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遍布“小镇创业者”
2023-12-28陶短房
陶短房
一家为绿色城市提供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的员工在为建筑物装上最后一棵“ 城市树”。这种城市树是覆盖在建筑物两侧的挡板,工人们在上面种植一种植物。它能吸收大量有害气体和微粒,并将有害的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该公司称,一个4米高、3米宽的城市树面板相当于275棵城市行道树的作用,但只占用极小一部分空間。
加拿大这个国家地广人稀,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都市仅多伦多、卡尔加里、蒙特利尔、温哥华4座,住在这几座都市之外的加拿大人自然都算住在“小镇”;就算这几座大都会,其实也都是由众多“小镇”拼凑起来的“都会圈”,我所住的大温哥华都会区,就是由21座小镇拼凑而成。
加拿大自21世纪初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滑坡,大企业雇员数下降,“小镇创业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今俨然成为就业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极。
在这里,想当个创业家起步门槛是很低的:加拿大6大银行之一的皇家银行有一项“初创账户计划”,允许任何成年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该行的银行经理注册初创企业,只需49加元,开设企业账户还可获得20个免费专用邮箱、“无限专用域名搜索”,以及300加元的一次性“红包”和免费支票簿。在加拿大,初创企业本身无须专门注册经营范围,只要拥有特定相关行业的“准入”资质就可以从事该行业业务。
“小镇创业家”在加拿大都经营什么范围?
在传统北美励志书刊里,往往渲染少年在自家车库里鼓捣的“车库作坊”,即特色制造业,像福特、苹果、IBM这样的国际品牌,当年也是从“车库创业家”起步的。时至今日,执着于“车库创业”,从小微制造业做起的“小镇创业家”仍有不少,且因为网络办公、3D打印等技术的成熟,拓展了不少新领域,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在国际大企业做美术设计,后来就在自家车库做了个隔间,备了一套“行头”开始单干接活,疫情前业务做得很是红火。
专门从事加拿大初创企业研究的专家费比什,在名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加拿大初创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加拿大2021年初创企业融资总额高达136亿加元,每年新诞生初创企业近10万家。
不过因为整个北美都早就进入“后工业时代”,“非标非制式”的“作坊加工”产品,上竞争不过有品牌和大企业扶持的高档产品,下拼不过靠量取胜的第三世界低档进口货,“容错率”越来越低,“存活率”也越来越不乐观。因为工作关系,我在不到20年时间里先后结识过四五十位从事“车库作坊加工”的小镇创业家,如今尚坚持者寥寥无几,确认壮大成大中企业者仅一家,那是个由3个大学在校生在车库里创办、为“车库游艇”(可以放在车库里并用家用小汽车拖着走的小型廉价游艇)生产复合材料配件的初创企业,如今虽有一名初创者中途拆伙,但已成长为拥有独立办公/生产场地的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也拓展到无人机复合材料组件等相邻产业。
一些新兴创意产业,受到硅谷等初创企业成功榜样的感召,凭借“一招鲜”,依托院校、天使投资人、政府扶植项目等异军突起。这类企业在短短几年间就取代了“车库创业家”的地位,并不断营造新的“小镇创业家”神话。今年9月初,我的大儿子作为大一新生,赴加多伦多大学报到,报到时从学生会收到的见面礼之一,就是一叠该校初创企业孵化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会告诉您,2013—2015年多伦多大学孵化的初创企业平均每5天提交一项新专利,平均每21小时创造一项新发明,该校3/4的发明专利出自本科生、博士生和在校博士后创办的初创企业——然后顺带打一个“本校罗特曼管理学院有偿开设68门初创企业课程,涵盖初创各方面”的友好广告。看到我儿子是华裔,发放资料的老生还“对口介绍了”华裔前辈的成功事迹,这家由该校应用科学与机械系学生(已毕业)朱嘉钧、闫思成和罗丁格创办的初创企业发明了号称“世上最节能且不烫手的LED灯泡”,第一轮在线融资27万美元,据说得到李嘉诚“维港投资”入股扶持,成为“多大孵化”至今不可替代的初创神话。
