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优化管理研究
2023-12-29陈幼梅
陈幼梅
(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福州 350506)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选择与发展的起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准备、促进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家庭、社会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职业目标过于个性化
大学生职业目标过于个性化,主要体现在追求个性特征、侧重个体价值、关注短期利益方面[2]。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进行职业选择时具有鲜明的追求个性的特征,更倾向于选择高工资、高福利的职业,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发挥个体才能,也不利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际化、信息化时代,更具全球视野但也更具个人主义倾向,在职业目标制定与选择方面往往侧重个体价值,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感。
1.2 职业认知相对模糊
大部分大学生职业认知相对模糊,主要体现在职业期望过高、职业选择不明、职业追求求稳方面。首先,部分大学生没有立足实际,对自身认知不足,职业期望偏高。基于冷门专业限制、工作经验不足、个体素质欠缺等因素,加之工资高、福利好、环境优等职业期望,使得大学生失业与企业缺人才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当今价值文化多元、社会环境浮躁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方向不明确,在职业认知上盲目选择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电力行业,对个体的爱好兴趣、能力素质、专业所长、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缺乏应有的认知,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容易出现焦虑迷茫、失去方向。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千变万化,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只专注于寻求稳定的工作,折射出部分大学生个体思想较为保守、职业选择求稳的特征。
1.3 职业评价不科学
大学生职业评价不够科学,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机制滞后、评价倚重偏颇。目前高校主要以就业率、工资收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评价,而大学生通常以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声望、个人权力、职业稳定作为职业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使得大学生职业评价呈现务实性、经济性、利益性的特点。另外,高校主要从个体兴趣、工资期望、社会地位等方面出发,采取模糊评价、定性评价等方法对大学生职业选择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这种评价机制较为滞后,现实性、可行性、参考性不强,难以准确评估大学生个体与所选职业之间的契合度,不能很好地研判、规划新时代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评价上往往本末倒置,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偏见、误解做出简单化、定性化、感性化的判断,职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评判相对欠缺。
1.4 职业选择比较迷茫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迷茫首先表现为基层意识薄弱。在选择就业区域方面,大学生倾向于优先考虑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城市,然后是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意向偏低、服务基层意识薄弱。其次表现为求职方向盲从。“微生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求职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化,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招聘信息,有的企业采取视频面试方式进行招聘,学生招聘信息难以甄别,求职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另外还表现在受传统观念影响上,一些大学生依靠父母关系网寻找工作,或者毕业后到自己家族企业从事经营管理,传统观念制约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影响因素处于动态变化,对于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影响也会有所不同[3]。
2.1 经济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一些不良思想。当代大学生经验不足、阅历较浅,极易受到利己主义等思潮影响,使其在职业选择上表现为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必须注意到,当前电影、电视、网络等社会舆论,对教育者、科学家、劳动模范等宣传报道偏少,加之当代大学生易受明星、歌手等影响,使其更倾向于从事艺术、文体等工作,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职业导向不合理。因此,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经济社会转型因素,尤其要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舆论两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2.2 学校教育体制
我国不少高校职业规划理念较滞后,一般仅限于面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登记,缺乏针对全校学生、贯穿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往往在最后就业阶段才对人才市场、职业现状进行了解,缺乏前瞻性、规划性、发展性。同时,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不够。尽管多数高校均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课程内容陈旧、理论性较强,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就业指导性、服务性不精准。除此之外,高校的创业服务较为欠缺。我国高校教师对大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个别指导偏少,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锻炼、创新创业支持不足,学校教学与社会所需存在脱节现象。部分高校没有立足行业形势和发展态势,尤其是对新兴产业的把握不准、研究不足,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保障缺乏针对性、全程性、系统性。
2.3 家庭教育方式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于家庭所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支持,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期待,尤其是父母期望子女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此外,父母的就业现状、价值取向、求职态度及其亲朋好友的职业观念,都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其职业选择。更有部分大学生往往为了父母期待而放弃自己职业选择,这与父母教育、家庭环境息息相关[4]。
2.4 个体职业素养
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能力、人格素养、亲情依赖等因素。职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才能积极、健康、快乐、有效地工作。一般来说,职业能力越高的个体,对职业精神追求、职业期待就越高,职业抱负也更远大,也更能在工作中全力发挥个体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人格素养包括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职业选择同样至关重要。人格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往往有着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但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与文化影响,崇尚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受,职业观念不够积极健康。亲情依赖是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在家庭中父母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存在着“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因此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表现为亲情依赖较强,容易选择尊重并采纳父母、长辈的意见,地域上偏向于靠近父母或者家庭。
3 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优化路径
3.1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主要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原则、评估职业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个体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协调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力求做到自身全面发展与人类美满幸福的有机统一[5]。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将个体素质与外在环境、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指引,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自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制定既能实现个体价值又可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坚定职业原则,通过分析自身的特性、因素、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人格类型、职业目标,摒弃盲目性、从众性等行为,坚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坚定符合自我定位、满足社会需求、不惧艰难困苦、提升职业素养的基本原则,在积极工作、不断学习中提升自我并实现价值。最后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客观评估自身职业能力,充分准确了解、分析、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学生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与专长,又要时刻检视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并加强学习、交流、互鉴,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新形势下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予以科学指导,确保其规划合理性,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6]。
3.2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推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了更加广阔多元的舞台。因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求大学生紧抓发展机遇,学会审时度势、改革创新,积极择业、就业、从业、创业,搭建职业发展平台,为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改革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我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农村基层、偏远山区进行政策支持,且这些地区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国出台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大学生就业项目,配套特殊政策支持,调动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新的时代背景要求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转变择业观念,顺应发展潮流,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利用外部客观条件,积极投身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农村基层工作,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做出贡献。同时,家庭和高校应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创新教育,要更加民主科学,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权,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者,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影响,有效引导大学生对照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3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强文化教育。我国高校与社会要树立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相结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以“互联网+”为载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养分,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教育作用,综合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社会正能量,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氛围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引导、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目标、做出合理职业选择。其次要调整培养模式。我国高校要紧扣社会改革发展实际,根据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分阶段、针对性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的亲近产业、服务地方,为大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针对大学生的阶段特点、专业特色、个体差异,实施一人一策,进行分类施教。最后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我国高校、社会要对标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搭建技能培训、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宽容失败、助人成功的创业氛围。此外,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步难、支持少、缺资金、没资源等实际情况,为大学生及其毕业生提供扶持资金、简化程序、项目指导、心理支持、就业服务等帮助,培育“互联网+就业”“互联网+创业”等新模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3.4 提升个体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提升个体职业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评价自我、找准职业定位、增强综合素质。基于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对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理性选择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市场竞争,新时代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学会科学评价自我,尤其是要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评,既要全面看清国家发展提供的广阔就业舞台和机会,又要理性分析自身的优势、不足与潜力,进而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选择符合该目标的职业,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所长。其次要找准职业定位,要将内外优势结合起来,使外部优势充分支持内部潜质,立足市场、面向社会进行贴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与选择,树立面向农村基层、贫困地区就业的观念[7]。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形势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职业追求,强化在校学习与职场锻炼,做到正确择业,更好地协调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求大学生必须增强综合素质。新时代大学生处于机遇与挑战、矛盾与问题并存的发展阶段,且各个岗位要求会随着时代、环境、形势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亟需大学生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断向前,根据岗位需要加强学习、进修和培训,更加坚定职业理想、就业取向,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竭尽全力为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能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