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刘备形象及其演变

2023-12-28关庆涛

学术交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汉室演义蜀汉

关庆涛

(哈尔滨商业大学 基础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8)

纵观刘备形象流变史,总体分为两个阶段。《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前,刘备形象处于“依史以演义”阶段,发展缓慢;《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刘备形象进入逐渐丰满阶段,发展快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第一个阶段刘备形象发展缓慢,但研究者众;第二个阶段刘备形象发展快速,但研究者少。如张锦池先生以民间拥刘反曹与官方帝蜀寇魏分析《三国志演义》成书,树立了三国故事源流研究的典范,对刘备形象历史嬗变研究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再如欧阳健在《三国有余韵 虚实相混成》一文中阐述了《后三国石珠演义》作者拥刘倾向及艺术虚构,高玉海在《〈三国志后传〉君臣形象论》一文中认为将刘渊说成是刘备嫡裔,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三国志演义》中刘备这一形象的普遍理解与接受,等等。学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刘备形象的历史嬗变及原因,对刘备形象研究功不可没。而以民族复兴视角审视刘备形象的演变问题,亦值得探讨。

一、史传中的刘备形象

西汉建立后,汉王朝统治200多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导致汉家正统断绝,激发出强烈的汉家正统观念,兴复汉室成为社会思潮。刘秀高举“兴复汉室”大旗最终建立东汉,他利用汉家正统观念,同时也拓展了汉家正统外延,使汉家政权由高祖开国一元独尊,扩增至高祖开国与世祖中兴一体两翼的历史格局。汉末时期,东汉政权危悬,兴复汉室意识迎来第二次高潮。刘备试图效法刘秀,自称“汉室宗亲”,高举“兴复汉室”旗帜。刘备利用汉家正统观念,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汉家正统外延,使汉家正统的历史厚度由高祖开国、世祖中兴一体两翼,扩增至高祖开国、世祖中兴、昭烈矢志中兴的三位一体。虽然刘备“兴复汉室”的愿望落空,但却树立起了为恢复汉家正统而“矢志中兴”的文化内涵。这也助推了刘备形象的历史演进。

(一)刘备高举“兴复汉室”大旗

说刘备是“汉室宗亲”,似不成立,刘备虽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族属悠远且昭穆难明,到刘备时已身处社会底层,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所以刘备虽自称汉室苗裔,但时人却不完全承认,反以“大耳儿”“孤穷刘备”蔑称之。说刘备起义是为“兴复汉室”,也不成立。《三国志》记载刘备“好交结豪侠,少年争附之……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讨黄巾有功,除安喜尉”[1]871,刘备在黄巾祸起之前便纠聚豪侠,显然与“兴复汉室”不合,反倒更像啸聚山林的草莽。

随着刘备势力渐强,他开始利用“汉室宗亲”身份,高举“兴复汉室”大旗,为自身谋求政治地位。刘备谋进汉中王时进表于献帝:“高祖龙兴,尊王子弟……今操恶直丑正……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1]886刘备进位汉中王,意在效法周公辅政,希望助献帝剿灭曹操,以兴复汉室,同时亦显示出其自称“汉室宗亲”的信心不足。曹丕称帝,传闻献帝被害,刘备为汉献帝发丧,乃自觉效法高祖为义帝发丧之举,一则表明祖述先王之义,可收聚人心;一则解决刘备昭穆难明的问题,使其“汉室宗亲”身份得以确立。刘备称帝诏书写道:“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1]889刘备缅怀光武中兴,意在以“兴复汉室”自居;“嗣武二祖,龚行天罚”,更彰显了强烈的绍继汉统意识,刘备自觉构建起西汉、东汉、蜀汉一脉相承的政治链条。 刘备称帝后,“兴复汉室”成为蜀汉集团的政治纲领,刘蜀集团致力于消灭曹魏、孙吴。刘备驾崩后,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全力投入“兴复汉室”大业。经过刘蜀集团半个世纪的经营,“兴复汉室”政治主张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蜀地已经深入人心。

