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递与形塑: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探赜*

2023-12-28于中鑫李银兵

关键词:场域情怀培育

于中鑫,李银兵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右江民族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对身处“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开展富有成效的情怀培育是引导其价值取向、助其确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青年马克思曾以深厚情怀点燃自己一生辉煌事业的激情:“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2]高校思政课重在塑造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的人民情怀、“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天下大同”的天下情怀。因而,厘清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面临的现实隐忧,进而探索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

一、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的现实语境

“任何一种理论或全新命题的提出都是基于原有理论抑或是经验基础之上继承超越后的再出场。”[3]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源自少数教师情怀不深、单向度的灌输教育、技术理性膨胀、情怀养成实践场域欠缺等困境。因而,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主观命题,而是一个理论回应现实的实践逻辑。

(一)情怀不深的教育者难以形塑具有高尚情怀的受教育者

马克斯·舍勒指出:“榜样在它的含有爱意的(liebesintendiert)范本上被直观到,它吸引并抵达,而我们则‘跟从’,这个词的意思并不是指愿和做……,而是在于一种对它的可被自律明察所达及的人格价值内涵的自由献身。”[4]思政课铸魂育人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情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教师需具备“情怀要深”的职业素养。这既是对思政课教师情怀素养的刚性要求,也确证了少数思政课教师存在情怀不深的现实落差。一是囿于专业背景等因素,少数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在从事教学时未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阐释国内外重大热点和现实问题,把握不好“风向标”,也就难以种好“责任田”。二是少数思政课教师自我角色定位错位。在功利主义诱导下,他们格局不大、境界不高,表现在:重科研轻教学、多上课但不上好课,缺乏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和使命。三是少数思政课教师较少关注时代与社会,不仅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境,还缺乏歌颂真善美、痛批假恶丑的激情;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不了与学生的共情。思政课所具有的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属性客观上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5]。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情怀深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情怀深厚的学生。

(二)单向度的灌输教育难以涵濡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意识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我—它”关系及“我—你”关系,“我—它”关系属于“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利用榨取的关系。……在‘我—它’关系中,‘我’为主体,‘它’为客体,只有单向的由主到客,由我到物(包括被视为物的人)”[6]129。在他看来,教育领域的“我—它”关系呈现为一种对象化关系,受教育者被教育者合目的性的工具化利用,从而导致他们之间二元对立异化关系的形成。近年来,尽管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过分强调教师权威、沿用单向度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的惯性思维短期难以消除。一是师生交互作用较弱。较强的师生交互性是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少数思政课教师强制性的知识灌输、绝对的话语权导致青年大学生主体性被忽视,师生交互作用得不到彰显,难以融入彼此内心世界,难以形成情感共鸣的角色共同体。二是师生互动地位不平等。单向度的灌输教育致使思政课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蜕变成教师单向度的主体性控制,而青年大学生难以感受到尊重。这种非对等性关系造成双方沟通隔阂,难以唤起青年大学生思想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三是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单向度的灌输教育使得思政课中师生互动内容多以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为主,且呈现为学科化和理性化特性,师生间很难有情感交流和共融。这就使得思政课更多地表现为工具性价值而非情感性价值。单向度的灌输教学设计和评价不仅使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陷入空洞乏味的说教窠臼,而且使青年大学生高尚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难以有效形成。

(三)新媒体时代技术理性膨胀,妨碍了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意识的生发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学说基础上透析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异化。马尔库塞指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学术的行为主义和社会的行为主义在共同的基础上结合起来:发达社会使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一种统治工具。”[7]哈贝马斯认为:“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8]根据霍克海默的阐释,理性工具化和技术化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人类片面追求功效,却牺牲了对人生意义及人生价值的追求。新媒体时代,飞跃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思政课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少数思政课教师规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规律,一味追求慕课、微课等现代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过度运用。这些授课方式虽具有资源丰富、便捷灵活、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猎奇心理等优势,但忽视了思政课所具有的思想深邃和情感价值共鸣特性,还弱化了它的意识形态性,由此,师生之间的人情味减少,以及距离感拉大。思政课的课程特性在于,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不仅是理论的教育,还是一种情怀的塑造。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达)到心灵深处。”[9]高校思政课需要高度重视技术理性膨胀引发的课程教学异化问题,应凸显思政课情怀培育的地位和作用。

