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NG船泵塔穹顶施工升降平台设计

2023-12-27赵华锋钱振华戴伟孙光

船海工程 2023年6期
关键词:吊梁电动葫芦网片

赵华锋,钱振华,戴伟,孙光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9)

LNG船液货舱施工后期,舱壁各面的维护系统均安装完成,舱内原搭设的维护系统脚手架已全部拆除;泵塔吊入舱内定位,后续进行液穹部分聚氨酯绝缘箱[1]施工。此时整个液货舱仅留一个直径1 200 mm的气穹吊物口;液穹施工区域距离舱底约30 m,需要搭设脚手平台才能满足施工要求。目前,LNG船的液穹区域施工常规方案是在泵塔上部搭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对比国外船厂的施工方式,探讨升降式施工平台的设计。

1 国内外相关施工方式对比

国内LNG船的液穹区域施工方式是在泵塔上部搭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存在以下问题。

1)泵塔顶部结构复杂,钢管及扣件搭设的组装工作量大;由于舱内没有起吊设备,搭设用钢管、扣件需要由人工从底部搬运至顶部,施工效率较低。

2)搭设时的作业高度近30 m,施工人员高空坠落的风险比较大;同时搭设过程中如果有钢管、扣件、工具等坠落的风险,容易对液货舱底造成损坏。

3)受制于搭设人员的水平及泵塔顶部复杂的结构,无法实现搭设标准化。

国外有船厂对该区域采用标准的升降平台进行施工,优势明显。

1)平台工装按图纸提前制作,按图组装,可实现标准化作业。

2)平台组装完成后通过电动葫芦起升到作业区域,操作便利、效率高。

3)平台可以在泵塔底部组装,使得高空作业平地做,更安全。

4)平台提升到液穹区域后,仅需锁定装置的安装,可减少物品坠落的风险。

2 施工升降平台设计目标

按照施工平台的方案和液穹区域施工的实际需求,泵塔升降平台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考虑到液穹施工时液货舱仅留一个直径1 200 mm的气穹吊物口,舱内也没有起吊设备,因此该平台需采用组装结构,每个部件的长度小于3 m、宽度小于1 m,可以从气穹吊物口吊出;每个部件的重量要适合人工搬运,特别是安装在泵塔顶部的部件。

2)平台应围绕泵塔呈“回”字形,泵塔立柱距液货舱后舱壁为950 mm,因此靠后舱壁一边宽度定为500 mm,避免触碰到已施工完成的舱壁;其余三边放宽至700 mm。

3)平台需承受施工人员和工具的重量,经核算:确定为四边任一边可单独承载500 kg,且整个平台最大承载1 000 kg;安全系数不小于2。

4)平台采用电动葫芦进行升降操作,葫芦承载应有冗余,防止升降过程中某个突然失效;4个电动葫芦之间有同步性调节;提升到位后需有锁定装置固定。

3 平台结构设计

3.1 平台主尺寸确定

设计3型LNG船的泵塔(见图1),升降平台需同时满足3型泵塔的需要。

3型泵塔主结构基本相同、为3立柱结构,双柱侧为通径400 A的管子,单柱侧为通径600 A的管子,双柱侧紧靠液货舱的后舱壁。区别在于一些辅助管件、电缆槽等的布置,因此整个“回”字形外框可以通用,中间脚手将无法通用。

根据工程要求,双柱侧平台宽度为500 mm,内边距双柱中心为400 mm;其余3边平台宽度为700 mm,侧面平台内边距双柱中心为450 mm;单柱侧立柱中心距平台内边为720 mm。

3.2 平台组成部件划分与桁架梁的结构

为满足出舱吊运和人工搬运的要求,必须将平台分成多个部件。主体采用比较轻盈的桁架梁[2]结构,分成4种规格,见图2。各桁架梁之间采用螺栓[3]连接,选用方管作为桁架梁的主结构材料,梁高度选300 mm(见图3),主要部件制作完成后表面镀锌。

图2 “回”字平台划分图(单位:mm)

图3 桁架梁1结构示意(单位:mm)

3.3 起吊装置与连接件

泵塔为3立柱结构,平台升降需依附3根立柱,为满足平台任一边单独承载500 kg的要求,需在“回”字形平台的四角均设置吊点。双柱侧立柱紧靠平台的2个角,只要分别在400 A立柱上设1个吊点,安装小吊梁;而单柱侧立柱到平台的另外2个角距离较远,需在600 A立柱两侧分别安装延伸的大吊梁才能满足要求。

立柱与吊梁连接宜采用竖销[4]转动结构,平台升降过程中可以随动微调;可转动结构还方便吊梁的拆装。该结构(见图4)由上、下眼板、吊梁上的竖孔和竖销等组成。上、下眼板需固定在立柱上,一般常采用抱箍固定的方式,抱箍的优点是可拆装,且安装时角度和位置可自由调整。但该立柱直径为626 mm,经计算设计出的抱箍质量很大,靠人力拆装将非常困难。因此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即在立柱上设置永久固定的上、下眼板。

