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2023-12-28杨虎得薛振东刘彩萍
杨虎得,薛振东, 刘彩萍
1.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2.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探索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现代化新道路。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既有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模式、现代化样态[2]。这条现代化新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关于现代化这一命题,学术界已开展广泛研究。政治学家阿普特认为,每一个国家不管是已经现代化还是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均面临着现代化结果的审判,并为之感到恐惧[3]。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认为,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并不是一回事[4]。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5]。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将欧美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史划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的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五个阶段[6]。库兹涅茨在《各国经济的增长》中认为,有用的知识和科学本身的(现代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贮存的高增长率是绝对必要的[7]。以上视角具有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就是非西方国家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进而产生资本、技术、文化依附,使发展中国家掉入西方现代化“陷阱”。现代化从本质上看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是传统社会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巨型社会变迁的过程[8]。总而言之,西方现代化理论忽视了非西方国家特有的国情,简单地把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与模式,作为全人类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与模式,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9]。李路曲、赫婧如对现代化理论的适应性与不适用性进行深入反思,认为理解现代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现代化理论本身的适用性和不适用性问题,并且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不断修正和发展现代化理论[10]。姚厦瑗、罗文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旧工业文明现代化模式的局限,创造了以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11]。赵潜、刘力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2]。胡国胜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特征、形成及世界意义四个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历史轨迹,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层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选择[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4],党的领导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不是“飞来石”,更不是西方化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经验总结。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5]民族事务治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哈正利系统阐述了民族事务治理的特性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则和构成,认为要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6]37。杨圣敏认为中国的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走中国化道路[17]。马俊毅认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呈现出党政领导下的“复合性”治理路径[18]。黄贵辉系统阐述了深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认为新发展阶段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方向,国家治理的导向决定了民族事务治理的方向,决定了特定阶段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方式[19]。以上研究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对进一步探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考量中国的民族结构和民族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仅要进行制度建构,还包括持续性治理实践,完成以现代国家建设为核心的国家转型,实现国家现代化[20],不断优化治理机制和提升治理效能。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的现代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民族事务治理亦是一个持久性工程。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设既包括现代国家建构,又包括治理和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民族事务的治理实践和治理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强提升民族事务的治理能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相互关联的。中国在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建构形成现代国家的框架和制度,实现了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族事务治理的有机结合。现代化国家建构包含着民族与国家两个维度。从民族维度看,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民族事务治理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各民族要为共同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通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凝聚“多元一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力量之源。从国家维度看,国家作为“民”的“政治屋顶”,对民族事务的治理亦是保障各民族权益的体现。民族事务治理本质上是有关各民族事务的治理,即理顺民族关系、化解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利益,防止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因心理失衡而产生行为失范。行为上的失范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而言之,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21],二者有其必然的内在关联性。
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民族事务是整个社会事务的一部分。民族事务治理,是指为“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22],需要运用国家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等“各种应对和处理民族事务的实践”[16]37。王希恩认为,在我国,民族事务实际指与各民族事务有关的各项事务[23],是能够满足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公共事务。民族事务是以民族问题形成为前提,多民族国家在实现“国家的现代建构”过程中,除了涉及民族事务的协调和处理过程,还涉及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关系和谐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则是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应对和处理民族事务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现代化理念和手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共同性为方向,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为目标,促进民族发展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整体的现代化,是56个民族共同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并取得显著性成效。进入新时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一)全面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4]民族团结是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要义。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增进民族团结。全面准确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正确把握民族团结与进步的关系,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前提。民族团结经历“革命联合”“政治平等”“经济互助”“意识铸牢”等不同阶段话语转变,内涵不断丰富,程度更加深刻[25]。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基本纲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联合思想的中国实践[26],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创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27]148。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够产生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巨大凝聚力。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引导各族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27]173,“要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7]162,在一个大家庭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不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民族团结力量。
民族团结的重心在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生命线”“眼睛”“石榴籽”等民族团结比喻不断形象化、通俗化,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28],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亲如一家的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56个民族长期奋斗形成的相互亲近、相互依存的民族综合体[29]。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团结一致凝聚共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基石。民族团结是多民族国家的命脉[30],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民族工作要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民族团结。第一,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构建互嵌式社区,创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第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弘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三,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州、区、县、乡),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以上具体举措,可以有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进步。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推进,不断增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大团结”“大凝聚”力量。作为多民族国家,只有各个民族之间紧密团结、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民族团结也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时代命题。新时代民族工作要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具体体现和显著优势。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其内蕴着中华民族“天下一统”“因俗而治”的传统治理逻辑,是党正确处理和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31]。制度建设在民族事务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提供有力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的民族事务治理的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创举。这一制度是根据中国特有国情,为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治理实践和创新成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多民族国家提供经验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之一就是不断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2]。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历程就是民族事务治理不断创新和实践的一个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救国”出发,民族工作由借鉴“苏联模式”逐步转向创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之中国特色道路的必然选择,既能保证实现国家的统一,又能发挥制度的整合功能,将各民族“合”在一起,以最大凝聚力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依据国情、顺应民意作出的正确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34]。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和准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处理民族事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保障。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载体,也是民族事务治理的制度依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民族事务治理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关键主题。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相互关联的,二者在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合力,实现1+1>2的功效。一方面,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国家统一、协调民族关系,实现国家整合功能。另一方面,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嵌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障各民族权益,巩固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现代化的治理手段也能够更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只有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各民族权益、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依据及制度保障,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治理的一种具体体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依托,最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形势,必须持续有效地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供给“中国之制”制度优势与“中国之治”治理效能。
