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多维度”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模式实践探析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2023-12-28汪志军车江萍赵志浩
汪志军 张 智 车江萍 赵志浩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我国热带地区(简称“热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做好热区科技支撑乡村全面发展,应把握发展新需求,聚焦方向、凝聚资源、形成合力,强力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体化、多维度”(简称“一体多维”)乡村振兴类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1 创新管理治理模式,构建一体多维高黏合度的协同体系
1.1 顶层设计一体多维,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科学布局
谋划科技支撑中国热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确保全院科技支撑中国热区乡村振兴“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发展布局上,明确了在中国热科院统一领导部署下,各院属单位为执行责任主体,分别负责牵头责任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工作的具体实施。结合院属单位资源优势,分区域落实工作责任、重点集中攻关,形成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主攻方向明确、合作协同机制顺畅的良好工作局面。在重点任务上,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天然橡胶产值提高10%、甘蔗产量提高20%以上,热带水果经济效益提升20%以上,热带粮食作物良种良苗普及使用率达30%、增产贡献率达40%以上,热带蔬菜良种良苗普及使用率达30%、增产贡献率达40%以上,实现有机废弃物利用率99%以上,提升一批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能力。在重大举措上,谋划实施“1 大工程”和“2 大行动计划”,即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和品牌工程,实施“百名专家百项技术兴百村”科技服务行动和联农带农科技人才培育计划。构建“政府+科技+经营主体”的科技供给体系,分层分类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以构建地方特色产业品牌为目标,协助地方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发展带(群),推动地方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1.2 管理体系一体多维,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科学统筹
积聚力量,发挥整体管理效能。在指导引领上,高位谋划,整体推进,规划设计服务“三农”体系,构建支持服务“三农”一体化运行的制度环境。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扶贫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制度和措施,完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为中国热科院服务“三农”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指导和遵循。在监督考核方面,完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的十九大以来科技扶贫工作资料汇编》等,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1.3 资源整合一体多维,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聚合力量
针对地方农业产业链条不健全的问题,从产业规划、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人才培育等方面集中攻关,健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中国热科院为进一步精准对接云南省怒江州科技扶贫工作,形成中国热科院—怒江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战略合作事项清单》《科技助力怒江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对接和调研报告》,承担《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园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等6 项产业规划项目,为怒江州产业导航。在人才扶贫方面,通过组织专项助农培训,安排科研人员在怒江州相关部门挂职,选派科研人员兼任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成立项目专家工作组等方式,推动产业项目的高效实施。
2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形成一体多维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一张网”
2.1 以点带面,形成科技支撑热区乡村振兴“一张网”
一是“点上”突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程,引领带动整个热区乡村产业发展及全面振兴。例如,2021 年,中国热科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重点产业化项目。二是“面上”铺开。组织全院力量在热区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着眼重点和难点,提出“中药方案”。例如,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持续推广“果—草(药)—畜(禽)—沼—肥”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加强“攀枝花晚熟芒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建设,加快引进“草畜一体化”和“芒果园种草控草、养地养树养畜生态化管理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引种试种澳洲坚果、香蕉、菠萝、莲雾、火龙果等特色热带果树新品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推动田东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建设,推广甘蔗新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结合全程机械化、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控技术应用等;在广东省湛江市,推广建立热带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牛羊)示范基地;在海南省白沙县推广天然橡胶“三统一”产业模式,在海南省推广应用“文椰”系列椰子新品种,集成推广应用槟榔黄化病综合防控技术和科学水肥管理技术,构建“光伏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等。三是“点”“面”结合。通过建立精准产业帮扶示范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利用基地和示范点推广技术和复制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整体产业能力提升。例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百香果和芒果产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种植百香果、芒果近5 万亩(1 亩=666.7 m2),促进当地5 000 余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1.3 万元以上;广东省粤西北地区建立的热带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示范基地,综合养殖效益提高30%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98%以上,累计获得收益养殖户达1 000 多户。
2.2 整装集成,形成科技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一条链”
一是产业发展前端,规划先行。围绕科技支撑热区乡村振兴部署,重点开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等地的规划咨询项目。例如,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园总体规划(2020—2035 年)》《攀枝花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二是产业发展中端,集成技术推广新模式支撑。整合优势资源,集成推广热带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农田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管理技术,推广应用槟榔黄化病综合防控技术和科学水肥管理技术等,各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效果显著,为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持续发展活力。三是产业发展末端,农产品初精加工与品牌打造。例如,科技服务怒江州草果“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谋划怒江州“一村一品”建设等,积极推动怒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
2.3 科技与产业融合,形成院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一平台”
2.3.1 合作布局更加广泛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加强与地方协同,强化与企业合作。2021 年以来,推动促成院(所)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签署合作文件80 余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2.3.2 合作内容更加精准
进一步加强了合作内容的针对性,瞄准一个点,兼顾一条线,精准合作、精准施策,强化合作内容切实落地,推动合作有成效。例如,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的合作上,紧扣芒果小镇项目建设,重点在规划和种植与加工技术展开合作;在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的合作上,重点在发展规划、示范基地、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在与云南省怒江州的合作上,从谋划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科技项目、共建扶贫基地和农民培育基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
3 进一步优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建议
3.1 持续完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新模式
一是健全企业化运作院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企业和市场的融合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发、熟化技术成果,在热区推广和应用;二是发挥科研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做强做大地方农业产业,建设好一批热带特色高效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形成区域热带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区域;三是搭建信息化平台,丰富科技服务手段,建设科技服务信息化平台,探索“M+1+N”模式,即以中国热科院示范基地为依托,实现“M”个专家利用“1”个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指导和服务的“N”个基地农业生产[1]。
3.2 持续完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长效工作机制
以6 次产业融合升级为导向,着眼于产业生产要素、产业多业态融合和全产业链延伸等,加快构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为一体的支撑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成果技术融合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2]。在热区9 个省区进一步策划、建立和完善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三农”科技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实力和服务能力。
3.3 持续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和品牌工程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结合热区各省区的不同发展定位,找准各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点、切入点和突破点,结合中国热科院和热区各省份实验站建设,形成一批有亮点、可复制、带动性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创建形成若干个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科技服务名片。
3.4 完善健康、可持续的科技人员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外派人员选聘工作顶层设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专业优势与特色、拟选派人员兴趣特长等,科学遴选科技外派人员;二是完善科技人员派驻的监督与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外派人员的监督和考核,联合地方组织部门开展挂职干部的业绩考核,促进科技外派人员工作整体提升[3]。三是加强服务“三农”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在院内构建形成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懂两爱”(懂农民,爱农村,爱农民)专业服务队伍;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等全国性社会组织为纽带,凝聚热区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涉农龙头企业服务“三农”人才,不断充实服务“三农”人才队伍;积极调动热区乡村致富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典型模范人物和积极先进分子共同参与,主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构建形成服务“三农”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力量[4]。
4 结语
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方面,坚持强化整体谋篇、完善服务体系、组织实施推进、服务落实跟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应积极统筹全院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科技服务“三农”工作模式,不断破解科技供需对接不畅、科技供给不足、科技支撑成效不显著等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深层次矛盾,推动科技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