图4 转动吊梁结构示意

液穹施工需留500 mm高度的空间,因此上眼板必须设置在距泵塔顶部500 mm以下的位置。泵塔顶部原设有泵塔吊装用的吊耳,该吊耳由上、下肘板和主吊眼板组成,上肘板距泵塔顶部1 000 mm,为了减少焊接量,对该上肘板做修改(见图5),增加眼孔作为大、小吊梁的下眼板,这样只需要再增加1块上眼板就能满足要求。

图5 泵塔眼板布置示意

根据需要,小吊梁长度为300 mm,眼板设置在400 A立柱上,安装角度为45°;大吊梁的长度为1 580 mm,眼板设置在600A立柱两侧,呈164°夹角(见图6)。400 A和600 A立柱上吊耳上肘板的高度位置相同,因此设计的大、小吊梁眼孔与底部的距离也相同,可确保4个吊点高度相同,见图7。4个吊点分别安装电动葫芦,4个电动葫芦采用同步控制,30 m行程内高度差≤50 mm。

图6 泵塔眼板布置示意(尺寸:mm)

图7 大、小吊梁结构示意(尺寸:mm)

4个吊点与“回”字形平台的四角相连,连接处设置连接件传递吊点力。在大吊梁处设计截面为方形连接件,小吊梁处设计角连接件,见图8。

图8 各连接体和靠轮布置示意

3.4 起升稳定装置

泵塔高度有30余m,平台从其底部提升至顶部有一段较长的行程,由于平台自身面积较大,提升过程中会出现晃动撞击3根立柱。有船厂采用在平台和立柱间安装尼龙块,靠滑动摩擦的缓冲方法,如采用滚动摩擦[5]效果会更好。于是在3根立柱与平台靠近的位置都设计安装靠轮,实现滚动摩擦。在靠近400 A的立柱的角连接件上安装2个小靠轮,呈90°分布;在靠近600 A的立柱的直连接件上安装1个大靠轮,大、小靠轮表面均采用尼龙材质[6],确保在立柱表面滚动不会对立柱产生损坏。

3.5 锁定装置

平台提升到泵塔顶部的施工位置后需要锁定,增加施工的安全性。分析后确定,锁定装置采用螺旋扣[7]形式,螺旋扣为标准件,方便采购;螺旋扣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如平台到位后有倾斜,使用螺旋扣非常容易调平。

锁定装置由3组螺旋扣组成,经计算2根400 A立柱各安装M16的螺旋扣1个,600 A立柱安装M20的螺旋扣1个,见图9。螺旋扣在立柱上的眼板也采用永久焊接方式;螺旋扣与平台连接的眼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件上。

图9 锁定装置结构示意

3.6 平台栏杆

升降平台在30 m高空施工,四周必须设置栏杆。为提高安全性,栏杆高度定为1 300 mm。受直径1 200 mm气穹吊物口的限制,栏杆也采用可拆装的结构,在各桁架梁的外侧设置栏杆套管,栏杆立柱插入套管固定,再在栏杆立柱之间插入栏杆片和踢脚板并用弹性圆柱销做好保险。

由于“回”字形平台长、宽尺寸不同(见图10),为了减少栏杆部件的规格数量,按平台短边的1/3长度确定标准栏杆片和标准踢脚板的长度,各制作10件;对平台的长边,在其两侧设置标准栏杆片和标准踢脚板,中间设置1个加长栏杆片和加长踢脚板。为了减少平台整体重量,栏杆组件采用6083铝合金材料[8]制作。

图10 平台短边和长边的栏杆图

3.7 中间脚手组

中间脚手组无法通用,需针对不同泵塔设计不同的中间脚手组。泵塔顶部有各种管子、直梯等附件,先找出能够贯通“回”字形平台两侧桁架梁的位置设计贯穿网片板,贯穿网片板与桁架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1对贯穿网片板中间也用螺栓连接。然后再设计其余的网片板,这些网片板设计时要避开泵塔的3根立柱和附件。

以第1型方泵塔平台为例(见图11),其中间脚手组共有16种规格21块网片板组成,其中件4和件7为贯穿网片板。其余各规格网片板分别搭设在对应的桁架梁和贯穿网片板上。

图11 第1型船中间脚手组的组成

4 平台部件的强度计算

升降平台结构设计完成后,对主要部件进行强度校核[9],包括:“回”形平台,角连接件、方连接件、直连接件、大吊梁。对各部件进行AUTOCAD面域建模,输出igs文件,用HyperMesh划分网格,用Patran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10]。材料均为Q235A钢,其弹性模量E=210 GPa,泊松比μ=0.3,密度ρ=7.85×103kg/m3,弹性屈服应力为235 MPa。

4.1 “回”形平台

“回”形平台承担了所有载荷,通过各连接件将力传递给吊梁或螺旋扣。平台各桁架梁以螺栓连接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建面域模型,网格大小为40 mm;在一角内侧(与连接件安装位置)加X、Y、Z向约束,其余三角内侧(与连接件安装位置)加Z向约束,分4种工况进行计算。

