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策略研究
——以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2023-12-27曹湘波

乡村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疗养

曹湘波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加快,许多自然绿地逐渐被侵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难以找到可释放情绪的自然空间,往往只能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寻求缓解压力的途径。在此背景下,回归自然、体验林间野趣等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的森林康养类活动开始备受推崇。研究表明,当人们视野中的绿色比例达到25%时能消除精神疲劳,并使人心情舒适,可见森林是人们释放压力的最佳环境之一[1-2]。目前,森林康养理念的应用多停留在康养旅游或是康养产业,关于在公园绿地中运用森林康养理念建立森林疗养基地,发挥绿地健康效益的实践案例还相当匮乏。基于此,笔者以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索如何在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中有机融入森林康养理念,以期为森林康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为类似场景下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1 森林康养理念

森林康养最早起源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初期,德国对森林康养的研究已初见雏形。19 世纪,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康养基地雏形——巴特·威利斯赫恩镇[3]。20 世纪80 年代,德国首次提出了森林康养理念。韩国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自然修养林”的概念,开始对森林康养进行系统研究;截至2015 年,韩国已经建成173处森林浴场、158个自然修养林、4处森林康养基地、1 148 km 森林疗养步道[4]。我国对森林康养的研究开始于1965 年,国内学者在吸收欧洲各国及日本森林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特色。自2016 年,原国家林业局为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建造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截至2020 年,在我国第一批公示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中,共有21 处以县为单位申报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86 处以经营主体为单位申报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最初,人们对于森林康养的理解较为狭隘,认为森林康养就是通过感官体验森林的清香、植物的色彩及鸟类的鸣叫等舒缓身心[5]。随着学者对森林康养的不断研究,相继出现“气候疗法”“森林疗法”“森林浴”和“森林医学”等概念,森林康养理念开始倾向于以借用森林的自然生态优势为工具,以维持人体身心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为目的,并结合游憩休闲等活动,且配套相应医疗服务的休闲养生活动。2019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森林康养是一种服务,它是以森林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森林的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为目的,与医学和健康科学有机结合的一种休闲医疗服务活动[6]。

2 森林康养的作用

2.1 减轻压力,调节情绪

森林中的自然环境有助于减轻人们的压力和焦虑感,调节人们的情绪,降低唾液皮质醇浓度,改善疲劳人群的疲劳状况,对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同时,森林环境中的自然景色、清新空气和自然声音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绿地中停留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就越小,心理健康状况越好[7]。有关学者通过几种心理测试评估了森林疗法对慢性卒中患者的焦虑和忧郁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森林活动干预后,患者抗心理压力的相关指标显著提高[8]。

2.2 增强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

森林环境中的自然景色、声音和气味,可以刺激人体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些刺激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研究表明,有些芳香植物释放出来的气味能够杀死细菌、病毒。森林环境中的植物杀菌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还可以调节血压、放松神经、降低血糖、缓解疼痛、抗痉挛等[9]。在森林环境中放松还有助于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从而有助于维护人体心血管健康。

2.3 提高注意力与集中力

城市环境中充满了许多干扰因素,如交通、人群和机械设备等发出的噪声。相比之下,森林环境中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可能更为复杂多样,这有助于刺激人体的各种感官,同时森林环境往往更加宁静,可减少外界的干扰,从而使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此外,森林环境中含氧量较高,在森林中活动有助于加快人体血液流动,使大脑更加清晰,提高大脑的注意力。

3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紧邻肇庆市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1.33 km2,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分布有常绿阔叶林、松柏林、竹林等,是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之一;内有鼎湖、高猛、鹿角等多座山峰,湖泊和瀑布众多,其中鼎湖山有“岭南第一峰”之称。鼎湖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庆云寺、宝鼎园、飞水潭等景观最为著名。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致力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一个吸引游客探索自然、休闲度假的胜地。

4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有利因素

4.1 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国营林场,于1956 年被独立划出为华南植物园总园鼎湖山树木园,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隶属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中有高等植物约2 500 种,占广东省植物总数的25%,被中外众多学者称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此外,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众多,包括紫荆木、血桐、桫椤、鱼螈、白鹇、豹猫、鬣羚、穿山甲、小灵猫等。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森林康养项目(如森林浴、森林漫步、森林瑜伽、森林探险等)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4.2 政策大力支持,国民健康意识提升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森林康养产业依托优越的森林生态环境逐渐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00 个,年均服务人次超过8 000万。《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旅游振兴,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知识,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管理,了解和参与森林康养的意愿不断增强。这也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4.3 基础设施完善

2020 年,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除了配备有游客中心、停车场、餐饮住宿设施和游乐设施等基本设施外,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内部还建立了覆盖全园的生态科普解说设施,包括总面积达到600 m2的科普馆和往返路途约10 km 的科普教育径,为自然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5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策略

5.1 加强植物景观规划

第一,要优先保护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天然植被,尊重自然生态系统,避免过度破坏原有的植被。第二,要制订合理的植物布局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和疗养活动需求,将适宜的植物引入相应区域。第三,基地可针对不同康养活动,如森林浴、冥想等,设计专门的植被环境,营造相应的氛围。第四,基地可在康养活动区域设置可以互动的植物景观,如嗅闻月季、橙花、薄荷、迷迭香的香气等,还可在重要植被区域设置标志牌,介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功效,进行科普教育。