(二)刘备成为“矢志中兴”典型

刘备自觉踵续西汉、东汉,积极构建西汉、东汉、蜀汉一脉相承的政治链条,所以在行动上自觉学习高祖、世祖,并在仁政爱民、知人善任、百折不挠等精神品质方面,较高祖、世祖有所突破,为兴复汉室意识融入新的文化内涵。

一是刘备心系汉室、矢志中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兴复汉室便成为蜀汉集团的政治纲领,并一以贯之。诸葛亮继承发展了刘备兴复汉室的遗志,并体现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品格,强化了“矢志中兴”的文化内涵。刘备在兴复汉室过程中体现出的“矢志中兴”精神,使其成为后世易代之际实力弱小政权学习的榜样,这是刘备对兴复汉室观念独有的贡献。 二是刘备施行仁政、爱民如子。刘备深知民心为立国之本,故以仁政立身,团结人才、凝聚人心。刘备在为政初期,所治安喜县、新野即实现百姓鼓腹讴歌。取荆州期间,又有当阳保民的义举,可谓爱民如子的典范。建立蜀汉政权后,诸葛亮治民有方,终蜀汉至世,百姓皆歌咏刘蜀集团善政。 三是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刘备起义初期寄人篱下、反复转徙成为常态,仓皇出逃、丢弃妻子时常发生。直到占据益州,才有了稳固的根据地。称帝仅三年又遭夷陵之败,白帝城饮恨而终。尽管刘备一生颠沛险难,而矢志中兴的信念愈明。刘备利用“汉室宗亲”身份兴复汉室,却以失败告终,因为没有实现中兴,所以才显得悲壮。刘备在兴复汉室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孜孜以求、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后世的典范。后世每当政权不稳,国祚衰微时,一些军阀即效法刘备,利用“汉室宗亲”身份,为自身谋取正统地位。刘备成为兴复汉室的代表,助推了刘备形象的形成。

二、“兴复汉室”观念助推刘备形象形成

宋元以前,刘备形象演变的主要表现是延续了汉家政权,为“兴复汉室”注入“矢志中兴”的文化内涵。宋元以后,刘备形象成为“矢志中兴”的典型代表,“兴复汉室”观念也助推刘备形象演变传播,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国志》中的刘备是一个政治家,他对关张能兄弟而君臣,对百姓能携民过江,而对刘璋则能逆取顺守。就历史跨度而言,《三国志》记载了刘备一生业绩,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百折不挠而终成帝业,但刘备年少时的史料极少,死后事迹全无。就历史结局而言,刘备虽成就帝业,但夷陵一战元气尽失,最终白帝托孤含恨而终,“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最终落空。就历史形象而言,刘备是政治家,长于权衡利弊,必要时视妻子如衣服,甚至会摔阿斗以收买人心。

宋元以前的刘备形象不像帝王,更像是一个草莽英雄,带有浓厚的小市民气息,其“图名于后”思想、落草为寇意识非常浓烈。至《三国志通俗演义》,刘备帝室之胄、兴复汉室,仁爱百姓、兄弟情深的形象才基本形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真正肩负起“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刘备形象真正过渡到帝王形象。《三国志通俗演义》开篇“祭天地桃园结义 刘玄德斩寇立功”,“斩寇立功”既突出了刘备形象,又强调了刘备为国除害,突显出刘备“兴复汉室”的帝王胸怀,而相同的情节在《三国志平话》中只是《破黄巾》。《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三请诸葛亮的情节,在宋元时期刘备三请的基础上,增加刘备以匡扶生灵,挽救汉天下苦泣相劝的情节,也表现出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责任担当及“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

相比于宋元时期的三国题材,《三国志通俗演义》着重突出了刘备的仁爱百姓、兄弟情深。罗贯中所演之“义”,既是墨家基于“兼爱”基础上的兄弟之义,更有基于儒家基础上对百姓的仁义。兄弟之义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整部《三国志通俗演义》所要演义的就是刘关张的兄弟之义。罗贯中在表现刘关张兄弟情深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刘备的仁德。当徐庶向刘备说明因母被操执下,欲去曹营以尽孝道时,孙乾献计囚禁徐庶,故使不去曹营,欲使曹操杀其母,刘备却说:“不然。使人杀其母,吾独用其子,乃不仁也;留之而不使去,以绝子母之道,乃不义也。吾宁死,而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也。”[2]354这证明刘备的仁德发自内心,而不是虚伪和狡诈。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增加了徐庶饮酒至半夜,嘱咐诸公善事玄德,三次“长亭相送”等情节,强化了刘备与徐庶的深情,最后因一片树林阻住了玄德目送徐庶的视线,刘备欲尽伐之,这更说明刘备对徐庶的倾慕之心。

