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人航天》文献计量分析

2023-12-27李建辉冯雪梅孙京霞庞迎春纪艺苒

载人航天 2023年6期
关键词:载人空间站航天

李建辉,高 慧,冯雪梅,孙京霞,庞迎春,纪艺苒

(1.《载人航天》编辑部,北京 100193; 2.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 100094)

1 引言

《载人航天》期刊正式创刊于2003 年,在过去的20 年,期刊抓住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及预先研究、交会对接任务及空间站研制与建造、载人登月综合论证等难得的工程背景机遇,在出版业务规范、学术内涵拓展、质量水平提升等方面得到较快提升,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跻身我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地位影响基本适应的学术期刊平台,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工程学术思想和技术前沿交流,为工程预先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学科融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服务于工程的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载人航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值此《载人航天》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本文聚焦《载人航天》出版历史及现状,利用文献计量、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期刊出版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量化指标直观表现期刊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出版特征,间接反映期刊出版内容和工程各阶段关键技术攻关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指导期刊出版的选题策划工作。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载人航天》期刊2003—2022 年发表论文,利用系统自带分析功能可以简单观察期刊的基本文献计量指标,如发文量、影响因子、发文作者、基金分布、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通过知网大数据研究平台提供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期刊论文的各项被引用指标,并据此对论文学术影响力和期刊出版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利用系统提供的下载功能,导出所有文献的Refworks 格式文件,然后利用VOSviewer 软件实现《载人航天》出版内容和聚焦主题的可视化呈现。VOSviewer 是一款用于构建和可视化文献计量网络的工具,可基于引用、文献耦合、共同引用或共同作者关系实现对期刊、研究人员或其他出版物的内在知识结构和关系的呈现;此外还可实现文本挖掘功能,用于构建和可视化从大量科学文献中提取的重要术语共现网络。

3 出版概况

通过检索可知,2003—2022 年,《载人航天》共计收录文章2016 篇,剔除简讯、会讯、编者按、总索引和其他信息类短文,正式学术论文共计1926 篇。

3.1 期刊发文量统计

根据图1 走势曲线,2012 年以后,期刊发文量有明显提升,一直保持在每年百篇以上的水平。创刊前10 年,期刊的定位更加偏向综合,追求信息全面,相关的情报信息、行业动态、简讯、会讯类短文占据一定版面,纯学术论著文章比例较少。2013 年,随着新一届编委会的召开,期刊及时调整了内容定位,加强学术技术类文章的策划组稿,相应文章比例得到明显提升,随着期刊被相关数据机构收录,逐渐获得了一些客观的文献计量指标,如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半衰期等,为进一步参与核心期刊的评估收录奠定了基础。

图1 期刊发文量和基金资助论文量年度分布Fig.1 Publication output of Manned Spaceflight

3.2 期刊影响因子变化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评价期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多年来一直是科技期刊评价中权威的指标之一,对核心期刊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1]。

2012 年,《载人航天》相继进入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和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相继获得官方发布的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数据。通过图2 可以看出,期刊影响因子在平稳中不断攀升,并在2021 年出现明显飞跃。截止本文相关数据统计完成之前,2022 年度相关统计数据还未公布。

图2 期刊影响因子年度分布Fig.2 IF distribution of Manned Spaceflight during 2003-2022

4 被引分析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技期刊、论文、作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提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是评价科技期刊最常用的、也是比较客观的一种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论文的被引频次可以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被引次数愈多,学术质量愈高[2]。

2003—2022 年,《载人航天》有效发表论文数为1926 篇,1333 篇获得了引用,共计被引频次为8576 次,被引用比率为70%,单篇论文平均被引6.4 次,单篇论文最高被引433 次。

4.1 整体被引量分布

由图3 可知,《载人航天》被引频次分布呈现正态分布,被引高峰出现在2015—2017 年,正值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步实施的关键阶段,期刊在前期如交会对接、空间机械臂和出舱活动等技术领域的选题策划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图3 被引频次分布Fig.3 Cites distribution of Manned Spaceflight

4.2 高被引分析

4.2.1 高被引论文

文献计量学中,测量论文的影响力或者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被引通常意味着一篇学术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高被引论文往往也是某个领域或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文献。通过对《载人航天》高被引论文分析发现(表1),涉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宏观述评、总体方案研究、工程任务综述的文章,均能够获得较高的关注和被引频次,如“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科学发展”“我国空间站工程总体构想”和“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体评述”。其他高被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工程实施不同阶段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方向,如交会对接、在轨操作、空间机械臂、空间材料、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和控制系统、空间智能结构机构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的航天应用等。

