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

2023-12-28魏天赋

学术交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魏天赋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走出的这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全局性、决定性、引领性的深远意义。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挖掘和彰显这种深远的意义,引入哲学的视角、探讨其哲学意蕴尤为必要和迫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党把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在汲取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丰厚成果中作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主题和实践定向,已然淬炼和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扬的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的精华本身就与哲学存在着内在的亲缘关系,因而从哲学层面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就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法意蕴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中国式现代化活化了辩证法,将辩证法的理论智慧转化成了处理问题、校准方向、变革思维的实践智慧。这种辩证的实践智慧,现实地内蕴着方法论逻辑、生态文明逻辑和发展逻辑。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逻辑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作为一种方法论,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意蕴时,也应首先注意其辩证法意蕴。习近平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4]102这里谈及的高超的辩证法艺术同样也深深地烙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在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辩证统一方面。

习近平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116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这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那种任由市场盲目调节的弊端,又扬弃了单纯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僵硬的弊病,可以说正是通过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之间实现了这种辩证统一的良性互动,才在实质性的层面上“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116,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事实上,现代化所标志的这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肇始于西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拉开自己的历史序幕的。正因如此,在通常的认知层次上,现代化一般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背后那只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看不见的手”密切地关联在一起的,因而形成了一种颇有势力的流俗之见,即不论哪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就必须无条件地让所谓的自由市场在囊括整个生产要素的所有配置中任意驰骋。为此,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不得不去承受宿命论似的“发展之累”,即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得无条件接受市场调节失灵后爆发出的那种无序与破坏的状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百年探索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马克思主义,我们知道,其之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产生出来,就是为了要彻底消除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体中的那种经济生活中的无政府主义。但是,由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中,开展马克思、恩格斯所向往和追求的那种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条件和基础并不全然成熟和具备,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这一历史性的使命便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认识到,要实现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现代化,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全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逻辑

从工业文明发端以来,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采取的是“征服自然”的强硬方式,可以说是尽最大所能地、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并且毫无顾虑地将工业废水废料倾泻到自然界之中,在带来能源枯竭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恩格斯早就从大量的经验事实出发,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6]尽管如此,以往盛行的现代化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依然我行我素,目光全然被当下的经济利益所裹挟,毫无反思地继续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似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呵护生态、保护环境注定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人类在现代化道路上必须承受这种自戕式的发展代价。

然而,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这一生态与发展之间的二律背反,并积极倡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要以辩证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马克思在谈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联时曾深刻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7]。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355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个方面,仅就这一方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与以往盛行的那种一味征服自然的现代化模式迥然有别,已然显示出其优越性;而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主张那种排斥一切意义上的人力作为的原始式的自然保护,恰恰相反,是主张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因为这二者本身就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9]可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沉浓郁的辩证法意蕴。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即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个性、才能禀赋都能得到极大的尊重、维护和发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或者说优越于西方国家所实现的那种现代化的本质所在。人所共知,在西方发达国家里,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巨大财富通常都以资本利润的形式流入到握有巨大社会资源的资本家个人的私囊之中,而一般的工人阶级则只能得到本应得到的极小的一部分以维持生计及其劳动再生产。这一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这是由其阶级属性所决定了的。而在社会主义中国,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与其阶级属性是根本不能兼容的,因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特别注重和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蕴藏和涌现出无比充盈的辩证法智慧才行。

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不难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别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着重指出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在这里,总书记以极其明快的语言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内在地统一了起来,从而摒弃了西方国家那种以榨取普通工人的剩余劳动来作为实现国家或私人团体特定目的的手段或工具的做法。从思维方式上讲,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坚持和奉行的仍然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它们不能辩证地理解和处理问题,总是在你进我退的零和博弈中拼命攫取。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借以推动和提升经济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要“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11]133,这些需要包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4]4等等。用习近平总书记颇为形象的说法就是:“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11]133而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跃迁,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辩证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是一以贯之的。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

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2]。人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全部论域,而中国式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迁,要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历史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史观意蕴。这种意蕴不仅需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上,而且需要从社会的结构性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加以说明。

(一)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虽然肇始于西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来,但是如此这般而实现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占社会绝大部分的工人阶级而言并不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相反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异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7]26。为什么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而出现了人的异化呢?因为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发展之中,工人阶级之于资本家阶级只具有工具性或者说手段性的价值,根本不具有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价值,因而对于广大工人群体而言,当他们“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7]271。而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对此曾有过精深而透彻的批判性研究。

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从理论层面来讲,就是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并不断开展和积极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最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已经成为破解人的异化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抓手和实践支撑。只有将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到发展主体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异化泛滥的现象,从而在现实发展的层面上不断促进人的历史发展,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尊重并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注入强大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8]53,而且打江山、守江山,守的都是人民的心,因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进层面上,必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1]46,让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求都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不断满足,从而在更为宽广的历史时空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二)与时俱进,坚持新发展理念