(三)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3。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从“两个共同”到“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念深化,以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接续,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民族事务治理情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首先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是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存在的关键短板和弱项。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体现在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治理等诸多领域。从经济领域看,虽然民族地区实现了从全面脱贫到小康社会,但是部分群体仍然存在返贫的风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做到“两不愁,三保障”,还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民族事务治理,如在物质层面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注重民族地区民主法治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政策,推动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保护。实现各民族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的富足,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将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进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35]。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36]。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责任,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加快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沿边开放战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大举措,改善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最终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准扶贫战略,通过精准的措施和政策,帮助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强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37]3共同富裕是全体十四亿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就必然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显著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特点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与之相符。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公平、公正和可持续,这也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党和政府也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和民族特点的现代治理模式,注重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平衡,这与中国式现代化也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向和实践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论述概念含义、展示特色面相、提出根本遵循、揭示价值含量为思想逻辑,形成完整的理论架构[38]1。该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贯穿始终,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理论体系不仅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是56个民族的现代化,是十四亿人民整体的现代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是56个民族共同的现代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架构,其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指向,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两个方面。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最初是由邓小平提出,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39]。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其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多、国家大、底子薄,在落后状态下开始搞建设,很难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由此形成“小康社会”构想,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外现代化的属性区别[38]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将其提高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繁荣,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升,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而精神文明则包括道德、文化、教育等方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已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考量。中国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除了注重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注重社会公平、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需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道德建设、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的标准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实际,不断探索实践进而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征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上的诉求,即追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精神文明的高度丰富且两者协调发展的目标。这就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物质主义立场及其造成的精神世界虚无的状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文明”能够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增强历史主动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断继承、发展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中华文明的宝贵精神,引领社会思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向前推进。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求我们把握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作出的科学判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哲学问题,二者相互影响。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解决好人的生存问题才是第一位的。生存又需要发展,发展依靠物质力量解决。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生理需求实现以后,就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40],这些需求的解决又必须通过精神力量得以解决。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二者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进入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讲,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努力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对现代化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高度自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发展。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旨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需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乌尔希贝克认为,“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化与风险的社会化生产系统相伴”[41]。如财富源泉日益增多带来的“有害副作用”的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2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是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已纳入总体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
民族地区处于中国生态资源要素的源头区域,具有地理位置特殊、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征。广大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中国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同资源紧张之间的矛盾,引入了持续发展维度。江泽民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进入21世纪,胡锦涛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7]169。“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42]。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如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中探索特许经营等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项目,当地牧民走“生态路”,吃“生态饭”,从生态项目中获取“红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需要与当地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广泛开展合作,可以通过讲座、课程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还需政府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二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推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理念,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紧密相关的理念和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绿色消费。鼓励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在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鼓励绿色消费,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可以鼓励本地区的企业和生产者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生产环保产品,提供环保服务,促进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技术,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崛起。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的农民、牧民等传统生产者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强环境教育。在民族地区加强环境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环境问题。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特定的环境教育课程,如水资源保护、草原生态保护等。利用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开展环保主题的文化活动或民俗节庆,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借助当地的社区组织或民间组织,开展志愿者环保活动,如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和社会共识。加强环境教育有利于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结 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高阶段的最新体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民族事务治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还是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要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也是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民族团结是民族事务治理的核心要义,民族事务治理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要求,各民族共同富裕是民族事务治理的价值追求。民族事务治理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应把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当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