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服务消费升级
2023-12-27宋玉茹
优化营商环境是降低新产品准入门槛、破除行业隐形壁垒以及促进居民部门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根据世界银行在2019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①2021年以来,世界银行暂停发布相关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居第31位,相较于上年提升了15个位次。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加剧,贸易摩擦多方位升级。在此背景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居民部门消费升级,对于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活力、刺激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建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服务消费更依赖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营商环境这一概念的界定,各国基于不同的制度环境以及实践基础也存在一定差异。营商环境最早期的权威解释衍生自2003年世界银行所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近年来的研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做出了一定的丰富与扩展。从主流定义来看,营商环境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营商环境具体指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状态,也是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类要素的综合体;其二,营商环境具体体现为基于政府视角的确保企业部门规范、正常运营的制度性的安排,也是影响各类市场参与者展开经济活动的各类体制机制性要素的集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营商环境可以直接对市场主体的成长、创新以及发展产生影响,其不仅事关企业兴衰、生产要素流动以及发展动力的强弱,还事关消费环境以及消费活力。
在众多消费模式中,服务性消费对于数字营商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不同,其作为居民部门对社会提供的各种非实物性服务所形成的消费,本身就具有更高的可替代性以及收入弹性。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会占据主导地位,而服务消费的比重提升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之一。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向服务消费领域深度渗透,服务业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以及服务消费变革都加快了数字化倾向。当前,我国也面临着服务消费发展与数字经济崛起交汇的高速赛道,特别是服务消费相对于实物消费而言,对于营商环境尤其是数字营商环境具有更高的依赖度。服务消费行业天然拥有更高的契约成本,更加良性、健康、完善的制度环境才能带来更大的契约保障。然而,当前众多线上平台的消费交易依旧面临着内容标准化欠缺、质量标准界定困难、交易过度虚拟化、场所难固定、交易契约不完全或密集度过高等现实问题,从而制约消费进一步升级。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看,众多跨国公司都选择将契约密集度较高的环节放置于市场交易等各个方面制度性更强的国家,而简单生产占比更高的环节则并不存在如此导向。2022年我国服务性消费占居民部门整体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3.2%,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抓紧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深化服务消费对于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更离不开数字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数字营商环境是提升服务消费的重要力量
数字营商环境和传统营商环境同样属于制度生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字技术的驱动。数字营商环境作为当前提升我国服务性消费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数字化平台中的经营评分体系可以规范服务行为。我国服务性消费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征,居民部门在进行服务性消费时也多会通过线上平台做出识别与选择。当前我国服务性消费主要分为餐饮服务、衣着加工服务、家庭服务、医疗服务、交通通信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八大类别,在这些服务类别中,有些必须通过消费者到达线下门店才能完成消费,有些则可以直接通过线上平台选择而将相关服务送到消费者面前。诸如餐饮服务、医疗服务等场所相对固定,通过线上平台的评分机制可以使消费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商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例如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都会推出对于商家的评分机制,这可以大大节约消费者的事前交易成本,这也是相对完善化的数字营商环境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保障。对于消费者来说,众多服务性消费也面临着经营场所不固定、虚拟资产无抵押等问题,诸如中介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往往比一般性消费更依赖消费声誉,完善的数字营商环境下所推出的线上评分机制可以使得线上声誉的无形价值更具象化地呈现出来,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服务性消费保障,从而对于服务消费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数字生态中的平台竞争会成为促进服务消费提升的良性机制。服务性消费的推广与保障都离不开数字化平台,对于平台而言,尽管这类虚拟交易场所本身并不承担产品的生产,却可以成为促成多方供求关系之间的加速器。同样的,平台经济发展也会遵循市场交易中的竞争机制,分为平台之间的竞争以及平台内部的竞争。平台间的竞争首先有利于各类商家寻找到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各类平台之间的信息竞争、信用竞争以及布局竞争、创新竞争等都关系到商家的存续以及消费者的抉择,譬如近年来几大打车平台之间的竞争(滴滴打车、高德打车、曹操专车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权以及交易成本节约空间,但是形成平台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则需要对数字营商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平台内部的竞争同样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对于不少第三方平台而言,那些评分更高、客户回购率更高、线上声誉度更好的店铺往往也会根据算法获得更多的推送渠道以及更大的曝光量,而那些长期交易量低迷、评分低下、活跃度较低的商家则会很快在平台上失去生存优势,从而也大大节省了消费者选择优质服务的时间成本。
其三,数字营商环境下智能技术的高度应用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数字信息化技术为服务性消费领域带来了高度智能化机遇,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与应用也为服务性消费的供求双方之间拓展出了效率提升的空间。Khern-am-nuai等(2023)②Khern-am-nuai W, H.So, M.C.Cohen, Y.Adulyasak.“electing Cover Images for Restaurant Reviews: AI vs.Wisdom of the Crowd”,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3分析比较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对于点评平台上的商家封面图片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其研究认为,相对于人类自身选择,人工智能系统所选择的商家封面图片对于经营而言更加有利,平均可以拓展12.34%—16.05%的用户参与度。在当前的数字营商环境之下,商家所提供服务的宣传推销、定价、人员派遣、物流快递、研发等部分功能都由第三方平台承担,这些环节往往在平台之上成本更低或效率更高。平台之上的数字技术优势也会使企业生产中数据密集型的专业化、个性化环节进一步转移至平台。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商家生存与经营,对于消费者而言,大数据算法下的服务性消费的推荐可以大大节约消费选择的时间和成本,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会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对接的精准程度,这对于双边市场而言都是一种效率优化。
优化数字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是提升服务性消费的重要路径所在,但现阶段我国数字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其一,应当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营商环境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以及商家对于消费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数字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应当从国家层面进一步统筹推进5G技术的市场化布局,推进市场、政府以及重点商业门户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同时,还应当加快构建公共数据安全防护平台,在数据开放共享以及区域之间协同共建数字化布局的过程中保证数字技术发展的安全性。在推进数字化的进程中也应当进一步缩减小企业的用网成本、创新数字技术发展的融资模式,确保更多的市场主体都可以参与其中。
其二,要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的建设进程。在数字营商环境之下,通过提升政府的数字化程度可以有效简化传统营商环境体系下的政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政府的服务水平以及监管体系。应当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数据透明度以及完善度,建立数字化、信息化政府平台,全面优化政府在线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由于数字化时代的生产、消费等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与传统业务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政府部门也应当构建全面面向数字经济的监管体制,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与投诉机制,对于市场主体所反映的相关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回复并协商处理,紧跟大环境的数字化步伐。
其三,要打造良好的法治化数字营商环境。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应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完善好相应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营商环境。一是要以完善数据治理规则为核心,加快数据治理法治化进程。在《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所有权、数据流通及使用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各地应该加强地方数据管理工作,明确各经济主体的数据使用权。二是要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各级联动、协同工作的法制服务平台,公开各部门的执法权责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引入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全方位记录执法过程,切实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最后,应当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数字营商环境进行量化分析需要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数字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体现出对于规则、制度、法律、文化等软环境的侧重与关注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下,数字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也往往更偏向于从制度供给端着手,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也更应当考虑到政策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同时,一个科学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要对数字营商环境的优劣进行客观反映,在数据选择上也要确保可获得性,保证充分的客观性和公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