创立于2015年的“车库创业”公司StockRepublic是一家服务金融行业的初创公司。
Hootsuite是一个社交媒体管理平台。公司于2008年成立于温哥华,如今是科技初创公司中的佼佼者。
学习管理平台Desire2Learn是一个为企业、高等教育机构以及K12学校、机构提供线上学习管理系统的加拿大创业公司。
很显然,“无烟初创企业”更符合时代和“网红热点”的需求口味,因此仍被热炒哄抬。2023年8月8日,以财经报道见长的彭博通讯社刊出《多伦多取代硅谷成为人工智能创业中心》一文,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多伦多会是下一个硅谷”的预言由来已久:2017年5月,在由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学院马丁繁荣研究所举办的一次论坛指出,当前多伦多涌现出多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至少十几家高科技公司,大批资金、人才也源源涌入,加上多伦多和卫星城市滑铁卢本就是高科技人才高地,因此“多伦多在世界各地竞争下一个硅谷的赛跑中处于有利地位”。高科技公司的每份好工作都会创造5个溢出工作岗位,即“乘数效应”,多伦多正处在这个效应方兴未艾的阶段。不仅如此,他们认为当初硅谷的兴起,“校友经济效益”居功至伟,而这种效应如今在多伦多出现了,众多由当地名校校友创办的小型高科技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相关报告,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约有28.6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流入安大略省,同比增加了206%,而多伦多正是安大略省的省会。报告称,在这12个月内,多伦多和安大略省预计创造了22458个人工智能就业岗位,比上一年增加210%。报告称,大约有1007名硕士生就读于人工智能项目,而去年这一数字为700人。
多倫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开设了多门初创企业课程,涵盖初创各方面,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
BenchSci是一家利用人工智能解决药物发现和生产中的瓶颈问题的加拿大初创公司。2023年获得某基金投资9500万美元。
Shopify是由托比亚斯·卢克创办的跨境电商平台,发起于加拿大渥太华。
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麦克莱姆
除了上述两大类小镇创业家,还有另一类被称作“皮卡创业者”“背包创业者”或“手提电脑创业者”,他们不一定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业务则以拾遗补缺为主,如许多缺乏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热衷的“邮箱服务业”(在社区邮箱散发小广告提供各种服务,如修屋顶、剪草坪、通下水道等),以及忽冷忽热的快递、网购、产品直销等。这些创业家的家底比前两类更薄,其中不少人仅仅将创业当作两次就业间隙的避风港,但占用资金少,船小好掉头,因此虽然从个体看存活率低,但就总体看却是 “打不死的小强”。
首先,活下去
号称“加拿大无烟初创企业孵化器之父”的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麦克莱姆,常会给兴冲冲花大钱报“创业指南课程”的学生泼冷水,他指出,在当前整个社会,初创企业、尤其是最热门的“无烟初创企业”生存状态都很恶劣,加拿大尤其如此。他会告诉学生,能勉强存活5年的加拿大“无烟初创企业”还不到一半,而真正能成长为正常企业的甚至刚过1%,他认为, “商业化和规模是初创企业走出孵化器的必要条件,但加拿大两样都缺”。
曾红极一时的“无烟初创企业家”——以“对话式小说创作平台”一度名声鹊起的Wattpad创始人刘雅伦、曾依华夫妇,回顾2006年创业之初时仍感到后怕,因为当初他们和另一位合伙人袁亦方很快发现,自己仅仅具备创意和电脑技术,但怎样融资、招聘和管理,怎样拓展宣传,全部一窍不通,刘雅伦锁定40位潜在投资者,但其中39人未听完路演就拂袖而去。
而在温哥华,一位帮助“车库创业者”融资的投资经纪人曾发出感慨,即便在“车库创业神话”走俏的当年,能从千百企业家里杀出血路的也不过是极少数幸运儿,且他们中许多人都有各自的“虾路蟹路”,有的有特殊关系能拿到条件不错的融资,有的能较他人更轻松地“傍”上大企业,以极小的体量分享大产业链一杯羹,从而迅速捞到第一大桶金,还有的抗击打能力异乎寻常。事实上,号称高大上的“无烟初创企业”,在这方面更加残酷,因为“无烟产业”门槛更高、对资金链和市场准入的要求也更苛刻,生态链上的竞争当然也更激烈,仅凭一手绝活和一腔意气的“愣头青”在生态圈中闯出一片天的概率,着实不太高。