表1 高被引论文Table 1 High cited papers of Manned Spaceflight

4.2.2 高被引机构

表2 统计出被引排名前20 的机构,基本代表《载人航天》的稿源核心单位,主要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科研院所、高校航天院系、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航天员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单位,这与参与工程研制的单位分布基本一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研究单位主要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和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和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上海空间技术研究院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校航天院系主要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此外,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等下属研究机构近年来也有相关研究成果在《载人航天》发表,也可以作为后续期刊选题策划和稿件组织的目标单位。

表2 高被引机构Table 2 High cited institution of Manned Spaceflight

4.2.3 高被引作者

文献计量学中,一名学者的影响力大小,可以根据其发表的所有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来设计指标测算,高被引作者表明该作者其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表3 统计出《载人航天》被引100 次以上作者及单位,从中可以看出,本刊高被引作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多为各领域学科带头人或权威专家;②多来自本刊重点约稿对象;③来自载人航天工程重点研制单位;④高校航天院系专家团队研究深入、理论水平较高。高被引作者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核心作者群体,应该纳入期刊管理工作中重点服务的对象,编辑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应主动跟踪核心作者的研究动态,通过一定的方式为作者提供参谋和服务工作,保持良好互动,加强作者对期刊的品牌认知和认同,在关键时能够成为选题组稿的主要内容来源。

表3 高被引作者Table 3 High cited authors of Manned Spaceflight

4.2.4 高被引学科

《载人航天》被引学科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被引百分比达到83.6%,其他学科领域,如自动化技术、动力工程、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特种医学、军事医学与卫生、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天文学、电信技术、生物学、材料科学、金属学及金属工艺等也取得交叉引用。

5 共词聚类与可视化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学中的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可以进行文献共引网络的可视化分析,通过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等方式展示文献之间的关系;VOSviewer 还可以进行聚类分析、主题分析、共词分析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献之间的关系和研究热点。通过该软件可视化后的结果显示,《载人航天》期刊的出版主题明显集中在载人航天和空间站两大方向(图4),集中体现出期刊的内容特刊物定位高度一致,进一步表明空间站是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试验平台,可为科学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空间试验环境。2022 年底之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建成中国空间站,这个阶段期刊的选题计划也紧密围绕空间站建造不同阶段关键技术需求,重点组织相关方向的内容进行选题组稿和专题策划。根据可视化分析结果,聚焦了《载人航天》选题策划的各个关键技术方向,并对高影响力论文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将推动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图4 论文主题共词聚类可视化呈现结果Fig.4 Visualized analysis of co-word clustering

5.1 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第二阶段需要突破关键技术之一,从论文统计的可视化结果可知,该主题词和空间站保持了高度的关联。通过进一步文献挖掘分析,该主题论文的出版高峰出现在2013 年和2014 年,这与工程的技术发展基本保持同步。2013 年6 月,神舟十号任务发射成功,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建成,成功验证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周建平等[3]分析了我国交会对接研发中的关键技术,提出我国实现空间交会对接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应对策略。张波等[4]发表的论文系统介绍了遥操作交会对接技术,并以载人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为背景,探讨了平移靠拢段的手动控制策略。解永春等[5]在绕飞段双脉冲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控制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提出了基于终端状态的中间修正脉冲策略,仿真表明改进结果综合了能量消耗及被动安全性等性能指标,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黄伟芬等[6]从人-系统整合的角度分析提出了航天器人控交会对接系统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工效学要求,基于小样本理论和可靠性试验方法建立了复杂人控回路工效学评价方法。李革非等[7]针对我国空间交会对接轨道控制规划技术,研究了轨道交会优化、应急轨道控制、安全轨道防护和发射窗口规划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5.2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可视化分析结果可知,出舱活动和载人航天、空间站等核心主题关联度较高。相关论文发表的高峰期集中在2008—2010 年,这也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陆续实施的主要阶段,《载人航天》期刊经过相关内容的选题策划,所出版的论文成果集中反映了出舱活动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出舱活动技术相关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舱外航天服、气闸舱、泄复压、吸氧排氮、视觉感知、物体识别,以及数字人体、飞行试验、地面验证和仿真研究等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