(四)情怀养成实践场域欠缺,削弱了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培育的效果

皮埃尔·布迪厄等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10]高校思政课情怀养成实践场域是指,思政课进行情怀养成实践的各类情怀塑造网络或构型,是青年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养成场所。受制于诸多既定性客观条件和主观认知的偏见,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自我的理论逻辑运动中。思政课教师一旦习惯性地封闭于认识论畛域的理论叙事,就会导致情怀培育蜕变为纯粹观念维度的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502思政课对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的塑造并非简单地按照教学目标预设自动展开的逻辑演绎,而是具有自主性与能动性的实践主体和具体时空结构的耦合。因而,从理论阐释的“茧房”中脱胎,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既需要青年大学生思在场景,也需要身在场景。情怀养成实践场域的构建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促进和巩固青年大学生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实现其高尚情怀从离身到具身的转变。情怀养成实践场域的时空延展性与思政课情怀培育的有效性是成正比的。显然,情怀养成实践场域的欠缺已成为思政课情怀培育效度的重要瓶颈。

二、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2]人民情怀彰显了一心为民的坚强党性,家国情怀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天下情怀则展现了追求天下大同的至上境界。优化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以塑造大学生浓厚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的理想人格境界,顺应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2]这个根本问题的实践要求。

(一)塑造大学生人民情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3]31阶级斗争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坚持的基本方法。从赫鲁晓夫时期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不断宣扬阶级熄灭论”,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原则,不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绝对必须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阶级性十分严格的独立政党”[14]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苏联解体,归根结底在于苏联共产党丧失了自己的阶级立场,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15]这鲜明地反映了新时代我们党敏锐地把握了资本逻辑的消极影响,坚决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体现了我们党深挚的人民情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是否具有浓厚的人民情怀直接关乎能否接好接力棒、担好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2]改变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情怀培育模式,建构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的“新”模式,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民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首先,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意识,站稳人民立场,从而牢固树立想事情、看问题、做工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6]40的人民中心理念。其次,有利于青年大学生铸牢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使其在未来的人生中以赤子之心时刻心系人民福祉,倾听人民呼声,坚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人民需求导向工作路向。最后,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依靠人民建功立业的自觉,促使其在未来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坚定“问计于民”,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问策,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以获取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

(二)润育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夯实民族复兴的力量基石

家国情怀是一种“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深厚情感,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情怀。这一情怀决定着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事业高度。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催生高校思政课情培育优化的重要动力。首先,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客观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家国情怀是重要着力点。大学之大,就在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个人成才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相结合,增强其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使其成为国家栋梁。其次,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12]青年大学生只有通过涵育深厚的家国情怀,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才会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抱负,才会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富强的同向同构。最后,是凝聚民族复兴力量的客观要求。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生力军。由此可见,优化思政课情怀培育,厚植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是化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升国家认同的必然选择,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契合点。

(三)涵养青年大学生天下情怀,奠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才基础

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普世主义”情怀,天下情怀是一种密切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切实增进人类福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情怀。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53这鲜明地表达了他们浓厚的天下情怀。“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7]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天下情怀的最新表达。优化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是养成青年大学生天下情怀的有效渠道。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人类意识的觉悟。“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16]545人类仅有一个家园,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天下情怀的养成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关注人类根本和整体利益,关怀人类的前途命运。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为全人类利益做贡献的自觉。天下情怀的培育不仅能促成青年大学生站在为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高度,拥护国家的国际担当行动,也能充分调动他们积极运用自身学识通过各种平台,向国内外宣扬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正义诉求,还能激发他们参与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保障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行动,从而不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赋能增效。

三、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的实践进路

毋庸赘言,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破解尚待进一步改善的给定性外在环境制约的难题,提升思政课情怀培育的实效。