工况一,加载平台自重,中间脚手组重量和负载1 000 kg换算成均布载荷1.02 kPa加载全平台。

工况二,加载平台自重,中间脚手组重量和负载500 kg换算成均布载荷2.17 kN/m2。加载侧边。

工况三,加载平台自重,中间脚手组重量和负载500 kg换算成均布载荷2.78 kN/m2。加载双柱边。

工况四,加载平台自重,中间脚手组重量和负载500 kg换算成均布载荷1.99 kN/m2。加载单柱边。

各工况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见表1。

表1 “回”形平台各工况条件下的最大应力和变形

4.2 角连接件

面域建模网格大小10 mm,各螺孔位加X、Y、Z向约束,吊点受9 kN拉力,结果为:最大应力43.7 MPa,最大变形0.027 3 mm。

4.3 方连接件

面域建模网格大小10 mm,各螺孔位加X、Y、Z向约束,吊点受9 kN拉力,结果为:最大应力98.9 MPa,最大变形0.333 mm。。

4.4 直连接件

面域建模网格大小10 mm,各螺孔位加X、Y、Z向约束,吊点受18 kN拉力,结果为:最大应力88.7 MPa,最大变形0.082 9 mm。

4.5 大吊梁

面域建模网格大小20 mm,竖孔下部加X、Y、Z向约束、竖孔上部加X向约束,前吊点受10 kN拉力。结果为:最大应力40.2 MPa,最大变形1.05 mm。

计算结果表明,各部件在最大负载下的最大应力均远小于235 MPa,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5 泵塔立柱强度校核

大、小吊梁通过焊接在立柱上的眼板固定在泵塔上的,在最大受力工况下是否会对泵塔立柱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大吊梁长度为小吊梁的5倍多,受力基本相同,因此立柱(600A)所受力远大于立柱(400A),对泵塔立柱(600A)进行强度分析。泵塔和眼板材料均为304L钢,其弹性模量E=206 GPa,泊松比μ=0.3,密度ρ=7.95×103kg/m3,弹性屈服应力为175 MPa。

5.1 大吊梁对泵塔(600 A)立柱顶部受力

建立一段立柱面域模型,网格大小20 mm,对底部施加X、Y、Z向约束;计算得到上眼板受向外40 kN力,下眼板受力向内40 kN和向下10 kN合力,结果为:最大应力98 MPa,最大变形0.429 mm。

5.2 锁定装置对泵塔(600 A)立柱顶部受力

建立一段立柱面域模型,网格大小20 mm,对底部施加X、Y、Z向约束;计算得到眼板受向下14.5 kN和向外7.5 kN合力,结果为:最大应力58.5 MPa,最大变形0.0447 mm。

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负载下泵塔立柱顶部的最大应力均小于175 MPa,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6 升降平台的操作方法

1)泵塔制作时,将锁定装置和吊梁装置的眼板、三角板等焊接于泵塔柱顶部(永久设置)。

2)泵塔吊装前,将大、小吊梁和4个电动葫芦等固定于泵塔上部(不影响泵塔整体吊装的位置)。

3)泵塔吊装完成后,将大、小吊梁和4个电动葫芦安装到位(见图12)。

图12 大吊梁安装到泵塔顶部

4)将升降平台各部件送入液货舱;在泵塔底部,将各桁架梁,围绕泵塔四周摆放,用螺栓连接固定。

5)安装各连接体、安装栏杆组(见图13)。

6)中间的脚手组件暂时不安装,放置在已组装的桁架梁上临时绑扎牢固。

7)在泵塔最高层平台上放置电动葫芦控制箱,接通电源线和4个葫芦之间的线路,操控将4个葫芦吊钩松至大舱底部,吊钩与对应角连接件、方连接件的吊孔连接。

8)同步驱动4组电动葫芦,通过电动葫芦控制器自动纠偏。

9)将平台提升至泵塔顶部相应位置,工人从泵塔的第一层平台由挂梯移至“回”字形平台,安装锁定装置的2个螺旋扣M16和1个螺旋扣M20,并调整平台水平。

10)安装中间脚手组,先安装网片板4和网片板7,用螺栓固定。再按顺序安装其余的网片板。升降平台安装完成,可以进行液穹的施工工作。

7 结语

泵塔升降平台的设计和应用,解决了LNG船液穹施工脚手架搭设存在的问题,使搭设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可缩短单船该区域的脚手搭、拆工时3~4 d。

猜你喜欢

吊梁电动葫芦网片
吊梁特点及其设计要点
环链电动葫芦与卷扬机牵引800kV换流变压器就位方法差异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一起电动葫芦导绳器坠落事故的分析
船用货物吊梁强度测试工装设计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便携式单轨吊梁拿弯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煤矿井下气动吊梁挡车装置安装方式的改造
LNG储罐罐内施工电动葫芦安全使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