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进及启示

2023-12-28刘凡熙

学术交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全过程民主

刘凡熙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障,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势,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主形态的精准表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原则、发展前途、现实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话语体系更加强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推动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全面实现。

一、掌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原则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备系统的政治理论体系,其丰富内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保证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个环节参与国家管理。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体现了民主制度程序保障和人民参与政治活动时序的全链条。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适应国家发展要求、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民主。

(一)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是“民主的忠实追求者、积极探索者和模范实践者”[1],始终高扬人民民主旗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争得人民民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框架,实现了“建构人民民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开拓性的民主政治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民主理论,实现了“发展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成效显著,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升华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必然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必然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民主渠道、途径和形式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当中,使人民民主的优势从全过程的程序机制和参与实践中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将其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民主就是“人民当权”[2]。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由人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特定基础上的,是一种国家制度、一种国家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自身政治实践的价值导向与实践目标,不断推进人民民主实践与制度建设。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看,“人民至上”是贯穿其中的鲜明的核心理念,通过人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民主由理论创新到实践深化、由零星实践到全面铺开、由思想观念到制度机制,全程贯穿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时期、各领域,在新时代更是实现了对治国理政各方面、各环节的贯通融合,以强大的民主政治建设夯实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基础。[3]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人民民主在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进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得以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概言之,以人民至上创造、发展和推动人民民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导向,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民主鲜明的人民立场。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是否民主的重要标准。只有在法治条件下,民主政治才能保持稳定,民主的运行机制才能正常运转;反之,离开了法治保障,民主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引发治理失序。社会主义民主从产生一开始,就与社会主义法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对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作了初步探讨,并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法治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辟奠定了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4];党的十五大强调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成为中国共产党对法治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民主和法治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5]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正确认识民主和法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制度保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6],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使民主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将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唯有如此,方能使真正的民主行走于人民群众之间,践行于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之中。

二、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向指引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托马斯·卡莱尔《当代评论》的书评中指出:“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7]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成功塑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为全人类民主实践提供了新路径,拓宽了世界民主治理模式,也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探索新型民主形式

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民主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无论营造多么“丰富多彩”的选举形式、多么“严格”的选举程序,其选举过程始终受资本逻辑所支配,“选举”产生的议员、政客在立法决策时往往听命于各个利益集团,如此形成的法律和政策必然背离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正如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民主进行批判时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8]274。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本质上是金钱民主,广大人民实际上处于无权地位。马克思强调,“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9]40。人民决定国家制度,并对国家全部政治生活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283。由此可见,民主的本质应是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保证其得以顺利实现。

换言之,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秉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民主本质观”,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形式观”进行了现实批判和明确纠正,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保证每个人拥有选举的权利,并享有通过各种形式全链条、全方位、多领域地参与国家及经济社会等事务管理的权利,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选举权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协商民主这一独特民主形式,保证人民群众可以更直接、更便捷、更充分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由此观之,人民对国家政权的拥有、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是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建立起一种新型民主形式,克服了西方民主中“人民实际作不了主的弊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塑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民主形态是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表征。由于民主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民主形态具有多样性。资本主义民主创立之初,有西方学者鼓吹西方民主模式是“普世”的、永恒的,是人类通往幸福世界的唯一道路。但随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其局限性日益显现,并逐步陷入民主衰退与治理衰败的双重困境,导致西方民主黯然失色,面临民主功能失灵和治理失效危机,受到广泛质疑。“民主怎么了?民主还管用吗?回答‘民主之问’,廓清‘民主迷思’,关乎世界和平发展,关乎人类文明未来。”[10]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中国式民主,是对“民主之问”的最好回答。它是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为高收入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的需要,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升华,是远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更高类型、层次的新型民主。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和不可估量的示范意义。[11]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民主为价值取向,以制度优势为重要保障,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以资本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当今中国呈现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真实状态,彰显了中国民主治理的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民主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那些正在探索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走上符合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政治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探索民主道路多样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发展尺度来定义未来社会,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视作未来社会的目标,这一价值维度源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为了生存被迫工作,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阶级矛盾由此产生。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呈单向度性。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即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294这就是说,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历史地、必然地具有至上的地位和至高的价值,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能力的充分体现、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需要的充分满足、价值的全面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3]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国家主人翁地位,才能获得其他方面地位和文明生活,才能有效实现人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确保人民在政治上享有主人翁地位,贯通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环节、各方面,推动“单面人”迈向“全面人”,有效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全方位、全过程实现,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概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人本身出发,又回归到人本身,最终服务于人民,致力于实现民主与自由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

