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与《贝加摩组曲》

2023-12-28张伟

艺术大观 2023年31期
关键词:德彪西

张伟

摘 要:《贝加摩组曲》是“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890年,出版于1905年。这部早期作品不论从体裁、曲式上都沿袭了传统音乐的特点,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初步展现出德彪西对印象派音乐的探索。本文概述德彪西的生平及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对《贝加摩组曲》进行宏观把握;通过对《贝加莫组曲》的本体分析,寻找这部作品中对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音乐创作手法的继承和创新,从而发现德彪西早期音乐创作的特点,为之后的演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贝加摩组曲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1-000-03

一、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德彪西186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1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189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了印度尼西亚的“佳美来”(Gamelan)音乐,进一步提高了他对东方音乐的认识和兴趣。“德彪西在自己之后的创作中吸纳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如中国音乐元素、俄罗斯音乐元素、爪哇音乐元素等”[1]。

19世纪后半叶的法兰西是全欧洲的艺术中心,在文化和艺术领域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1890年德彪西结识了法兰西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之后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法国文艺沙龙,德彪西在这里接触到了众多青年艺术家,他们在沙龙中宣扬各自的理念,摆脱传统的批评,打破旧的审美观念。马拉美的诗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句法规则,以静止的意向产生瞬间印象,通过暗示、象征或意向引人联想,营造语言的模糊与不确定性;而德彪西受此启发在他的音乐中也做出了尝试,形成了富有特点的印象派语汇,他也曾在与法国诗人戈蒂耶(Gautier)的信件中谈到自己故意模糊和弦的功能进行是为了削弱稳固的调性体系。通过查阅德彪西的书信,可以发现他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思想,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和启迪。

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双重冲击下,“印象主义”音乐流派应运而生,印象主义音乐在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上都与前两者有着共同的艺术观点。德彪西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7年还在当进修生的德彪西给巴黎音乐学院寄去了他的合唱作品《春天》,因作品的形式不确定评委提醒他要警惕朦胧的“印象主义”,在此之后德彪西并没有就此停下寻求新形式的步伐,而是继续朝着突破古典和浪漫的道路上前进,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德彪西的个人风格及印象主义音乐一开始并不被主流认同,这与印象派绘画的曲折发展有着类似经历。

(二)印象主义音乐特点

不同于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对个人主体情感的表达,印象主义音乐的抒发功能减弱,因为音乐不是以直观的感受和情绪来表达的,而是透过刻画朦胧的气氛和瞬间的感觉带给人画面感。正如德彪西所说:“抓住某一事物瞬间景象的特质,将其变化着的外观以流动着的音乐予以相称”。他的终极目的就是音响和色彩。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主要特征就是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上的创新和句法、曲式等结构上的改变,同时削弱了动机的展开、乐思的发展,注重气氛的渲染和情绪的暗示。在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中和声变成了重要的色彩表现方式,而功能和声逐步被瓦解;扩宽调性运用领域,打破大小调体系束缚,融入中古调式、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结构上用几个短小的主题组成新颖的语汇,结构也摆脱了由主题到展开的模式,段落结构界限模糊;正因为德彪西的音乐富有模糊朦胧的意境,突出主观瞬间的感受和直觉印象,与印象派绘画有着类似的美学特点,故而他的音乐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是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受到相关领域思想和美学的影响,汲取多国民族民間音乐特色后最终确立的,他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也各具特点。1894年《牧神午后》的成功上演确立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

二、《贝加摩组曲》的创作背景

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已经开始试图摆脱古典创作调性、和声等创作手法对他们的束缚。弗兰克、圣桑、福雷等作曲家在继承和发扬古典音乐的道路上振兴法国音乐,相较于以德国为中心的传统音乐创作在和声、调式、节奏等方面都得到了创新,《贝加摩组曲》正是萌发于这个时期。

德彪西在创作中传承浪漫主义却又极力想摆脱传统浪漫主义的束缚并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的启发。《贝加摩组曲》为他早期创作。他的创作灵感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诗歌《假面具与贝加摩》,这首诗歌影射了古代的假面舞会,而德彪西则将模仿巴洛克时期钢琴组曲的形式追溯到古钢琴时期,以表达他对古钢琴时代先辈的敬意,乐曲充满了浓郁的复古色彩。除此以外,德彪西在意大利留学时,游览贝加摩地区时的所见所闻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德彪西耗费了十五年才完成这个创作,一方面是他花了非常多的工夫推敲这部作品;另一方面,在《贝加摩组曲》的选曲和安排上德彪西进行了反复推敲:起初这部组曲内乐曲的排列顺序为《前奏曲》《小步舞曲》《感伤的漫步》(后改名为《月光》)和《帕凡舞曲》。在这期间德彪西还创作了管弦乐三联画《夜曲》、交响诗《牧神午后》、钢琴曲《为钢琴而作》《版画集》等。可以看出,德彪西的个人风格在这些年中变得越来越明显,《贝加摩组曲》这部作品也贯穿了他从创作早期到创作成熟期的整个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德彪西的音乐风格[2]。

三、《贝加摩组曲》创作的风格特点

德彪西的早期作品仍留存了浪漫时期音乐创作的特点,但同时他又在创作中尝试新的语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格,通过《贝加摩组曲》在音乐本体上的特点可以看出,他从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的变化。

