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C-NCI-MS法测定塑胶跑道中的中链氯化石蜡*

2023-12-27吴亚平别红梅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3年6期
关键词:氯化石蜡离子源塑胶跑道

肖 湾 ,吴亚平,别红梅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1114)

中链氯化石蜡(MCCPs,C14~C17)是一组氯化烷烃混合物,常温下是淡黄色粘稠液体[1]。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低挥发性等特性,因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润滑剂、塑料软化剂、阻燃剂等领域[2]。MCCPs也可以作为塑胶跑道增塑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塑胶跑道的弹性与耐磨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塑胶跑道表面老化和龟裂。然而MCCPs因具有和短链氯化石蜡(SCCPs)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环境效应,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其使用进行了限制或禁止,例如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将MCCPs列入限用物质清单并规定其产品中含量须小于50mg/kg[3]。挪威《消费性产品中禁用特定有害物质》法规(PoHS)将MCCPs纳入管控范围并规定其产品中含量须小于0.1%[4]。

目前,检测氯化石蜡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5]、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电离源-质谱[6]、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电离源-串联质谱[7]等,但这些方法只能测定氯化石蜡总量,无法分别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氯化石蜡,易出现假阳性,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电离质谱可检测不同氯化石蜡中特有的[M-CL]-和[M-HCL]-粒子的m/z值[8],能够将SCCPs与MCCPs区分开,是最常用的氯化石蜡分析方法。MCCPs的检测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纺织品[9]、皮革[10]、电子电器[11]等,而在塑胶跑道中的MCCPs的检测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 GC-NCI-MSD检测方法,通过优化进样口温度、离子源温度、萃取溶剂等条件,采集MCCPs的24组同分异构体特有粒子的m/z值,建立了一种检测塑胶跑道样品中MCCPs的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

8890-5977 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捕获负化学电离源,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BSA224SCW型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K8210HP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材料

中链氯化石蜡标准溶液(C14~C17,氯化度分别为42%、52%、57%,100mg/L,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正己烷(色谱纯,国药集团有限公司);浓硫酸(优级纯,国药集团有限公司);0.22μm有机相过滤器(上海安谱科技有限公司);塑胶跑道样品(客户委托检测样品);DB-5MS毛细管色谱柱(15m×0.25mm×0.10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DB-3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m×25mm×0.25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0.5g塑胶跑道样品(3mm×3mm以内的小块),精确至0.1mg,置于20mL具塞玻璃反应瓶中,加入10mL正己烷,在60℃下超声萃取60min。将试样冷却至室温,取一部分萃取液过滤至进样小瓶中,用于上机测试。

如萃取液较浑浊或有杂质干扰,根据需要将萃取液稀释,将5mL的稀释液转移到离心管中,并加入5mL的98%浓硫酸,并混匀。然后对样品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的有机相过滤后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1.3.2 色谱条件

DB-5MS毛细管色谱柱 (30m×0.25mm×0.10μm),进样口温度为28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反应气为甲烷,流量为1.5mL/min,载气为氦气,流速为2.0mL/min,程序升温为:80℃,以20℃/min的速率升至200℃,以40℃/min的速率升至300℃,保持11min。

1.3.3 质谱条件

电子捕获负化学源电离源(NCI),传输线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170℃,四级杆温度为150℃,质量扫描范围为50~550 amu,定性、定量离子(m/z)见表1。

表1 MCCPs定性、定量离子Table 1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ons of MCCPs

1.3.4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平均氯化度为42%、52%和57%的 MCCPs(C14~C17)标准溶液等比例混合,以正己烷为溶剂将其稀释成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 mg/L的系列 MCCPs混合标准溶液。

2 结果与讨论

2.1 测试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2.1.1 色谱柱类型的选择

研究选用DB-WAX、DB-35MS、DB-5MS三种毛细管色谱柱,在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对50mg/L MCCPs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试,其中DB-WAX毛细管色谱柱与DB-35MS毛细管色谱柱所得色谱图峰形相对较差,而DB-5MS毛细管所得色谱图基线平稳,MCCPs峰形较好、响应值高,其选择离子流色谱图如图1所示。因此,试验选择DB-5MS毛细管作为分析用色谱柱。

