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域下家校社多方联动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3-12-29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马光霖闻立伟周晓明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班主任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马光霖 闻立伟 周晓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日益进步,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家校共建与家校共育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话题;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1]。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教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创新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拓宽共育活动渠道,创设和谐共育的氛围。

一、共建心理疏导共同体,加强沟通交流

高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仍然处在尚未定型、易变的人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学生原本存在的微小心理问题也会不断被放大,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根据《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蓝皮书对我国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 万多名10~16 岁的中小学生的调查,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这一事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在学生中发生的无数个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早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家校共建心理疏导共同体很有必要。

家校共建心理疏导共同体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把握。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交流,引导孩子思想意识的走向,减轻孩子的思想压力。如果情况严重,可以求助社会上的心理工作室,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二是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邀请学校心理教师,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班主任担任咨询师,在每周固定时间段进行咨询,帮助学生克服、解决心理问题,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保障。三是设立线上“哈九中阳光心理救助”电子邮箱和线下“交流宝盒”,拓宽交流渠道,学生可匿名将自己内心的困惑倾诉出来,学校组织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回复、开导,学生感到了被重视和关注,可较大程度地舒缓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四是建立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班科任、政教处、学年联合圈画重点关注学生,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健康追踪与家访记录。 学校组织专人负责整理,同时联合心理教师、班主任共同分析问题,多向尝试,将问题在事前解决妥当。五是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 我校已开展了十一届“525”心理活动周系列活动,此活动分为“心”呼唤、“心”助力、“心”启迪、“心”聚焦以及心理游园会五部分,通过系列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释放天性。

家长与学校应该构成一个和谐的心理疏导共同体,建构成一个整体,及时沟通,协调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力,相得益彰。除了发挥各自的作用外,还能形成合力,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创新家校社协同发展模式,探索联动路径

(一)办好家长学校,实现多方联动

家长学校是探索家庭教育、实现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的好场所。 家长课堂、家长沙龙、家长讲堂、家长园地是家长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 也是家长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调节亲子关系、舒缓紧张情绪的重要途径[2]。

利用好家长会。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家长大讲堂都要以家长会为核心。 家长会本身就是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最佳机制。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强调家长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可以单独辅导,为解决学生个体问题准备了条件。 家长会可遵循“三步法”组织开展,第一步“会前会”,即学校、学年先把普遍性要求传达给班主任,统一方向;第二步,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学生情况进行拓展和补充,共性问题与个别学生的情况要区别对待,争取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解决问题;第三步,“会后会”,即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再和家长沟通,获取反馈,再制定下一步所采取的措施。

创建新常态特色家长会。目前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召开家长会,所以家长会形式的创新是对家校合作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例如:学习方法赋能型家长会、心理危机干预型家长会、生涯规划引导型家长会、父亲家长会、艺体特长生家长会、班级内专家型家长共享会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强的家长会。 班主任可以召开入学家长会,新年特色入学家长会;学期过半可以召开展示型家长会,展示每一名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当家校合作不畅时可以召开专题家长会,解决家校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

开展家长大讲堂。 家长大讲堂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每学期开展2-3 次大讲堂活动,聘请专业从事教育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就家长疑惑、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如高考报考指导、中考报考指导、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等;开展高三誓师大会、成人礼、感恩主题班会等大型活动,请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家长分享教育心得; 开展家校共育体系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活动,典型引路,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家校共育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家校共建安全防范体系。 邀请家长与学校共同策划、组织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常识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共谋、成果共享的目的。

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们情绪非常高涨,这也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 因此,只要活动安排合理妥当,设计精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家长学校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把家校共建推向更加积极、和谐的层面上来。

(二)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加强线下家访

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 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等问题,学校必须转变观念,与家长进行心灵层面的深度交流,以应对愈益严重的教育危机。 家访曾经是家校沟通的利器,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已被严重削弱,家访是针对“三困生”(即学习困难、生活贫困、思想困惑)深入心灵教育的最好途径。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羞于与教师进行沟通,有些学生“破罐子破摔”,可能会存在敏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一对一的家访沟通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 教师秉持平等心态,积极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用鼓励的语言代替批评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针对“生活贫困”的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困难、经济来源等情况,为贫困生申请补助,利用网络、学校平台对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让被访家庭感受到学校的真诚和关心。班主任可以创新家访方式,进行组团式家访,即由原来进行一家式家访到一定区域家访,以提高效率。 教师还可以进行信函式家访,形成家校联系本,形成教育手记。如条件允许,还可开展活动式家访,以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家访内容。 学校则应完善教师家访实施细则,改进教师家访评价机制,拓展家校合作模式。

(三)班科任分工明确,“包干到户”

在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师队伍中,要充分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分工明确,包干到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由科任教师与相关家长成立家校小组,教育引导家长开展相关工作。 这样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同时又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帮助家长解决学生的问题。 例如,每次大型考试的班级质量分析会上,班主任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给科任教师,做到“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目的就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另外,也可以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来。 例如班级晚自习的监管,每周就可以设立一天或几天的开放日,让家长来到班级,陪同孩子上自习,了解孩子的日常学习状态,既协助班主任教师监督管理,也方便了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联系,为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挖掘社会资源,丰富家校实践活动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主渠道,家庭及其构成的社会是孩子成长更宽广的课堂。家庭教育同样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挖掘社会资源,才能使家校成长共同体更加牢固稳定,家校共育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纽带。 学校可深入社区、团体机构,宣讲家校共育核心要义,以学校为主导,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小组,便于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如围绕敬老院主题活动,学校提前与社区进行互动交流,突出社会化资源的优势特点,不仅为家校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还促使家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 再如,带领学生参观科普展览,通过近距离观察,学习一定的科普知识,请家长尝试讲解科普活动重难点知识,通过挖掘各科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均衡发展,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能受益,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三、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共建教育高地

(一)加强组织机构领导力和教师队伍建设

为切实加强家校共育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与落实,学校成立以校长领头,以政教主任、学年主任、心理教师、一线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同时加强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家校共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制度管理

家校社联动机制管理要求做到“十有”,有责任人、有教室、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兼职教师、有活动经费、有工作制度、有考核评估、有工作总结、有档案资料。 重点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班主任家访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年度家校共育培训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家校共育效果考核与评估标准。

(三)加强档案建设

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档案建设由政教处负责。档案可分为六类:一是文件,包括上级文件、上报的文件和交流的文件等;二是管理制度;三是工作资料,包括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工作总结、教学论文、会议记录和活动纪实等;四是教师档案,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成果等;五是家长档案,如培训记录;六是学生活动档案,如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纪实材料等。

无论是建设家校心理疏导共同体还是开办家长学校,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成长成才。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3]。这对家校共育的探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学校在“协同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新方式,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学校和社区教育达到“合力”。我们相信,随着家校共建的推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和融洽, 也会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班主任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校距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