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文化科普教育的意义及实践思考
——以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2023-12-29

北方蚕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蚕桑科普

李 兴 李 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合肥 230031)

中国是世界蚕桑的发源地,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1],蚕桑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丰富内涵。以蚕桑为主题,融精神、文化、艺术、科学、教育为一体的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是传承和弘扬蚕桑文化、宣传和普及蚕桑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综合科学素养、开拓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创新方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发挥蚕桑产业的特色优势,融合科技创新,规划打造了兼具文化美学、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文化科普教育中心——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基地集成文化熏陶与美学体验模式、科普教育与实践感知模式、农耕体验与劳动参与模式、产品展示销售及生产参观模式于一体,近年来在文化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切实的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的意义、基地发展优势及活动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我国蚕桑文化科普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 蚕桑文化科普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深度挖掘蚕桑资源价值,弘扬与传承深厚的中华蚕桑文化

中国蚕桑文化渊远流长,栽桑养蚕至今已有5 500多年历史,从嫘祖授人养蚕到张骞出使西域,从楼兰古城交流到郑和下西洋,中华蚕桑文化的辉煌在华夏大地上延续不断。蚕桑文化代表着我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与成熟,并渗透到我国历代包括农业生产、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信仰、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以蚕桑文化为底蕴的丝绸之路更是让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2]。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也是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品牌产品,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沉淀与印迹。古往今来,中华蚕桑文化涉及桑、蚕、茧、丝、文字、诗词歌赋等诸多方面,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医药、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诸多产业与环节。当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蚕桑产业的传统生产发展模式日渐式微,以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为载体,有利于持续发挥传统蚕桑文化的积极影响,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更高追求,将深厚的中华蚕桑文化引入民众文化生活视野,促进蚕桑茧丝绸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1.2 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丰富中小学素质文化教育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是国家中长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关注度更高,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工作,也是蚕桑从业人员在新的发展时期的责任与义务。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3]。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作为蚕桑领域的创新科学普及方式,兼具趣味性与参与性,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蚕桑生产环节中的生物学及农业科学知识,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实践。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蚕桑文化科普知识的传播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得到重视。2021 年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简称“双减”) ,要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4]。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包涵科学、精神、文化、艺术等多项内容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课外学习方式、搭建学生文化科普平台,无疑是“双减”形势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极佳方式。其一,蚕桑文化科普活动能满足中小学生对蚕桑科学知识的求知需求。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中包涵相关课程《蚕的生长变化》,而大部分学校实验室缺乏养蚕设施与条件,无法提供学生直观的观察实践机会。蚕桑科普教育基地可与中小学校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完全变态昆虫蚕的精彩一生,同时可以为师生及家长提供体验植桑养蚕、缫丝织布、采摘桑椹酿酒等课外实践平台,让学生开拓视野、启迪智力,同时激发科学兴趣、培养认真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其二,蚕桑文化科普活动能让学生感悟蚕桑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物喻人,教育广大青少年学习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奋发图强。其三,蚕桑文化科普活动能培养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鉴赏艺术美学的能力。中国具有悠久灿烂的蚕丝文化与精致奢华的丝绸产品,历代养蚕制丝的能工巧匠为世人呈现了无数精美绝伦的丝绸佳作,现代丰富多样、功能独特的蚕桑资源副产品也让我们感受到蚕桑循环农业的独特魅力。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多彩蚕桑世界,感受魅力蚕桑艺术文化,有利于提高其文化感知力与综合艺术素养,从而促进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