围绕人、服、舱、失重和真空环境,为解决复杂系统人机环境的医学工程难题,保证我国首次出舱活动任务的顺利实施,陈金盾等[8]结合地面验证实践,系统介绍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任务分析、总体设计、出舱活动方案设计、系统集成与验证和飞行验证结果。朱光辰等[9]介绍了神舟七号飞船出舱活动方案的地面试验验证情况:利用泄复压试验对气闸舱的泄复压功能进行了验证;利用人舱服试验对船服接口的协调性、出舱活动程序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中性浮力水槽对飞船工效学设计的合理性和出舱活动程序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神舟七号飞船是实现我国第一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的航天器,突破了气闸舱等关键技术,尚志等[10]对神舟七号出舱活动飞船研制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飞船的研制历程、主要技术方案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在出舱活动任务中,气闸舱是航天员出舱必经的过渡通道,是完成出舱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系统,黄志德等[11]系统介绍了我国出舱活动气闸舱环境控制与出舱保障系统的研制过程及飞行验证结果。

5.3 空间机械臂技术

机械臂技术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要承担舱段转位、辅助对接、舱外设备安装及维修等关键任务,涉及机、电、热、光、控等多学科技术交叉耦合。有关空间机械臂技术主题内容的发文高峰出现在2016 年和2022 年,基本对应于空间站建造的初期和收尾期,相关内容主要涉及总体设计方案、遥操作、机械臂关节、末端执行器、非合作目标、振动和抑制等方面研究。

建造初期,李大明等[12]提出了我国空间站七自由度冗余、分布式控制、位置可移动的机械臂技术方案,并阐述了高精度伺服控制、多约束路径规划等八类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刘宏等[13]介绍了用于我国空间站建造和维护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系统,详述了核心舱机械臂和实验舱机械臂的任务要求和基本方案,重点阐述了实验舱机械臂的关节、末端作用器、控制器以及遥操作子系统的方案、组成和主要功能,并对后续工程实施提出了建议。白成超等[14]考虑传统的视觉识别算法受环境、对象变化的制约且在识别正确率及快速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机械臂目标精确检测与识别方法。陈欢龙等[15]开展的基于阻抗控制的空间机械臂目标捕获技术研究,可以减小机械臂末端作用力和关节的驱动力矩,补偿了机械臂位置控制的误差,从而保证了机械臂对目标的捕获精度。

此外,曾磊等[16]介绍了空间机械臂水下试验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郑琪琪等[17]对空间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还有其他一些选题内容包括:机器人航天员冗余机械臂自运动优化,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轨迹跟踪控制与精度分析,基于PSO 优化算法的空间机械臂振动抑制研究,面向空间机械臂任务验证的硬件在环半物理仿真系统研究,空间机械臂关节的热设计与热分析,月面车载机械臂的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等。这些也都是《载人航天》为配合工程实际任务和跟踪预先研究项目重点关注的选题内容。

5.4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

载人航天器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最具载人特色的航天器系统之一,主要功能是创造适于人生存与生活的环境,保障航天器内与人相关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平衡,保证人健康、安全生活与工作的系统,主要技术范畴包括舱内大气总压和氧分压调控、舱内大气的温度和湿度调控、二氧化碳和舱内有害气体清除、以及实现饮用水、卫生用水、冷凝水和生理废水等的综合管理。

张滔等[18]针对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集成度高,重量、体积和维修性等要求高的集成设计难题,提出基于维修性的集成设计方案,通过仿真验证、地面试验验证及全面在轨验证了系统的功能性能、抗力学特性和工效学指标。杨拥民等[19]结合环控生保分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工作前期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探讨并行开展了RMS 工作项目的方法和技术方案,分析了RMS 综合权衡、可更换单元(ORU)划分、维修可靠性分配、产品可靠性和长寿命设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梁志伟等[20]介绍了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生保系统的方案原理与组成,突破的关键技术及系统达到的技术指标,并给出飞行试验验证结果。王康等[21]概述了载人飞船座舱环控生保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技术研究的总体思路、模拟试验装置模型和相关内容的地面模拟试验。董文平等[22]在载人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决策支持软件的研制中,运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进行了故障划分,建立了故障分析时重要参数计算所需要的数学模型并对飞行任务数据进行了验证。此外,郭双生、艾为党、余青霓等利用多人多天密闭环境试验,开展了再生生态生命保障相关技术的研究。