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5]这充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推进,其发展要求和发展程度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其内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进程,体现在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中。

(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要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就必须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列宁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14]。只有让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没有全过程人民民主,缺少人民参与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依靠人民主体力量推进各领域各层次建设,创造出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新机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这样,方能赢得民心、守住人心,进而使广大人民拥护现代化、支持现代化,使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马克思认为:“民主制从人出发,把国家变成客体化的人。”[9]298人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通过制度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民主中人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具体且现实地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为推动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5]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耦合互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民主之路也不断得到扩宽和深化,这条民主之路的最新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发展领域、政治建设体系以及政治建设全过程,既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又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更有完整的实践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将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个环节”融会贯通,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全覆盖,更加全面地保证了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对人民责任的行动自觉,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三)将人民当家作主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5],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个方面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具体,同时也指明中国式现代化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统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要将人民当家作主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的制度安排,持续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以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破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难题,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民主协商统筹高质量的均衡发展和再分配,助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指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以超越简单“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6];以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塑造,为全球探索现代化多样性提供了全新选择,从而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能够得到人民参与、人民支持和人民满意。

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启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通过持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健全全过程的民主参与机制,塑造与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相匹配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将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认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形势

踏上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相应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精细化”“实效化”上下更大功夫,在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民主机制的健全和创新,进而实现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的良性互动。从抽象概念上看,民主机制可以看作民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根植于民主制度当中,同时又为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和实施举措,二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从具体实践上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科学认识并正确处理民主制度与民主机制的关系,坚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开辟和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有效体制机制,激活各项民主制度,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民扩大有序、有效政治参与[17],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然而,中国的崛起却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慌,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掠夺论”等论调此起彼伏,中国的发展常常“被说明”“被描述”“被建构”。[18]“话语的本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决定了在阶级社会中话语和权力必然要结合到一起而形成话语权,并为特定的阶级服务。”[19]由此可见,在民主领域,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本质上就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其民主也必然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但它却“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有普遍意义的思想”[8]100。这是一种虚假叙事,是“民主”话语叙事中的意识形态陷阱。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基础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本质特征,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伟大创造。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确保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要健全和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落实民主制度,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为坚持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把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着力点

首先,要持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我国宪法明确指出,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由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等构成的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民意表达、采集、整合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二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激发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新效能与独特优势,持续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汇聚全过程人民民主智慧力量;三是要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以党建提高基层民主建设水平,不断激发基层民主主体活力;四是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其次,要健全全过程的民主参与机制。通过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贯通,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要完善权力监督方式方法,不断健全和完善对管理者的选择、监督和罢免机制,科学处理协商与票决的关系,充分保障权力机关对重大事项、重大事务、重大决策监督权的落实,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关系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二是要促进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其代表性,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三是将基层民主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效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将基层党组织覆盖到城乡的“神经末梢”,把党组织的领导力量注入城乡“毛细血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四是要在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拓展和创新各种机制,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后,塑造与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相匹配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20]。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民主的国际话语权已然成为大国博弈和较量的重要焦点。一是要在“两个大局”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以提升国际社会当中的社会主义民主话语权为抓手,赢取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主动,扭转在民主方面“挨骂”的被动局面;二是要在巩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回应西方长期以来对我国民主的批判,构建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通过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解构资本主义民主旧话语,向世界提供多元化的民主释义和实践模式;三是要向世界讲好、讲全中国民主理论与实践故事,宣传好中国民主的先进经验,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了解、理解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21]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主形式和民主效能相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内容高于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高效能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民主基石。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全过程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中国式失败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