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教学创新研究

2023-12-27王瑞丽

高教学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美育传统课程

白 琼,王瑞丽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23)

创新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美育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本身就遵循着“寻美”的规律,所谓创新即“创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 号)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把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特别是江苏一带文化昌盛,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诸多红色旅游景点。诸多丰富的地域传统文化为本地区院校的美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8 年5 月,东南大学举办了“美育与社会工作坊”,是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系列工作坊之一,工作坊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江苏特色传统文化,注重挖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理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大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此外,工作坊还通过邀请全国各地“非遗”项目传承人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讲座和文创大讲堂,多渠道传播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

目前,各大院校都开设了美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必开的八类课程之一,就是典型的教学与美育教育相契合课程,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开设的中外美育鉴赏课程就包含传统艺术的讲授和鉴赏,其中包括金陵版画、昆曲、苏绣、凤画、钟馗画及天官画等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各自家乡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理清思路,发现并珍视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价值,并与课程实践结合起来。针对此课程的创新研究,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教学研究目标

针对地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这一教学理念,学校应完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学的顶层设计,目前大部分综合院校美育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化以及科学化的运行机制。此研究主要目标是使高校美育培养体系切实落实到美育专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节中。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地域文化样态丰富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汉族与其他民族不断交融,使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呈现多样形态,并已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到社会认同,最终成为民族的文化精神与自信,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具有实际意义。以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合理地设置相应课程。江苏这个拥有金陵、淮扬、中原和吴四大文化及地域特征的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根据政府官网显示,江苏有着162 个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并有10 项人类“非遗”代表作,例如:昆曲、古琴艺术、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缂丝)、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宋锦)、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除此之外,可以用于课堂呈现的手工艺术品技艺还有金陵折扇绘制、南京剪纸、雕版印刷、云锦织造、南京绒花、苏绣、陶器烧制、制茶技艺和篆刻等,这些技艺呈现既可以体现地域传统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美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所有的艺术创造创新都离不开民族的主干文化,而地域文化更难以脱离民间文化土壤,高校正是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学习地域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性、模式性和内在性,烙印着民俗传统的特性与根由。

美育与艺术专业教育不同,高校美育培养体系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美学基础以及美育的目标,不能照搬照抄艺术专业课程,在授课内容方面,应选择代表性的、民族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美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4]。美育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精神方面的成长与收获,传统艺术专业教育注重技法训练,工作量和作品的视觉效果往往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高校学生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等群体特征,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美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个人审美情趣,为学生增加相对高雅的娱乐途径,更在于为传统文化培养潜在传承人及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促进者。作为拥抱信息生活的一代[5],高校学生对于地域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在于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打开欣赏艺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窗口,克服审美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审美习惯,增强文化自信,从长远看,这将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素养,进而对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二 教学研究思路

美育类课程是高校美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学习地域传统文化来提升美育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研究规范美育课程设置是从理论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渠道。

第一,可以借鉴部分院校的“美育与社会工作坊”经验[6],根据学校特色,以校团委和院团总支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为依托,深入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例如,上海某学院长期定点聘请手工艺制作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和学生互动,并在校园中设置了大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等实践基地,包括专业化学生作品展厅,定期展开工艺作品展示或者创意设计展。这种方式使美育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拥有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美育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度挖掘江苏南京或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及传统音乐等历史和传承脉络,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有机融入其中,让学生感知到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在研学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的有效融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形成地方高校的美育特色,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个性美育素质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借助课程体系保障传统文化艺术的开展,促进美育的有效落实[7]。以学生社团作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种地域传统文化的研习、观摩活动,通过实践感悟地域传统艺术文化和人文精神之美。每个地域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高校可以结合所在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引入美育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民俗艺术馆。例如,南京民俗博物馆里有“南京绒花”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工作室,学生基本上在工作日时间都可以去参观绒花的制作过程,也可以当面和传承人交流,再结合网络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有了这种直观的传统文化交流,更加容易让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研究兴趣。

