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2023-12-28翟一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2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教师素质

翟一飞

(南京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63)

体教融合是指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采用体教融合的方法来改进体育教学,但是如何真正地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仍然是个难题,本文旨在探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式与道路问题。

1 体教融合发展的背景

1.1 体育竞技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竞技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应以满足这一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为导向。

首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开设不同种类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从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

再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2]。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员,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最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也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1.2 人才培养渠道狭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然而,人才培养渠道狭窄是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面临的一大挑战。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3]。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竞技水平。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例如,可以与体育俱乐部、运动场馆等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体育运动场景,了解行业动态,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体育培训项目,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只有拥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体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4]。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除了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培养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团队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具备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关注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 体教融合的重要意义

2.1 国家综合层面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体教融合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将身体锻炼与学习相结合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体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5]。从国家层面来看,体教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该文件明确指出:“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园环境设施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体教融合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

2.2 人才培养方面

体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6]。通过将体育教学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体育课上进行团队比赛时,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任务,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体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等,可以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如,可以将体育项目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7]。

体教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将体育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领导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训练,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体教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8]。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2]。

可见,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9]。通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3 素质教育层面

体教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层面。通过体教融合,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体教融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更加健康。将体育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体系中,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例如,一些高校开设了体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体系中,这不仅增加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是体教融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一些团体体育项目中,大学生需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是体教融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体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将体育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体系中,可以使高校更加注重体育教育,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全面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体教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该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地位,积极推进体教融合的改革,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贡献。

3 体教融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思考

3.1 在意识层面进行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教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体育教育与教育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体教融合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竞争公平、尊重他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

其次,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再次,学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体育教师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推动者,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体教融合的效果。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最后,需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良好的体育设施是体教融合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锻炼环境。因此,学校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和扩大体育设施。体教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策略上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3.2 提升优秀的师资水平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中,提升优秀的师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3.2.1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高校应该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体育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体育专家和教授举办讲座、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等。通过这些培训活动,可以让体育教师了解最新的体育科研成果和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例如,某高校为了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每年暑假都会安排一批教师参加全国体育学术研讨会,让教师与国内知名的体育专家和教授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也明显提高。

3.2.2 注重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注重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例如,某高校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教学比赛,让体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这种比赛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还可以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能手,推动全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2.3 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思想基础。高校应该注重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让教师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1]。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例如,某高校为了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定期举办教育理论讲座和研讨会,让教师深入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和发展趋势。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和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3 各类体育赛事融合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融入各类体育赛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类校内体育赛事,如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比赛。通过这些赛事,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竞技拼搏的乐趣。同时,校内体育赛事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二,高校可以积极参与各类校际体育赛事,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各省市大学生体育比赛等。这些赛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竞技舞台,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锻炼自己的竞技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第三,高校可以建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如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游泳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结交更多的朋友,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对体教融合的策略思考应该从课程设计、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社会资源的引入等多个角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体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教师素质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