创办可穿戴心脏监控设备的初创公司Nymi的马丁,在创业初走过一段弯路,他和合伙人非常注重拜访潜在客户,并认真听取反馈,很容易被“我喜欢你们的产品和创意”这类客套话感动,并为“如果这个地方再改进一下我们一定买”的反馈激动不已。但初创企业经营者缺乏经验,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真的意向,哪些只是随口敷衍,而紧绷的资金链、拮据的人手和精力又让他们经受不住过多的无用功。
那么怎样才能避开雷区,实现小镇企业家的完美进阶?“无烟初创公司”的幸运儿杉农的经验是“当断则断”和“及时止损”,她曾拍板在公司经营状态最佳时和当时占出资比重90%的天使投资方决裂。“因为他们和我选中的投资方向背道而驰,而我坚信我是对的”。显然,许多“翻车”的初创企业,都是把过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反复比较数据模型,绞尽脑汁研究所谓“理想操作方案”上,却唯独在实际启动上犹豫不决,结果竞争者摔倒两次后爬起来走远,自己却永远失去了起步的机会。
在加拿大,20世纪初和2017—2019年是“无烟初创企业”融资的“旺季”,很多这类企业或借此做大做强,或成功套现,而在2005年和2020年开局的小镇冒险家们,却集体遭遇寒冬,甚至都来不及犯错就已出局。
加拿大创业环境的好与坏
著名初创天使投资人鲁弗洛认为,加拿大曾拥有很多著名的科技公司,但其初创企业和风险投资行业仍相对较小、分散且胆怯。加拿大的创业中心往往保持独立,即使是多伦多和温哥华等英语市场也没达到应有的一体化,可谓“举国皆小镇”,真正的“小镇”更不用说了。
《纽约时报》在《多伦多,悄然蓬勃发展的科技小镇》一文中指出,苹果、亚马逊等国际企业已纷纷抢滩多伦多市,令其成为美国城市最强劲的对手之一,该文称多伦多科技工作者数量超过了芝加哥、洛杉矶、西雅图和华盛顿特区,仅次于纽约和硅谷居北美第三位,多伦多的科技劳动力增长速度也比美国快。文章认为,与许多城市不同,多伦多可能拥有维持这一趋势所需的资源。
这位投资人认为,相对于拥有至少几十年风投历史的美国,加拿大风投实际上直到21世纪才真正开始,即使是最成熟的公司,成立时间还不到20年,这让过于激进的初创企业很难在融资市场钓上大鱼,至于政府的有限合伙扶植,往往附加了地区振兴之类的使命,这会给原本就缺乏抗风险能力的初创企业增添过多负担和变数,有时还会让管理层变得复杂化。他还指出,加拿大“无烟初创企业”过于靠近美国和硅谷,好处是风险减少,坏处是容易被美国虹吸,且稍微做大做强就可能面对美国“空降兵”的吞噬和巧取豪夺。
即便是多伦多,也有不少人提出保留意见。多伦多的总体科技工作岗位落后于硅谷和其他几个美国城市,因此风险投资生態系统在多伦多尚不未成气候,而且这座巨型都市的城市功能叠加过多,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过热,若不加以重视,许多有利于高科技企业、人才落地的优势,都会很快转化为劣势。一位多伦多当地科技人士,在网络社交平台善意调侃,“我已见证了许多‘下一个硅谷的破产,不希望多伦多步其后尘”。他指出,加拿大历史上涌现过黑莓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但贫瘠的市场土壤让它们都无法持久兴盛,多伦多乃至加拿大能否为新一轮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足够“养分”,仍需拭目以待。
以“对话式小说创作平台”名声鹊起的Wattpad创始人刘雅伦(右)及其合伙人袁亦方(左)。
Wattpad网络平台有数十种语言版本。用户可在这里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读者和作者可以直接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曾被树立为“初创模版”的企业,最终都以“拉抬变现”的方式结束。如前文提到的“对话式小说创作平台” Wattpad,就因几次三番与李嘉诚父子、腾讯公司等拉上关系而被炒热,2017年宣称“可能被腾讯并购”,2021年又传“被韩国财团并购”,但究竟是真收购还是“挂起来叫卖”,至今坊间众说纷纭。
可见,相当一部分小镇创业家和几乎所有天使投资人的成功蓝图,不是好好经营初创企业,把它做大做强成真正的大企业,或更好更久存活下去,而是赚一笔拉倒。但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已渐成明日黄花的“无烟初创”背景下,这条路恐怕会越走越窄。
(责编: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