自从现代化运动发生以来,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就神奇般地具有了无上权威,甚至可以说,资本逻辑成了支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速推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资本、资本逻辑并非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首先,资本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的异己力量,充满了罪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3]。因而在由资本所主导的发展逻辑中是不可能实现每个人历史性的自由发展的。如果说,这一方面还仅仅是停留在道德层次的批判的话,那么另一方面,马克思则从历史的维度对资本、资本逻辑展开了更为深刻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承认了那种以资本增殖为唯一和最高目的的资本逻辑在促进生产发展、市场扩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进步意义,马克思将此种进步意义称之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14]390。其次,马克思也从资本本性的角度指出“它本身是狭隘的”[14]406,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使“资本具有限制生产力的趋势”[14]539,进而势必暗淡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最后,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深入批判,马克思曾经对超越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化的“另一种方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马克思这方面思想成果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聚焦和实践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以增殖自身为唯一目的的资本逻辑的狭小窠臼,从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动能,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上。新发展理念并非形而上学地看待资本逻辑,而是基于历史现实所创造性提出的发展理念,是在现代逻辑中建构的中国式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1]28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往的一些发展理念有可能会过时而失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羁绊,所以只有与时俱进,更新发展理念,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前景无比光明而广阔。以创新理念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11]201因而以创新为动力,就会远远超出以资本增殖为唯一目的的发展。更何况,除创新理念外的其他理念,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又在更为宽广的领域内超越了单纯而贫乏的资本逻辑,势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更加坚实可靠的物质财富。

(三)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已如前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资本逻辑所扭曲和异化,因而对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而言并不能有真正的美好生活可以期待和向往,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的人文建制,包括哲学、艺术、文学、法律等,都肩负着维护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意识形态职能,因而由这样的人文建制提供的精神载体、文化产品对于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必然不尽人意,因为在其背后充斥着大量的意识形态迷雾。而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发展目标而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11]134。也就是说,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导向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措并举、积极作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只有在这两种文明都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谈得上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这一唯物史观的深刻意蕴。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恰恰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注重物质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5]也就是说,只有物质文明成果足够丰富和深厚了,人民的物质层面的美好生活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因而才能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发展了,绝不等于说精神文明可以水到渠成,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二者之间,“我们绝不能划这个等号”[16]。而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量,中国式现代化特别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论意蕴

中国式化现代化的价值论意蕴,是以中国实践、中国智慧和中国成就重置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百年探索而最终走出的一条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现代化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8]123。因而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这也就必然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有丰富的意蕴可供挖掘和提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宽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理念打破了西方化的迷思,重建了现代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西方化只是西方现代化价值观的表现,而非实质。20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逐渐兴起了一种被称之为“现代化”理论的社会发展理论。这种理论极力宣称,一些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而赢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达到现代化水平,就必须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并参照其经验亦步亦趋地进行。这样的一种现代化理论自其炮制出笼以来,就受到了一些卓有见识的非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们的极力反对。但是,由于受到客观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缺乏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上述“现代化”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一枝独秀十多年之久,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拉美的理论家才根据自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经验而提出了另一种现代化理论——“依附”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不能得到大的发展的原因,根本在于西方发达国家使这些发展中国家被动地处于一种“依附”的地位,因而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斩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彻底摆脱“依附”地位。这样的现代化理论显然陷入了另一种极端,在根本上与“开放的世界”背道而驰,注定不能有大的发展前景。继之而起的,是一种看似综合的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理论,不过这一现代化理论仍然预设了“中心”“半边缘”“边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因而也很难实质性地推进占世界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

在如此的理论格局和实践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注入了强劲的生机活力。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并联式”的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17],这就可以大大缩短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时空跨度,彻底终结现代化等于西方化背后的那种单线式逻辑,即现代化只能通过历时态的“串联式”而达到。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彰显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也就是说,现代化并不必然意味着自身民族特性的丧失,这就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珍爱自身民族特色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从而大大拓宽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在提升人类整体的现代化水平方面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不容小觑、不可低估。

(二)开辟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定向

众所周知,现代化肇始于西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拉开其自身的历史序幕的,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诞生以前,除了一些近乎幻想的浪漫主义者之外,人们大都认为现代化只有资本主义这样一种发展定向,因而在一些有反思精神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类的未来前景总是令人忧虑的,因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来的,除了资本回报率的不断攀升、少数富人享乐的奢靡化之外,还有贫困现象的迅速蔓延,所有这些都为现代化的人类前景施加了非正义的魔咒。在此情形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从而为现代化的另一种图景作了周延详备的理论论证,并以之为指导展开了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但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这170余年里,以现代化为导向的社会主义运动曾经有过几次大的高潮,也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运动都先后成了历史陈迹,在令人扼腕之际,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思考: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现代化是否可能?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进展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则以实践的形态雄辩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下而走出的一条大有前途的现代化新道路,从而一扫因苏东剧变而带来的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想迷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最为优质的发展道路,而且在全世界面前重塑了社会主义声誉、重振了社会主义信心,为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的生机活力。

(三)加快文明交流互鉴步伐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形态,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步向快捷高效跃迁。可是也不必讳言,以资本主义为定向的那种现代化,长期以来一直在国际交往中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意识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产品,企图以自己的面貌来强行改造这个原本多彩的世界。为此目的,他们发动过无数次的血腥侵略,即便是在今天,在貌似和平的外衣下隐藏着的仍是对不同文明类型的傲慢与偏见。这恰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大肆宣扬过的所谓“文明的冲突”。很显然,以“文明冲突”为标榜的现代化前景必将是暗淡而无光的。

中国式现代化则与此不同,它不仅明确地摒弃“文明冲突”论,而且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9]524因而以资本主义为定向的那种现代化所显现出来的优越感,是毫无文明根据的历史偏见,这种偏见必将反过来成为限制其创造更大的文明成果的消解性力量,因为说到底,整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9]524-525。没有交流互鉴,没有融合创造,人类文明不断创造的源头活水必将有日趋枯竭的那一天。而中国式现代化,不论从其本质规定还是从其实践担当来看,都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身文明特质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因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日益成型、渐入佳境。

猜你喜欢

意蕴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中国式失败
意蕴难求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