(一)锻造情怀深厚的“新”教师

情怀属于一种需要感同身受地理解的情感素养。青年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1]247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特殊,他们“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8]。因此,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情怀素养是思政课情怀培育的需要。只有让有情怀的人言情怀,让情怀深厚的人传递情怀,才能真正实现用情培根,以情铸魂。第一,搭建更多平台、完善各种监督和激励机制促使思政课教师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增强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确保实现其自始至终“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传马”。第二,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以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身份荣誉感,不断激励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其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第三,创造更多机会,推动广大思政课教师赴国内外实地参观考察、调研,使其在饱览祖国壮美山河、审视中外建设成就的鲜明对比中升华个人情怀。总之,思政课教师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关心社会,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厚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即“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9];需有寰宇格局,胸怀天下,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天下情怀。“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6]379思政课教师不是普通的教师,他们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情怀的深度不仅决定了思政课的温度和高度,而且决定了青年大学生情怀培育的效度。“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12]打造情怀深厚的“新”教师,是高校思政课高效开展情怀培育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二)建构“互为主体”的情怀形塑“新”模式

在《我与你》一书中,马丁·布伯认为:“‘我—你’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是主体,来往是双向的,‘我’亦取亦予。”[6]129在思政课情怀培育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互为主体”的双主体意识,以便在师生之间建构起一种双向的、动态的、生动的主动式关系。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503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应从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转向“主体—中介—主体”模式,进而生成交互主体性。思政课情怀培育不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由待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20],而应变成平等民主的对话、跨越年龄的思想碰撞、真正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思政课情怀培育既要肯定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主体地位,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主体作用,也需充分肯定和尊重青年大学生的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以主体角色融入情怀培育全过程。建构“互为主体”的情怀形塑新模式需要优化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一是精心设计情怀培育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选用反映时代精神和体现时代特色的经典案例,如加勒万河谷国门卫士舍身卫国、平凡女性张桂梅的不平凡、中国机长刘传健的事迹等,并对选用的案例根据“互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要求进行重组。二是改进和创新情怀培育教学方法。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1]139优选和创新情怀教育教学方法,是切实改进思政课情怀培育效度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根据高校思政课情怀培育的特点,适宜于“互为主体”情怀形塑“新”模式的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用激情培育学生情怀的方法,如演讲、辩论等。这类方法注重以情动人,强调在情感的共鸣中培育和升华青年大学生的情怀。另一类是侧重用理论传授培育学生情怀的方法,如理论讲授、研究性学习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11这类方法偏重学理分析,通过有机互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知识的主动探求中促进他们高尚情怀的养成和深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提升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的塑造效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围绕情怀培育教学内容优选和重组教学方法。三是善用情怀培育教学新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22]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提高新媒体和互联网素养,在坚持适宜、适度、高效原则以遮蔽技术理性膨胀消极影响的前提下,善于将新媒体工具、网络信息技术与情怀培育有机融合,以实现情怀培育的“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增强情怀培育的直观性、时效性和互动性,从而提升情怀培育的实效。

(三)打造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

作为一种根植于心、铭刻于骨、融化于血的持久情感,情怀离不开在逼真的实践场域中长期熏陶。作为建立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的有效方式,情怀培育场景化具象化是指,将青年大学生情怀培育内容以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抽象的内容可感化、具体化,在真实、交互的场景中形塑青年大学生的高尚情怀。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分为多种类型。一是参观类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该场域能在最大程度上链接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是青年大学生高尚情怀塑造的黏合剂。组织青年大学生交互式参观各类模范工作场所、英雄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能以可知、可感的方式升华青年大学生爱人民、爱国家、爱人类的高尚情怀。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情怀培育载体,借助微博、微信等途径组织观看诸如《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展馆》等,以网上展馆的便捷性、丰富性、安全性、互动性弥补大规模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实际场地的局限性。二是调查类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21]109调查类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符合建构主义教育观,基于调查而获取的认知更能扎根青年大学生灵魂深处,将其导向富于价值的行动。思政课教师应善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基于家乡、社区等历史变迁的交互式调研,使其在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中养成高尚情怀。三是体验类情怀养成实践“新”场域。该场域能以一种真实的状态让青年大学生充分融入生活、回归生活,使他们的价值观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内化和强化,情感得到升华,高尚情怀得以形塑。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指导青年大学生自编情境话剧、拍摄微视频等形式来熏陶青年大学生的高尚情怀;另一方面,可以设计服务奉献类情怀养成实践活动,推动青年大学生面向不同人群的现实需要,发挥其专长,开展服务班级、服务校园、服务社区的志愿活动,以力行达真知,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塑造其高尚情怀。

猜你喜欢

场域情怀培育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