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课程体系多维度构建研究

2023-12-29加鹏飞于小五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加鹏飞,周 磊,于小五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邢台 054035)

党和国家对产教融合高度重视。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相关意见时明确指出,要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与产教融合并行,构建与产业结构对接的职业本科课程体系提上议事日程。相关研究也就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职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职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本科教育更好服务于民族复兴、强国建设过程中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适应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二是必须遵循职业本科教育的类型定位。这就要求我们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必须坚持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既满足在现代产业体系和制造业强国建设,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紧急需求,又兼顾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学术标准,严格学术标准下的人才标准,保证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既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满足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在职普融通理念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有类型之别,但也要相互融通,打破两种教育的类型壁垒,使二者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模式协同、教育成果互认,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既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需要。这就要求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坚持“现实性”和“进步性”双重标准。既坚持基于工作体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迫切需要。又要体现“进步性”人才培养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高端,体现深度,体现开放包容和创新发展,以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趋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进步急需。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因势而新,追随技术进步的脚步,不断更新和深化技术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培养和研究性实践能力训练。五是突出针对性。首先,突出地方针对性,为区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以河北为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其次,突出行业针对性,为行业发展和进步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再次,突出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职业本科层次,学校所处的地区不同,生源来源和质量有别。这就要求,在有教无类大理念下,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因材施教,结合学校各自特色,构建适合本校生源特点的职业本科课程体系[1]。

二、职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职业面向”

目前来看,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生产力发展布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根据学生对美好职业的向往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面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已成为各层次和类型高校的办学共识。但这只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宏观层面的对接考量和观念形态的趋同认知。社会与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在千行百业里每天上演,而专业与围绕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一旦设定,会以相对“静态”存在,甚至数年不变。鲜有某高校某专业每年都更新调整教材。课程体系构建的“职业面向”本来就带有一定模糊性,是一种大致趋同。所以,实现专业与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岗位需求,像两组航天器那样的动态精准对接就成为最迫切、极具挑战性的现实考量。

(一)设计、规范和组织科学的专业设置流程

专业设置流程是很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仅凭朴素想法,也不是某个或某几位专家坐在办公室里香茗一盏,仅凭经验“遐思”的结果。带有先天局限性的有限量的社会和行业调查问卷也不能代表社会和行业全貌。所以,设计、规范和组织科学的专业设置流程成为巨大挑战。专业设置流程一般包括:确定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编制专业建设方案、实施专业建设方案、监控和评估、持续改进、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合作交流机制、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关注行业变化和社会新需求、建立校内外合作机制。其中,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实践旨归和价值指向,也是专业设置的现实逻辑起点。脱离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的专业设置是毫无意义的。专业设置流程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链条,每一个局部环节疏漏和偏差都有可能会对专业设置的全局产生冲击。所以,设计、规范和组织科学的专业设置流程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科学性成为首要,实践性成为必需、规范性成为挑战。

(二)推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推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已取得广泛社会共识,也是相关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多年跋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遗憾的是,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多少带有难以真正落地的纸上美好愿望,经常表现为“一厢情愿”。现实看,校企之间存在天然屏障和实践阻隔。推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问题既是校内理论和校外实践如何对接的问题,更是象牙塔内外的利益纠缠。既是校内“我该怎样教学生”和校外“你该这样培养”一问一答,也是校内人才培养与校外人才需求精准匹配的现实迫切需要……这是很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举例来说,除了校企之间各自迫切利益诉求的驱动力,还有谁来充当破除校企之间存在的天然屏障和实践阻隔的“主攻手”?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是很专业的科学问题,已使校内有关专家颇感压力,长期浸润在生产、建设或服务一线的企业端本身带有产品或服务的单一性,多大数量的企业参与校内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才能代表整个行业全貌、才能不至于使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不至于“踩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方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学校方,如何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上实现最大限度的“握手言和”“同舟共进”?诸如以上,成为推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现实之问和急需回答的问题。

(三)进行科学的专业结构调整以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

产业链、创新链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学研究的高频热词,二者真切地存在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行业一线。产业链随着需求链的劲风而舞动,创新链附着在产业链上随着产业需求而日新。这使得专业结构不断调整、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对话成为必然;也使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战略布局提出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凸显。这就要求,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人才供需层面,多在校内专业链与企业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问题上开展交流。作为校方应根据行业产业链的重塑和调整,创新链的演进,及时进行科学的专业结构调整和附着在专业结构上的教材和课程及时更新,积极克服专业设置的滞后和专业教学的躺平等“一套课程体系、数本教材多年用”的顽瘴痼疾。作为企业方,可以出于产业人才所需之现实利益,及时回应校方调研问询,主动开放除商业秘密之外的产业链现状和创新链进展。

(四)根据学校条件在专业建设上形成特色

“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断迈进,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明确界定了职业本科在校生规模不低于高职教育整体在校生规模10%的数量下限。职业本科教育在探索中前进,为职业本科院校根据学校条件在专业建设上形成各自特色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切合实践的想象空间。专业特色是专业教学体系与社会经济领域某一行业、某一产业面耦合碰撞的闪光,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硬实力的必然选择,还是职业本科院校系统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的质的提升和在某些特色点位的重点突破。这就需要职业本科学校在坚守职业本科类型定位和培养行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同时,让专业群建设在兼顾内部资源统筹协调与外部产业协同并进中,强化行业调研、摸准职业特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组织革新、赋能专业建设活力,彰显专业特色亮点。

三、搭建厚实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依据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开发课程

2022 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全面展现了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要素和环境要求,填补了职业本科专业简介的空白。为职业本科院校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和职业面向、拓展职业本科学生能力要求、提高职业本科教育与产业现状适配度和产业升级的响应度、制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课程提供了基本遵循。《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对学生报考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企业录用毕业生也提供了指导。依据新版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开发课程充分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打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隐性阻隔。

(二)以工作过程的行动逻辑起点开发课程

工作过程是劳动组织中的劳动者为实现其工作目标,而进行的全部生产、建设、服务等活动总和。脱离工作过程的行动逻辑起点进行的课程开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工作过程的行动逻辑起点进行的课程开发,要按照工作过程所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由简单到复杂顺序和工作过程知识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这两个顺序并行不悖、相互交融,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以工作过程的行动逻辑起点开发课程必然伴随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过程中,融入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

专业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职业面向”是职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所以,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也就成为这一逻辑演进的必然。职业本科课程体系下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工作能力,能够胜任一定的职业岗位任务为目标。特别是能够胜任本区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高端岗位,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必须考虑将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操作规范、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企业生产建设一线的项目转化为职业本科学校课堂教学任务,将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转化为职业本科学生实训实践考核标准,“实现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融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2]。

(四)以对接职业技能标准为理论基础开发课程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看,现有技能人才的总量仍显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相关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要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标准。为此,国家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近年出台了一系列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本科课程开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依据[3]。

(五)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

以职业技能标准为理论基础开发课程,必然催生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形态同构、异质同胚,二者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连续映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也随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所以,与相应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不能原地踏步。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规范教学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建立定期更新机制就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法学本科课程教学考后复盘评析短课设置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