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世界宣示“东方真理”的新高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12-28陈沛岳

学习月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世界

●陈沛岳

1949 年7 月1 日前夕,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28 岁生日,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全面、深刻地回顾和检视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持续“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百年艰辛历程。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早已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扎根中国大地,创造出了“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的“东方真理”的新形态——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并“站起来”的牢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以蓬勃的朝气、坚定的步伐、昂扬的身姿,向世界宣示“东方真理”在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中标注的时代新高度。

一、从“西升东降”的历史逆转中“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无疑是优秀的,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长达1500 余年,在这期间对世界形成了特别突出的影响和贡献。当世界历史进入15 世纪后,曾长期落后于中华文明的西方世界悄然而动,经过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向世界殖民扩张等一系列操作,在由其主导的“民主和科学”的塑造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西方文明日益崛起,“西升东降”的趋势已然明朗。古代世界格局长达1500 余年的“东高西低”的传统态势发生急速逆转,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到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大地战乱不断、山河破碎,中国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危机频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出现两大新动向:一是民族危机和国家苦难日益深重,不断形成向下沉沦和衰落的大势;二是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所汇集的向上运动和上升潮流。这两大新动向的相互矛盾作用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两种新动向中,尤以第二种动向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那时先进的中国人惊诧于“西升东降”的历史逆转,发现老祖宗留下的无论是庞大的农业文明、固如金汤的城池关隘等物质累积,还是经邦济世、亲邻睦友、仁孝治天下等精神遗产,都不能抗衡这亘古未有的西方文明冲击,以至在西方的船坚炮利前羸弱无力、不堪一击。

先进的中国人在“西升东降”的不平衡心理中、于“西高东低”的现实大势下,开始从精神上主动地去拥抱世界,主动地向世界敞开,即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筛选、抉择、拿来那些物质的、思想的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虽然是中国本身的问题,但它却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答案方能得以解决。这种拿来“为我所用”形成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基本共识和思维定势——“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从林则徐、魏源接力而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中经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和《资政新篇》、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戊戌维新“开国会、设议院、兴民权”的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五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是在“亦步亦趋”学习西方,“揖美追欧”改造中国。在这种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新动向中,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都一一败下阵来,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目光向西方聚焦的学习和探索尽管没有成功,但它所带来的巨大历史“张力”和催生出的强大历史“惯性”却是上世纪20 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时代大背景。

二、从“东西均势”的历史变革中创造“东方真理”的新形态

上世纪前的三百年,世界历史大势的总体走向是“西升东降”,但是“一战”后这种态势发生了重要变化。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远远超出了俄国本民族历史价值而直接具有世界性历史意义。尽管当时社会主义力量还比较弱小,却开辟的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展示了不同于资本主义且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的远大前途和人类社会新的发展前景,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方向,开启了东、西日渐走向“均势”的历史变革。而此时的中国,“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屡遭失败,“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正在经历彷徨和苦闷,正在产生保留和怀疑,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日益形成。“东升西降”端倪初显的新变化极大地唤醒了当时彷徨苦闷的中国人,给致力于探寻中国出路的人们以新的思考——“走俄国人的路”,以俄为师,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然而,在其后如何“走”的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从“狭隘经验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到《实践论》《矛盾论》立论陈文,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农村包围城市”,从“照搬照抄”到“活学活用”,从“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到“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从教条化、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经过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此前系统研究“知和行”“共性和个性”两大哲学问题的基础上,严肃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创造性地确立了“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的方法和过程,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标志着中国人寻找真理到达了“新阶段”,达到了新水平。再经过延安整风的“改造学习”,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国化的领悟和把握走向成熟。1941 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极力反对“言必称希腊”,同时期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报告和讲话构成了“改造学习”的话语体系和实践行动。毛泽东同志一再重申,“改造我们的学习”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

“二战”后,德意日被彻底打败,英法被严重削弱,虽有美国一跃而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但“东西均势”已可预见。苏联经过战争考验崛起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先后出现十几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壮大。从雅尔塔体系开始,美苏势均力敌,美苏两极主导的“两大阵营”全面对峙,东、西历史走向呈现出均衡态势。“东西均势”的定局有赖于俄国布尔什维克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民族形式的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这种成功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启迪和鼓舞了中国共产党,要确立中国本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当然,“百余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而流血斗争,积有无数丰富的经验,这些实际斗争及其经验,不可避免地要形成自己的伟大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45 年党的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并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人类这一最高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并为灾难深重的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指出了达到彻底解放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它从“东西均势”的历史变革中找到“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的新路径,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中国化具体化,确立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本民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导思想,正式终结了鸦片战争之后百余年时间里先进中国人持续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被动局面,中国人民开始有新的、自己的“东方真理”。正如《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后又经过“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抉择,最后实现对学习和学风上“言必称希腊”的彻底清算,中华民族开始真正从“自觉”“自为”走向“自信”。此时的“东方真理”犹如沉沉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不但照亮中国大地,也以自己独特的光辉照耀着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从毛泽东思想出发,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东方真理”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形态和使命。

三、从“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中宣示“东方真理”的新高度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和崇高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底色、最厚重的底气。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以波澜壮阔的征程和惊天动地的伟业,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宽度和历史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中极不平凡的伟大时刻。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纵观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种减贫奇迹,更不会有哪一个政党如此持续百年地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13.6 亿人的医疗保险体系和10 多亿人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通过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和全面巩固,确保了9800 多万名党员、50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纯洁有力,确保百年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焕发出百年大党更加强大的前进动力、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的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国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3 年3 月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 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 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分量越来越重,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于首位;稳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国家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第34 位升至第11 位。十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多,不断壮大着国际上正义的力量,已经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更大的世界性意义。自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中国始终“风景这边独好”,“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分外清晰,全球目光日渐东移。十年来,世界观察中国的视角发生了重要变化,“从重点关注中国的成就,向关注中国成就取得的政治原因、制度秘诀转变;从询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行不行,转变为渴望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从惊叹中国共产党能、中国共产党行,到思考自己怎么做才会也能、也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顺应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全新的视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集中体现为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等级论,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系统、完整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指导,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以深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向世界展现出更豪迈的真理自信、更强大的真理力量、更鲜明的真理地理标识、更具有感召力的真理光芒,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向世界宣示“东方真理”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时代新高度。

回望新时代的十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和多种风险挑战冲击考验,我们之所以能闯关前行、迎来伟大胜利,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新时代的伟大胜利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世界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