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和赓:用美国战俘换回的敌后英雄

2023-12-28

读报参考 2023年36期
关键词:吉鸿昌桂系白崇禧

谢和赓当过国民党许多重要人物的秘书,例如冯玉祥、吉鸿昌、李宗仁、白崇禧等,并曾在国民党内任要职,而且从未败露身份,堪称“超级特工”。朝鲜战争爆发后,谢和赓在美国被捕……

谢和赓,1912年12月25日出生在桂林。影响谢和赓日后人生追求的是二哥谢铁民。谢铁民在广西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7月不幸被捕,同年10月在桂林英勇就义。

1932年秋,一封来自天津的油印信打破了谢和赓的求学生活,当时,他正在北平的中国大学就读。信的大意是,值此日军侵华、国家濒于危亡之际,我西北军中的爱国分子,已向平津及各地青年发出号召,亟盼大家觉醒起来,马上要求蒋介石放弃不抵抗的政策,积极筹备全国的抗日战争……信函署名“西北军中的抗日分子”。12月,谢和赓决定奔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就这样,他参加了西北军,并协助冯玉祥等人组建抗日同盟军。

1933年2月,谢和赓加入共青团,后在共产党员宣侠父等人的介绍下,3月即转为了共产党员。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谢和赓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之后,他便随吉鸿昌转战南北。可是,不到半年,抗日同盟军由于实力太薄弱,受到日、蒋的夹击,于9月宣告失败。吉鸿昌、宣侠父、谢和赓被迫转移。随后,中共决定派宣侠父、谢和赓参与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

南下前,中共北方局的领导向谢和赓交代了工作的原则:第一,站稳脚跟后,调查研究桂系上层军政情况;第二,设法争取接近李宗仁、白崇禧;第三,秘密进行发动全国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第四,每月或两个月,写信给天津吉鸿昌的饭店经理,随便说几句无关紧要的生活上的话,不用真名,就算未失掉组织联系。上级还特别指示,这次工作为绝密,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是共产党员,只能同宣侠父单线联系,受李克农直接领导。

1934年元月中旬,谢和赓持吉鸿昌信函到泰山见冯玉祥。二人一番闲聊之后,冯玉祥知道了谢和赓原是自己部下,又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同乡,便照吉鸿昌的意思给谢和赓写了封介绍信。冯玉祥又答应谢和赓给李济深写信,请李济深向李宗仁、白崇禧推荐谢和赓、宣侠父二人。由于桂系在崛起过程中得到过李济深的支持和帮助,李宗仁、白崇禧自然对李济深的来信很重视,便决定先留下宣侠父和谢和赓,然后再具体安排工作。

为了能早日在桂系内部站稳脚跟,谢和赓只有倍加努力,可是,他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更不可能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如何能展现自己?谢和赓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笔记和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撰写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一书。书稿写成之后,谢和赓以自己和同学马仲孚(白崇禧内弟)合著的名义出版,又请了白崇禧的高参刘斐作序。之后,谢和赓又接连写了《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广西的对外贸易》等几篇文章,并分别呈给李宗仁、白崇禧,请其加以指正。

通过这样的方式“表现”自己后,谢和赓开始受到白崇禧、李宗仁的欣赏和器重。白崇禧向来很爱读书,于是,谢和赓就利用自己读书的经验,再根据白崇禧的喜好,每周都精心地选择三五本书放在白崇禧的案头,供他阅读。这一点深得白崇禧的欢心。当然,有的时候光心细还不够,还需要胆大。一次,白崇禧突然很着急地来找谢和赓,他对谢和赓说自己的岳父在桂林出意外骨折了,很严重,问谢和赓能不能帮他跑一趟,处理一下,他走不开。谢和赓立即在当地找了一位名医飞往桂林。白崇禧的岳父得到了紧急救治。这件事让白崇禧对谢和赓的好感急剧上升。通过生活上、工作上点点滴滴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积累,谢和赓逐渐取得了白崇禧的信任,并日渐得到重用。1934年冬,谢和赓被派任广西工商局研究员及建设厅工商科一等科员。在建设厅工作期间,他起草了一些计划和章程,其内容基本都迎合了当时桂系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因而受到了李宗仁、白崇禧的嘉许。谢和赓在当差四个月之后,即被授予一枚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凭这个证章,无须岗哨通报,可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的住处。

中共北方局在选派谢和赓回广西的时候,同时也委派了宣侠父前往。谢和赓自己安定下来之后,曾多次向李宗仁和白崇禧提过,说宣侠父在黄埔以“文武双全”著称,极擅于做联络工作。在几次交流之后,宣侠父被委任为“广西绥靖公署的上校咨议”。谢和赓与宣侠父在桂系当中站住脚跟之后,常常在工作之余去邕江畔的临江花园秘密接头,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商量应对之策,并向中共组织汇报一些有关桂系上层的情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2日,蒋介石电邀白崇禧赴南京,共商抗日大计。李宗仁和其他军队将领反对白崇禧前往,一方面是因为李宗仁对形势判断错误,认为日本人不可能行动太快;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白崇禧足智多谋,李宗仁对其十分倚仗。谢和赓此时是十分着急的,他担心过多的猜测会打破合作的诚意,并最终导致合作的搁浅。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直呈白崇禧。在信中,谢和赓认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蚕食中国的政策只会加快,绝不会改变;国共的矛盾将成为次要矛盾,而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谢和赓建议,此时白崇禧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摒弃成见顺应民心,迅速赴南京。

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决定飞赴南京,临行前,他要求谢和赓一同前往。当天下午,一行人到达南京下关机场。自8月5日起,谢和赓开始在白崇禧办公室中处理日常的文件和函电,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9月,在白崇禧的推荐下,谢和赓又被任命为大本营国防会议的唯一秘书,任务是在秘书长张群的指导下,做国防会议的记录和会议需办的事务工作。1937年11月,国民党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人占领。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兵临城下。南京沦陷前三天,谢和赓随指挥部前往武汉。

从1934年到1942年,谢和赓在白崇禧身边潜伏8年;与此同时,谢和赓还成为蒋介石的“智囊”之一,并被提升为上校。1942年底,为了不暴露身份,谢和赓在国民党的安排下,到美国进行国际统战工作。在谢和赓的努力下,在美国的对华友好人士被组织了起来,源源不断的抗战物资从美国运往中国,缓解了国内的抗战压力。

鉴于谢和赓对中国抗战作出的卓越贡献,他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就这样,谢和赓在美国呆了整整十几年,其间,国民党败退中国台湾,谢和赓申请回国。中央在多方考量下,还是决定让谢和赓以国民黨的身份继续呆在美国,等到时机成熟再回国。之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在其国内的华人全部进行调查,谢和赓的身份败露,随即被美国军队抓捕。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找来李克农商议对策,起初想通过外交手段让美国放人,但美国方面不同意。周恩来将情况上报给毛泽东,毛泽东说可以用美军战俘交换,随后让彭德怀与“联合国军”司令部联系。经过几番交涉,不久,谢和赓安全回国。

回到祖国的谢和赓先后在人民出版社、外交部工作,他的妻子王莹则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两人继续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发光发热。

(摘自《中华儿女》顾祖年)

猜你喜欢

吉鸿昌桂系白崇禧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桂系为何会垮掉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死也不倒下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老妹子」白崇禧
诗一首
对“新桂系”一词的商榷
傅春早护送吉鸿昌将军离开苏区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