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3-12-27常媛媛刘耀龙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黄河融合旅游

赵 馨,常媛媛,刘耀龙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赵 馨1,常媛媛1,刘耀龙2

1.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030600;2.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030600。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以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为依托研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探析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及其资源利用优势,并据此提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表明:(1)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性明显,自身资源优势度显著且具有较好的交通可达性。(2)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据此从时空分布特征、岁时节庆文化和资源整合优化3个角度提出了资源旅游化利用模式。(3)基于黄河文化旅游带现实发展状况,提出针对各融合主体、产业体系以及文化旅游品牌的融合策略,以便推动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融合路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提出要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作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推进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所提出的一项新发展任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思想,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举措。

自2018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以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随着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和丰富内涵的品质发展等成为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加强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被重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无论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是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深远的意义。黄河流域内富含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身的保护与发展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3]。当前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最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4-5]、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6-7]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8-9]等方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也是研究的重点[10]。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的新支柱,相关的理论探讨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11-12]。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是集区域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有益探索,黄河流域内富含多样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体育非遗”)、中国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旅游资源,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旅游的发展优势及必要性,却鲜有学者关注,缺乏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背景下对黄河流域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思考。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的体育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旅游资源,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其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及集聚特征,提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可行模式及其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有利于体育非遗的保护与管理,同时可以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进一步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黄河文化旅游带是基于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所打造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域,也是从青藏高原出发,途径峡谷瀑布、戈壁草原,抵达黄淮海平原的地理通道,还是一条孕育农耕文明、礼乐文明、饮食文明等的文化走廊。黄河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自治区)。

本文研究素材(表1)包括:(1)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内的国家级和省级体育非遗项目253项(截止目前列入各级名录的项目)。(2)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内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9个(截止目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其空间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文中的所绘地图的底图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https://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00)。

表1 黄河流域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统计数据

1.2 研究方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将黄河流域内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2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s,POI)。研究基于Arc GIS 10.8软件,采用最邻近分析来表征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资源兴趣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利用核密度估算法、全局莫兰指数和Getis-Ord Gi*值来分析其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将黄河流域内体育非遗作为点资源,铁路、公路、河流等作为线资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带宽进行涂层构建,得出各个要素与乡村旅游重点村叠加后形成的缓冲区分布图;最后采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度进行评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区际差异分析

使用Arc GIS 10.8软件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图1),其整体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首先从中国自然区划(1984年)来看,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而在青藏高寒区分布极少,区域差异较大;(2)从流域内地理分区来看,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显示出相似的分布状态,在黄河上游地区分布数量最多(表1),各占比43.09%和53.79%,其次是黄河下游地区(体育非遗占比31.22%,乡村旅游资源占比24.02%)和黄河中游地区(体育非遗占比25.69%,乡村旅游资源村占比22.19%);(3)从省域尺度来看(图2),体育非遗在河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分布最多,而乡村旅游资源在山东、山西、河南和甘肃分布最多,且河南和山东呈现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双高的分布局面。综合以上三方面来看,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体育非遗分布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增、乡村旅游资源则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增的特征。

a.体育非遗 b.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2 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资源兴趣点省域分布图

2.2 集聚格局分析

本文通过最邻近分析,对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资源兴趣点进行分布类型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整体来看,2类兴趣点最邻近指数均<1,说明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图3)。其中,体育非遗的最邻近指数为0.30,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最邻近指数为0.58,可见在整个黄河流域范围内,体育非遗呈现出更为集聚的分布态势。从各省最邻近指数来看,体育非遗的最邻近指数模型(表2)除四川外,其他省(自治区)体育非遗的分布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其中山西和宁夏的空间集聚性最强,其最邻近指数为0.10和0.04;从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省的分布模型(表3)来看,陕西省和河南省“重点村”表现出较不显著的集聚分布态势,其最邻近指数接近于1,趋于随机分布。而青海省和山西省的最邻近指数均大于1,说明其在黄河流域的分布形态为均匀型,值得注意的是山西“重点村”的均匀分布形态具有显著性,而青海省“重点村”的均匀分布形态不具显著性。其余5省“重点村”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可见,黄河流域9省(自治区)体育非遗与“重点村”数量在空间分布形态上有差异,但整体都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说明以体育非遗与“重点村”为旅游资源兴趣点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具有一定可行性。

