1 三阴三阳之气象正所谓“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12]虚无化中气(谷神),中气化阴阳之“气”(阴阳者,神明之府也),阴阳之“气”化天地万物之形气(五行六气),形气化则万物之形象可见,是以“气”为形象(气)之主,形象(气)为“气”之载。现代中医气功学学者庞鹤鸣教授[13]亦提出了三层物质理论假说,分别为实体物世界层面、能量世界层面、时空结构混合信息体,认为万物皆是本体结构(信息体)与现象结构(实体、能量)的统一体。此理论类似于道论中气与形(形象)的关系。是即《素问·天元纪大论》言:“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自下积阳“气”为天(象)而生风、热、湿;自上积阴“气”为地(形)而生相火、金、水。然阴阳又互根,阳化气,阴成形,即阳“气”化气(阳象),阴“气”化形(阴形)。是以天地皆有阴阳,阴中有阳根,则能使阴形化阳气,而阴复阳作生木、火、土;阳中有阴根,则能使阳气化阴形,而阳复阴作生暑、燥、寒。故体阴用阳,体阳用阴,以三阴三阳示五行阴阳之体,而奉六气之五运阴阳之用,阴形化阳气而行阳之用,阳气化阴形而行阴之用。即厥阴能生则化风木而行疏泄;少阴能长则化热火而行宣通;太阴能化则化湿土而行运化;少阳能降则化暑火而行宣通;阳明能收则化燥金而行收敛;太阳能藏则化寒水而行封藏。此六气名目之所由来,亦三阴三阳之气象。是以天气地形为“气”之外象,三阴三阳为“气”之本身,此所谓“气有多少,曰三阴三阳”。

3.2 脏腑经脉之气象人处天地之中亦秉天地之气而生,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9],是以六腑为阳体,五脏为阴体,五脏六腑互为表里。而足之三阴又为阴中之阴,足之三阳又为阴中之阳,手之三阴又为阳中之阴,手之三阳又为阳中之阳。看似繁杂,实亦不出六气,黄氏以五运六气为基,结合岐黄之学,总结出经虽十二,六气统焉,各有司从。

3.2.1 厥阴少阳之气象 足厥阴为厥阴之方盛,手厥阴为厥阴之已衰;足少阳为少阳之始生,手少阳为少阳之方盛。体阴用阳,此当足厥阴肝木主风令,始化其表里之少阳,是以足少阳胆木从其令,阴升化阳,足少阳胆木升而化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厥阴肝木升而化手厥阴心包相火。体阳用阴,此当手少阳三焦相火主火令,始化其表里之厥阴,是以心包相火从其令,阳降化阴,手少阳三焦相火降而化足少阳胆木,手厥阴心包相火降而化足厥阴肝木。前者乃木盛火弱,是以足厥阴主风木之司化,手厥阴从足厥阴风木之化,而兼秉相火之气;后者乃火盛木弱,是以手少阳主相火之司化,足少阳从手少阳相火之化,而兼秉风木之气。3.2.2 太阴阳明之气象 足太阴为太阴之方盛,手太阴为太阴之已衰;足阳明为阳明之始生,手阳明为阳明之方盛。体阴用阳,此当足太阴脾土主湿令,始化其表里之阳明,是以足阳明胃土从其令,阴升化阳,足阳明胃土升而化手阳明大肠金,足太阴脾土升而化手太阴肺金。体阳用阴,此当手阳明大肠金主燥令,始化其表里之太阴,是以手太阴肺金从其令,阳降化阴,手阳明大肠金降而化足阳明胃土,手太阴肺金降而化足太阴脾土。前者乃土盛金弱,是以足太阴主湿土之司化,手太阴从足太阴湿土之化,而兼秉燥金之气;后者乃金盛土弱,是以手阳明主燥金之司化,足阳明从手阳明燥金之化,而兼秉湿土之气。

3.2.3 少阴太阳之气象 手少阴为少阴之始生,足少阴为少阴之方盛;足太阳为太阳之已衰,手太阳为太阳之方盛。体阴用阳,此当手少阴心火主热令,已化其表里之太阳,是以手太阳小肠火从其令,阳极生阴,手少阴心火降而化足少阴肾水,手太阳小肠火降而化足太阳膀胱水。体阳用阴,此当足太阳膀胱水主寒令,已化其表里之少阴,是以足少阴肾水从其令,阴极生阳,足少阴肾水升而化手少阴心火,足太阳膀胱水升而化手太阳小肠火。前者乃火盛水弱,是以手少阴主君火之司化,足少阴从手少阴君火之化,而兼秉寒水之气;后者乃水盛火弱,是以足太阳主寒水之司化,手太阳从足太阳寒水之化,而兼秉君火之气。

黄氏之《六气解》在岐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将《素问·阴阳离合论》中阳外阴内的三阴三阳气运分布规律与三阴三阳气运消长变化相结合(图1),从而确定脏腑经脉的六气司从关系。这种以六气统六经的模型,可使人身之上下内外、有形无形之病,皆无所逃,是以黄氏所言“六气了彻,百病莫逃”即源于此。

图1 三阴三阳气运分布及消长变化图

以上所有内容为“一气周流”气化全过程的基本要素,亦是一气周流生理病理观的理论依据。即黄氏所做的最大贡献是将中气、阴阳、五行、六气统于一体,并进行系统的阐述,以至可从高视角俯观整个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气化。纵观其所著之论,无不体现这样的诊治观,一环扣一环,六气不离五行,五行不离阴阳,阴阳不离中气,逐步揭示病理生理本质。是以人体气化可概括如下:中气为阴阳之本;五行为阴阳之形;六气为阴阳之象;三阴三阳为阴阳之量以定其气;气先定,形乃成,象乃显。即阴阳之动以气为化,以象为见,以形为载,以中为本。

4 展望

当代对于一气周流思想着重从理法的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尚不多见[14],并未完全将其理论具象化。以儒道思想充分将中气、阴阳、五行、六气及十二经脉紧密联系在同一气化体系中,可使临床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诊治疾病时形成系统的诊治思路,即通过在外之六气象的异常变化透视人体内之中气阴阳五行的偏颇。这是将黄氏学术思想在临床上充分利用好的必要条件。因此,以此气化系统作为基础逐步剖析一气周流之病生观及药用法论乃至时空诊治观,则可使“一气周流”理论体系指导临床诊治变得系统化。

猜你喜欢

周流中气一气
全真一气汤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验案举隅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一气周流”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思路探讨
运用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从“中气”论治术后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浅析中气与湿温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气周流新释
从一气周流学说浅析中风病的根源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