图1 MCCPs混合标准溶液的选择离子流色谱图Fig.1 The sim chromatogram of MCCPs

2.1.2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将仪器进样口温度分别设置为260、270、280、290、300 ℃,在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对50mg/L MCCPs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试,通过比较峰面积得出最佳的进样口温度,所得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当进样口温度达到280℃时,MCCPs峰面积响应最大,当温度超过280℃时,峰面积响应越来越小,进样口温度太高,可能导致目标化合物分解。因此,试验选择280℃为进样口温度。

图2 进样口温度对MCCPs峰面积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port temperatures on the peak area of MCCPs

2.1.3 离子源温度的选择

将离子源温度分别设置为160、170、180、190、200 ℃,在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对50mg/L MCCPs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试,通过比较峰面积得出最佳的离子源温度,所得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当离子源温度达到170℃时,MCCPs峰面积响应最大。离子源温度太低,其表面易积累杂质,太高则会加速仪器部件老化。因此,试验选择170℃为离子源的温度。

图3 离子源温度对MCCPs峰面积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ion source temperatures on the peak area of MCCPs

2.1.4 萃取溶剂的选择

本文选用了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甲醇四种有机溶剂,在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对阳性塑胶跑道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比较峰面积得出最佳的萃取溶剂,所得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溶剂对MCCPs提取效果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MCCPs

结果表明,正己烷和二氯甲烷萃取效率最大。由于正己烷所得色谱图杂峰相对较少,并且毒性较低,试验选择正己烷为萃取溶剂。

2.1.5 萃取时间的选择

分别选用20、40、60、80、100 min五个萃取时间,在其他试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对阳性塑胶跑道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比较峰面积得出最佳的萃取时间,所得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时间超过60min后逐渐趋于平衡。综合考虑检测时间与成本因素,试验选择萃取时间为60min。

图5 不同时间对MCCPs提取效果的影响Fig.5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me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MCCPs

2.1.6 干扰排除

MCCPs定性与定量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SCCPs的干扰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样品溶液中存在大浓度的SCCPs,其出峰时间拖尾将MCCPs出峰时间区域覆盖,此时应该将样品溶液稀释至与MCCPs标准溶液峰面积相接近的浓度进行测试,由于SCCPs与MCCPs出峰时间和峰形不同,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出峰时间与峰形进行定性分析。一种是样品溶液中既存在SCCPs又存在MCCPs,样品溶液稀释后其出峰时间区域仍将MCCPs出峰时间区域覆盖,此时应比较样品溶液与MCCPs标准溶液色谱图中每个定量与定性离子的峰形、出峰时间和丰度比,对样品溶液色谱图中不符合要求的离子予以剔除后进行定量分析。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分别对MCCPs、SCCPs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试,所得选择离子流色谱图叠加后如图6所示。

图6 短、中链氯化石蜡的选择离子流色谱图Fig.6 The sim chromatogram of SCCPs and MCCPs

2.2 标准曲线和方法检出限

分别取1μL的10、20、30、40、50 mg/L的 MCCPs混合标准溶液,按优化试验的条件进行测定。以MCCPs质量浓度对应其色谱峰面积拟合曲线,取最低浓度的MCCPs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0次,以3倍标准偏差为检出限,所得结果见表2。

表2 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和检出限Table 2 Linear equ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method detection limit

2.3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选取空白塑胶跑道样品,分别添加低(200mg·kg-1)、中(600mg·kg-1)、高(1000mg·kg-1)3个浓度的MCCPs后测定6次,试验结果见表3。在添加浓度范围内,中链氯化石蜡(C14~C17)的平均回收率在88.4%~10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3%~3.9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2.4 实际样品检测

采用上述的方法对20份委托的塑胶跑道样品进行测定,发现1份样品测定含量为9.8%,其他样品为未检出,说明塑胶跑道中有存在中链氯化石蜡的风险。

3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一种采用GC-NCI-MS法测定塑胶跑道中的MCCPs检测方法。该方法在1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检出限为57.0mg/kg,平均回收率为88.4%~100.6%,相对偏差范围为3.03%~3.95%,可用于塑胶跑道中的MCCPs测定。

猜你喜欢

氯化石蜡离子源塑胶跑道
聚氨酯橡胶合成材料塑胶跑道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通过膳食摄入氯化石蜡的现状与风险
高分辨质谱在氯化石蜡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的消电子技术研究
固相萃取法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塑胶跑道真的有毒吗
“毒跑道”谁之过
Changes in feed intake,nutrient digestion,plasma metabolites,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dairy cows with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and its regulation with pelleted beet pu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