1.3 有利于科研院所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蚕桑产业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虽然产业链较长,但产业开发领域狭窄,特别是随着各类高档化纤类替代产品的兴起,蚕丝类服装产品的市场受到较大冲击,而蚕桑资源综合副产品如桑叶茶、桑枝食用菌、桑葚鲜果及饮料、蚕蛹高蛋白食品、蚕丝化妆品等成为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6]。但大部分优质蚕桑副产品缺乏宣传普及,蚕桑文化科普活动为蚕桑产业“立桑为业、多元化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平台与市场。通过蚕桑文化科普活动,可以加深公众对传统蚕桑产品及综合副产品的认识,让更多民众了解和体验蚕桑多元产品,增强蚕桑产品的产业附加值。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及综合副产品研发方面硕果累累。在家蚕品种方面,先后育成华合×东肥、九华×春早等10余对家蚕品种,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近年来又成功选育了家蚕新品种“皖丰×润康”及夏秋品种“皖丰×夏晖”“皖广三号”等;育成的“华明桑”“红星五号”及皖桑系列等7个桑树新品种,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彩色茧研发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选育“桑梓”系列果桑新品种3个,创建了果桑栽培配套技术新体系,实现了安徽省果桑生产稳产高产发展,研发并批量上市了复合型桑果酒、桑果白兰地、富硒桑果干、富硒桑叶茶等10多个产品;广泛开展香菇、黑木耳、灵芝等桑枝食用菌生产示范,驯化选育出红托竹荪“皖荪”系列等食用菌新品种5个,开发出蛹虫草代用茶、蛹虫草固体饮料等产品;研发并上市系列蚕丝床上用品、家居服装、蚕丝围巾、保健雄蛾酒、蚕丝系列护肤品等丰富多样的蚕桑产品。建成有安徽省家蚕种质资源库,保育有适合我省生态环境的春用、夏秋用、高丝量、细纤度、粗纤度、暗化型(mln)灰黑蛾、抗病(NPV、CPV)、离子束(N+)诱变、抗氟、斑纹限性、茧色限性、卵色限性、三眠蚕、无鳞毛品种、观赏性宠物蚕、特殊用途品种及引进培育的二化性或多化性家蚕品种资源252余份,在库资源种类和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建成有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桑树种质资源包括鲁桑系、华桑系、白桑系、广东桑系等4个桑种,共315份,其中地方品种、野生资源等特异性种质资源71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蚕桑文化科普活动,能够为科研院所的一系列丰硕科研成果提供直面社会与市场的机会,让科普群众成为蚕桑产品的试用员与推广员,将蚕桑多元产品推介出去的同时也能接受到广大市场消费者的反馈与建议,从而形成“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与互动,有利于科研院所准确定位应用型科学研究的探索方向,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受欢迎的蚕桑复合型产品,进一步推动蚕桑产业的多元发展与科研创新。

1.4 有利于提升区域蚕桑产业综合影响力,丰富民众休闲旅游方式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蚕桑产业的综合比较效益日渐降低,包括安徽省在内的许多地区出现了蚕桑产业逐渐萎缩的情况。在传统蚕桑生产与发展模式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蚕桑文化科普活动的推广有利于大众了解蚕桑产业在医疗、美容、材料等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及一系列转型升级发展措施,并向公众展示我国蚕桑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及区域蚕桑产业发展特色,从而提升区域蚕桑产业综合影响力,助力蚕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外出旅游观光成为日常普遍的生活方式,人们往往希望在节假日选择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缓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活动内容丰富的蚕桑文化科普基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健康有益的休闲放松场所,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下,省内、市内短途周边游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蚕桑文化科普基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寓教于乐、内涵丰富,不仅有郁郁葱葱的桑树园林可供观赏游览,也有乐趣满满的蚕宝宝成长乐园、桑葚采摘中心、桑基鱼塘垂钓中心可供玩乐,更有展示蚕桑文化、科普知识、产业模式的综合展示与交流场馆可供参观学习,等等。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科普活动,既能提供研学旅游场所,又能丰富民众休闲方式,无疑是休闲假日全家出游的绝佳选择[7-8]。

2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发展优势

2.1 具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基础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于2020年在原有蚕桑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成,并于2021年成功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的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成为安徽省高标准蚕桑科技文化普及交流基地。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合淮路旁,毗邻董铺水库,占地6 700 m2。科普教育场馆面积500 m2,其中蚕丝文化多功能展厅300 m2、桑皮纸工艺科普演示场所60 m2、果酒酿造实验科普展示车间200 m2。基地优势特色明显,受到广泛认可,年均接待参观、考察、调研、交流、科普等专家学者、行业同仁、中小学生以及市民累计2 000余人次,探索构建了多元化蚕桑科技文化普及教育服务模式。

2.2 具有坚实的科技保障和充实的人才支撑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的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为省级科研机构下属单位,成立于1960年,下设家蚕研究室、桑树研究室、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经济昆虫研究室等。全所现有蚕桑等领域科技人员34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3人,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6人。“十三五”以来,全所主持各类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级70项,院市级16项,科研经费1 400万元以上。取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鉴定省级科研成果10项;国家审定桑树品种1个,安徽省审(鉴)定桑树品种7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发表论文80余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对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积极规划部署,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和科普同等重要”的指示精神,全所科研人员踊跃参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与科普课件、动画片等软件设计,并强化科普服务管理,委托安徽勤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场馆的管理、科普文化活动实施等,为科普基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后盾、人才支撑、资金支持及服务保障,切实发挥了基地的科普教育与文化传播功能。