刘备形象形成后,在明清时期不断丰富发展。这表现在刘备实现了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增加了刘备年少时的细节描写,丰富发展了刘备有情有义刘郎君的市井形象。

三、“兴复汉室”观念促进刘备形象演变

夷陵战败使蜀汉元气大伤,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最终落空。明清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作者以此为恨,依据“矢志中兴”的主题,通过艺术虚构帮助刘备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依据史传和演义中刘备年少掠影,增补刘备童年故事,展现其年少英雄形象;甚至虚构刘备爱情故事的描写,弥补刘备“妻子衣服”论的负面影响,使刘备形象更易为市井细民接受。

(一)实现刘备的政治理想

20世纪20年代初周大荒创作的《反三国志演义》以拥刘反曹抑孙为基调,视刘备为皇叔,赋予刘备所领导的战争以兴复汉室的属性。在《反三国志演义》中,刘备形象的正统地位得到加强。小说作者着意虚构了献帝夫妇将传国玉玺偷送给刘备的故事情节,并虚构出《伏皇后策授传国玺 乔国老痛哭小东床》一回。玉玺是皇权的象征,小说作者虚构刘备获得玉玺,是将三国正统地位给予刘蜀集团的最有力证明,对于突显刘备正统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反三国志演义》中还出现了汉高祖、汉光武帝、刘禅、刘谌等四位汉家帝王。周大荒黜高祖予世祖,其原因在于世祖乃中兴之主。黜刘禅予刘谌,其原因在于刘禅投降,刘谌宁死不降,并实现中兴。这些均是“兴复汉室”意识产生影响的体现,是民国时期渴望中兴理想使然。小说中对坚持兴复汉室的帝王,如光武、昭烈等给予表扬,正本于此。

《三国志后传》以汉赵政权刘渊、刘曜与晋朝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主要内容。演义将汉赵政权刘曜虚构成刘禅的后代,其与西晋之间的战争被赋予兴复汉室的正义性。正如《三国志后传》引所说:“及见刘渊父子因人心思汉,乃崛起西北,叙檄历汉之诏,遣使迎孝怀帝,而兵民景从云集,遂复称炎汉,建都立国,重兴继绝,虽建国不永,亦快人心。”[3]1正因如此,小说作者在塑造刘渊形象时,有意模仿刘备的形象,将刘渊视作刘备的合理继承人。小说作者有意虚构刘渊乃刘璩之子,刘禅之孙,其攻陷晋都、俘获晋愍帝,实现了刘备兴复汉室的理想。

《后三国石珠演义》中刘渊是天降神人,在石珠等神仙的辅佐下,推翻晋朝建立政权。从王朝更迭的角度分析,刘渊推翻晋朝,是为汉献帝复仇,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在与石珠探讨进兵方略时,刘渊乃言:“司马氏欺人孤儿寡妇,窃取天下,令其骨肉相残,乃理之当然,何足深怪。我等行事,正当效汉高光武,自立基业,何必如曹孟德所为,挟天子以自重哉。”[4]40西晋后期八王之乱,刘渊乘势而起,他愿效汉高祖、光武帝,做开疆辟土之君,而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嗤之以鼻,这不仅是刘渊兴兵的政治纲领,同时也是刘渊追思汉家正统,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刘渊从起兵到即位,始终得天神人杰相助,这是英主得天下的象征。小说作者通过神话出身、得神相助等形式,表达出强烈拥刘的创作倾向。

