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及传承策略

2023-12-27康雅秋

大观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文化传承

摘 要:河北民歌是诞生于人们现实生活和劳作中的艺术形式,有着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丰富、类型繁多的艺术特色,是人们了解河北音乐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音乐文化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在民歌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贴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要主动了解河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并探索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保障其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二次加工,从而使河北民歌永葆生命活力,实现永续发展。

关键词:河北民歌;艺术特色;文化传承

河北作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枢纽,因自身的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多种形态的艺术活动。民歌作为最具地区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广泛传播,成为人们了解河北和燕赵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国家大力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今天,为进一步弘扬河北民歌和音乐文化,探索河北民歌传承发展的创新路径,从多个层面打通民歌传播的渠道,使河北民歌永葆活力,实现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一、河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于生活

河北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巍峨的太行山脉,东面则是土地肥沃的华北大平原,内守京津,外环渤海,是全国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生态系统)的省份,被称作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而根据河北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截至2022年末,河北全省常住总人口7 420万人。河北民歌是河北省劳动人民为寄托和抒发情感,在河北大地上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着音乐语言简明、表现手法丰富、歌曲形象生动的艺术特征。而从民歌的语言和表达内容来分析,河北民歌多以生产生活、劳动为背景。首先是对劳动场景的描述。农耕地区的民歌有着深深的农耕文化印记,例如《庄稼能人》就是采用简单直白的叙述方式,将劳动人民的生产场景更为生动地展示出来,使民歌能够以情动人,有着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其次是对生活场景的还原。民歌以人民生活为背景,不但能够展示人们的生活状态,还能够描绘地区习俗、节日场景,借助音乐完成情感的抒发。例如民歌《回关南》《赶集》《捡棉花》等作品,都是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配合打动人心的乐曲,将人们急切、期待、美好的心情表达出来,反映出河北农民善良、质朴、勤劳等品质。最后是谈古论今。一些河北民歌利用艺术形式展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记录历史、言史说事的作用。比如以红色革命为题材的《丈夫参军》《八路军小唱》《歌唱义和团》等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并令人警醒,使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今的生活,不但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也寄托着对日后美好生活的期望。

(二)高亢嘹亮的曲调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音乐风格。河北省的北部、西部、南部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风格,但整体呈现出高亢、淳朴、激昂的音乐曲调风格。河北北部地区环境开阔,形成了以山歌和牧歌为主的音乐题材。加之北部地区张家口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因此这里的民歌还受到蒙古族民歌的影响,具有曲调高昂嘹亮的艺术特色,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例如张北民歌《走西口》,主要描述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张北地区人民选择北上到内蒙古草原谋生的场景。作品采用六声调式,曲式结构短小精悍,并添加变宫音,使民歌呈现出高亢嘹亮的艺术特色。而在河北西部地区,保定、石家庄处在太行山区,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这一地区的民歌以山歌为主,有着规整的曲式。在方言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山歌演唱更为自由、激昂。例如《信天游》整体结构简单,演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唱习惯对曲段进行变化,使民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强,体现舒爽自由的音乐色彩。而在河北南部地区,平坦宽阔的地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民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区域的民歌以小调为主,表现出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强的特点。以《探亲家》为例,其以现实的生活场景为题材,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其中巧妙的唱词,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人际交往中的趣味,使歌曲回归生活,带给人们丰富的艺术体验。

(三)多种艺术形式

河北民歌有着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的特点,其民歌的类别几乎涵盖所有民歌的形式,主要分为山歌、牧歌、儿歌、小调、号子、叫卖调、风俗歌等,是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艺术形式。仅以河北广泛流行的号子为例,不但有海洋号子,还有渔民号子、航运号子、搬运号子。农民生产中唱的入囤号、数蚕号都囊括其中,各种不同的曲式曲调,使这一艺术形式富有活力。小调作为河北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数量庞大的特点。河北民歌中的小调可分為吟唱调、谣曲、生活小曲,整体呈现出散漫、接近自然语言的特征。一些吟唱调以朗诵为主,没有完整的曲式结构,是人们生活中吟唱的主要曲目。山歌主要是借助自然风光,抒发内心情感的歌曲形式,有着结构简练、情感丰富、曲调此起彼伏的特征。与具有节奏的号子和小调不同,山歌没有规整的节奏,反而呈现出自由悠长的特征,演唱者可以在演唱过程中自由发挥,更为自主地抒发内心的感慨。风俗歌主要是在丧葬、祭祀等活动中产生的曲调,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河北民歌题材丰富、艺术形象鲜明、曲式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使其能够被长久传承和传播,不但成为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还能够与地区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等密切相连,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民族音乐。