5.2 合理规划森林康养活动

5.2.1 森林康“智”体验

第一,基地可提供植物观察和体验活动,引导游客认识常见动植物和珍稀动植物,并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效。例如,在森林中布置室外桌椅,开展野外课堂,增强游客对自然的感知;同时可让游客进行自然观察挑战,寻找和识别不同的植物、昆虫、鸟类等,锻炼游客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第二,基地可设置草药园,提供草药理疗活动,让游客了解草药的用途和疗效。第三,基地可组织生态保护领域专家讲座,向游客介绍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森林康养的普及度,还可以组织专业营养师为游客提供具有健康养生功效的药膳食谱。第四,基地可建立阅读与绘画中心,鼓励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其在森林中进行绘画、摄影、写作等艺术创作,激发创造力。

5.2.2 森林康“心”体验

森林康“心”体验可以从人的五感出发,帮助游客促进身心健康。在视觉感受方面,基地可依据四时季相的变化搭配植物的色彩,打造视觉疗法空间,也可以利用植物果实、花瓣、枝干等独特的外观吸引游客,提升游客注意力。在听觉感受方面,基地可利用地形和山间溪流等打造围合的独立空间,让游客在此空间中聆听并沉浸在风吹树叶、雨打芭蕉、虫鸣鸟吟、溪水潺潺等大自然的声音中。鸟类、昆虫的鸣叫声也是森林声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基地可以适当种植会吸引鸟类、昆虫的蜜源和浆果类植物,保护和营建适合鸟类、昆虫生存的栖息地,并设计一些隐蔽的空间来引鸟筑巢[10]。此外,还可以在森林中设置音响设备,播放适宜进行冥想的音乐,帮助游客放松。在嗅觉感受方面,基地可利用芳香植物打造体验园区,让游客感受不同花卉的香气,还可收集园区中的芳香植物制作成香氛、精油、沐浴用品等,以提升游客森林康养的体验感。在触觉感受方面,基地可让游客利用触觉感觉树干、花瓣、果实的表皮,加深对森林的感触,并搭配触觉感受设置纹理感户外座椅、凹凸不平的鹅卵石铺装,让游客与森林产生共鸣。在味觉感受方面,基地可在森林中种植果蔬等,开辟专类采摘园,开展森林野餐服务,让游客在森林中品尝亲自采摘的新鲜食物,感受大自然的味道。

5.2.3 森林康“体”体验

游客可通过在森林中进行慢跑、散步等动态活动,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可进行瑜伽、冥想等静态活动,提高专注力,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在动态活动方面,基地可设置森林康养步道和森林探索活动,其中森林康养步道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体验设计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基地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设置文化步道,以介绍历史人物、事件,实现文化传承;可设置融入艺术元素的艺术创意步道,在步道上添加雕塑、绘画、音乐等装置,为游客提供艺术体验;可设置芳香疗愈步道,沿途种植芳香植物,供游客欣赏和嗅闻,促进游客放松和疗愈;可设置适合观赏各种鸟类的观鸟步道,为游客提供望远镜和注释标志牌,帮助游客了解鸟类生态;可设置星空观赏步道,让游客在夜晚欣赏星空,感受宇宙的宏伟;可沿着湖泊、河流或溪流设置水域生态步道,让游客近距离观察水域生态。森林探索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挑战意识、勇气和适应能力,同时让他们亲近自然,体验探索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基地还可为游客设置定向越野活动,让游客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搭建庇护所、取水、点火等,增强其野外生存能力;在湖泊、河流等水域中进行划船活动,探索水域生态。

静态活动侧重于放松身心,让游客静心感受自然,以达到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和促进内心平静的效果。基地可设置森林冥想台,让游客静坐冥想,专注呼吸、感受自然声音和氛围;可设计建设手工艺品等制作坊,让游客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满足。这些静态活动可以帮助人们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与自然亲近,培养内心的宁静,促进身心健康。

5.3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

基地可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改善服务质量、游客体验和提升管理效率,使森林康养服务更智能、更便捷。例如,基地可在景区内部建立数字化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实时地图、景点介绍和导航功能,帮助游客更方便地探索基地;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活动预约、天气预报、餐饮信息查询等实用功能,让游客更方便地获取信息;设立智能预约系统,让游客可以在线预约疗养活动、导游等服务,避免排队和等待;配备安全监控系统,推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提供交通信息、停车指引,减少交通拥堵,并可以用于紧急事件处理,确保游客安全;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关于森林疗养、自然保护等方面的课程,并提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体验,让游客可以感受自然景观和森林疗养效果。

5.4 加强可持续管理与监测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疗养基地建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效益。基地需要制订详细的管理计划,包括环境保护、活动安排和资源管理,以确保基地可持续发展。例如,适当限制游客活动范围,以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合理规划和管理基地内的资源,如能源、水源和土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建立有效的废物处理系统,进行分类回收和垃圾处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配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定期监测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定期评估管理计划的执行,以确定是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可持续管理与监测,森林疗养基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性,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康养体验,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保护之间达到平衡。

6 结束语

将森林康养理念纳入森林公园疗养基地的规划设计中,可以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确保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并能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笔者以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公园潜力,打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森林疗养基地,为森林疗养基地规划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框架,可帮助类似地区将森林康养理念融入疗养基地规划中,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森林康养体验。

猜你喜欢

鼎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疗养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CO2浓度及通量变化特征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森林疗养
肇庆·鼎湖山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论鼎湖山庆云寺的戒律学传统与地位