5.5 空间材料技术

航天工程对空间材料科学要求和依赖性都非常高。空间站更需要使用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殊材料,以满足特殊环境下的结构和功能需求。先进材料及其相关技术一直是《载人航天》选题策划的重点之一,多年来,围绕空间站建设和载人深空探测需求,《载人航天》策划出版了多篇该领域论文,不乏高被引和高影响力文章。

韩杰才等[23]针对未来深空探测飞行器对轻质复合材料的需求,总结了国内外航天防热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飞行器轻质热防护复合材料和充气式再入减速器热防护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考核和评价方法。吴国华等[24]综述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与进展,介绍了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强铸造镁合金、高强变形镁合金、高阻尼镁合金和高温镁合金,以及镁合金的固态成形、液态成形中的先进成形技术和其他新型制备技术。空间3D 打印技术对航天器维护及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梁静静等[25]结合金属材料3 D 打印技术的特点及空间的微重力环境,从热源适应性、材料适应性、成形工艺适应性等方面探讨了金属空间3 D 打印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空间3 D 打印适宜的技术方案。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f/Al)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低热膨胀、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优异的性能,对新一代航天器小型化、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武高辉等[26]针对空间环境的应用需求,综述了Cf/Al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Cf/Al 复合材料舱体构件的结构强度和结构刚度。李阳等[27]针对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固体间稳定黏附的技术需求,开展了基于范德华力黏附作用机制的仿生黏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有望在空间环境中利用其稳定的黏附性能开展相关应用。轻质、高效的中子屏蔽材料广泛应用在航天工程,用于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与航天器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宫敏等[28]系统综述了面向空间环境的中子屏蔽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提出应采用纳米尺度含硼填料与聚乙烯复合,构筑新型纳米复合中子防护材料。

5.6 空间能源技术

能源问题也是空间站等空间飞行器长期在轨运行,尤其是航天器跨星系超远距飞行需要攻克的重点技术之一,能源供应可以来自太阳能、蓄电池、核能等技术。

苏光辉等[29]基于当前核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载人航天具体需求,从核电源与核推进2 个方面梳理了空间核动力近60 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包括近地轨道卫星、空间站、核热推进以及星表电源等方面的应用。马季军等[30]针对载人月球任务多样、实施环境复杂等特点,分析了我国载人登月任务能源系统需求特点,结合国外载人月球任务航天器能源系统发展现状,提出了采用分布式能源网架构形式,逐步构建多源互补、物质循环利用、功率扩展的多子站互联能源系统,可为工程的后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谢峰等[31]针对静态排水氢氧燃料电池堆的姿态敏感性和排水效率问题,采用一维模型假设,对矩形直条流道中液态水所受重力与气体吹力之比、静态排水速率与产水速率之比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析,获得了姿态敏感性和排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氢氧燃料电池堆进行了综合验证。李小平等[32]提出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提高太阳能帆板驱动装置(SADA)在轨寿命的设想,设计了新型的轴式松耦合变压器和相应的能量传输电路,并完成了1 套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原理演示样机。

5.7 空间测控与通信技术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任务需要利用卫星通信进行信息传输,尤其是空间站等在轨运行航天器在与地面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空间通信的信号传输、抗干扰等问题。测控通信系统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

郝玉涛等[33]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 系统、中继Ku 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并对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出可借鉴意见。钱卫平等[34]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天测控通信体制——激光统一系统的概念,分析了该体制的优劣势,给出了激光统一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法、应用方案构想和研究发展建议。李于衡等[35]针对黑障导致测控通信中断这一飞船再入返回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根据再入等离子体鞘套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机理和国外飞行试验数据,分析了通过提高通信频率和合理设计天线安装位置解决黑障效应的可行性。杜莹等[36]为解决航天测控设备故障诊断系统通用性不强、知识获取能力不足、推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故障树的航天测控网设备通用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在多型号航天测控网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5.8 空间机器人技术

