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药管理现状和进展分析
2023-12-29宋稳成袁新月马莉莉王德海
宋稳成,袁新月,罗 嵘,马莉莉,王德海*
(1.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2.云南省农药检定所,云南 昆明 650034)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入了解云南省农药管理现状和最新进展,笔者在2023年分省包县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期间,结合实际,通过座谈访谈、随机走访、专家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就云南省近三年来农药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梳理了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基本情况
云南是农业大省,据云南省统计局统计,202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 635.80亿元,占生产总值(GDP)的22.92%,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是特色农业强省,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烟草、天然橡胶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蔬菜、肉牛、生猪、蔗糖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土特产”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云南是农药使用大省,据省植保系统统计,2022年云南农业用农药使用(商品)量4.39万t,全国排名第6位,农业用农药使用(折百)量1.39万t,全国排名第5位。云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1.12亿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 315万亩,占56%,蔬菜等经济作物4 885万亩(不含坚果),占44%,病虫害发生面积1.85亿亩次,累计防治面积2.43亿亩次,挽回损失233.24万t,实现了“虫口夺粮”200万t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1-2]。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强化源头管理,抓好“三个许可” 紧紧围绕“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明晰登记、生产、经营准入“硬杠杠”,突出源头监管。
2.1.1 严格农药登记审查 严格按《农药管理条例》和登记评审细则要求,对农药登记资料进行初审。进一步发挥登记政策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鼓励企业开发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指导企业开展产品登记。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审查农药登记初审、登记试验样品封样和登记试验备案资料,进一步提高农药登记初审和登记试验质量,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云南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143个,其中原药7个(含2个生物农药),制剂136个,登记证持有人15家[3]。
2.1.2 严格农药生产许可 制定了《云南省农药生产许可技术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范农药生产许可行为,组建了由工信、安监、环保、高校等部门(单位)26位专家组成的生产许可技术评审专家库,认真组织许可评审专家把好准入关,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计发放农药生产许可证9个,涉及农药生产企业9家。
2.1.3 严格农药经营许可 制定了《云南省农药经营许可实施办法》《云南省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布局实施方案》和《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规范全省农药经营许可工作,认真审查经营许可申请材料,进一步加强现场核查,在承诺时限内尽快作出审批决定。截止2022年12月底,全省累计有效农药经营许可证21 236个,涉及22 905家农药经营门店,其中,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787个。
2.2 强化风险管控,抓好“三个安全” 紧扣“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三个安全,聚焦生产安全、使用安全及安全风险监测,强化农药风险管制。
2.2.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与厅安全生产办的协调联系,制定了《云南省农药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实施方案》《云南省农药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云南省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药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等,全年度、全方位统筹抓农药安全生产。2020年印发《云南省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厅分管领导与16个州市农业农村局签订农药行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为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22年组织企业签订了3万余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承诺书),参与红河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演练和科学安全用药应急救援演练,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2.2.2 规范安全科学用药 组织开展三七及其他小宗作物用药登记联合试验,配合做好三七用农药登记评审,三七用登记农药产品累计达32个,解决了该作物上无登记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以“会选药、会配药、会用药”为重点,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开展安全科学用药科普和培训,2021年共培训2 174场次、14.92万人次,2022年共培训2 955场次、22.22万人次。
2.2.3 加强安全风险监测 2020年以来,云南省承担了农药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省级农药风险监测中心和22个县级农药风险监测点,目前已完成22个县农药风险监测点项目建设,极大提升了风险监测能力。正有序推进省级农药风险监测中心建设。每年组织开展风险监测,调查农药在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人畜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有效防范、控制和降低农药使用安全风险。
2.3 强化监管检查,抓好“三个手段” 聚焦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抓实农药监督检查。
2.3.1 开展监督抽查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每年随机抽查农药产品,重点检测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隐性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违规情况,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执法。2022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93万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店3.26万家次,检查使用单位5 368家。2020、2021、2022年监督抽查农药合格率分别为93.8%、96.1%、96.1%。
2.3.2 开展专项检查 2021年制定《云南省农药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021~2024年)》,印发专项检查通知,其中2021年开展农药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市场排查,依法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销售假劣农药、禁限用农药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开展农药经营专项检查,对辖区内所有农药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以专项检查规范农药依法生产、规范经营、科学使用。
2.3.3 严厉违规处罚 2021年全省抽检农药样品787个,组织各地依法查处四批次通报不合格产品。专项整治取缔无证照企业97家,没收农药9.11 t,罚款169.18万元。2022年全省抽查农药样品700个,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27个。专项整治违法违规行为741起,取缔无证照40家,没收农药31.83 t,罚款448.70万元。为规范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起到了震慑作用。
2.4 强化科学规范,抓好“三个建设” 锚定农药管理数字化、经营标准化、使用清洁化,重点推动三个方面的建设。
2.4.1 推进管理数字化建设 2018年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推进了农药监管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农药管理的要素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系统数字化,促进农药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水平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有1.1万多家农药经营者在平台注册。积极推进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升级完善,并同步开发上线手机端,实现操作简单、实用、数据实时更新、数据自动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截至2022年12月底,共有8家农药生产企业、1.3万家农药经营者注册,有5千余家活跃用户。将信息宣传工作作为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推手,利用平台做好信息宣传,推动科学发展。
