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乡土”,擘画蓝图
2023-12-28范奕轩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在《乡土中国》中,费先生所描摹的中国乡村无疑是几千年来农村生活的生动写照。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农村天翻地覆慨而慷。我想,阅读《乡土中国》不应仅仅停留于理解晦涩概念、画出思维导图,而应含英咀华、从中寻觅新问题的答案,在新时代用好这部不朽之作。
旧貌换新颜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农为邦本,本固则宁”。农民的本业是种地,从前,农民种地要靠“天”,而如今的新农村有了常年温和的大棚,“天”再也不是制约农业收成的唯一要素;中国农民的需求,过去是食以裹腹,而现在是富裕小康;中国农民的流动,过去是安土重迁,而现在是求业他乡;中国农民的劳动,过去是铁器牛耕,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现在是机械化生产,高效高质;中国农民的心态,过去是闭塞保守,而现在是开放包容;中国的乡村模式,过去是抑制与教化,而现在是多元与个性。这方方面面的变化,难道还不是农村“新颜”的展现吗?
变中之不变
当农村建设昂首阔步地向前推进时,《乡土中国》是否会因时代变迁而失效呢?我想是不会的,只有铭记历史的国家才有希望,只有以史为鉴的民族才有未来。《乡土中国》可为时代所用之处当然不少,首先不变的便是费先生做学问的态度。他走访各地,只为寻得最真实、最本质的农村样貌。这种“行万里路”、实践求真、真正贴近人民的治学态度,无论在哪个时代,对任何社会学调查都同样适用。《乡土中国》可为时代所用之处还有传统文化中不应改变的“家风”“家教”。三纲五常的严苛执行大可不必,但是其中家庭和睦有节的内核必须传承。另外,乡土性是我们不变的共同基因,勤奋劳作是这基因的重要表现。虽然现代社会中的中国公民,大多已经远离了土地劳作,但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仍然坚持“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乡土中国》的精华,“拿来”就是。
何以应万变
如上所述,今天的中国农村已经大不同于费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那么,在如今的中国农村,文字是否应该下乡呢?法律又是否要覆盖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些问题,不同时代应有不同的回答。在大变局中,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前提,立足传统是根基。现在的地如何种?机械化、数字化是新农村的目标。如果说农民连字都不识,那么他们怎样获得更加先进的数据以求产量增加?现在的农产品如何卖?直播、网购是潮流。如果农民连法都不懂,那么当他们遇到直播、网购带来的商业纠纷,又该如何处理?现在的乡村如何建设?绿水青山是目标。如果农民与国家政策脱节,那么国家的长远计划又如何具体落实?这样看来,文字和法律是否应该下乡,我们还要沿着费先生指的路细细思量。
当然在日新月异之变中,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城市化带来的农村空巢问题,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问题,远不是在此可以解决的。但是,阅读《乡土中国》,可以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这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乡土中国》是时代的镜子,是发展的根基。新时代,新征程,唯有立足过去,审时度势,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把握未来。
(指导教师:王建)
【教师点评】
读《乡土中国》,可以读懂我们的过去;读《乡土中国》,可以观照我们的现在;读《乡土中国》,可以探索我们的未来。范奕轩同学以“旧貌换新颜”发现乡土社会与现今农村的差異,以“变中之不变”梳理乡土社会中必须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以“何以应万变”思考当下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根基和方向。本文显示了一位当代高中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每位同学在阅读《乡土中国》时,都能够与其他名著相互映照,比如《白鹿原》中体现的“长老统治”,可能会对原著理解得更深刻。如果每位同学在阅读《乡土中国》时,都能够像范奕轩一样将费孝通的理论与当下现实相联系,甚至在“何以应万变”这一部分大胆质疑费先生的观点,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此说来,费先生所讲的“从土里长出过荣光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可能也要重新书写了。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