在轨航天器的维护和维修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机器人的操作无疑在空间特殊环境和在轨任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针对空间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控制等问题,《载人航天》期刊进行了专题策划,发表了一批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戴振东等[37]对空间机器人技术的若干前沿领域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论述了航天员心理陪护机器人的要求和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非合作目标捕获过程面临的非线性碰撞接触动力学等前沿科学问题和冲击载荷下空间漂浮系统的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并针对未来空间装备巨型化趋势,介绍了大型机械臂研制技术、多机器人协调技术和大延迟下对机器人系统智能化的研究。李志奇等[38]建立了具有双臂手的机器人航天员系统,该系统由多自由度机械臂、仿人灵巧手及具有双目视觉系统的头部等构成,具有位置、力矩、视觉等多种感知功能。刘世平等[39]为增强机器人航天员的工作能力,建立自运动优化函数,采用具有线性减小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寻找自运动优化函数的最优解,最后在机器人航天员平台进行验证,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冗余手臂自运动优化。赵京东等[40]针对空间站的检测和维修任务中传统的二分支攀爬机器人在移动速度、操作空间和灵活性上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9 自由度三分支攀爬机器人,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具有更多的运动方式和操作模式,并且提高了移动速度。张崇峰等[41]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对月面机器人系统的需求,论证了月面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对机器人系统的任务及能力需求,按有限规模、多功能集成的原则提出了各阶段机器人配置设想,分析了月面机器人系统发展在移动、操作、感知、交互、环境适应性方面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5.9 其他研究领域

除了紧密围绕空间站建造所需的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同时瞄准未来载人探月、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以载人航天工程领域预先研究项目为牵引,在先进结构机构技术、航天医学与人因工程、空间科学应用和火箭飞船研制等领域加强跟踪和策划力度,在突出“载人航天”特色的同时,加强相关技术领域的成果出版。

2016 年第一期出版的“空间结构机构技术专刊”,及时跟踪国内外空间机构技术发展前沿,重点从智能结构机构技术和功能结构机构技术两方面组织了一批稿件,以展现空间机构技术研究成果和工程进展。2016 年第六期出版的“地月空间技术专刊”,内容涉及地月轨道设计与优化、新型载人飞行器轻质化结构设计、探月返回再入控制、地月L2 中继星的定位精度分析、载人探月航天器大气压力制度选择等,为后续的探月任务论证奠定了基础。2017 年第四期出版的“空间柔性结构与机构技术专刊”,围绕载人航天工程的最新应用,集中探讨空间柔性结构机构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体现和反映我国在该领域应用方面的难点和热点,内容包括柔性结构机构设计与应用,柔性结构机构动力学与控制和柔性结构机构材料、工艺与试验。2019 年第五期出版的“月面机器人技术”专刊,围绕未来载人探月任务,对月球智能化工作方式和探测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

此外,结合工程研究热点,《载人航天》陆续出版了多期专题文章,如“火箭推进技术”“航天员生命保障技术”“空间智能技术”“服役期满航天器落区数值预报”“空间环境及其防护专题”“航天服工程技术”“空间材料技术”等专题,不断寻求期刊内容的多元化方向,提升期刊内容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学术需求。

6 结语

通过对《载人航天》出版的各项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现,该刊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实施的各个阶段,创刊20 年来,策划出版了多篇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文章,内容涉及工程研制的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技术支撑。《载人航天》以工程型号任务为牵引,依托型号研制单位、科研机构和航天院校的保障支持,不断成熟、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领域一支重要学术出版力量。经过努力,已跻身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核心期刊行列,陆续入选我国三大权威核心科技期刊评估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中信所)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发现,《载人航天》的主要出版特色和努力方向如下:

1)《载人航天》出版状况稳定,内容特色鲜明,各项文献计量参数持续稳定提升,能够很好的聚焦专业方向,形成期刊出版的专业特色;

2)《载人航天》具有核心的作者群体稿源机构,是期刊稿件来源的稳定保障;

3)后续,随着工程任务转入空间应用发展阶段,《载人航天》应该适时调整选题策划的方向,将空间在轨科学应用、在轨操作技术、航天长期飞行保障技术、长期飞行再生生保技术等作为选题策划的重点,使期刊服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特色更加鲜明;

4)随着载人探月工程任务的实施,《载人航天》应抓住预先研究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更多地策划出版围绕探月任务的基础研究项目,使期刊的出版范围进一步延伸,同时也应聚焦未来的深空探测飞行。

未来,在中国空间站运营与发展、载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等任务牵引下,《载人航天》一定会充分利用难得的发展机遇,整合高端学术资源,塑造精品期刊品牌,力争成为我过载人航天学术交流的权威平台。

猜你喜欢

载人空间站航天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著名的载人深潜器
自制空间站模型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空间站日记
逐梦航天日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