第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转型、变革与发展,更是助力我国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8]。根据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化特色,其具有丰富的数字化技术资源,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传统文化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展示中。例如,可以采用无人机拍摄、全景摄影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工艺品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记录,再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开发网络展厅和数字化研学平台,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资源库,将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并采用分类、标签化等方式进行管理。增强交互体验,可以采用智能教学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及时掌握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师生进行查询和利用,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承。此外,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具有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如“数字文化遗产”“数字文化传播”等,培养既懂传统文化又懂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也可以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目前各大传播平台以现代形式包装传统技艺而爆火的内容屡见不鲜,甚至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都能引发年轻人对名不见经传的非遗文化感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器物”的鉴赏与应用,激活其中蕴含的审美与生活趣味,再结合美育环境营造、活动情境创设。美育教学要把握学生群体的特点,利用新时代年轻人具有好奇、活跃、包容、热衷于流行文化和新鲜事物等特点,借传统节日或民俗活动为契机,利用社团和素质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地域传统文化的机会,使学生进而喜欢甚至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鼓励师生深入到农村、社区等基层进行田野调查,记录和整理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传统文化现象,收集和整理口头传统、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传承情况。

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核在精神而不在形式,美育也同样如此,在收集和整理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炼出具有教育价值的元素和思想,拥抱流行元素不是数典忘祖,而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美育的目标,为美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让师生共同完成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的建构,帮助学生建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结。

三 教学研究方法

美的发生、发展有其特定的环境,与生活融合度高的艺术形式,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生活的融通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弘扬传统文化。《论语》中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中华传统美育从“兴”的感知、规范的建立到美育养成的过程,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则包含了涵泳浸润的路径与目标的统一。因此,探究传统文艺的养成、传播、交流方式及其活动环境是对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建设,可以有效改进学校美育的实践路径。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形成从感知体验到理解认同的教学进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并发掘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传承及创新方式,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美育课程资源与实践路径。教师需要突破空间界限,实现全方位育人,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大信息”的办学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在美育教学中适时融入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以此推动学生思想情感、道德面貌与政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应该注重与实际联系,关注专业特点和社会工作岗位需求,鼓励师生在表现传统文化时,采用现代艺术形式和新技术手段,如新媒体、动画、影视等,包括使用各种流行的文化传播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媒介形式相结合,创新其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次,高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在当代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比如抖音、小红书、微信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对某种学生感兴趣的审美类别进行投票和利用媒介平台进行收集关注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了解什么样的美才符合大众审美。2023 年3 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教师应做人工智能教育的守望者》[9],文章中指出,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他们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主体的素养和能力以及反馈行为,对智能系统的迭代速度、演化方向和发展水平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是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教育的数字化变革,教师需要超越固化的视野和惯性思维模式,认清自身所处的复杂环境,调整并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育生态。这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宏观政策转向应用场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既然教师应做人工智能教育的守望者,那么就说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可以增加教师的在职培养机会,培养其正确的美育教学理念,通过推动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将美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美育体验[10]。“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从这个角度看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还需要建立创新多元化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审美偏好。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作品评价、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可以结合社会实践进行评价,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文化活动、艺术比赛等,来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过程,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另外,我们还需要创新评价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运用新的评价技术和工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四 结束语

在地域传统文化的美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还需要结合社会问题,地域传统文化本身就需要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和创作来探索社会问题,例如环境保护、性别平等、文化多样性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我们还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如地方政府、文化机构、民间团体等,共同挖掘和利用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建立起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方法在美育教育中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地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教学在创新研究中必须要把数字化转型当作是迈向未来教育的必经之路。在重塑未来美育教育生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正视新旧交替所带来的混乱,拒绝技术悲观主义的论调,避免技术乐观主义的错误,提升自己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能力,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审美教育的深度融合,释放更多的潜能。

猜你喜欢

美育传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老传统当传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