(二)增补刘备的童年故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自桃园结义起,其时刘备28岁,对刘备的追叙也仅有刘备家贫,织席贩履为业,15岁与刘德然、公孙瓒一同行学。据《三国演义大辞典》统计,民间故事虚构出刘备降生的故事,其中《刘备父亲寻祖得子》《刘备出世》《大树楼桑村》《送祝米的来历》《智救小娟》5则故事讲述刘备出生时的种种奇象及刘备年少时的奇闻异行。通过讲述刘备出生、童年、少年几件小事,基本勾勒出刘备奇人异相、百灵辅助、聪颖过人形象。以上5则故事正史不载,却于史有征。民间故事中桃园结义前的刘备故事印证了家贫、五丈桑、少孤、贵人之像等文化内涵,但于史传又有丰富发展。

刘备家贫的原因乃刘弘早逝,遂至家道败落,不得已以织席贩履为业。至于刘备父亲因何早逝,史传没有交代,民间故事则虚拟出死于县官加害。在民间故事中,刘备祖辈贫穷,通过自身努力登上皇位,更易被小市民接受,并树为学习的榜样,贫苦人家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实现理想。奇人异相是古代史传描写的传统写法,是春秋笔法的一种,对后世正统史传影响极大。大凡帝王出世或改朝换代,莫不有异象。刘备出世有红光出现,此乃帝王之兆,所以县官欲加谋害,而刘备神异大难不死。在民间故事中红光通常伴随神仙,刘备出世伴随红光,正是市民欣赏旨趣的表现。神灵庇护是民间故事的又一特征,刘备年幼,得五丈桑、虎庇护,所谓圣明天子百灵扶是也,与的卢救主思想内蕴一致。“五丈桑童童如小车盖”,此乃皇权的象征,神虎庇护与黄帝驾驭虎豹貔貅等神兽战蚩尤,异曲同工。以小见大是史传描写惯用的春秋笔法,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刘备十四五岁便为青少年中的小头目,这与史传相合,能智救小娟,见其有勇有谋,暗示刘备具有打天下的能力。

(三)虚构刘备的爱情描写

刘备视兄弟为手足,视妻子如衣服,在正统史传文学和士大夫编次的小说中,刘备的做法得到了士大夫的认可。孙尚香与刘备结婚,本为一场政治联姻,因此《三国志》《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作品并不重视此情节,这桩婚姻也注定结局悲惨。据《三国演义大辞典》收录的孙尚香故事,总计《借荆州》《荆州做嫁妆》《昭烈宫》《龙凤喜饼》《龙凤配》《夫妻分居》《孙夫人投江》7则,7个故事前后相连、情节连贯,且故事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从借荆州开始铺垫,到刘备去东吴相亲,发喜饼戳穿孙权计谋,使假戏真做。孙权建造昭烈宫,欲使刘备沉迷声色,得赵云相助,护送回国。回国接风宴上,得龙凤配佳肴。孙权讨荆州,刘备不还,加之孙尚香好兵器,使刘备夫妇负气分居。孙权设计夺回荆州后,刘备战死,孙尚香投江而死。孙尚香为情所困投江而死,体现出民间故事对刘备夫妇真情的肯定,丰富发展了刘备形象。

明清时期戏曲作者表现出刘备关爱妻子的一面,丰富发展了刘备形象。《古城记》开篇即讲刘备与甘糜二夫人赏春:“春日舒迟,邀佳人同游玩赏万花丛里,向庭前抬望处,珠璧联辉,叠翠峨眉,映远山织腰,怯柳枝,真娇媚,好似月里嫦娥降临凡世。”[5]103此描写了刘备治下的美丽风景及刘备携夫人赏春,其实质是写刘备治下徐州物阜民安,是爱民善政的折射。描写英明帝王的爱情故事,是小说戏曲的重要创作题材。明清戏曲中刘备形象的创作,特别是在民间戏曲中,亦尤其钟爱于刘备与后妃的爱情故事。民间故事中的刘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政治家,而是颇具人间烟火气的有情有义的夫君。

《三国志玉玺传》的作者热衷于爱情故事的书写,其中尤以刘备的爱情故事居多。在众多故事中,多层展现刘备对婚恋的态度,丰富发展了刘备形象。刘备要娶糜夫人,张飞埋怨他“嫂嫂糟糠情意重,不该便做负心人”[6]101,刘备与甘糜二夫人重逢:“是我不才亲失阵,累受双妻受苦辛!不觉分离八个月,愁情万种日伤心。”[6]214刘备对妻子的态度丰满起来,有对糟糠之妻的背弃,有对亡妻的追思,有对新欢的宠爱。刘备形象不再仅仅是帝王,更有才子佳人的韵味。《三国志玉玺传》中的爱情故事,尤以刘备与邢娇花的爱情故事为最,着意塑造了刘备有情有义刘郎君形象。