2.3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毗邻董铺水库,董铺水库是合肥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巢湖水系南淝河上游,是一座以拦洪防汛和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水库周边山水清秀、林木葱郁、清净幽雅。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坐落于此,远离城市喧嚣,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更使文化科普活动增添一份亲近自然的惬意与畅然。

2.4 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位于合肥市庐阳区的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交通便利,自驾或乘坐公共交通均可方便抵达,且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董铺水库,还有合肥植物园、庐州公园、三国遗址公园、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等特色景点,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可以与周边诸多旅游景点形成优势互补、有机联系,吸引周边中小学校学生群体及社会公众参观游览。

3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多元活动模式及具体开展情况

3.1 蚕桑文化科普多元活动模式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实行蚕桑生产开发和生态保护并举,兼具科普教育、游乐体验、产品展销等功能,使游乐、教育、文化内容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突出自然生态、环保教育、农业科技、文化美学,具体活动项目可以归纳为文化熏陶与美学体验模式、科普教育与实践感知模式、农耕体验与劳动参与模式、产品展示销售及生产参观模式。

3.1.1 文化熏陶与美学体验模式

基地园区内设置独具园林特色的蚕桑文化长廊与宣传展板,展厅内设置与蚕桑文化相关的图片与实物,全方位展示我国灿烂悠久的蚕桑文化;展厅大堂设计了象征古老蚕桑文化的铁艺做旧入厅展牌以及融合蚕丝元素的白色环形装饰灯带,给来访者以独具蚕桑特色的美学体验。特色桑皮纸工艺科普演示区按照古法徽州桑皮纸制作流程收集、复建浸泡池、清洗池、蒸煮灶、捣浆台、捞纸池、晒纸壁等完整造纸设施,并邀请徽州桑皮纸技艺传承人现场培训,掌握全套造纸工艺,并进行实景演示,可让来访者亲身体验,感受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3.1.2 科普教育与实践感知模式

基地内的蚕桑科普文化教室能容纳30余人,蚕桑所科研人员在此化身普及科学知识、传播蚕桑文化的蚕桑学老师,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的课件给参观者讲述我国蚕桑历史文化、蚕桑科技知识、蚕桑资源利用、现代蚕桑种养等知识。蚕丝文化科普多功能展厅内配备养蚕设备、选茧台、煮茧灶、秤茧台、脚踏缫丝车、织布机、小抽丝机、VR设备、活字印刷等体验、展示产品(设备)50余台(套)。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体验选茧煮茧、缫丝织布等劳动项目,并有专业的科普老师进行讲解与指导,可深入感受蚕桑生产技术及传统农业文明。颇受小朋友欢迎的VR养蚕游戏活动趣味生动,通过数字技术让参观者快速了解包括“蚕卵—孵化—幼虫—蜕皮—熟蚕—吐丝结茧—化蛹—成蛾—交尾—产卵”的家蚕的一生。基地内有桑树种质资源圃3.33 hm2(50亩),柞树园1 333 m2(2亩),食用菌栽培大棚1座,资源圃内保存桑树种质资源331份。参观者可前往桑树品种资源圃鉴赏桑树品种资源,了解桑树的特征及种植管理技术,前往桑枝食用菌大棚了解木耳、桑黄、灵芝等食用菌的栽培与生长过程。此外,在科普教育软件开发方面,推出《丝虫传世》丝绸文化科普课件1套、VR养蚕智慧体验系统1套、《人类的活化石——桑皮纸》科普动画片1部,丰富了蚕桑文化科普的载体与方式。