二、河北民歌的传承路径

(一)构建河北民歌资源数据库,以数字化形式传承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河北民歌的传承与弘扬创造了平台,提供了新机遇。为更好地推动河北民歌传承发展,应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河北民歌资源数据库,为整合河北民歌优质资源,拓宽传承与发展路径提供支持与保障。第一,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深入互联网平台海量的资源内容中挖掘、收集、整理、研究优质河北民歌资源,从理论层面上整合民歌资源基础性材料。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静态的民歌资料转化为视频等动态资料,借助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河北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河北民歌。第二,借助摄影录像技术将河北民歌演唱方法、技术技巧、表演特征、表情与服饰搭配等元素直观地记录下来,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进行数字化保存,借助网络实现河北民歌更大范围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河北民歌,保证其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第三,建立河北民歌音乐资源数据库,开发、完善数据库中的板块查询、内容查询、信息检索、视频浏览等功能,方便网民通过该数据库便捷、快速地获取河北民歌音乐资源信息,达到音乐资源信息共享目的,最终实现河北民歌资源共享和传播。第四,选择当前备受人们欢迎、喜爱的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等音乐App,大力宣传、弘扬河北民歌,创新河北民歌传承、发展形式和渠道。第五,借助网络举办线上河北民歌音乐节,邀请具有影响力的演唱家与民歌演唱艺人共同参与线上音乐节表演活动,借助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有偿观看,吸引大批网络付费观众。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开拓河北民歌网络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混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民歌实现产业化发展,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

(二)完善河北民歌的保护体系,保证民歌完整传承

为了更好地推动河北民歌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大对河北民歌的保护力度,可通过加强相关立法保护,保证民歌作品不被恶意破坏、篡改,为推动河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夯实法律基础。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广泛树立起文化保护意识时,对民歌这种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进行立法保护,显得格外重要。保护河北民歌并非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将文化保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实现此目标,必须有坚实的法律与政策约束和保障。第一,针对河北民歌种类多、覆盖广等特点,相关部门要注重发挥自身职责,通过明确分工、统一管理,加大对河北民歌的管理力度。针对当前河北民歌发展状况与传承保护需求,对河北省现有的民歌保护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进行优化、完善和调整。保证政策文件更加贴合河北民歌保护现状与实际需求,增强政策的时效性。第二,加大财政投入与配套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紧密结合河北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民间传统艺术抢救保护专项资金以及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充分体现对当地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同时,还可设立河北民歌专项保护基金,用于资助河北民歌普查、采录、保护、传播、传承人培养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最大限度地加大对河北民歌的保護力度。第三,在相关政策的规制下,河北民歌的开发、保护与传承必须遵循适度性、规范性原则,基于民歌资源有限的特点,强化保护意识,杜绝因过度开发造成的河北民歌资源损坏。第四,建立名录体系,全面、科学地采集河北民歌作品,详细记录相关民族文化事项,将流传至今的河北民歌完整保留下来,从而为各个领域深入研究河北民歌文化遗产提供详细的资料支持。

(三)建立河北民歌的传承机制,多措并举实现传承

第一,实施教育普及工作,除了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保护、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发挥我国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每个人的力量,面向全民共享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为保护与传承河北民歌提供重要支持。高校可通过开展民歌进校园的活动,将河北民歌教育引入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对河北民歌的兴趣。此外,还可借助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穿插一些专题讲座、实体观摩、深度体验、创新创造等形式,拓宽学生艺术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了解河北省优秀民歌文化,并自觉传承与弘扬。第二,改革专业音乐教育,保留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注重融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可以在音乐艺术类院校中开设地方民族音乐课程,在中国音乐史课程中增加河北省民族音乐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河北省民歌音乐特色,深入研究、重点分析,因地制宜编撰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教材,增加传统民族音乐分量,从教学内容到方式上都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第三,建立对外交流与民间传承机制,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保护被人民引以为傲的民族音乐财富。一方面,重视加强理论与方法交流,通过举办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议,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抢救与保护机制,推进河北省民间音乐艺术抢救与保护工作高效化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国际的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可运用新闻、学术、教育、媒体等综合性手段,建立立体传承网络,面向国际进行交流、合作与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河北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魅力。

三、结语

在燕赵大地上,民族文化与音乐艺术充分融合,形成了能够诠释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歌,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河北民歌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不但保留了河北文化的原生韵味,还能够在传承与发展中实现二次创作,与时俱进,实现长久发展。为进一步诠释燕赵文化的精髓,展示民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需要借助全新的技术手段,加大河北民歌的保护力度,并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民歌的传播,保障河北民歌能够代代相传,永葆璀璨的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梁厚圣.影视人类学视野下贵州侗族民歌影视素材库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23(6):103-106.

[2]跃进.海西蒙古族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民歌》为例[J].柴达木开发研究,2023(1):53-57.

[3]王娜娜,陈娇.论民歌《茉莉花》在传播中的南北地域性差异:以江苏、河北地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6(16):39-40.

[4]韩宏宇,刘杨.新文化发展背景下河北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传承探索[J].黄河之声,2022(11):17-19.

[5]郝爽.“一带一路”多元文化交流下河北音乐与地方茶艺文化传播的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17(11):103-104.

作者简介:

康雅秋,硕士,沧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文化传承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浅谈对中国工笔画艺术特点的认识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