四、刘备形象演变的大众文化因素

明清时期,刘备形象丰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意识,《三国志通俗演义》塑造了刘备形象的多个侧面,为明清时期刘备形象的丰富发展奠定了前提条件,小市民价值观念和欣赏旨趣,是刘备形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小说戏曲作者刻意虚构

《三国志通俗演义》体大思精,蜀汉故事情节丰富,表现刘备形象的故事题材广泛。既有蜀汉胜利的故事,也有蜀汉败亡的描写;既有表现刘备仁爱百姓、兄弟情深的故事,也有体现刘备枭雄本质的描写。明清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作者,在民族意识的主导下,始终坚持拥刘思想,在塑造刘备形象时,选择以蜀汉故事为中心,保留蜀汉胜利的故事,删削蜀汉败亡的故事,同时还大胆虚构,采用阴阳轮回等形式来塑造刘备形象,使刘备形象更加“完美”。

就题材选炼而言,多以蜀汉集团为中心。据《三国戏曲集成》统计,明清杂剧、传奇存世44部,以刘备形象为中心的有20部;清代及晚清京剧、昆曲总计165部,以刘备形象为中心的作品有60部。据《子弟书集成》统计,明清三国题材子弟书41部,以刘备为中心的作品有16部。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明清三国戏曲中,蜀汉集团故事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后传》《后三国石珠演义》等三国续书,也坚持“拥刘反曹”倾向,以蜀汉集团或蜀汉集团后嗣为中心,最终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新编三国志传奇》以传奇形式搬演三国故事,传奇以刘备入蜀称帝结尾,其后历史略去。传奇所演故事以刘蜀集团为主要对象,所选故事也多美化刘备形象。除以刘备为创作中心外,明清杂剧、传奇作者还通过赞美蜀汉集团,表明拥刘立场。《古城记》演关羽义勇辞金、五关斩将、古城聚义、兄弟团圆事。《双和合》写孔融有二子,长子友和随刘备,次子信和随孙权。孔融嘱友和效力刘备“共扶汉室”,嘱信和“休恋东吴,须扶汉室”。

就历史结局而言,多以蜀汉胜利为结尾。《草庐记》以刘备即位称帝止,《鼎峙春秋》以诸葛亮南征凯旋止,《南阳乐》以诸葛亮率兵灭魏降吴,功成身退止。虽戏曲故事情节各异,但殊途同归于蜀汉集团胜利,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明清三国题材故事中,突出以蜀汉胜利结尾的同时,摒弃或改写蜀汉败亡的历史结局。《反三国志》删弃关羽、张飞相继殒命,刘备遭遇夷陵之败,火烧连营七十里,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最终刘禅投降曹魏集团等情节,而所虚构的故事情节,如魏延偷渡子午谷,诸葛亮新安炸死司马师,刘玄德驻兵光武帝骑兵之所南阳,吕子明战死濮阳城,曹操诸子相继战死,孙权、曹操忧愤而死,刘备临终嘱辅佐刘谌称帝,均为刘蜀集团节节胜利。

就历史虚构而言,多以蜀汉故事为主体。就历史虚实而言,多以蜀汉故事为主体。《三国志玉玺传》作者着意虚构了献帝夫妇将传国玉玺偷送给刘备的故事情节,这是将三国正统地位给予刘蜀集团的最有力证明,对于突显刘备正统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清代杂剧作者有意将两汉故事与三国故事联结在一起,这种联结与史传作者强调西汉、东汉、蜀汉一脉相承的政治链条不同,而是喜欢借用轮回转世、阴阳转世思维模式。比如《大轮转》,韩信转世为曹操,独据中原,彭越转世为孙权,抚御江东;英布转世为刘备,据有西南半壁。《愤司马梦里骂阎罗》,写的是乌老暴亡,用平昔烧化纸钱打点鬼判,复得还阳。《补天记》写伏后为吕后转世,献帝是刘邦转世,曹操是韩信转世。同时,《反三国志》中还大胆删除了闻雷失箸、摔阿斗、夷陵战败等重要情节,目的是塑造刘备的正面形象。