3.1.3 农耕体验与劳动参与模式

基地的果桑采摘园内有品种繁多的果桑树,每到桑葚成熟时节都会掀起一波桑葚采摘体验游热潮,合肥市远近群众慕名而来,凭票有序入园,体验桑葚采摘的农耕生活乐趣。柞树园可养观赏性柞蚕1万条(彩色柞蚕),食用菌大棚春夏栽种羊肚菌、桑枝木耳、桑黄、灵芝等,秋冬栽种草莓等,可开展丰富多彩的采摘观赏体验活动。林下家禽养殖园内饲养“桑园跑步鸡”,精选优良家禽品种进行饲育,跑步鸡在桑园内自由散养,为来访者提供妙趣横生的田园体验。桑基鱼塘项目可向参观者展示生态农业模式,体验生态农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可开展休闲垂钓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农家乐活动,可以让体验者得到休闲放松的同时,了解园艺、农业、种养及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3.1.4 产品展示销售及生产参观模式

“蚕舞春庄”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系列蚕桑产品自有品牌,开发的蚕丝产品包括蚕丝围巾、蚕丝领带、蚕丝服饰、蚕丝被等,可满足参观者高品位生活需求;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包括桑叶茶、桑果饮料、桑果酒、雄蛾酒等,为参观者提供原生态健康食品;推出的蚕丝系列护肤品包括润肤水乳、洁面乳、护手霜等,并为崇尚纯天然护肤的女性提供不同规格的试用小样、单品及套装礼盒。品类多样的蚕桑系列产品可让参观者感受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并服务群众生活的积极意义。此外,可通过丰富多元的产品向参观者介绍桑树资源、蚕资源综合利用等概念,展示资源再利用和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同时,基地内设有占地200 m2的果酒酿造实验科普展示车间,拥有冷冻干燥设备、浓缩提取设备、桑果酒发酵设备、桑果酒蒸馏设备、桑果酒检测设备、自动灌装设备 、烘干设备、贮酒罐等20余台套,能够实地体验科普教学果酒酿造工艺,可使参观者直观了解食品加工、质量标准、营养成分等现代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3.2 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具体开展情况

基地年均接待参观、考察、调研、交流、科普等专家学者、行业同仁、中小学生以及市民累计2 000余人次,其中2022年1—8月开展由幼儿园、中小学、社会团体等组织参与的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20余场次,累计接待1 200余人次。例如,2022年4—7月,“护林家族”科普教育团队组织3个批次,共计200余名中小学生来到基地参观并开展蚕桑文化科普教育;5月5日安徽红太阳公益之家志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织40余名儿童参观基地;5月13日蚕桑所联合宿州路幼儿园森林城分园60余名师生开展了“五月鸣桑枝,童声话茧丝”主题实践活动;7月18日合肥市安居苑小学五年级的师生30余人在基地开展了“传承蚕桑文化、争当梦想少年”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得到师生与公众的一致好评。

3 存在的不足

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发展模式日渐丰富,充分发挥了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功能。但为了更好发挥科普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仍有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提高。一是运行资金来源单一,政府支持力度欠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普活动开展经费来源包括科普项目经费和自营收入,由于科普基地参观活动的季节性较强,导致自营收入不稳定,影响了基地项目的拓展及科普教育资源的研发。此外,科普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规划建设受到政府政策的诸多制约,政府在政策扶持、配套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够,限制了基地的长远发展。二是科普专业人才缺乏,综合服务能力待加强。目前基地的科普工作主要是科研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开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导致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或科普服务能力不强。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合作渠道不稳定。虽然基地在基础建设与项目规划上投入较大,但在整体包装策划及宣传推广方面较滞后,导致仍有许多受众无法系统了解科普基地,削弱了基地影响力。由于参观人员来源单一,基地与教育部门、旅游企业等未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不利于基地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4 发展策略与规划

4.1 产业融合升级,凝聚发展合力

应着力将蚕桑产业与文化旅游、农耕体验、康养休闲、数字经济等深度融合,在产业融合中形成新的动能,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推动智慧基地建设,建成涵盖桑树信息化资源圃、蚕桑病虫害图像识别、基地物联网等在内的数字蚕桑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增强蚕桑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具有典型的公益属性,能为公众提供参观交流、科普讲座、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平台,让公众感受文化、感知科技、感悟农耕,理应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应扩大宣传,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将蚕桑文化科普基地建设纳入地方生态旅游业建设发展规划中,并积极申请中小学研学旅行项目,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合作,从蚕桑丝绸产业、旅游、教育等不同角度,在政策扶持、配套建设、资金投入、管理运营等方面争取支持,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团体与社会资源投入科普领域,共同助力蚕桑科普事业有序发展[9]。