图3 黄河文化旅游带不同资源类型的平均最近邻分析结果

表2 各省体育非遗最邻近指数表

注:rr单位为;本文认定≤0.05为具有显著性

表3 各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最邻近指数表

注:rr单位为;本文认定≤0.05为具有显著性

2.3 空间形态分析

本文利用核密度值、全局莫兰指数和Getis-Ord G*值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形态的分析。

2.3.1 核密度估算 运用Arc GIS软件中Spatial Analyst Tools里的Kernel Density工具分别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中的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分析,采用自然断点法分为5类,生成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图(图4),结果表明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资源兴趣点之间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较大差异。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的密度区均沿着黄河干流紧密分布,但仅有一个高密度区。流域整体呈现出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山东西部、山西南部以及陕西中部为副中心的分布核心;与体育非遗分布密度区不同的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密度区更加倾向于沿省会分布且高密度区较多,整体呈现出以陕西西安和河南郑州为中心的高密度区和青海西宁和宁夏银川为中心的高密度区。综合来看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密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加的趋势。

2.3.2 空间关联特征 通过Arc GIS平台的空间自相关测算结果,得到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全局莫兰指数(表4),由分析结果可知其Moran’s=0.488>0、Z值=2.87>1.96,表明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进一步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冷热点识别,绘制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冷热分区空间分布图(图5),从整个黄河文化旅游带来看,体育非遗由西向东呈过渡区、次冷点区、过渡区、次热点区和热点区,表现出显著的东西差异特征;乡村旅游重点村由北向南呈次冷点区、过渡区和次热点区,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特征。

a.体育非遗 b.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4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图

表4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全局Moran’s I指数

a.体育非遗 b.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5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冷热点

2.4 缓冲区分析

2.4.1 基于体育非遗的缓冲区分析 以黄河文化旅游带253项体育非遗为中心,80km为缓冲半径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缓冲区(图6-a)。由图可知,在80km的缓冲半径范围内,形成了多个体育非遗缓冲区,缓冲区内涵盖超过95%的乡村旅游资源点要素。基于GIS缓冲区分析可以看出,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形似的集聚性,但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体育非遗融入乡村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促进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

2.4.2 基于公共交通设施的缓冲区分析 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区域内旅游经济开发、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3]。因此以黄河流域内黄河干流、主要公路与铁路干线为轴心,50km为缓冲半径建立黄河文化旅游带公共交通设施缓冲区(图6-b)。由图可知,公共交通设施缓冲区基本覆盖了超过90的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点要素。从黄河流域地理分区来看,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公共交通路线最为密集,同时这一区域的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也愈丰富,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和人口数量密不可分。同时也体现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交通可达性。

a.体育非遗缓冲区 b.公共交通设施缓冲区

图6 黄河文化旅游带缓冲区分析图

2.5 资源优势度分析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资源[14],在黄河文化旅游带中实现对体育非遗资源的开发以及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有必要对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文章借鉴孙根年、保继刚等学者研究旅游资源的方法[15-16],结合丰度和品味度来反映黄河文化旅游带各省(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质量,得到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度(表5)。再利用SPSS对黄河文化旅游带9省(区)的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得到3个等级: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区(A>1.5):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中等区(1≤1.5):包括上游地区的青海以及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南和山东;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劣势区(A≤1):包括甘肃、宁夏和陕西。其中,内蒙古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度最高,为2.1709%,而甘肃省最低,仅有0.7155%。

表5 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度

3 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可行分析

将非遗转化为旅游产品,并在转化过程中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正是学界所关注且需要讨论的问题[17]。因此,本文基于对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度,阐述了以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为依托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优势,为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 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资源旅游化利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即具有梯度分异性[18],因此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应坚持梯度开发策略[19],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集聚区),通过梯度力作用进而推动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黄河文化旅游带均衡发展的格局。在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高密度区,如山西、河南等地,注重开发旅游商品,打造自身文化旅游品牌;在甘肃、宁夏、四川、陕西和山东等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两种资源具有优势差异的地区,应进一步探讨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具体模式,实现两种资源的优势互补;最后,在诸如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集聚优势不明显的地区,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度,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体育非遗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凸显当地民俗风貌和体育非遗文化。