2.4.2 推进经营标准化建设 将农药经营标准化示范门店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选取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诚信守法的农药经营门店,坚持农药经营场所、经营产品、经营行为、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和废弃物回收等“六规范”原则,推进农药经营示范门店建设,做到产品质量有保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销售有处方,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建成省级示范门店29家,农药规范经营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2.4.3 推进使用清洁化建设 自2020年开始,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连续三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129个县已完成资金支持全覆盖,共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22 297个。据统计,2021年和2022年共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3 201.97 t。2022年农药监督抽查和经营专项检查中,明确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纳入检查范围,依法查处不按规定回收包装废弃物行为。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药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云南是农业大省,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但其工业底子薄,创新能力弱。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云南在有效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143个,其中原药7个(有2个为生物农药),制剂136个;登记证持有人15家,几乎为中小型生产企业。从农药类别看,杀虫剂56个(含卫生杀虫剂7个)、杀菌剂53个、除草剂20个、植调剂12个、其他2个。大部分产品以老旧有效成分为主,剂型以粉剂、颗粒剂、乳油等传统剂型占比达50%。近年来,随着农药安全要求越来越严,登记门槛越来越高,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云南省农药登记产品数和生产企业数随之减少,对本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和农业产业发展将是不利因素。
3.2 农药经营门店多小散,监管难度大 当前,云南省有22 891家农药经营门店,门店多小散,分布范围广。经营人员以夫妻店为主,人员素质低,管理比较粗放,农药知识欠缺,存在乱开方、乱卖药和误导消费者过量用药等现象。大多数乡镇农药经营门店条件差,销售台账记录不规范、不全,电子台账制度落实不到位。农药摆放、仓储不规范,农资混放、混储、混卖问题比较突出,超范围经营农药依然存在,经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随着农药网络销售规模逐年扩大,农药网络销售成为农药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购农药造成药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和规范农药网络销售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受监管体制、编制、人员、装备、经费等条件限制,基层农药执法不到位、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缺乏。
3.3 不规范用药比较普遍,用药水平不高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和“特色作物大省”之称,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等小宗特色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范围广,由于可使用的登记农药少,无药可用、乱用滥用错用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小宗作物即使有登记农药,但因市场上买不到相应农药产品,超范围、不按剂量使用现象比较普遍。云南省气候特殊,作物种类多、复种指数高,病虫草害频发多发,一方面加大了用药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频繁用药导致抗药性增加,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另外,由于农户小散户多、农药以小包装为主,农药使用后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最后一公里”难以落到实处。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农药管理体系建设 2017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赋予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农药管理新职能,其中,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农药生产许可和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登记试验的备案和监管。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负责农药经营许可,在履行农药监督管理职责中,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场所有实施现场检查、抽查检测、调查了解、查阅复制有关资料、查封场所等管理措施;对农药使用的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农药减量计划等职责。面对农药管理和服务大量存量和新增职能,云南省各级农药管理机构、人员配备等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亟需加强省、市、县各级农药管理机构建设,充实管理和检查技术人员,增加检测设备,强化资金支持,更好履行法定职责,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2 加强农药管理政策引导 认真贯彻实施《“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并利用本省资源优势,优化农药生产空间布局,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生产,大力支持生物天敌工厂发展。总结农药经营示范门店建设经验和做法,积极争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经营门店申报,加快推进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门店示范作用。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加强对本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调研,列出优先顺序,加强与上级农药主管部门沟通,创新农药登记政策,与地方财政等部门协调,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支持,加快本省特色小宗作物上农药登记,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药行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3 加强农药全程监督管理 严格把控安全风险,提高农药生态环境、人畜健康的安全性评价要求和农药生产安全要求,树立法规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把好农药登记初审、农药生产许可、农药经营许可“三个关口”,从严控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审批。加大农药经营使用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加强农药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强化省州县三级联动,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开展检查,提高农药监管平台的入网率和使用率。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等多部门联合协作,共同打击网销农药违法行为。开展农药产销用信息监测,及时掌握农药产销用动态,对重大供需缺口、价格异常波动作出预测预警。开展农药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农药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制度。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和模式。
4.4 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 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培训,通过广播电视、现场培训、网络授课、宣传小视频、微信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确保农药监督管理人员懂法用法,农药生产、经营和试验单位、农药使用等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发挥农药管理、植物保护、农技推广和农药行业协会等单位专业优势和作用,依托科学安全用药大讲堂、宣传培训月等各类活动,加强对农药经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药经营人员的能力,农药使用者安全合理用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