(一)体裁的继承与变化

从《贝加摩组曲》这部由四首乐曲构成的组曲体裁中我们能看到弗洛贝格尔奠定的古钢琴“组曲”排列特点。古组曲通常由德国的阿勒芒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和英国的吉格四种舞曲组成,他们在速度上形成“慢—快—更慢—更快”的对比,《贝加摩组曲》的四首乐曲在速度布局上也正符合古组曲中的排列特点。

流行于17世纪的“小步舞曲”是一种三拍子、速度中等、节奏平稳,风格典雅的三部式舞曲体裁。《贝加摩组曲》中的《小步舞曲》沿用了三部曲式,但与传统小步舞曲不同的是它运用了大量跳音,活泼多变。虽然德彪西的《小步舞曲》仍然维系“小步舞曲”三拍子的特性,但其中连续的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搭配使用以及重音的移位都使得这部作品在听觉上不像三拍子舞曲。

《月光》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按照古组曲的排列顺序它是一首速度慢且庄重的舞曲。《月光》的速度为富有表现力的行板,这可以看作是借用古组曲中萨拉班德舞曲的速度基调,同时萨拉班德一般为强拍在第二拍上的三拍子舞曲,而《月光》采用了9/8拍的复拍子,具有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乐曲主题中的强拍同样不在第一拍上。

《帕斯比叶》是一种速度轻快,主调织体,常起于弱拍的三拍子舞曲体裁。《贝加摩组曲》中的《帕斯比叶》同样使用了主调织体,速度轻快,但德彪西在这首作品中打破了“帕斯比叶”舞曲原本三拍子的特性,突破性地使用了两拍子。采用右手单一化的旋律和左手跳音型的分解和弦辅助使得舞曲的特性减弱,大幅提升了舞曲的活泼与动力。这些改变使得原本“帕斯比叶”体裁的特性消失,这也是德彪西在《帕斯比叶》中对传统体裁的创新举措。

通过以上对这部作品体裁的分析可以看出,《贝加摩组曲》继承了巴洛克古组曲的体裁,但在继承的同时通过改变节奏、节拍、伴奏音型、乐曲风格的方式对原本体裁进行了大胆革新。同时德彪西的这部组曲未保留古组曲四首乐曲使用同一调性的特点,《贝加摩组曲》的四首乐曲调性各不相同,所以使得这整部组曲在继承古组曲体裁的同时又有变化和发展[3]。

(二)曲式结构的沿用

《前奏曲》4/4拍,共89小节,复三部曲式(见表1)。A段由两个主题构成,其中a主题是具有前奏曲特性的流动织体,b主题织体加厚,以柱式和弦级进推动乐句发展。B段包含c主题、展开部和连接部,调性转换频繁,其中B的连接部可以看作对b材料的变奏,它们都是和声化旋律,但从旋律走向上看存在着倒影关系。A是再现段落。

《小步舞曲》3/4拍,共104小节,回旋曲式(见表2)。A段旋律跳跃、活泼,由a小调开始,短暂离调并出现多利亚和弗里几亚调式。B与C两个乐段都由A发展而成(比如B的跳跃活泼性格是来自A)。

B段中的c主题可以看成对A段的过渡;B段的d主题虽然是抒情性的,但是十六分音符的音型仍然来源于A段。尾声的两段可以看成对前面素材的变奏,从旋律声部的调性转变可以看出尾声的第一段(82-96小节)是对d材料的移位变奏,而尾声的第二段(97-104小节)则是通过简化音型的方式对c材料进行了简化变奏。

《月光》8/9拍,共72小节,复三部曲式(见表3)。这首作品由两种元素的织体形态构成,一种是柱式和弦,另一种是上行的分解琶音,这两种元素象征着静与动。

A段是柱式和弦的连接,调性较稳定。A段的b主题是由a主題中派生而来的,a主旋律是趋于级进上行的方式,而b就变成了级进下行。B段采用的琶音音型,通过右手柱式的音型同左手上行的琶音来描绘,B主题的调性展现出降D-E-降D的远关系转调,结构上是8+8+8的方整句式。再现的A中德彪西将柱式和弦与琶音音型这两种织体形态相互结合,虽然旋律与A段相同,但织体不同,是两种织体形态的再现。

《帕斯比叶》4/4拍,共156小节,复三部曲式(见表4)。在《帕斯比叶》中我们能够看到德彪西在主题动机构成上的方式,如以短小、片段的旋律构成主题动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这部作品在曲式上基本沿用了传统的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的结构,在主题动机上也沿用了传统的变奏模式进行发展。

四、结束语

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开启了钢琴创作的新阶段,他在象征主义诗歌、印象派绘画的启发下对传统音乐做出了改变和创新。《贝加摩组曲》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在四首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体裁、曲式的沿用和继承,但同时已经显现出印象派语汇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贝加摩组曲》四首乐曲的分析,不只让我们了解德彪西早期作品的创作特征、艺术价值,更便于我们全面了解与学习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为演奏者精准诠释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德彪西作品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法]保·郎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修订版)[M].朱少坤,周薇,王逢麟,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朱秋华,著.德彪西[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美]彼得·汉森·斯,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孟宪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德彪西
钢琴家德彪西(下)
钢琴家德彪西(上)
随想德彪西:《德彪西论音乐—反“音乐行家”的人》译后感
美丽的邂逅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德彪西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解读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
诗画为媒、音乐为本——以德彪西《月光》为例,谈印象派音乐语言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