3.2 基于岁时节庆文化的资源旅游化利用

旅游、文化与节庆之间具有强烈的共生性[20],依托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来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的精髓也在于此,在国家政策强调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节庆旅游表现出较明显的经济牵动效应和文化传承功能。同时,岁时节庆作为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存在,它们承载了集体记忆,对族群内外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1]。因此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岁时节庆文化,做到传承弘扬文化与区域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如四川省的“端午龙舟赛会”、青海省的“玉树赛马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沙力搏尔式摔跤”和“蒙古族赛驼”等体育非遗项目非常适合发展节庆旅游。以体育非遗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民俗风情和村落历史文化,塑造节庆旅游主题。同时要注意游客参与性体验度的提升,不可仅以表演性形式发展节庆旅游而使体育非遗舞台化,更要发挥出体育非遗项目本身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以体现出岁时节庆文化的价值。

3.3 基于资源整合优化的资源旅游化利用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竞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愈发激烈,竞争已由最初的景点、城市等竞争发展到了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竞争[22]。故而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要优化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体育非遗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与公共设施资源等)势在必行。黄河文化旅游带蕴藏着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文化底蕴,是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密集区,许多旅游资源都具有唯一性和古老性。如山西临汾的尉村跑鼓车、河南濮阳的梅庄马戏等体育非遗项目以及像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白狼镇林俗村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等传统村落。同时,根据上文分析得知,黄河文化旅游带公共交通设施缓冲区基本覆盖了超过90%的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点要素,便利的交通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宜依据陆大道的“点—轴理论”进行规划布局[23],在空间上以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点为发展基础,以铁路干线和主要公路为发展轴,由点到线到面逐渐发展,根据各个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地理区位优势及交通可达条件,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串联为原则,将旅游线整合为旅游圈(带)[24],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

4 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在于以文化资源为支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切实体验与文化享受[25],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亦是如此。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黄河流域体育非遗文化与传统村落文明的挖掘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供游客消费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同时,基于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依据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可行分析,借鉴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发展经验,提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4.1 建立融合主体间的多元协作机制

促成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3个,即文化传承主体(体育非遗传承人、旅游村当地居民)、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其中,文化传承主体是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力量,当地政府是促成其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而旅游企业则是活跃力量。不同的融合主体,在促进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权责,发挥自身作用,最终建立起融合主体间的多元协作机制。从文化传承主体的角度,首先要深刻认识文化地位作用,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在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主动配合当地政府与企业,并在其融合工作中以文化持有者的视角提出建议以确保文化开发不失其“原真性”;从地方政府主导的角度,首先要提升各管理部门管理效能、执行力和领导力,其次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26],为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从旅游企业的角度,首先要意识到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效益不仅限于经济发展并把社会效益(文化传承、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等)放在首位,同时秉持文化传承的初衷,以满足消费者文化享受为出发点,正确处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实现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创新与开发模式创新。

4.2 构建文化与旅游相融的产业体系

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旅游产品之一,需要体育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高效沟通并达成共识。在其融合过程中,旅游企业要优化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市场共建共享的新局面。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特征在于解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培育新领域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27]。文化与旅游相融的产业体系构建亦是如此,破除资源壁垒,防止陷入内卷是当前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整合优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开发如非遗研学、非遗节庆、健身疗养型乡村旅游等融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现实体验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尽快构建起文化与旅游相融的产业体系。

4.3 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旅游名片

旅游者选择文化旅游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文化体验。根据游客的个人需求将其参与文化旅游主动性体验分为:教育、娱乐、逃遁和审美4种旅游体验[28]。笔者认为游客选择伴有传统体育文化的乡村之旅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带给游客的独特文化享受,如观看体育文化展演、切身参与传统体育项目、感受体育非遗文化之精髓以及传统村落的民俗传统等文化体验。因此,我们要紧跟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这一风向标,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重点打造高端品牌,开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通过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对文化品牌赋能,实现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和品牌化。即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充分发挥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把握游客选择文化出游的真正目的,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打造属于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文化旅游名片。