(二)迎合市井大众欣赏旨趣

明清时期三国题材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作者的创作目的不仅是娱乐,更在于寓教于乐,在于通过创作三国故事、戏曲高扬汉民族意识,激发民众的大一统观念、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及外敌入侵等特定历史时期,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更利于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从而实现抗击外侮、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因此,明清时期三国题材作品中的刘备形象,虽从宋元时期市井细民中走来,必然重新走向市井细民,极力迎合小市民的价值取向和欣赏旨趣,从而完成激发民众汉民族意识的历史使命。

宋元时期刘备形象所蕴含的“图名于后”思想、落草为寇意识,是刘备形象的原生状态,不带任何矫饰,符合小市民欣赏旨趣,也是刘备形象历史嬗变的必然阶段。明清时期通俗文学中的刘备形象,是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帝王形象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臻于至善。所以,明清时期通俗文学中的刘备形象,再次走向市井细民,虽也有“图名于后”思想,但已不是刘备形象的主要特征,而通过补写刘备年少英雄故事、增写刘备爱情故事等形式,在刘备帝王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才是明清时期通俗文学中刘备形象的主要特征。

明清戏曲中存在“图名于后”思想,张飞称:“大哥你要做皇帝,只在今晚。黑夜之中不要呼名,你只叫我做老张,我只叫你做老刘。”[5]106政治家出仕做官,乃心系苍生苦,想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政治信条,岂能顾及个人荣辱进退。但小市民却格外喜欢“发迹变泰”故事,渴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暴发,所以在戏曲创作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功名思想。 明清戏曲在描写刘备“图名于后”情节时,突破宋元时期小市民思想,转而热衷于刘备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故事符合市井细民欣赏旨趣,特别是英明帝王的爱情故事,为戏曲作者津津乐道。《古城记》有“听启,生长深闺,惭如鸠拙妇,何幸鸾凤偶配于飞,喜琴瑟和鸣,更绸缪情同鱼水,融和百事宜,但只愿功显名成,早居尊位,地久天长,永同欢聚”[5]103。甘糜二夫人庆幸终身有托,盼夫早得功名,但甘糜二夫人已为市井细民眼中的娇妻,渴望鸾凤偶配、琴瑟和鸣,刘备自然也就成为有情有义的刘郎君。

《三国志玉玺传》依《三国志通俗演义》创作而成,故延续小说思想意蕴,坚持拥刘反曹的创作倾向,所不同者在于弹词作者的创作目的在于描写爱情故事,特别是刘备的两世姻缘。据粗略统计,刘备与邢娇花的爱情故事约占《三国志玉玺传》篇幅的十分之一。刘备与邢娇花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其他女性的描写点缀各卷,这种结构大大削弱了历史演义的庄严叙事,更像借着历史演义的躯壳演绎刘备与邢娇花的爱情故事。描写帝王的爱情故事也是拥刘的表现,只是变换为弹词作者擅长的方式而已。

总之,刘备利用汉室宗亲身份起事,丰富发展了兴复汉室的思想内涵,自身也成为矢志中兴的典型,刘备形象逐渐形成。民族意识高涨是刘备形象在明清时期演变的根本推力,刘备形象的演变也助推了民族意识的高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经历由市井小民到真正帝王再回归市井的轮回中,刘备形象完成了由草莽英雄到中兴之主再到趋于完人的演变过程,虽然同归于市井,但演义作者、戏剧舞台的创作情感逐渐提升,由毁誉参半到全面美化,市井细民对刘备的接受过程也逐渐提高。对刘备完美形象的塑造追求,是将刘备作为中兴之主的典型加以宣传渲染的必然要求,深层目的在于利用刘备形象唤起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汇聚起抵御外侮、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深厚的政治功用和现实功利属性。

猜你喜欢

汉室演义蜀汉
《出师表》初三复习试题
祝贺汉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乡河
三国演义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参观诸葛亮隆中遗址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蜀汉“大赦”初探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逐鹰演义之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