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家校协同策略探析
2023-12-29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滕子迁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 滕子迁 陈 鑫
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是由佳纺和糖厂两所企办校合并后转制的市直公办初中,现有21 个教学班,958 名学生,是目前全市唯一独立办学的初中学校。 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单亲、留守儿童较多,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较低。 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是周边破产企业职工或进城务工人员, 自身学历水平较低且忙于生计,孩子大多隔辈抚养,对孩子关注较少,缺少良好的教育方法。“双减”背景下,学校基于校情,探索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家校协同策略,从坚定立德树人方向,精准落实“双减”政策;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大课程”体系下的学校课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有效开展家校合作,防止“在校减负,在家增负”的现象出现。
一、坚定立德树人方向,精准落实“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出“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这是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期待,也是“双减”政策的工作目标[1]。能够直观看得见的分数并不代表学生本身所具备的素养; 核心素养看不见,但却是育人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目标[2]。一直以来,部分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存在“短视化、功利化”的错误认知,“双减”政策很好地对一系列错误观念纠偏,从根本上守住了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底线。
教师方面。 学校利用领导班子会、全校教师大会反复学习领会“双减”政策精神,充分认清“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有关“双减”政策进行部署落实。 组织教师签订“双减”承诺书,制定了《十六中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十六中学作业管理、公示制度》等相关文件,积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效率,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每周的教研和备课研讨活动中,教师深入交流和学习“双减”,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不是单纯地将作业数量进行削减,而是要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家长方面。“双减”之下,要回归教育本质,家长应尊重孩子差异,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特长,最终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学校以省级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为牵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宣传屏等平台进行“双减”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通过建立“小胖墩儿档案”“小眼镜档案”,开展“亲子共读”“亲子体育运动”等活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双减”政策,了解教育动向,改变以往“唯分数”的观念,明确学生发展方向。
二、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大课程”体系下的学校课程管理
2019 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并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3]。 2022 年教育部印发新方案与新课标,指出要通过各课程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因此,学校把“从知识到素养”确定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把“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劳动实践”作为学校探索德智体美劳课程、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将“尽责至善”校园文化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责任文化课程体系。
“一一三”责任特色课程体系,即:一个行为规范课程——编制履责手册;一个隐性课程——环境课程(物质文化环境);三个显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技术、生命教育、人文与社会)、校本课程(兴趣选修课、专题教育必修课程、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以劳动课程为例,学校秉承“坚持立德树人应该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通过“生活践行,课程引领”的方式构建学校新劳动教育体系,立足校内课堂,联合学生家庭,积极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课程,劳动教育常态化
学校将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每一门课。在加强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方面,利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进行学科渗透的实践。在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学校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实验课进行探索。同时,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建立“好孩子”工作室,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固定课节和指导教师,进行家政、烹饪、手工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学校还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作蔬菜种植和培育技术的讲座。在系列升旗仪式、主题班团队会课程中也融入了劳动教育内容, 潜移默化地将劳动教育思想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活动实践,助力劳动素养提升
学校关注从知识育人到劳动实践育人的转变。在做实做细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做到多角度、多路径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 让学生在劳动锻炼中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社会的支撑作用,以学校教育为支点,开拓劳动教育大课堂,多措并举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新体系。
校内劳动方面。 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班貌设计、班务整理、校园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等活动;开辟专门区域建立“微型校园农场”,设置劳动基地;开辟新农耕文化社团,设立“农耕节”。学生亲身体验设计园地、翻土、播种、浇水、除草的全过程,并给每株花草建立档案,把知识实践转化为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家务劳动方面。 家校密切联系,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如春节为学生布置贴春联、包饺子等实践作业;寒暑假开展“劳动伴我快乐过假期”活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洗碗、擦地、扫地、擦窗等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家长将活动情况反馈到班级群,学校将此作为评选“家庭劳动之星”的标准之一,帮助学生完成家务劳动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三)携手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为调动教师、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积极打造家校共育课程,让家校协同落地生根。设置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家务生活课程。比如种植、茶艺、厨艺、剪纸、编发等课程,这些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很受学生欢迎,也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依托“教学——实践——评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4]。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课堂,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启发式课堂。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形式由原来的“讲堂”变为“学堂”。为此,学校积极探索“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在教学中构建“五六七”教学模式,根据课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采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即“明、学、论、讲、练”,分别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释疑——教师演示、 讲解小组疑难——随堂训练、课后分层作业、预习新知;复习课采用“六环节”教学模式,理化生概念课采用“七环节”教学模式。 在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关注育人,关注与生活结合,让学生自主、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研组积极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探索,将目光聚焦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上, 设置情境化的课程内容, 达到沉浸式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呈现学习内容,注重思辨性阅读问题的设计。例如“主问题”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减少无用的提问, 又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带动课文的整体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初二学年备课组5 位教师以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策略研究”为引领,进行家校协同的有益尝试。他们编写《书海泛舟》语文读本,共分宣传篇、计划篇、指导篇、推荐篇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对学生及家长的学法指导,还布置了相应的亲子作业。 经过学年实践,效果很好,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 家长纷纷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下孩子的进步与自己的收获。 下一步,初二学年组将总结科研成果,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
化学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引导学生挖掘问题背后的知识, 将做实验的机会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探究过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提前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在家里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很多学生的家长也会参与到实验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讲给学生听。 等到正式上课时,教师先把在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进行对照。 学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环境中能跟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采用“基本服务+ 拓展服务”的模式开展课后服务,并利用学校资源设计非学科类的综合性、实践性项目,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针对不同学段, 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改变。在原来作业指导、答疑解惑的基础上,安排特色课程,增加了艺体活动、课外阅读、法治讲堂、急救知识讲座、音乐鉴赏、书法练习、体育活动、健康讲座、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课程,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特长,促进提质减负,为5+2 课后服务保驾护航。
为了让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有更直观的了解,学校定期开展课后服务家长开放日活动, 邀请家长亲临课堂,与孩子共同感受学校的学习氛围,见证孩子的点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