5 结束语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体育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平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创新举措。相比于其他区域发展旅游业、推动文化传承保护的举措,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特色在于(图7):以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为原则。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正是黄河文化保护与旅游带建设的关键纽带。文章通过分析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及资源优势度,得到以下3条主要结论:(1)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在分布格局上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走向差异,但均呈现出集聚的分布态势;(2)黄河文化旅游带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资源可在其空间集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利用岁时节庆等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3)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各融合主体通力协作,构建自身产业体系并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旅游名片。

从体育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的视角来研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是建设新型文化旅游的探索试点,也是助力体育强国与乡村振兴的一大动力。目前,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才刚起步,在产业融合、资源合理配置、市场体制机制和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因此,笔者建议未来的研究宜注重:(1)拓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维,从多维度、多视角探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特点;(2)注重文化旅游的“真实性”研究,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下,文化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也各有差异,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保护开发的定量分析;(3)探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律,丰富文旅融合的业态类型,未来亟需加强现代科技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籍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助力体育强国与乡村振兴。

图7 黄河文化旅游带产业关系

[1]新华社.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9~09~18].http://www.xinhuanet.com/2019-10/15/c_1125107042.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1~05~23].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3]常媛媛,赵 馨,刘耀龙.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1):137~150.

[4]潘 颖,孙红蕾,郑建明.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化模式及实现路径[J].图书馆建设,2021(05):125~132.

[5]赵 华.文旅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21(05):111~116.

[6]盛帅帅,杨存昌.论现代化语境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2):44~51.

[7]耿松涛,张伸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44~52.

[8]唐承财,万紫微,刘 蔓,等.基于多主体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感知及提升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02):196~202.

[9]匡 卉,郑 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战略及其传播现象[J].中国农村观察,2021(01):40~50.

[10]肖巧荣,刘晓鸥,陈小蓉.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6):88~93.

[11]蒋铮璐.协同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2,41(06):123~126.

[12]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03):1~12.

[13]汪晓文,陈 垚.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增长的交互影响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04):31~38.

[14]江娟丽,江茂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耦合逻辑——以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1):48~56.

[15]孙根年,张 毓,薛 佳.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30(06):1032~1043.

[16]保继钢.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7]郝金连,林善浪,王国梁,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利用[J].世界地理研究,2018,27(01):167~176.

[18]李国平,许 扬.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经济学家,2002(04):69~75.

[19]冯邦彦,叶穗瑜.从增长极理论看我国区域经济的梯度开发——兼论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策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12~17.

[20]贾一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节庆旅游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108~111.

[21]周 平,白晋湘.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及效应——以内蒙古那达慕为个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01):82~87.

[22]王淑华.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开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02):81~84.

[2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4]王世金,白永平,石惠春.河西走廊地带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J].经济地理,2007(02):327~331.

[25]侯 兵,黄震方,徐海军.文化旅游的空间形态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综述与启示[J].旅游学刊,2011,26(03):70~77.

[26]田 磊.加强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9~24(6).

[27]李柏文.新时代旅游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建设[J].旅游学刊,2018,33(10):7~9.

[28]Hill, Richard, Pine, et al.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Health Forum Journal, 2001.

Constru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Reflections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ZHAO Xin1, CHANG Yuanyuan1, LIU Yaolo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China.

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based on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for reg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paper, Arc GIS spatial analysis too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dvantages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and based on this, the realistic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has obvious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own resource superiority is significant and has good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the tourism utilization model of resources is propos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estival culture at the age of the year,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3)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path for each integration subject, industry analysis and cultural tourism brand,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tourism, and build th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Yellow River cultural tourism bel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ports; Rural tourism; The fusion path

1007―6891(2023)06―0085―09

10.13932/j.cnki.sctykx.2023.06.19

2022-01-16

2023-08-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灾害韧性视角下广布型风险的驱动机制辨析与多尺度风险评估-以山西省为例”(项目编号:71901159)。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山西农村民俗体育开发价值及实现路径”(项目编号:SSKLZDKT2021026)。

常媛媛,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G812.7

A

猜你喜欢

黄河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融合》
『黄河』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