4.2 统筹协调资源,推动科技创新

应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不断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基地承载力,做好“特、精、美”三篇文章,加大资金、智力、创新等投入,加强基地管理,打造“城市中的田园风光”,让参观者在四季轮换中品味延绵五千年的蚕丝文明。充分利用基地现有各种资源,开发、彰显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在基地的试验示范,不断丰富科普教育基地的内涵,为科普教育注入创新动力,与时俱进推进科普教育创新,通过科普诠释创新最新成果。

4.3 优化人才团队,提升综合水平

专业的科普人才团队是文化科普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应优化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普事业,让科研人员认识到作为“科学传播第一发球员”的职责。认真贯彻国家《“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10]等文件精神,增加科学传播业绩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依据,同时设立科普基金、科普成果奖励等,鼓励更多热爱科普事业的科研人员在科普教育工作中施展才干。同时,应加快构建科普人才队伍培训体系,制定完善的培训规划,提升科普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科普讲述、组织协调、随机应变及综合服务能力。也可以根据需求从相关大学或社会招募对蚕桑科普感兴趣的大学生及社会人员作为科普志愿者,充实科普传播人才队伍,保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工作的日常开展[9,11]。

4.4 丰富活动策划,强化宣传推广

坚持加大宣传、提升影响、推广普及、增强认同的理念,在蚕桑科普教育上深耕细作,以“打深井”的态度加大蚕桑科普工作的宣传推广,不断扩大蚕桑文化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做好蚕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4.4.1 强化宣传推广与研学旅游合作

可通过宣传海报、活动手册、活动礼品及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方式积极宣传蚕桑科普基地及主题活动内容,还可探索科普活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推广等形式。同时可走出基地,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蚕桑科普乡村行等系列主题活动,扩大科普活动范围、拓展科普教育形式,并增强蚕桑科普活动的影响力。积极与旅游公司、旅行社等合作,开发科普亲子游、科普文化游、科普研学夏令营等旅游路线,从而扩大宣传,保障基地人流充足和运营稳定[12]。

4.4.2 丰富项目策划与主题活动研发

可根据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以蚕为观察研究对象的教学需要,开发一系列互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科普活动,让学生根据蚕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到桑园采摘合适部位的桑叶,了解不同成熟度桑叶的营养成分差别,并亲自饲喂养蚕,通过观察指认家蚕、蚕蛾不同身体部位与特征功能等了解鳞翅目昆虫的生理特征。还可研发相关蚕业科普体验互动教具,方便中小学校老师养蚕课程示范操作和教学观察,也方便中小学生家庭自行体验和观察记录[13]。此外,可根据季节变化规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科普活动,如初春可规划“春意萌动之魅力蚕桑”主题活动,开展观察记录桑树休眠与萌芽、蚕宝宝催青与孵化、昆虫越冬与苏醒等一系列春季限定特色科普活动;结合蚕桑生长规律规划“蚕桑世界,硕果累累”主题活动,开展桑树栽植、桑树开花结果观察、果实采收、桑树病虫害识别、蚕种制作体验等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策划增强科普活动的科学性、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同时吸引更多受众参与蚕桑科普[14]。

4.4.3 加快产品升级与品牌推广

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在合作共建、互动联通、资源共享上下功夫。既要“引进来”,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科普理念、科普创意、科普文创产品等引进来,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转化应用,打造好“蚕舞春庄”科普文化品牌,研发更多兼具历史文化与时尚潮流、符合大众消费需求、附加值高的文创产品和科普消费品;又要“走出去”,将一批成熟的可复制的科普产品应用到省内蚕桑科普需求单位,与当地的资源特色有效结合,孵化出更多的蚕桑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提升我省蚕桑科普教育水平。

5 结 语

几千年来,蚕桑始终是我国最绚丽的文化名片,唤醒蚕桑文化资源、激发蚕桑文化活力、彰显蚕桑文化特色、树立蚕桑文化自信,是蚕桑行业从业者责无旁贷的时代担当,通过科普教育传播蚕桑文化,对于弘扬“春蚕精神”、增强大众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将着力提升蚕桑科普基地的社会功能,不断丰富科普内涵,积极发挥文化承载作用,努力提高科普服务水平,更好发挥科普文化教育以文化人、浸润人心的作用,让古老神秘的蚕桑文明焕发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辉!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蚕桑科普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