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蓝色循环”模式案例分析

2023-12-27王菊英

新安全 2023年12期
关键词:蓝色塑料海洋

王菊英

海洋垃圾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垃圾治理工作。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海洋垃圾治理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沿海各地逐步建立健全“海上环卫”等制度并探索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浙江“蓝色循环”模式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不但为我国海洋垃圾治理提供了示范案例,也为全球海洋垃圾治理热点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海洋垃圾污染事关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垃圾中的主要成分是塑料垃圾,按照《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相关结果,监测区域的海漂垃圾、海滩垃圾、海底垃圾中,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均在80%以上。海洋塑料垃圾来源广泛,具有流动性和跨区域污染等特点。塑料垃圾在风浪和紫外线作用下可逐渐破碎,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被定义为微塑料。由于微塑料可吸附有毒有害物质,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食,并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公众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微塑料也因此被科学家称为海洋中的“PM 2.5”,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熱点。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海洋塑料污染问题。2014年,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作为重要议题,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海洋塑料垃圾列为十项全球新兴环境问题之一。2015年,联合国将预防和大幅减少海洋垃圾列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项指标。2022年,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了一项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治理塑料污染的决议,决定建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底前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已从单一的环境问题演变为环境、经济和政治问题交织的复杂问题。

我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海洋塑料垃圾应对方面备受国际社会关注。近年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亦是国内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公众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和健康风险高度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背景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塑料污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众知情权,也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取得阶段成效

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各项措施落实有力,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中央统筹和源头治理力度逐步加大。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垃圾产生。部署加强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开展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监测调查;实施海湾、河口、岸滩等区域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推动沿海市县建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工作长效机制。2022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江河湖海清漂专项行动方案》,在秦皇岛湾等11个重点海湾(湾区)开展清漂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海漂垃圾治理。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增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固体废物进入海洋”“禁止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固体废物”“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管理海域的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清理制度……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等条款,为海洋垃圾全过程治理和监管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是污染防治和美丽海湾建设同步推进。“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将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并细化部署开展岸滩环境整治行动,保持亲海岸滩等重点滨海区域无明显塑料垃圾,增加海滩等活动场所垃圾收集设施投放并提高垃圾清运频次,开展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周边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强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和信息发布。此外,将海洋垃圾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美丽海湾建设,要求海岸和海滩长期保持洁净,海滩和海漂垃圾得到有效管控,稳定实现“水清滩净”。

三是沿海地区治理成效逐步显现。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加强探索创新,结合美丽海湾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海洋垃圾特别是塑料污染治理。福建省对海漂垃圾实行“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建立省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沿海海上环卫队伍,海漂垃圾密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浙江省台州市建立海洋塑料垃圾“蓝色循环”模式,鼓励渔民打捞回收海洋塑料垃圾,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制作和出售,相关收入反哺参与打捞回收的渔民。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有序推进渔船打捞海漂垃圾,形成“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综合治理链条。沿海各地逐步建立起 “海上环卫”等海漂垃圾清理长效机制。结合近年来组织开展的重点海湾专项清漂行动,沿海各地海洋垃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浙江“蓝色循环”模式示范效应分析

在我国沿海各地积极探索海洋垃圾治理取得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中,浙江“蓝色循环”模式尤其值得关注,该模式构建形成了“数字化污染防治—市场化垃圾收集—国际化认证增值—高值化资源利用”的海洋废弃物治理新体系,实现海洋数字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提供了示范案例。

一是提供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示范案例。“蓝色循环”模式通过对海洋塑料再生利用的碳足迹标定,帮助出口企业打破绿色贸易壁垒,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与多家国际头部企业签订生产、销售合同,打开了国际海洋塑料再利用的高端市场。品牌商以高于传统再生塑料约165%的价格进行采购回收,海洋垃圾变成了“海洋宝藏”。最终致力共享共富,推动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多元主体组建“蓝色联盟”公益组织,提取海洋塑料高值利用部分溢价,设立“蓝色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产品直销、绿色信贷、社会保障等增值服务。通过“蓝色循环”项目,参加一线收集人员捡一个矿泉水瓶从原来卖3分钱增加到2毛钱,治理的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

二是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体、产业协同、公众联动”赋予治理模式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蓝色循环”模式,打造海洋塑料垃圾长效多元共治体系,在方法路径上打通了一批难点堵点。首先是强化政企协同,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治理模式提供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该模式通过搭建入海河口拦截、岸滩海湾保洁、船舶垃圾回收体系,规范设置海洋垃圾收集点,吸纳沿海居民、渔民组建实体化收集队伍,有效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的项目。其次是联合运营企业和海洋塑料再生、纺丝、印染、服装相关企业和认证企业组成产业链联盟,实现海洋塑料高值利用。再次是引导渔民、沿海村落居民等积极参与海洋垃圾收集清理工作,為收集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社会保险和分配红利,实现公众联动。

三是通过智慧监管和数字赋能打通治理全链条。从一线收集人员穿戴的智能设备,到用于中转贮存的“海洋云仓”;从后台全流程可视化追溯系统,到生成公众可查询的产品溯源码;“蓝色循环”模式使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串联起了各个重要环节。并依据区块链合约对高值利用收益进行二次分配,精准反哺前端一线收集人员。除此之外,“蓝色循环”模式相关APP通过“电子围栏”,自动提醒进入近岸监控区域的船舶登陆APP主动申报废弃物,智能匹配并通知就近收集船接驳转运;构建“三色码”污染监管体系,对辖区登记船舶开展赋分评价,实行分类监管,对未申报纳污相关船舶经程序判定列入渔船环保“黑名单”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助力核查处置船舶6000余艘次。“蓝色循环”模式打通源头、过程、终端、监管各个环节,其数字化应用的创新性,也成为荣获“地球卫士奖”的关键因素。

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做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塑料污染治理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更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国之大者”。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局部地区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健全提升。

一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加强塑料污染源头防控,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格局。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把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作为重点,适度扩大重点海湾专项清漂范围,聚焦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相关海湾,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进一步健全海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为公众亲海戏水提供优质环境保障。

二是贯彻落实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压实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关于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责任,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清理制度,统筹规划建设陆域接收、转运、处理海洋垃圾的设施,明确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的海洋垃圾管控区域,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公众参与上述活动。

三是利用好“蓝色循环”模式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有利契机,加大国内外宣传推广力度。在国内其他沿海地区推广应用该模式,不断健全自主认证体系,培育国内回收市场;在国际上更好宣扬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创新模式作为重点,推进我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在全球各国积极推进塑料污染国际文书谈判进程的重要时刻,进一步提升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董常芳

猜你喜欢

蓝色塑料海洋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蓝色使命
爱的海洋
蓝色的五月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塑料也高级
塑料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